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之綺 |
---|---|
論文名稱: |
跨地華語電影明星:香港電影產業與三地導演形塑的舒淇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1 |
中文關鍵詞: | 舒淇 、華語電影 、跨國明星 、明星形象 、明星地位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台灣有限的電影市場,台灣的電影明星多朝香港、新馬東南亞等地發展,試圖擴展觀眾群,而與中國的合作也在八○年代末期兩地緊張關係逐漸冰釋後展開接觸,台灣電影明星的跨國移動在過去一直有歷史經驗可循。當九○年代華語電影(Chinese-language cinema)一詞的出現,代表台灣、香港、中國兩岸三地各自發展電影產業大量地相互合作,明星跨地域、國家的移動便更為頻繁,甚至成為建立明星地位的必要規劃考量。本研究以具台灣華語電影跨國經驗的電影明星舒淇為個案,探討她在九○年代中期前往香港出道深耕發展,以及她在兩千年中國電影產業崛起後與之合作的跨國明星移動做脈絡化的耙梳,並解釋舒淇受到兩岸三地的電影產業與導演所形塑建立的明星形象與明星地位。
本研究結果發現,舒淇是華語電影中跨國明星產製的產物,透過香港完善的明星制度打造形塑,再藉由香港影片強佔台灣市場的優勢建立她在港台的知名度,在千禧年後開始藉著香港與中國的合作進軍中國市場,成為現今台灣電影新星的示範標竿。受到香港電影產業與兩岸三地導演的塑造,舒淇的明星形象也流動於三級女星、性感妖艷的妖姬、清新的鄰家女孩和女戰士等特務的銀幕角色,同時產生打破男性父權的現代獨立女性角色的性別階級變化。而舒淇在與三地導演的合作下,除了透過懷舊歷史的脈絡情境與角色形象與在地連結打入市場,也藉由強調消費社會中流動的都市人物特質,展現舒淇跨國明星流動的身份。
外文文獻
Abbas, Ackbar. (1977).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ohn G.(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pp241-258).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
Dyer, Richard. (1998). Stars.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Ford, Staci. (2011). Transpacific Waves in a Global Sea: Mabel Cheung Yuen-Ting’s Cinematic Archive. In Wang, LingZhen(Ed). Chinese Women’s Cinema: Transnational Contexts(pp330-346).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ord, Stacilee. (2008). Mabel Cheung Yuen-Ting’s An Autumn’s Tal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Kong, Shuyu. (2009). Genre Film, Media Corporation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The Case of ‘New Year Comedies’. In Khoo, Olivia & Sean Metzger(Eds). Futures of Chinese cinema : technologies and temporalities in Chinese screen cultures (pp-147-167). Bristol, UK : Intellect.
Kwai-Cheung Lo. (2007). Copies of copies in Hollywood and Hong Kong Cinemas: Rethinking the woman-warrior figures. In Marchetti, Gina & Kam, Tan See(Ed). Hong Kong Film, Hollywood and New Global Cinema: No Film Is an Island (pp126-1367). Routledge: New York.
Lu, Sheldon H., & Yeh, Emilie Yueh-yu. (2005). Introduction: Mapping the Field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n Lu, Sheldon H., & Yeh, Emilie Yueh-yu (Eds.).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pp.1-24).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Ong, 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Short, Stephen. (2001, June 25). Shu Perstar!. Time, Retrieved April 20, 2013, from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31021,00.html
Staiger, J. (1985). Part Two: The Hollywood mode of production to 1930. In D. Bordwell, J. Staiger, K. Thompson(Ed). 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 Film Style and Mode of Production to 1960(pp.85-153). London: Routledge.
Udden, James. (2009). No man an island : the cinema of Hou Hsiao-hsie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Wang, Ban. (2003). Black Holes of Globalization: Critique of the New Millennium in Taiwan Cinem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5(1), 90-119.
Zhang, Rui. (2008). The cinema of Feng Xiaogang: commercialization and censorship in Chinese cinema after 1989.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Zhang, Yingjin. (2002). 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Zhu, Ying. (2000). New Year Film as Chinese Blockbuster: From Feng Xiaogang’s Contemporary Urban Comedy to Zhang Yimous’s Period Drama. In Ying Zhu & Rosen, Stanley(Ed). Art, Politics, and Commerce in Chinese Cinema(pp195-207). Hon Kong University Press.
中文文獻
〈《非誠勿擾》葛優追到舒淇 馮小剛稱圓男人夢想〉(2008年12日17日),上網日期:2013年5月10日,取自鳳凰網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detail_2008_12/17/61155_0.shtml
〈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張婉婷談《北京樂與路》〉(2001年10月11日),上網日期:2012年12月30日,取自KingNet電影台http://movie.kingnet.com.tw/media_news/index.html?act=movie_news&r=1002769503
〈不一樣的愛情故事─張婉婷談《北京樂與路》〉(2001年10月11日),上網日期:2012年12月30日,取自KingNet電影台http://movie.kingnet.com.tw/media_news/index.html?act=movie_news&r=1002769503
〈金馬三傑啟示錄〉(2005年11月14日)。《聯合晚報》,第2版。
〈香港女性導演張婉婷:別拿女性導演衡量我〉(2010年3月30日),上網日期:2013年4月30日,取自南方報業網http://news.nfmedia.com/ndzk/content/2010-03/30/content_10599018_3.htm
〈舒淇、郭富城終擺脫花瓶〉(2005年11月14日)。《聯合報》,D1版。
〈華人第一名!成龍每部片酬5.2億 周杰倫5300萬排第10〉(2009年2月18日),上網日期:2012年12月18日,取自NOWnews今日新聞網http://www.nownews.com/2009/02/18/10845-2410138.htm
〈馮小剛:賀歲片要給人希望 光明的結尾很重要〉(2008年11月25日),上網日期:2013年3月16日,取自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8-11/25/content_10408141.htm
Gomes, Catherine著、林佳靜譯(2005),〈克服現代性(帶來的轉變)──香港電影中的珍姐邦〉,《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羅貴祥、文潔華(編)頁65-73。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文雋(2012年6月27日)。〈蔡揚名父子〉,《晴報》。上網日期:2012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skypost.hk/column/%E6%96%87%E9%9B%8B/007002001009/%E8%94%A1%E6%8F%9A%E5%90%8D%E7%88%B6%E5%AD%90/7219
文潔華(2005),〈奇女子狄娜──七十年代香港情色電影的個案研究〉,《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羅貴祥、文潔華(編)頁90-104。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尹鴻(2004),《尹鴻自選集:媒介圖景•中國影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尹鴻、唐建英(2006),〈馮小剛電影與電影商業美學〉,《當代電影》,6: 50-55。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王晶(2011)。《少年王晶闖江湖》。香港:明報周刊。
王智明(2006)。〈回歸想像/想像「回歸」︰張婉婷電影裏的離散政治〉,《中外文學》。35[1]: 59-86。
王舒韻(2006)。《明星品牌塑造──以周杰倫媒介展演與形象建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靜美(1997)。〈後殖民的香港電影文化生態說:時間的想像〉,《光影繽紛五十年》香港市政局(編)頁100-106。香港:香港市政局。
亦晶(1987),〈香港電影新浪潮──向傳統挑戰的革命者〉,《香港電影風貌》,焦雄屏(編)頁35-39。台北:時報文化。
朱天文(2000)。〈朱天文:「那些侯孝賢最美的影片……」〉,《侯孝賢》龍傑娣(編)頁74-77。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朱天文(2008)。《最好的時光:電影作品集》。台北:印刻。
朱耀偉(2002)。《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台北:臺灣學生。
何思穎(1996)。〈珍姐邦:奉旨打男人的女人〉,《躁動的一代:六十年代粵片新星》香港市政局(編)頁34-40。香港:香港市政局。
何慧玲譯、李焯桃編(2001)。《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原書David Bordwell. [2000].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吳正桓(1996)。〈台灣電影文化和兩種電影觀〉,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頁17-31。台北:時報文化。
吳廷勻(2006)。《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Bourdiue)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徑》。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所碩士論文。
吳念真、朱天文(1989)。《戀戀風塵》。台北:三三書坊。
吳惠群(1993)。〈台灣明星列傳〉,《1993年台北金馬影展專題特刊》。台北: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李天鐸(1996)。〈重讀九○年代台灣電影的文化意涵〉,《當代華語電影論述》,李天鐸(編),頁33-77。台北:時報文化。
李天鐸(1999)。〈從威權走向迷惘:台灣電影社會機構性的分析〉,葉月瑜、卓伯棠、吳昊(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頁72-85。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李天鐸、陳蓓芝(1996)。〈八○年代台灣(新)電影的社會學探索〉,《當代華語電影論述》,李天鐸(編),頁33-77。台北:時報文化。
李世珍、莊幼芬(2008年10月24日)〈舒淇好萊塢選美打敗裘莉 銷魂豐唇全美No.1〉,上網日期:2013年4月16日,取自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081024/31076976/applesearch/%E8%88%92%E6%B7%87%E5%A5%BD%E8%90%8A%E5%A1%A2%E9%81%B8%E7%BE%8E%E6%89%93%E6%95%97%E8%A3%98%E8%8E%89%E9%8A%B7%E9%AD%82%E8%B1%90%E5%94%87%E5%85%A8%E7%BE%8ENo.1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原書Tomas Schatz.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周慧玲(2004)。《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孟洪峰(2000)〈侯孝賢風格論〉,《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頁29-60。台北:城邦。
林文淇(2000),〈侯孝賢早期電影中的寫實風格與敘事〉,《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頁93-112。台北:城邦。
林文淇(2001),〈九○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他者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劉紀蕙(編)頁275-296。台北:麥田。
林志明(2001),〈時間的異想世界〉,《電影欣賞》。109: 68-71。
林佳樺(2004年3月3日)〈舒淇是小size安潔莉娜〉,上網日期:2013年4月16日,取自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040303/753916/applesearch/%E8%88%92%E6%B7%87%E6%98%AF%E5%B0%8Fsize%E5%AE%89%E6%BD%94%E8%8E%89%E5%A8%9C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出版。
林奕華(2009)。《等待香港:香港製造》。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林意生(2008年1月15日)〈珍姐邦 女俠魅影 不做花瓶〉,上網日期:2013年4月16日,取自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1/15/FA0801150001.htm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邱進福等譯(2005)。《傳播時代的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James Lull et al. [2001/2005]. Culture in the Communication Age. London: Routledge.)
阿蒙(2012年11月22日)。〈「最佳拍檔」王晶、劉偉強、文雋賭戰《大上海》〉。上網日期:2012年12月7日,取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m/c/2012-11-22/18543794303.html
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等著 ; 林志明等譯 ; 龍傑娣主編(2000)。《侯孝賢》。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洛楓(2002)。《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唐在揚(1996年12月26日)。〈三級之外 舒淇大步轉型 色情男女艷情奔放 內心戲路也見發揮〉,《聯合報晚報》,第9版。
徐正棽(1996年5月28日)。〈一脫成名 舒淇耍大牌?王晶及蔡政良都為手下愛將辯護〉,《聯合報》,第21版。
徐銘志(2009)。〈「非誠勿擾」十六億票房幕後推手〉,《今周刊》,654。上網日期:2012年10月11日,取自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1067
高思雅(2005),〈過度:七十年代香港電影與現代化〉,《雜嘜時代:文化身份、性別、日常生活實踐與香港電影1970s》羅貴祥、文潔華(編)頁16-27。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馬斌、鄒念祖譯(2003)。《明星夢工廠 : 炒作好萊塢流行人物》。台北:書林。(原書Paul McDonald. [2000]. The Star System – Hollywood’s Production of Popular Identites. London: Wallflower Press.)
張中全(2010)。《當代中國電影的轉型--以喜劇片為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張卓(2010)。〈王晶:我經歷的電影興衰〉,《中國周刊》,10。上網日期:2012年10月11日,取自「中國周刊網站」http://www.chinaweekly.cn/bencandy.php?fid=63&id=5101
張雅萍譯(2001)。《大眾電影研究》。台北:遠流。(原書Joanne Hollows, Mark Jancovich. [1995]. Approaches to Popular Fil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張燕(2006)。《映画:香港製造--與香港著名導演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曦勻(2001)。《北京樂與路‧電影手札》。台北:華文網。
莊幼芬、黃一平(2005年12月17日),〈舒淇點鈔機影后 吸5076萬〉,《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3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entertainment/20051217/2272059/applesearch/
許志明(製作人)(2011.01.30)。台灣啟示錄。台北:東森電視。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昭妤(2012)。〈女明星X導演;台灣美駒與發掘她們的伯樂〉,《CUE電影生活誌》,27: 40-41。
陳飛寶(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家樂(2011)。《香港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研究》。香港:天地圖書。
陳頌麒、(製作人)(2003)。邵氏大牌檔。香港:天映頻道。
陳儒修(1995)。《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台北:萬象。
曾芷筠(2011)。《懷舊與侯孝賢都市電影美學:《戀戀風塵》、《南國再見,南國》、和《千禧曼波》》。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禎兆(2008)。《香港電影血與骨》。台北:書林。
焦雄屏(1990)。《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
焦雄屏(1991)。〈台灣:台、港、大陸面臨大轉型前的危機〉,《新亞洲電影面面觀》焦雄屏(編)頁3-12。台北:遠流。
焦雄屏等譯(2001)。《認識電影》。台北:遠流。(原書Louis Giannetti. [1996]. Understanding Movie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黃卓漢(1994)。《電影人生》。台北:萬象。
黃宗儀(2008)。《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份書寫》,台北:群學。
黃婷(2001)。《千禧曼波電影筆記》。台北:城邦。
黃婷(2002)。《e世代電影男女雙人雅座 : 走入「千禧曼波」的臺北不夜城》。台北:臺灣國際角川。
葉月瑜(2000),〈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再讀《悲情城市》〉,《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頁181-213。台北:城邦。
葉月瑜(2007)。〈中國和泛亞電影──個批判性的評價〉,《電影欣賞》,133: 59-67。
葉俊傑(1997)。《A潮,情色電影大搜密》。台北:福爾摩沙出版社。
鉄屋彰子(2008)。《永遠的林青霞》。台北:大塊文化。
廖崇捷、陳昭妤(2012)。〈台灣女明星系譜〉,《CUE電影生活誌》,27: 34-39。
聞天祥(2012)。《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
劉子鳳(1997年12月3日)。〈舒淇不脫也是最佳女主角 「飛」片演技深刻入圍金馬〉,《聯合報》,第26版。
劉現成(2007)。〈亞太華人地區電影產業跨界互動趨勢〉,《電影欣賞》,133: 39-49。
蔡如音(2005)。〈全球化/後殖民亞洲的跨國明星論:媒介文化生產關係中的金城武〉。《中外文學》。34[1]: 67-87。
鄭美里(2005)。〈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尼羅河的女兒》、《千禧曼波》中的空間與性別〉,《電影欣賞》,122: 76-84。
鄭淑鈴譯(2012)。《大明星:慾望、迷戀、現代神話》。台北:群學。(原書Edgar Morin. [1972]. Les star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台北:洪範。
盧非易(2000)。《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薛聖棻(製作人)(2009.7.5)。沈春華Life秀。台北:中天綜合台。
謝彩妙(2004)。《尋找青冥劍:從《臥虎藏龍》談華語電影國際化》。台北:亞太圖書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
魏君子(2010)。《香港電影演義》,台北:時英出版。
魏玓(2002)。〈從全球化脈絡重新檢視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意義〉,《台灣新電影二十年》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編)頁8-13。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魏玓(2005)。〈是出口還是深淵?──台灣電影跨國合製的困局與轉機〉,《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鑑》,215-222。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魏玓(2006)。〈合製文化:反思全球化下的國際電影合製〉,《新聞學研究》,89: 127-164。
蘇日宏、宋俊毅(2009年2月18日),〈華人第一名!成龍每部片酬5.2億 周杰倫5300萬排第10〉,上網日期:2013年3月30日,取自NowNews今日新聞http://www.nownews.com/2009/02/18/10845-2410138.htm
視聽媒體資料
Woo-Taek Kim(製作人),趙真奎(導演)(2006)。我的老婆是老大3【影片】(香港、韓國:October Pictures、Hyunjin Cinema)。
文雋(製作人),阮世生(導演)(1999)。我愛777【影片】(香港:森信製作有限公司)。
文雋(製作人),劉偉強(導演)(1998)。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影片】(香港:最佳拍檔)。
文雋(製作人),劉偉強(導演)(1998)。風雲:雄霸天下【影片】(香港:最佳拍檔)。
文雋(製作人),劉偉強(導演)(2000)。勝者為王【影片】(香港:嘉禾娛樂)。
成龍、鄒文懷(製作人),谷德昭(導演)(1999)。玻璃樽【影片】(香港:嘉禾娛樂)。
崔寶珠(製作人),元奎(導演)(2002)。夕陽天使【影片】(香港:美國哥倫比亞電影製作亞洲公司)。
麥敏聰、王慶勤(製作人),霍耀良(導演)(2001)。絕色神偷【影片】(香港:風雲娛樂事業有限公司)。
關錦鵬(製作人),葉錦鴻(導演)(1997)。飛一般愛情小說【影片】。(香港:嘉禾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