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心惠
Rachel Wu
論文名稱: 流動的影音科技消費與複製--從錄影帶到光碟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影音科技數位複製閱聽人燒錄下載
英文關鍵詞: video technology, digital copy, aud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9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從錄影帶轉變為數位光碟的載體作為出發,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與科技條件下,影音科技的消費也出現多樣的樣貌。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目前閱聽人使用影音科技網絡的樣貌,其次是理解閱聽人如何運用電腦科技如燒錄、下載等方式,從事日常生活的影音複製。

    為了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使用,採取民族誌取向的閱聽人研究,經過與20位影音科技使用者數次的深度訪談,研究結果得知目前影視科技的消費時間變得更為片段,而有多種可能的觀賞空間。且歸納出影音光碟消費的四種類型:購買原版的「影片典藏家」、燒錄收藏的「平民複製者」、下載保存的「網路尋寶者」以及下載看完即刪的「網路過客者」,各自消費不同的元素。燒錄延續了錄影的功能,其中燒錄複製的原因有:重複觀賞廉價收藏、時間平移、人際溝通。而近年來網路下載影音檔案,成為現存影視內容的另一個來源,不但打亂了影音產品的時序消費,下載檔案之後也可能無需載體。故出現了需用載體「燒錄的收藏」與不需載體「錄影的時間平移」兩種消費差異。

    儘管影視工業藉由影音產品的時序與改良的格式掌握商業獲利,但隨著影視內容的數位化亦使載體重要性降低,影片來源有多種管道。燒錄下載延續了錄影帶使用的概念,這種影音複製是逃脫市場的策略也是生活實踐。

    第一章 緒論..........................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4 一、前言..............................4 二、研究動機..........................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研究概念架構..................8 第二章 文獻分析.................... ..10 第一節 錄影科技發展與相關產業...... ..10 第二節 錄影科技特質於日常生活的轉變...14 一、時間的競爭—容量與商品化...........14 二、媒介解放...........................15 三、去中心化...........................18 四、科技複製...........................20 第三節 錄影科技與衍生文化.............23 一、錄放影機的使用習慣.................24 二、消費文化...........................26 三、錄影帶觀賞與使用權力關係...........32 第四節 VCD、DVD的使用文化.............35 一、科技聚合下光碟的使用擴展...........35 二、VCD與DVD的使用 .....................38 三、影音光碟透過電腦的使用.............40 四、日常生活中的燒錄行為...............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46 第一節 採行研究方法...................46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取向與研究主體.........47 一、民族誌取向.........................47 二、研究主體...........................49 第三節 研究設計.......................51 一、研究對象單位.......................51 二、進入研究場域面臨的問題.............53 三、研究步驟...........................54 第四節 資料處理.......................64 一、資料編碼與分析 .....................64 二、詮釋與評估.........................66 第五節 研究倫理.......................68 第四章 影音科技的適應.................70 第一節 媒介的使用網絡與調整...........70 一、影音科技網絡的面貌.................70 二、生活中不斷的媒介調整...............74 第二節 錄影帶與光碟的觀賞與使用.......79 一、電視與影音光碟觀賞使用的脈絡.......79 二、影音消費的社會意義.................88 第五章 影音科技的燒錄實踐.............98 第一節 影音產品的消費與燒錄挪用.......98 一、影音產品的消費—收藏與分享.........98 二、燒錄的社會性使用...................104 三、小結...............................115 第二節 網路影音檔案的下載與燒錄.......116 一、網路下載影音檔案的發展與背景.......116 二、網路影音檔下載的特徵...............117 三、網路下載對影音消費的挑戰...........133 四、小結...............................135 第六章 結論...........................136 第一節 影音科技於日常生活的消費使用....136 第二節 從載體談數位光碟使用與錄影帶的關係137 一、從錄影帶到數位光碟的轉變...........137 二、不同時序與載體使用的差異...........138 三、燒錄與下載的載體使用是延續錄影帶的使用概念141 第三節 複製的恆久話題—論燒錄與盜版...142 一、燒錄是行動者運用科技的生活策略.....142 二、數位複製與盜版的爭論...............143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46 一、研究限制與建議 .....................146 二、研究者的省思.......................147 附錄...................................149 參考書目...............................152 圖表索引 圖1-1 研究概念架構圖8 圖6-1 電影為例說明三種影音光碟來源的商業時序關係139 表3-1 訪談內容編碼66 表4-1電視與影音觀賞的使用類型一-沒有電視,以看片取代電視觀賞81 表4-2電視與影音觀賞的使用類型二-少看電視,多看影片83 表4-3電視與影音觀賞的使用類型三-常看電視,也常看片者85 表4-4電視與影音觀賞的使用類型四-因為下載而出現的影音觀賞者87 表5-1 影音光碟的消費類型一—原版的影片典藏家100 表5-2 影音光碟的消費類型二—燒錄版的平民複製者106 表5-3 影音光碟的消費類型三—下載版的網路尋寶者118 表5-4 影音光碟的消費類型四—看完即刪的網路過客型125 表5-5 燒錄的收藏模式128 表5-6 錄影的時間平移模式129 表6-1影音光碟消費的種類及其注重元素140

    Ang, I. (1991).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London:Routledge.

    Ang, I. (1996). New technologies, audience measurement and the tactics of television consumption. Living-room wars. London:Routledge.

    Armes, R. (1988). On Video. London:Routledge.

    Altheide, D. L. & Johnson, J. M. (1994). Criteria for assessing interpretive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 A.: Sage Publications.

    Bausinger, H(1984). Media, Technology and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6(4).

    Belk, R. W., Wallendorf, Melanie, Sherry, John, F., and Holbrook, Morris,B. (1991).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Culture, in Highways and Buyways, U.T.: Associatopn for Consumer Research.

    Boyd, D.A., Straubhaar, J. D. and Lent, J. A. (1989). The Historical, Socio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VCRs. Videocassette Recorders in the Third World. NY: Longman.

    Benjamin, W. (1969).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217-51.

    Bourdieu, P. (1983). 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London:Routledge.

    Canby, V.(1990, January 5). VCRs are Calling the Shots in the Movie Business. Register-Guard, 10D.

    Cubitt, S. (1990). Timeshift: on the video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s & Yeh, Y.(2003). Compact Generation: VCD markets in Asia.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23(2).

    Davis, D. & Yeh, Y.(2004). VCD as Programmatic Technology: Japanese Television Drama in Hong Kong, in Koichi Iwabuchi (ed).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27-247.

    Dobrow, J. (1990).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VCR Us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Donohue, T. & Henke, L. (1985). The impact of videocassette recorders on traditional television and cable viewing habits and preference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Economist(2003, July 10). This movie will self-destruct. Retrieved July 10, 2003, from http:// www.economist.com/science.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Methuen.

    Gray, A. (1992). Video Playtime: The Gendering of a Leisure Technology. London: Routledge.

    Hellman, H. (1996). A toy for the boys only—Reconsider the gender effects of video techn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 5-32.

    Hobson, D. (1980). Housewiv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

    Hu, K. (2004). Chinese Re-makings of Pirated VCDs of Japanese TV Dramas, in Koichi Iwabuchi (ed). Feeling Asian Modernities: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of Japanese TV Drama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5-226.
    Hu, K. (2005). The Power of circulational: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the online Chinese fans of Japanese TV drama.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6(2), 171-186.

    Krugman, D.M & Johnson, K. F.(1991). Differences in Consumption of Traditional Broadcast and VCR Movie Rental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35(2), 213-232.

    Livingstone, S. (1992).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ies, in R. Silverstone and E. Hirsch (eds).Consuming Technologies. London:Routledge, 113-130.

    Lin, C.A. (1994). Leisure Reallocation In a Video Culture.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21)1/2 , 114-125.

    Lindlof, T. R. & Taylor, B. C. (Eds.), (2002).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2nd ed.)Thousand Oaks: Sage.

    Lindlof, T. R. & Taylor, B. C. (Eds.), (2002). Asking, Listening, and Telling.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2nd ed.)Thousand Oaks: Sage.

    Lull, J. (1988). The Family and Television in World Cultures, in J. Lull (ed). World Families Watching Television. U.S.A.:Sage.

    Lull, J. (1990). Inside Family Viewing.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Television’s Audience. London: Comedia.

    Machin, D. (2002). Ethnographic Research for Media Studies. London: Arnold.

    Morley, 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London: Comedia.

    Morley, D.(2000).At home with the media. Home Territories Media, Mobility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Spigel , L. (1992).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n. London an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lverstone, R. (1990).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Towards an Anthropology of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in M. Ferguson (ed.) Public Communic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London:Routledge.

    Silverstone,R. ,Hirsch, E. and Morley, D.(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Roger Silverstone and Eric Hirsch(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London:Routledge, 5-31.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Routledge.

    Siapera, E. (2004). From couch potatoes to cybernauts? The expanding notion of the audience on TV channels’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6(2).London: Sage, 155-172.

    Sundaram, R. (1999). Recycling Modernity: pirate electronic cultures in India, Third Text. 47, 60-68.

    Tobin, J.(1998). An American Otaku(or, a Boy’s Virtual Life on the Net). Digital Diversions: Young Culture in the Age of Multimedia. London: UCL Press.

    Williams, R. (1980).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Selected Essays. London: Verso and NLB, 31-49.

    Baudrillard, J.(1968)林志明譯(1997).The system of objects.《物體系》。台北:時報文化。

    Lull, J. (2000). 陳芸芸譯(2002).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媒介、傳播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McQuail, D. (2000). 陳芸芸譯(2001).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and Maxwell, R. (2001). 馮建三譯(2003). Global Hollywood. 《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出版。

    Morley, D. (1992). 馮建三譯(1995).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出版。

    Nayak, P. R. & Ketteringham, J. M. 譚家瑜譯. (1995). Breakthroughs.《創意成真: 十四種成功商品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Williams, R. (1974). 馮建三譯(199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出版。

    Wasko, J.(1994)魏玓譯(1999). Hollywood in the Information Age.《超越大銀幕》。台北:遠流出版。

    Wolf, M.J. ( 1999). 汪睿祥譯(2000).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how megamedia forces are transforming our lives. 《無所不在—娛樂經濟大未來》。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Silverstone, R. (1999) 陳玉葴譯(2003). Why study the media .《媒介概念十六講》 台北:韋伯文化。

    Straubbaar & LaRose, (1996). 涂瑞華譯.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出版。

    Stam, R. (2000).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出版。

    Storey, J.(2001)張君玫譯(2002).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圖書。

    Taylor, L. & Williams, A. (2001).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 (2002). 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小端 (1987年3月17日) 。<卡式錄影帶把電影帶進家庭>,《聯合報》,第9版。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75年度(1986)。台北:正中書局。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82年度(1993)。台北:正中書局。

    《中華民國年鑑》。民國86年度(1998)。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丁萬鳴(2001年3月6日)。<光碟管理法草案月底制訂>,《聯合報》,第9版。

    王家英 (1997年1月22日) 。<家用錄影帶拓展現代化通路>,《經濟日報》,第27版。

    王建勝 (1995)。<新興市場、無限潛力—國內光碟軟體市場現況>,《光碟購買指南》,第2期,頁20-24。

    王愉淵、林秀芬 (1997年10月) 。<錄影帶業的麥當勞強力登台>,《卓越雜誌》,第158期,頁154-158。

    王義勇 (1987年4月4日) 。<錄影帶風雲>,《聯合報》,第9版。

    王維菁 (1999)。<著作權與臺灣影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愷鈞 (1994年8月17日)。<影音光碟特點增多商機無限>,《經濟日報》,第12版。

    立人 (1985年3月) 。<電子剪輯—家用錄影帶的編輯>,《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41期,頁133-135。

    石振弘 (2004年2月) 。<女人,用科技上妝>,《CHEERS雜誌》,第41期。

    池宗憲 (1982年) 。<台灣社會的新流行:錄影帶的戰爭>,《聯合月刊》,第17期,頁23-31。

    江麗伽 (2003年6月6日) 。<盜版營利改公訴罪>,《中時晚報》,第6版。

    汪琪、鍾蔚文 (1998)。《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第二版。台北:東華書局。

    李有德 (1995年4月21日) 。<光碟租售戰火一觸即發>,《經濟日報》,第15版。

    李國彥(2002年7月11日)。<IFPI促我加強查緝CD-R盜錄>,《經濟日報》,第34版。

    李肅 (1996a年4月) 。<認識影音光碟—全動畫光碟的昨日與今日>,《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21期,頁173-178。

    李肅 (1996b年9月) 。<數位式影音光碟的發展現況>,《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26期,頁230-233。

    杜凱如 (2002年7月15日) 。<從KTV進軍Game、唱片業—好樂迪佈局娛樂大未來>,《數位時代》,第38期。

    呂理牲譯(2004年11月22日)。<電腦化資料 長期保存不易>,《聯合報》,第B6版,譯自United Daily News。

    汪玉盆(2000)。<由經驗主義探討收藏行為對消費價值、社會體系及延伸現象的影響—以台中地區石頭收藏者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漢崴(2004年8月)。<電影,膽顫心驚>,《遠見雜誌》,第218期,頁92 -94。

    金景吾 (1980年5月) 。<錄影機問題知多少>,《綜合月刊》,第138期,頁89 -92。

    吳仁麟 (1995年5月2日) 。<光碟先租後買>,《聯合晚報》,第11版。

    吳在 (1996)。<家庭中的權力遊戲:以已婚婦女的電視消費行為為例>,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生譯 (1981年4月) 。<錄影機在英國>,《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4期,頁175-179。

    吳明生 (1982年2月) 。<世界影碟機爭奪戰>,《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2期,頁176-177。

    吳和熹 (1982年6月) 。<錄影機的新發展>,《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08期,頁153-159。

    吳婉芳(2003年4月9日)。<消費品的價值>,《經濟日報》,第40版。

    吳國卿 (1996年1月28日) 。<數位影碟 明日巨星架式十足>,《經濟日報》,第18版。

    林玄 (1980年3月) 。<影碟機的發展現況與趨勢>,《音樂與音響雜誌》,第81期,頁29-35。

    林宜淳 (1998年2月) 。<DVD,下一個台灣第一?>,《天下雜誌》,第211期,頁106-109。

    林玲妃 (2004年6月3日) 。<未來數位家庭 內容勝於設備>,《中國時報》,第B3版。

    林維娟(1998年8月25日)。<家用錄影帶業加碼促銷—市場規模達15億 每年成場超過一成 造勢經費節節升高>,《經濟日報》,第37版。

    林維娟 ( 1999a年1月9日)。<連鎖影帶出租店 熱炒買氣>,《經濟日報》,第25版。

    林維娟 (1999b年2月27日)。<影帶出租連鎖店 吹起加盟風>,《經濟日報》,第25版。

    林欣若(2004年10月14日)。<防非法有新招 片商防盜版 新片美台同步放映>,《聯合報》,第A12版。

    周兆良 (1996年11月11日) 。 <世界四大廠下月來台推廣VCD>,《經濟日報》,第22版。

    范醴 (1982年10月) 。<如何購買錄影系統>,《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2期,頁194-195。

    范方志 (2002年4月5日)。<消音息影 反盜錄的深層省思>,《中國時報》,第A3版。

    亭人 (1981年12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一>,《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0期,頁40-45。

    亭人 (1982a年1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二>,《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1期,頁185-189。

    亭人 (1982b年3月) 。<細說家用錄影機之四>,《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3期,頁171-176。

    洪敏祥 (2002年7月19日) 。<錄影帶龍頭不敵盜版>,《星報》,第2版。

    洪伯昌(2005年1月14日)。<BT小檔案 上傳下載共享電影音樂>,《聯合晚報》,第2版。

    洪錦魁研究室 (1999)。《電腦DIY—光碟燒錄製作》,台北:文魁資訊。

    邱秀貴 (1984)。<台北市民使用錄影機的行為與動機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寶厚 (1991)。<台北地區錄影機出租業經營問題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綺珍 (2003a年7月),張秀敏譯。<VCD世代或失落世代?香港VCD現象的矛盾性>,《傳播與管理研究》,第3卷第1期,頁1 -13。

    胡綺珍 (2003b年11月),張瑄純譯。<全球化的亞洲面貌—香港與大陸之間科技/翻版現代性的交流>。2003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施威銘工作室(2004)。《P2P全能下載王》。台北:旗標出版。

    高啟堂、蕭敦耀 (2002)。《最新燒錄必殺技2》,台北:電腦人文化事業。

    高崇瑋 (2004)。<網路盜版行為研究>,台北: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旭明 (2002年3月),邱誌勇、陳家瑜譯。<日常生活中的日本假期 日劇長假的在地香港消費>,《媒介擬想》,第1期,頁68 -87。

    梁良(2004)。《看不到的電影—百年禁片大觀》。台北:時報文化。

    孫曼蘋 (1997a年1月)。<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211-235。

    孫曼蘋 (1997b年) 。<青少年家用電腦使用之研究—質化研究法初探>,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許明煌(2002年9月21日)。<非法下載軟體 又見新招>,《民生報》,第A10版。

    許峻彬(2002年5月5日)。<重建新五四 學生反反盜版>,《聯合報》,第6版。

    曹明正(2003年1月27日)。<地下漫畫你看了嗎?>,《星報》,第9版。

    張忠惠 (1994年2月) 。<45%國中生看過色情錄影帶>,《教育心》,創刊號,頁16-17。

    張育寧 (2000)。<FTP檔案交換社群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漢宜 (2003年4月) 。<億人上癮,影音產業玩完了?>,《e天下雜誌》,第40期。

    黃惠娟 (2003年9月22日) 。<看電視 不必再苦苦等候>,《商業週刊》,第826期,頁72 -73。

    黃嘉裕、李國彥(2002年10月9日)。<得利蜘蛛人VCD只賣299元>,《經濟日報》,第38版。

    黃欣怡(2004年6月13日)。<我CD、DVD光碟產量 傲視全球>,《經濟日報》,第21版。

    黃蕙萍、王惠民 (1995年12月14日) 。<娛樂業紛紛投入影音光碟製作節目>,《經濟日報》,第14版。

    曾銘深 (2001年6月) 。<後PC時代與我國資訊家電產業的未來>,《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7卷1期。

    陳芝宇、于欣巧(2002年3月12日)。<eDonkey cope 熱片來就補>,《星報》,第7版。

    陳香蘭(2002年5月4日)。<反反盜版、反美帝 台大發起新五四>,《聯合晚報》,第3版。

    陳清海 (1995年2月) 。<影音光碟機的現況與發展>,《新電子科技雜誌》,第107期,頁169-175。

    陳修賢 (1991年2月) 。<你所不知道的台灣第一>,《天下雜誌》,第117期。

    庸碌 (1981a年8月) 。<以錄影節目變更電視節目>,《音樂與音響雜誌》,第98期,頁174-176。

    庸錄 (1981b年12月) 。<錄影機裡的小小乾坤>,《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02期,頁190-195。

    畢恆達 (2000)。<家的意義專題>,《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02年7月15日)。<燒錄機狂吃市場 CD銷售瀉肚子>,《聯合晚報》,第3版。

    傅尚裕 (1997a年4月) 。<DVD面面觀>,《光碟購買指南》,第12期,頁28-35。

    傅尚裕 (1997b年1月) 。<Video CD絕地大反攻>,《光碟購買指南》,第9期,頁142-146。

    傅尚裕 (1997c年3月) 。<解讀大補帖文化>,《光碟購買指南》,第11期,頁20-25。

    傅尚裕 (2001年11月) 。<DVD影碟紅片半邊天>,《吾愛吾家月刊》,第275期。

    葉龍彥 (2002年4月) 。<錄影時帶的來臨>,《竹塹文獻》,第23期,頁62-76。

    馮景青 (2004年5月11日) 。<家用DVD錄放影機紅起來>,《中國時報》,第E2版。

    《著作權法》(2003年7月9日公布施行)。

    《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案》(2004年9月1日公布施行)。

    葛大維 (2002年7月19日) 。<美商八大相繼脫離 喪失競爭力 營運出現赤字 香港嘉禾集團不再金援>,《聯合報》,第12版。

    楊孟瑜 (1989年3月15日) 。<錄影帶關掉電視>,《遠見雜誌》,第134期,頁96-100。

    楊佩雯 (1990) 。<錄影帶的製造王國 中環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統領雜誌》,第56期,頁105 -111。

    楊婷婷(2003年4月9日)。<英雄VCD上市 超低價149元饗影迷>,《民生報》,第B7版。

    黎怡蘭 (1995年) 。<關於影音光碟的二三事—Video CD、Mpeg現況報導>,《光碟購買指南》,第2期,頁42-44。

    管中維 (1997)。<從文化消費的觀點探索電視新聞收視行為>,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幸佑 (1992)。<台灣錄影節目帶與媒介帝國主義之關聯性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2000)。<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為研究對象>,台北:政大廣告所碩士論文。

    蔡宏明 (1997年11月) 。<發展台灣成為科技的策略與挑戰>,《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3卷3期。

    蔡繼光(2002年3月1日)。<Morpheus掀起網路影音典藏風>,《聯合報》,第39版。

    鳶魚 (1982年11月) 。<音響與錄影的結合>,《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3期,頁147 -148。

    鳶魚 (1983年1月) 。<錄影機的新發展>,《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15期,頁146-150。

    鳶魚 (1984年11月) 。<錄影機發展的回顧>,《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37期,頁131-134。

    鳶魚 (1985年1月) 。<我愛露西案外案 Betamax影帶租售在美國的版權之爭>,《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39期,頁130-132。

    聯合報 (1982年7月28日)。<錄影帶送審檢查辦法 官署與業者協商決定>,第9版。

    鄭致韶 (2001)。<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實證研究—以影音租售業為例>,台北: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家慶、王石蕃、謝瀛春等 (1990)。<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1989>,《新聞學研究》,第43期,頁55-84。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劉至強 (1998)。<家庭權力與兒童電視收視行為-以傅柯的權力分析觀點探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其筠 ( 1989年2月17日)。<智慧財產權301案黑名單 美商要求把我列入>,《經濟日報》,第2版。

    劉惠臨、龍益雲 (1990年7月23日) 。<智慧財產權觀念與覺醒座談會,錄影帶產業未來的競爭與發展>,《經濟日報》,第18版。

    薛荷玉 (2003年12月4日)。<廢光碟 明年中將強制回收>,《民生報》,第A4版。

    鍾起惠 (1995年7月)。<從新傳播科技本土化衍生歷程看研究論述的知識生產意涵:以錄放影機、有線電視與衛星為例>,《新聞學研究》,第2卷第2期,頁75-109。

    歐士德(1997年3月18日)。<光碟燒錄機 便宜了>,《聯合晚報》,第17版。

    盧怡玫 (1994)。<家庭電視的社會性使用>,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鵬雄 (1985年9月12日) 。<正視錄影帶的氾濫>,《聯合報》,第9版。

    戴純眉 (1984年9月26日) 。<日本節目席捲台灣>,《聯合報》,第12版。

    藍祖蔚、王保憲 (1991年9月21日)。<五千人 演出理性溫和 影業影帶業抗議第四台>,《聯合報》,第6版。

    網站部分

    BT論壇
    1.貪婪大陸 http://www.bt.greedland.net/index.php, 29 March 2005
    2.BT@china聯盟(下載頻道-P2P中國)http://www.search3.btchina.net, 29 March 2005
    3.TLF http://www.eastgame.net, 29 March 200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