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瓊玫 |
---|---|
論文名稱: |
老子治療學義蘊之詮釋 |
指導教授: | 林安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mt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老子 、治療學 、傅朗克 、意義治療學 、存有治療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2 下載:6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道」的哲學思想是老子在經驗世界中的生命體悟,因唯有「道」在現實經驗中開展,才會對人產生無比的意義和價值,而這過程中的歸復、檢別和釐清即是一種治療的進程。老子解蔽式的對應態度,即是在概念的不斷跳脫中,打破世俗化的判定,以開闢另一審視自由的心境,並藉由敞開自我,召喚出生命底層本然所具有的力量,再以此力量對治當下所遭遇的焦躁與不安。由此義看來,老子的思維模式實可析理為治療學義蘊之詮釋。以現實生活議題為考量,本文首章說明行文方向及論點,在搜羅整理前人相關研究成果後,由治療學的發生背景與內容,分析「治療學」之定義,以做為合理性考察的依據。並主要以傅朗克之「意義治療學」為引證,闡述其觀念與老子思想上的會通之處。再者由「病因診斷」與「治療方法」兩大部分,提出觀測做為理論脈絡:以「人」為主軸,拓展對萬事萬物的接觸,由個人層面、社會層面、及國家層面,逐步論述老子的治療意涵,探究病因之所在。最後以老子之治療成效做為全文檢證,由治療意識的分析收攝人與道的關係,從問題的梳理來理解自我。而老子治療學之義蘊,即在使人能融於道,並在此中找到合宜的立足點,尋求出各安其位的和諧理序。
參考書目
一、 古典文獻資料(原典、集解、注釋)
王淮
1969 《老子探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弼,樓宇烈校釋
1992 《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王道榮
1965 《淮南子》。台北:廣文書局。
王夫之
1975 《老子衍》。台北:河洛出版社。
令尹耳
1981 《道德經發微》。台南:翰林。
司馬遷撰(漢),裴駰(宋)集解
1982 《史記》。台北:大申書店。
阮元校勘
1971 《十三經注疏》。中文出版社。
韋昭註
1959 《國語》。台北:藝文印書館。
焦竑
1987 《老子翼》。新文豐印書館。
黃登山
1987 《老子釋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黃釗
1991 《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啟天
1982 《韓非子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楊家駱
1975 《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第四冊》。台北:鼎文書局印行。
1983 《新編諸子集成一》。台北:世界書局。
1983 《新編諸子集成二》。台北:世界書局。
1983 《新編諸子集成三》。台北:世界書局。
蔣錫昌
1978 《老子校詁》。台北:東昇。
憨山大師
1972 《老子道德經憨山解》。台北:新文豐印書館。
鄭成海
1971 《老子河上公斠理》。台北:中華。
魏源
1967 《老子本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二、 專著
王邦雄
1991 《老子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公司。
1994 《儒道之間—自序》。台北:漢光文化事業。
1995 《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999 《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王博
1993 《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
方東美
1993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
巴史克
2000 《心理治療入門》。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牟宗三
1983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4 《時代與感受》。台北:鵝湖。
2002 《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3 《政道與治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余雄
1977 《中國哲學概論》。台北:源成。
余培林
2004 《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
1993 《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台北:時報文化。
沈清松編
1993 《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
吳怡
1994 《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
林啟彥編著
1996 《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公司。
林安梧
2001 《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
2002 《新譯老子道德經》。宜蘭: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2006 《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適
1970 《中國古代哲學史》。卷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胡哲敷
1987 《老莊哲學》。台北:中華。
胡楚生
1992 《老莊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高懷民
1978 《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出版社。
徐復觀
1966 《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69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袁保新
1997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
唐君毅
1864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許抗生
1991 《老子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
1998 《中國哲學史》。北京:哲學研究雜誌社。
陳鼓應
1989 《尼采新論》。台北:唐山出版社。
1993 《失落的自我》。台北:書華出版公司。
1993 《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易傳與道家思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0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1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 《老子評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5 《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黃釗主編
1991 《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梁啟超著,賈馥茗標點
1987 《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
1886 《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94 《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台北:正中書局。
1994 《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
傅佩榮
1985 《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學生。
曾文星
1996 《華人的心理治療》。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2004 《文化與心理治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游乾桂
1996 《用心療心---紓解現代台灣人的心理困頓》。台北:遠流。
馮友蘭
1988 《人生哲學》。台北:天宇出版社。
賀榮一
1988 《老子之道治主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賀自昭
1973 《文化與人生》。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馮達文
1998 《道回歸自然》。廣東:人民出版社。
童書業
1987 《春秋史》。山東大學出版社。
渡邊秀方著,劉侃元譯
1967 《中國哲學史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舜徽
1983 《先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
張起鈞
1964 《老子的哲學》。台北:正中。
2002 《智慧的老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雷登.貝克等著 葉玄譯
1983 《存在主義與心理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福永光司著,李君奭譯
1971 《古代中國存在主義》。彰化市:專心企業。
楊寬
1998 《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董光璧
2000 《道家文研究:第一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葉舒憲
1999 《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維克多.弗蘭克著 趙可式.沈錦惠合譯
1989 《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出版社。
1989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台北:光啟出版社。
1991 《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台北:遠流出版。
1996 《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台北:杏文出版公司。
2002 《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
劉翔平
2001 《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城邦文化。
鄭成海
1992 《老子學說研究》。台北:華正。
鄭志明
2000 《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嘉義:南華大學宗教中心。
2004 《宗教的醫療觀與生命教育》。台北:大元書局。
錢穆
1991 《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光
1999 《中國哲學大綱》。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嚴靈峰著
1971 《老子達解》。台北:藝文印書館。
顧頡剛
1982 《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 論文
任金子
1987 〈老子「聖人之道」研究〉。輔仁大學博士論文。
李漢相
1989 〈老子論「道與人之關係」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
何崑榮
2003 〈老子守柔思想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金兌勇
1999 〈老子道論的思路探索〉。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吳建璋
1987 〈論老子的修持工夫與應世態度〉。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卓伯翰
2002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洪性燁
1991 〈老子「無為自然」的人生哲學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人凰
1995 〈老子「自然」觀美學意義〉。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陳人孝
2003 〈老子淑世主義之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許星媛
1998 〈老子無為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博士論文。
張瑋儀
2003 〈莊子治療學義蘊之分析與展開〉。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彭罄慧
2001 〈老子法自然的美學〉。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黃漢光
1983 〈老子「無」的哲學研究〉。文化大學博士論文。
四、 期刊論文
伍至學
1995年7月,〈老子論命名之偽〉《哲學雜誌》13,頁218-243。
阮煒
1999年1月,〈中國文化何處去〉《鵝湖》,頁35-41。
呂錫琛
2002年3月,〈道家文化治療學智慧管窺〉《鵝湖》,頁9-15。
岑溢成
1983年1月,〈存在主義與人文主義〉《鵝湖》,頁39-41。
余德慧
1996年3月,〈文化心理學:文化的存有與存有的文化之間〉《本土心理學研究》6,頁245-256。
林安梧
1997年1月,〈開啟「意義治療」的當代新儒學大師---唐君毅先生〉《鵝湖月刊20卷7期》,頁2-5。
2000年12月,〈「存有三態論」與「存有的治療」之構建—道家思維的一個新向度〉《鵝湖》,頁28-39。
2003年6月,〈「心性之學」在教育上的運用—儒、道、佛義下的「生活世界」與其相關的「意義治療」〉,《新世紀宗教研究》,頁30-61。
林義正
1996年,〈中國哲學之文化治療觀初探〉(「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頁329-349。
高柏園
1996年,〈孔子與老子---兩個文化治療學基型之考察〉(「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頁317-327。
1998年10月〈文化治療學的消極性特質〉《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七期》。,頁23-24。
2000年12月,〈道家思想對環境倫理的回應態度〉《鵝湖學誌》第25期,。
唐君毅
1987年2月,〈人的存在與中國文化〉《鵝湖》,頁1-6。
袁保新
1986年7月,〈人的存在問題〉《中國文化月刊》,頁51-63。
1994年6月,〈當代新道家—當代道家哲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2,頁57-68。
1997年6月,〈什麼是人﹖﹕孟子心性論與海德格存有思維的對比研究—兼論當代孟子心性論詮釋的困境及其超克〉《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七輯》,,頁23-38。
1997年1月,〈再論老子之道的義理定位—兼答劉笑敢教授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頁145-159。
2001年8月,〈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頁11-23。
尉遲淦
1998年10月,〈論儒家意義治療的兩重意義〉《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七期》,頁20-22。
張鼎國
1996年,〈義理詮釋、自我理解與文化診療〉(「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頁77-246。
張岱年
1989年,〈儒道兩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高校社會科學》第2期。
陳德和
1998年6月,〈人間道家的生命倫理學向度—以生命複製和基因工程的反省為例〉(「生命倫理學」國際學術會議),頁73-86。
陳佳銘
1999年11月,〈弗蘭克意義治療法的人生觀與王陽明的聖人觀〉《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一期》,頁50-54。
郭大春
1996年8月,〈存在主義底義理結構〉《鵝湖》,頁2-11。
劉焜輝
1987年2月,〈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上)〉,《諮商與輔導》14,頁6-9。
1987年3月,〈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中)〉,《諮商與輔導》15,頁11-15。
1987年4月,〈法蘭克與意義治療法(下)〉,《諮商與輔導》16,頁13-18。
劉笑敢
1997年6月,〈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頁1-40。
賴錫三
1999年7月,〈「當代新道家」與「深層生態學」的形上基礎〉《揭諦》2,頁57-68。
簡正鎰
2004年3月〈自然無為—一種意義治療〉《諮商與輔導》,頁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