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世達
論文名稱: 台灣化與去中國化-高中歷史教材台灣史書寫的批判話語分析
指導教授: 林東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歷史教科書批判話語分析國族認同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0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主題是針對近幾次教科書改革之中,透過批判話語分析檢視高中歷史教科書中關於台灣史敘事的變遷過程,試圖探究政治力量對於台灣史呈現方式轉變的影響。本研究依循Fairclough(1992)對文本、話語實踐以及社會實踐三個向度交互影響的概念,將教科書書寫視為一話語爭奪的場域,勢必能夠呈現各種勢力競逐的過程,擬採用批判話語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的方式將之拆解、釐清。
本研究觀察教科書文本之中,對於過去台灣歷史詮釋的改變,尤其台灣歷史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所占分量極其有限,到受到台灣意識影響,國民黨主導的國立編譯館面對社會變化,增加台灣史的分量以及敘述方式,使教科書走向台灣化,而直到民進黨執政,政權轉移之後,台灣本土意識抬頭,成為政治場域中獲得選票的利器,對於台灣化的深化,漸漸演變為對中國符號的革除,然而台灣與中國的歷史如麻花般糾纏,試圖彼此擺脫是不切實際的,歷史教科書的撰寫,也應秉持客觀開放,鼓勵多元觀點,才是教育改革的真義。
在高中歷史教科書中,較為顯著的現象是以台灣本土意識為核心,在書寫上的台灣化傾向,而在此過程中,中國歷史的書寫雖受到壓迫,但仍具有相當的地位,在關於台灣史的描寫中,雖然敘述方式以台灣為主體,卻並未排除中國在台灣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一個盡量除去意識型態的客觀史觀。因此本研究認為,在教科書台灣化的過程中,並未導致如同社會所爭議的去中國化問題。而這也反映了兩岸在歷史上難以分割的事實,也突顯了在我們台灣這邊,對於國族認同的矛盾點。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歷史的敘事觀點 11 第二節 台灣的歷史教育 17 第三節 教科書與意識型態 21 第四節 國族建構與認同 23 第五節 話語分析及批判話語分析的應用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9 第二節 分析策略 42 第肆章 分析結果 第一節 歷屆教科書的書寫差異 45 第二節 從文本差異到教科書生產 58 第三節 交錯的意識型態 國族認同的再建構 72 第伍章 結論 第一節 拋開台灣化/去中國化-國族認同的再建構 86 第二節 研究困難與建議 88 參考書目 91

中文部分
王仲孚(2000)。〈談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與教科書的編輯〉。《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0(5),10-14。
王仲孚(2001)。〈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11(6),6-13。
王任光譯(1995)。《歷史論集》,Edwared H. Carr 著。台北:幼獅文化。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台灣民眾集體記憶資料蒐集與分析計畫》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著者: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台北:五南圖書。
王素芸(2004)。〈從教科書編審制度變遷看台灣教育改革〉,《國立編譯館館刊》,32(2),4-14。
王逢振、陳永國譯(1999)。《政治無意識》。原著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王雅玄(2005)。〈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話語分析:方法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51:2,67-97。
王雅玄(2008)。〈CDA方法論的教科書應用:間論其解構與重建角色〉。《教育學刊》,30,61-100。
王雅玄、余佳儒(2007)。〈社會教科書的批判話語分析—以南一版國小五年級下學期教材內容之政治意識型態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35:4,39-50。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原著者:傅柯(Michel Foucault)。台北:麥田。
包啟昌(1997)。〈教科書是教學的依據又是教學的工具〉,《面向21世紀歷史教材和歷史教學》,人民出版社,26。
田時綱譯(2005)。《作為思想和行動的歷史》。原著者:Benedetto Croc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田時綱譯(2005)。《歷史學的理論和歷史》。原著者:Benedetto Croc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江宜樺(1995/11/03)。〈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彼此互動:兩者可以互補也可以互斥,也顯示出民代政治失敗的警訊〉,《中國時報》,第2版。
江芳盛(2003)。〈從海峽兩岸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看歷史與權力的關係〉,《暨大學報》,7(1),31-58。
何兆武(2001)。《歷史理性批判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何東洪(2006/8/31)。〈715觀點,是本土化還是文化災難〉,《蘋果日報》,論壇。
何鴻榮、桂宏誠(2002)。〈論析台灣意識與文化認同〉,《國政評論》。
李孝悌(1998)。〈我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想法〉,《清華歷史教學》,9。上網日期,2010/5/11取自http://vm.nthu.edu.tw/history/histeach/9-1-1.html
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原著者Gellner, T.。台北:聯經。
李筱峰(1986)。〈台灣在野改革運動的歷史回顧〉,收錄於彭懷恩編,《透視黨外組織》,46-84,台北:風雲論壇。
杜正勝(1995/1/23)。〈歷史教育要如何鬆綁〉,《聯合報》, A11版。
杜正勝(2004/4/21)。〈高中史課,台灣中國等量,台灣角度看世界史95年度實施〉,《蘋果日報》, A6版。
周珮儀(2003)。〈教科書研究的現況分析與趨勢展望〉。《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九二年年刊》,178-207頁。
林柏維(2002)。〈吹台青 摧台青〉,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鯨魚網站,上網日期2009/12/26,取自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49593。
南一書局編(2000)。《高中歷史第二冊》。台北: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編(2000)。《高中歷史第三冊》。台北: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編(2007)。《高中歷史第一冊》。台北:南一書局。
姚媛譯(2000)。《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話語》。原著者:柏格(Athur, Asa Berger)。南京:南京大學。
施敏輝(1988)。《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施勳珍(1998)。《國中生活科技教科書之適切性評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紀玉華(2001)。〈批判性話語分析:理論與方法〉。《廈門大學學報》,147,149-155。
倪炎元(1999a)。〈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
倪炎元(1999b)。〈批判話語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兼論其在華文媒介上的應用〉。《傳播管理學刊》,1:1,205-233。
倪炎元(2006)。〈進入傅柯系譜學的兩種策略〉。《新聞學研究》,87,183-188。
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宋李會的新聞分析〉。陳世敏主編,《傳播論文集1997》。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張錦華(1994)。《批判傳播理論》。台北:黎明。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譯自 John Fiske(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教育部(1984)。《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198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
教育部(2003)。〈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專案草案報告〉,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上網日期2010/6/7,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638
教育部編(1996)。《高中歷史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教育部編(1996)。《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91。
莫偉民譯(2002)。《詞與物》。原著者:傅柯(Michel Foucault)。上海:上海三聯。
莊德仁(2005)。〈回應與挑戰:談高中歷史科95暫行綱要〉,《社會新天地》, 3-12台北:龍騰。
許介鱗(2001)。《台灣史記‧卷四》,台北:南天。
郭力昕(2004/6/5)。〈從軍購案到華視〉,《中國時報》,A4版。
郭洪雷(2006)。〈文學史中的文學-海登‧懷特的歷史敘事學理論對文學史寫作的研究與啟示〉,《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1),84-89。
郭淑美(2006)。《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台灣史教材為中心(1984~200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永國、張萬娟譯(2003)。《後現代歷史話語學》。原著者:懷特(Hayden Whit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安仁(1963)。《歷史教育通論》。香港:人生。
陳芳明(1994)。〈殖民地革命與台灣民族論:台灣共產黨的1928年綱領與1931年綱領〉;見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揚盛(2000/7/10)。〈教科書弊案涉及官商勾結 利益糾葛〉,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50340
陳翠蓮(2008)。〈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16,179-222。
陳樹鴻(1983)。〈台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收錄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1988,台北:前衛。
彭德全(2005)。《「審定本」高中歷史教科書比較研究 ---關於「國共關係」教材部分》,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話語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秀政(2000)。〈高中歷史教科書的開放與審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頁6。
黃政傑(1998)。〈建立優良的教科書審定制度〉。《課程與教學季刊》,1(1),1-16。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 195-227。台北:前衛出版社。
楊大春(1995)。《德希達》。台北:生智。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楊智。
董學文,王葵譯(1987)。〈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符號學美學》,Barthes, R. 著,台北:商鼎,108-145。
寧一中譯(2003)。《後現代敘事理論》。原著者:柯瑞(Mark Currie)。北京:北京大學。
趙旭東, 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Giddens, A. 著台北:左岸。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台北。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通訊》,18,1-7。
鄧志松(2000)。〈民主社會中的民粹運動一個理論面的探討〉,台灣政治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跨越2000年的政治學研究》論文集。
鄧岱賢(2008)。〈台灣民主選舉制度問題檢討〉,《國政評論》。
盧立偉(2000)。《以真理之名—教科書「認識台灣」相關辯論之語藝批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建榮(2002)。《從根爛起-揭穿學閥、舊體制操弄教改的陰謀》,台北:前衛。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戰後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
錢穆(1988)。〈歷史教育幾點流行的誤解〉,《中國歷史研究法》,139-145。
韓國棟(2007)。〈改掉5000用詞 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中國時報》,2007/7/21。
藍順德(2003)。〈從教科書開放談教科書的定位〉。《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23。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藍順德(2006)。《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及二編/增訂版》。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藍順德(2006)。《教科書制度與政策》,台北:五南。
魏國泰(2006)。〈教科書的重要性〉,《網路社會通訊期刊》,57。
羅世宏(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Chris Barkerm原著。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台北市:五南。
羅思遠(1984)。〈故土的呼喚以漸遙遠-論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爭辯〉,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及》,台北:前衛。
蘇峰山(2004)。〈話語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英文部分
Almond, A. G., & Verba, S. (1963). The civil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pple, M. W. (1976). Making curriculum problematic. The Review of Education, 2:1.
Apple, M. W. (1986). Teachers and Text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Routledge.
Armstrong, J. & Bray, J.(1986). How can we improve textbook?ECS Distribution Center: NY.
Bal, M. (1985).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Barthes, R. (1977/1966).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narratives. In Image, Music, Text, pp. 79-124 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 edited by Stephen Hea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
Berger, A. A. (1997). Narrative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Sage Publication, Inc.
Czarniawska, B. (2004). Narrati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London: Sage.
Collingwood, R. G. (1946). Greco-Roman historiography. The Idea of History, 1946. Reprint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pp. 14-45.
Daiute & Lightfoot(2004). Narrative analysis: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socie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Edensor, T.(2004). National Identity,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Oxford: Berg.
Eggleston, J.(1977). The sociology of school curriculum. London: RKP.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Fairclough, N. (1995a).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Fairclough, N. (1995b).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2003).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0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Marges Linguistiques, 9, 76-94.
Fairclough, N.&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nalysis: A muli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vol. 12, pp. 258-284). London: Sage.
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 Trew, T.(1979) Language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Gellner, E.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NY: Cornell Unversity Press.
Hardy, C., Palmer, I., Phillips, N., (2000). Discours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Human Relations, Vol: 53, Pages: 1227 – 1248.
Halliday, M. & Alexander,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t, C. & Lukes, D. (2007).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Cambridge.
McCutcheon, G. (1980). How d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lan?The nature of planning and influences on it.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1, 4-23.
Phillips, N., & Hardy, C.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tter, J. (1996). Representing reality: Discourse, rhetor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Spring, J. (1994). The American School: 1642-1993. (3rd ed.). NY: McGraw-Hill.
Titscher, et al. (2000).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readgold, T. (2003).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Theor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istories, Remembering and Futures. Linguistik online. http://www.linguistik-online.com/14_03/threadgold.html
van Dijk, T. A. (1993). Principles of critical analysis. Discourse & Society 4(2): 249-283.
van Dijk, T. A. (1995). Discourse analysis as ideological analysis. In C. Schaffner & A. Wenden(Eds. ), Language and Peace (pp. 17-33). Aldershot: Darmouth Publishing.
van Dijk, T. A.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van Leeuwen, T. (2008). Discourse and practice: 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White, H. (1987). The content of form--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y representati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USA.
Wodak, R. (199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32(1&2), 185-193.
Wodak, R. (2001).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Sage.
Wodak, R. (2008). The contribution of critical linguistics to the analysis of discriminatory prejudices and stereotypes in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In Wodak, R. & Koller, V.(Eds. ),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public sphere.(p291-315).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 Germ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