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琦雯
Serena Su
論文名稱: 與生命共舞:災難意義的日常實踐與道德回應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生命史主體性民間信仰災難日常實踐道德回應
英文關鍵詞: life history, subjectivity, folk faith, disaster,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moral respon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關災難的傳播研究經常指出,災難發生的地理位置遠近會影響閱聽人對議題的關心與回應程度。然而,進一步針對「閱聽人如何連結遠方他人災難與日常生活災難」進行研究的文獻資料卻相當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透過深度描寫受訪者的自我故事,以捕捉其在問題情境中的情感經驗與意義,為災難新聞學提供一種「內觀的」(emic)詮釋觀點。因此,並不企圖找出一般的模式,而希望將學術研究的啟發落實到日常生活經驗之中。
    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本研究採取質化的研究取徑,以深度訪談為主、參與觀察為輔的方式蒐集了10位受訪者個人的經驗敘事,理解其災難意義與個人生命史的互動過程。研究結果發現,民間信仰觀點有利於生命史主體發展出一套詮釋災難經驗的方式,同時也會有助於重建、維繫日常生活的秩序。生命史主體即透過日常生活的安排內化各種民間信仰的儀式,在相互主體的情感共鳴經驗之中,實踐其對災難的道德回應。

    關鍵字:生命史、主體性、民間信仰、災難、日常實踐、道德回應

    Like the studies of calamity frequently indicated, the distance of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calamity will affect the audience about the degree of caring and response to the issu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audience how to link the disaster far away together with their individual disaster in daily lif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attempted to provide an emic interpretation for the disaster of journalism through describing the interviewees’ individual experiences deeply. So that it will also catch out and illustrate the interviewees’ emotion and feeling on suffering situation. Hence, the study doesn’t be attempt to find out a general model, it focus on putting the insight from academic studies into practice in real life.
    In the option of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is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For this way, the study collects ten interviewe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narratives through mainly interviewing in deep and accompanying the method of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Finally,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is suggested that the viewpoint of folk faith will be a great benefit to develop the subjectivity of life history into a model about interpreting the experience of disaster. Furthermore,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restructure and maintain the order of daily life. The meaning of subjectivity of life history is to realize and put the moral response to disaster into practice after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ceremony of folk faith in daily activities, like fortune-telling, and coping with the mutual experience of sympathetic responses from one subject to another.

    Keyword:life history、subjectivity、folk faith、disaster、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moral respons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2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13 第二章 發展研究的概念脈絡…………………………………………20 第一節 小報電視災難新聞對受難情緒的再確認…………………………….22 第二節 民間信仰對生活世界的想像………………………………………….28 第三節 生命史主體與災難經歷的對話……………………………………….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定位與設計……………………………………………………….40 第二節 研究場域的浮現……………………………………………………….48 第三節 理解生命故事的脈絡視框…………………………………………….57 第四章 災難意義的生產與日常實踐…………………………………59 第一節 災難意義的生產……………………………………………………….63 第二節 災難意義的日常生活實踐…………………………………………….80 第五章 生命史主體對災難的道德回應…………………………….101 第一節 「情感共鳴」經驗裡的生命史主體…………………………………104 第二節 日常生活實踐的道德回應…………………………………………‥118 第六章 結論…………………………………………………………130 參考文獻………………………………………………………………136 附錄……………………………………………………………………144

    英文部分(含中譯本)
    Ang, I. (1991).Revolt of the viewer? The elusive audience. Desperately seeking the audience, (pp. 85-97). New York: Routledge.
    Abercrombie, N.(1996/2004). Television and Society. 陳芸芸(譯)。電視的社會學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Alexander, J. C.(2003/12/15). Towards a Theory of Cultural Trauma.邁向文化創傷理論。王志弘(譯)。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主辦之「文化創傷與集體認同」曹演義講座,台北。
    Barker, C. (2000/2004).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羅世宏等(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Bird, S. E. (2003). The Audience in Everyday Life.—Living in a Media World.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Cuff, E. C. & Sharrock, W. W. & Francis, D. W.( 1998/2003).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4th ed.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Dahlgren, P. (1995). Popular television journalism.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 (pp. 46-70).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Denzin, N. K.(1989/199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張君玫(譯)。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and Culture. London: Mthuen.
    Grabe, M. E. & Zhou, S. & Barnett, B. (2001). Explicating sensationalism in television news: Content and the bells and whistles of form.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5(4), 635-655.
    Gray, A. (1987/2002). Reading the Audience. 趙庭輝(譯)。解讀閱聽眾。傳播文化,9,107-128。
    Habermas, J.(1973/2001). Erkenntnis und interesse. 郭官義、李黎(譯)。哈伯瑪斯:認識與旨趣。台北市:風雲論壇。
    Hartley, J.(1987). Invisible fiction: Television audience, paedocracy, pleasure. Textual Practice, 1(2): 121-138.
    Huang, C. J. (2003). Weeping in a Taiwanese buddhist charismatic movement. Ethnology, 42(1), 73-86.
    Kitch, C. (2003). “Mourning in America”: Ritual, redemption, and recovery in news narrative after September 11. Journalism Studies, 4(2), 213-224.
    Lofland, J. & Lofland, L. H.(1984/200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3rd ed. 任凱,王佳煌(合譯)。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一版。台北市:湯姆生出版:學富文化發行。
    Manen, Max van. (1990/2004).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2nd ed.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市:濤石文化。
    Meijer, I. C. (2001). The public quality of popular journalism: Developing a normative framework. Journalism Studies, 2(2), 189-205.
    Ornebring, H. & Jonsson, A. M.(2004). Tabloid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abloid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5(3), 283-295.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pp. 5-24). Washington, DC: Falmer Press.
    Storey, J. (1999/2001).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市:巨流。
    Tomlinson, J. (1999/2001).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鄭棨元、陳慧慈(譯)。全球化與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中文部分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事過59年想起仍會痛,廖先生憶當年半夜被叫醒,要他快逃跑到甘蔗園藏身,呼吸都嫌奢侈,恐成致命危機(2006)。台灣日報。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228/46/2w63a.html
    丁仁傑(1998)。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5,113-177。
    丁仁傑(2003)。捍衛社會身體:台灣SARS疫情中的災難治理及其宗教論述。思與言,41(4),1-70。
    丁仁傑、詹素娟(2004)。會議論文集導論。載於林美容、丁仁傑、詹素娟(主編),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頁ix-xxi)。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年12月)。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研究,6,354-376。
    王瑞伶(2004,12月29日)。大災難驚心、光明燈提前亮;天災人禍不斷、祈福香客增多、關帝廟趕工加設燈位。聯合報,C2版。
    五十萬噸大石滾落,險擊中民宅(2006)。民視新聞。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227/44/2w5je.html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1-41。
    王泰俐(2005)。我為什麼從事電視新聞「感官主義」的探究?載於馮建三(主編),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頁93-108)。台北市:政大新聞系。
    中央社(2005)。海嘯週年 泰總理為海嘯紀念館奠基破土。YAHOO奇摩新聞。2005年2月2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1226/43/2oz8d.html
    天后宮媽祖自毀,總統祈求經濟永續發展(2006)。民視新聞。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217/44/2v4ei.html
    吃神夠夠,竊賊偷金牌還求保佑(2006)。TVBS新聞。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223/39/2vreb.html
    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143-184。
    李亦園(2000)。和諧與超越—中國傳統儀式戲劇的雙重展演意涵。民俗曲藝,128,15-45。
    李豐楙(2006)。靜坐與禪修:台灣中產階級的修行實踐。宗教哲學,35,92-115。
    呂一中(2004)。「宗教災難預言」與「信眾天機意識」關係之研究。載於林美容、丁仁傑、詹素娟(主編),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頁25-58)。台北市: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沈清松(1997)。復全之道—意義、溝通與生命實踐。哲學與文化,24(8),725-809。
    沈錦惠(2005)。社群之知vs.客觀之知:從電子口語看電子新聞。新聞學研究,82,1-35。
    沈錦惠(2003)。發現螢幕:資訊品質與觀眾賦權再思考。廣播與電視(政大),20,35-56。
    余舜德(2000)。食物冷熱系統、體驗與人類學研究:慈溪道場個案研究的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117-145。
    余德慧、徐臨嘉(1993年6月)。註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301-328。
    余德慧(1996年12月)。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
    吳芝儀(2003)。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合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3-170)。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教社所。
    吳齊殷、莊庭瑞(2004)。超連結網絡分析:一項分析網路社會結構的新方法。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林瑞萍、楊育昇、葉俊宏(2005年5月2日)。蘋果日報出刊、本土報紙活潑應戰。TVBS-N電子新聞。2005/11/22取自http://www.g-club.com.tw/news_list.asp?no=eveno20030502120849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施盈廷(2003)。資訊時代的新聞概念:小寫新聞的誕生。資訊社會研究,4,181-210。
    施晶琳(2005)。台南漢人之信仰象徵媒介物—紙錢。民俗曲藝,149,175-225。
    袁偉勛(2003)。台灣報紙空難新聞品質之研究—以525華航澎湖空難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家豪(2001)。紀登斯論現代性。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士賢、張思嘉(2004)。華人生活世界中的多面向因果思維。本土心理學研究,21,233-267。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市:巨流。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盈如(2004)。重大創傷事件在個人生命歷程中意義化的形成與影響—以九二一為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2001,12月)。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論文發表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共同主辦之「二十一世紀傳播學門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台北。
    曾忻菱(2005)。海嘯一週年/攀牙灣追悼法會 災民難掩悲慟。東森新聞報。2005年12月24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1224/195/2orm4.html
    浩劫重生—南亞海嘯週年 亞海嘯週年 印尼舉辦哀悼儀式(2005)。雅虎新聞。2005年2月26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51226/39/2oz91.html
    康豹、吳秀玲(2004)。「天災與宗教」專輯。民俗藝曲,143,1-12。
    盛業信(2006)。從台灣王爺信仰的演變與發展,試談台灣民間宗教關懷與現代生活之關係:以南鯤鯓代天府為例。宗教哲學,35,116-130。
    張小虹(2002)。看.不見九二一:災難、創傷與視覺消費。中外文學,30(8),83-131。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簡述。新聞學研究,62,143-151。
    臧國仁、蔡琰(2001)。新聞美學—試論美學對新聞研究與實務的啟示。新聞學研究,66,29-60。
    臧國仁、蔡琰(2003)。由災難報導檢討新聞美學的「感性認識」:兼談新聞研究向美學轉向的幾個想法。新聞學研究,74,95-119。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8。
    蔡慶樺(2005,1月)。重拾主體—傅柯與泰勒的倫理自我。論文發表於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主辦之「第一屆台東大學人文藝術研討會」。台東。
    趙庭輝(1999)。閱聽眾分析在英國媒體與文化研究的發展。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主辦之「中華傳播1999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台北。2004/8/31取自http://news.creativity.edu.tw/papers/ccs_99/99中華論文/a024.htm
    劉慧雯(2001)。電視廣告「效果」再論:語言遊戲的觀點。新聞學研究,66,97-125。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189-228。
    鄭志明(2001)。民間信仰「合緣共振」與「含混多義」的思維模式。玄奘學報,4,34-54。
    盧蕙馨(2002)。現代佛教徒入信的機制:懺悔的情感表述。載於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情緒與文化:台灣社會的文化心理研究(頁333-361)。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戴育賢(1994)。大眾媒體與真實建構—一次現象社會學的探討。新聞學研究,48,169-192。
    戴育賢(2000)。重返公共領域:哈伯瑪琪、女性主義、邏逖、文化研究。新聞學研究,62,119-142。
    瞿海源(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初版。台北:巨流。
    聶國維(2001)。災難新聞報導中政府危機溝通策略呈現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處理納莉颱風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寶貝孫三樓墜下僅皮肉傷,阿公阿嬤:要在廟裡繼續當義工(2006)。東森新聞報。2006年3月8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210/195/2ud33.html
    馬耀民(1991)。作者、正文、讀者—巴赫汀的《對話論》。載於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呂正惠主編。台北市:正中。
    鄒川雄(1999)。身心狀態研究:一個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可能方向。收錄於蘇峰山(主編),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9-322)。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暨應用社會學系。
    鄒川雄(2000)。超越西方晚期現代性的困境—邁向一個「修養」的社會理論。論文發表於南華大學主辦之「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南華大學。
    鄒川雄(2003)。論宗教經典教育的「反思性實踐」--一個後傳統的宗教社會學觀點。世界宗教學刊,2,33-61。
    鄒川雄(2004)。從現代社會的反身性論當代基督宗教的靈恩現象。世界宗教學刊,4,43-72。
    羅正心(1997)。算命技巧裡的語言表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37-60。
    顧忠華(1999)。風險、社會與倫理。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5,19-3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