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冠如
論文名稱: 「台客」-台灣社會的階級再生產與文化爭霸可能性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台客」文化資本社會階級再生產文化爭霸伍佰濁水溪公社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1下載:18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客」是台灣近年來新的社會文化政治議題,在諸多「何謂台客」、拼湊台客輪廓的討論之外,本研究主張以「台客的社會建構」為前提,將「台客」視為少數者對他者的建構,從結構觀點切入,探討「誰」「用什麼」建構「台客」,以批判論述分析法探究「建構台客的東西」,抽絲剝繭釐清過去模糊的「台客」文化:語言、語言使用、休閒文化興趣、地域意向關聯等,以及其文化資本。

      研究發現,被構連的「台客」文化,與長期以來台灣社會結構所造成的階級權力運作相關。「台客」與其文化評斷,是台灣社會階級結構下的附屬品,媒體中所談論與再現的「台客」生活風格與外顯行為的低位格,是由於在台灣歷史脈絡下多向度的社會不平等:族群文化背景、城鄉差距、經濟地位、政治地位、語言位階等「前結構」造成權力分配不平等,影響文化風格的價值判斷,使得「語言形象」(台語、台灣國語等),以及「文化風格」(檳榔藥酒、台語流行文化等),「地方意象」(中南部、三重或者士林夜市等),這些「象徵體系」受到「象徵性暴力的意識形態」建構為低文化資本。

      這些台灣底層的文化風格,近些年被歸類為一個新名詞「台客」,其實這些「低階文化風格」是過去就存在的,只是這些社會迷思、刻板印象、偏見以新辭彙「台客」包裹,用新奇、詼諧的娛樂包裝,使「台客」圖像與社會地位連結,「台客」的成立也意味著台灣社會秩序的再製。

      文化定義與詮釋權會面臨許多次級團體的競爭。本研究列舉出駁斥原有「台客」價值、為「台」作平反的幾股勢力──濁水溪公社等地下樂團「台客掛」,以衝突、批判情緒能量來傳達左翼訊息,以及以伍佰為首的台客搖滾演唱會的文化精英們以後現代論點詮釋「台客」,將「台」導向片面懷舊、去主體的、個人愉悅的美學。

      伍佰等人的「台客搖滾」的論述已取代過去的台客論調成顯學,取得台客的論述主權成為新文化霸權,主流媒體亦跟進以「台客」符號來開發商機。雖然「台客」短時間似乎成為流行次文化,但一方面使得濁水溪公社等屬於「自為階級」為社會弱勢發出不平之鳴的「台客」精神探討空間被稀釋,另一方面也使得「台客」有關的硬性議題被忽略,「台」在媒體中被軟化、娛樂化、商品化。

    目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一.「台客」圖像的社會建構性-------------------------------------------------------4  二.建構台客的元素背後的社會性 ------------------------------------------------5  三.「台客」──少數人對他者的建構---------------------------------------------6  四.「台客」文化階級的翻轉?------------------------------------------------------7    一.「台客」在台灣社會結構的文化品味秩序中是什麼位置?------------8 (一)「台客」如何被建構成為文化品味的較低位階?------------------8 (二) 「台客」的分類與弱勢是在何種台灣社會結構與歷史脈絡下形 成?---------------------------------------------------------------------------9 二.「尊台客」的力量對於既有的社會結構以及文化階級有什麼意義?9 三.「台客」再現與傳播機制間的關係為何?----------------------------------10 第貳章 文獻整理--------------------------------------------------------------------------------11 第一節 Bourdieu相關理論整理---------------------------------------------------------12     一.為什麼援引Bourdieu相關理論?--------------------------------------------12 (一)Bourdieu的結構主義---------------------------------------------------------12 (二)Bourdieu生活面向的典範轉移--------------------------------------------13 (三)援引Bourdieu相關理論的限制-------------------------------------------13     二.Bourdieu理論:文化資本根生於社會階級結構-------------------------14 (一)文化資本與品味分類-------------------------------------------------------15 (二)社會階級架構下的生活風格與慣習------------------------------------16 (三)象徵性暴力與文化再生產、社會再生產-----------------------------18 第二節 文化資本場域競爭的可能性-----------------------------------------------21 一. 文化爭霸-------------------------------------------------------------------------22 二. 文化集體記憶與集體認同的爭奪-----------------------------------------24 三.獨立音樂的控訴、批判力量------------------------------------------------25 第三節 媒體的再現------------------------------------------------------------------------27 一.主流媒體與宰制階級關係---------------------------------------------------29    (一)傳播媒體的專業規則-------------------------------------------------------30       (二)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31 (三)個人價值與社會共識-------------------------------------------------------32 二.媒體與文化工業、符號商品化--------------------------------------------34 第參章 研究設計-------------------------------------------------------------------------------37 第一節 研究者的角色---------------------------------------------------------------------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39   一.「台客」相關的陳述-------------------------------------------------------------39   二.「台客言論」的再現機制:媒體---------------------------------------------39 三 .公開自稱為「台客」者的發言---------------------------------------------40 第三節 批判論述分析--------------------------------------------------------------------41 一. 為何採用論述分析---------------------------------------------------------------41 二.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42 三.「台客」論述分析對象的擇定------------------------------------------------46 第肆章 台灣社會階級結構下的象徵性暴力與「台客」文化資本建構----------50 第一節 台灣社會的階級結構---------------------------------------------------------------50 一.階級概念---------------------------------------------------------------------------------50  階級結構的本質-----------------------------------------------------------------------51 二.台灣的社會階級結構-----------------------------------------------------------------53 (一) 時間脈絡與族群-----------------------------------------------------------------54 1.台灣社會的文化認同差異----------------------------------------------------54 2.台灣社會中語言市場的權力分配------------------------------------------56 (二) 空間脈絡:台灣南北城鄉差異----------------------------------------------60 小結 台灣社會結構──多向度階級不平等-----------------------------------63 第二節 建構「台客」的元素:階級結構下的象徵性暴力---------------------63 一.台客的語言形象:語言與語言使用(uses of language)----------------------65 語言使用的標準與文化宰制-----------------------------------------------------66 語言使用與階級承襲的慣習作用----------------------------------------------67 二.生活風格「台」──社會階級架構下的文化品味宰制------------------68 三.地方意象與文化階級---------------------------------------------------------------71 「『舊』台客」:台灣社會底層低階文化的概括---------------------------74 四.電子舞曲「台」──文化資本新元素的構連-------------------------------75 小結 對照組與實驗組背後:文化品味標準的獨占與再製------------------78 第伍章「尊台客」意識型態爭霸---------------------------------------------------------------82 第一節 地下樂團「台客掛」──濁水溪公社------------------------------------83 一.位置與場域──「地下樂團」與左翼精神------------------------------84 二.濁水溪公社的媒體與文本─ 社會底層弱勢心聲與抗議歌曲------86 三.內部關係-以濁水溪公社為宗的「台客樂團」次文化政治--------89 有熱情缺乏論述的樂團台客熱----------------------------------------------------90 「夾子」的位置------------------------------------------------------------------------91 小結 本土底層「台客」樂團的熟成與倒轉歧視---------------------------93 第二節 伍佰與新台客文藝復興------------------------------------------------------------95 一.位置與場域─「台客主流之戰」------------------------------------------------95 藝文菁英的「非主流逆襲」---------------------------------------------------------97 屬於文化工業的新台語歌運動-----------------------------------------------------98 台客搖滾—非主流逆襲手法的複製----------------------------------------------99 二.台客搖滾媒體與文本──後現代「台客」與台灣在地多元新意象------99 三.內部:非均質的台客演唱會-音樂「台化」基礎下自主性強烈的創作者交流--------------------------------------------------------------------------------------103  小結 「台客」論述向後現代的典範轉移--------------------------------------------105 第三節 2005年商業媒體「尊台客」的轉變:簡化與商品化---------------------106   一.位置與場域—媒體與商業利益----------------------------------------------------107 二.主流媒體「尊台客」文本─「台客」成為市場區隔手段與行銷語言108 第四節 「尊台客」力量與社會文化結構------------------------------------------------110 一.「台客」自我認同意識---------------------------------------------------------------111 二.次級團體的挑戰:文化集體記憶的敘事模式----------------------------------112 三.「台客搖滾」台客新霸權成形對台灣文化結構的影響----------------------116 第陸章 結論----------------------------------------------------------------------------------------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9 一. 「台客」文化風格評斷----台灣社會階級結構下的附屬品---------------119 二. 文化爭霸後現代轉向:「台客」的平反與「台客文化資本」再製-----121 三. 媒體中的「台客」---永遠的「賣」點------------------------------------------12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疏漏-------------------------------------------------------------------123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與展望-------------------------------------------------------------12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Voodoo(2005年7月26號)。<新台語歌浪潮推手>,《中國時報》,E7版。

    中坡不孝生(2005)。<天涯走闖十五冬‧台客教主渡慈航>,《破報》,374期,36版。

    王彥蘋 (2003)。《狂喜舞舞舞:台灣瑞舞文化的追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崇名 (1995)。<從「階級態度」到「個人品味」的轉換:伊莉亞斯與布狄厄論西方日常生活特質之比較>,《思與言》,33:4,171-192。

    王志弘 (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7-188。

    毛雅芬 (2005a年7月20號):<伍佰:我是台客盟主,不要把招牌搞砸!>,《中國時報》,E7版。

    毛雅芬 (2005b年8月),<如何台客,怎樣搖滾?>,《誠品好讀》,56: 50。

    毛雅芬 (2005c年8月),<濁水溪公社:舊台客新台客,都是台客>,《誠品好讀》,56: 60。

    文凱 (2005年6月),<誰是台客?>,《男人幫》,63: 110-112。

    孔憲法、林峰田、黃萬翔 (2003)。《台灣城鄉發展》。臺北:空大出版社。

    朱全斌 (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關心本土傳媒發展的文化研究》。臺北:遠流。

    邱天助 (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
    李松霖、許正平 (2005年8月):<告訴我,哪裡不會有台客>,《誠品好讀》,56期,64-67。
    《男人幫》(2005年6月) ,<誰是台客>,63期:111。
    吳乃德 (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和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期,137-167。

    林忠正、林鶴玲 (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張茂桂 (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01- 160。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

    林東泰 (1999)。《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林怡瑄 (2003)。《台灣「獨立唱片」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東洪、張釗維 (2000)。<戰後台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張笠雲 (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149-224。臺北:遠流。

    倪炎元 (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

    倪炎元 (2002)。<台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17-58。

    周愫嫻 (1999)。<偏差與犯罪>,王振寰、瞿海源 (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605-633。臺北:巨流。

    施心媛 (2002年10月31日),<夾子專訪>,《民生報》。

    洪懿穎 (2005年7月27號):<台客的爆發力>,《中國時報》,E7版。

    莊榮宏 (2006年4月4號):<台客搖滾情色翻滾>,《自由時報》,D4版。

    高宣揚 (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五南。

    高宣揚 (2002)。《布爾迪厄》。臺北:揚智文化。

    孫清山、黃毅志 (1994)。<社會資源、文化資本與地位取得>,《東海學報》,35,127- 150。

    孫治本 (2001)。<生活風格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11,79-111。

    紫可樂 (2004年12月9號)。<馬英九你好台>,《可樂報》,第3、4、5版。

    張鐵志 (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臺北:商周出版。

    張鐵志 (2005) 。〈濁水溪公社:一場顛覆苦悶的台客革命〉,上網日期: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chives/93564.html。

    張文輝 (2005年7月1號)。<伍百戴粗金鍊 最台>,《聯合報》,D3版。

    陸亦華 (2005年11月20號)。<小豬辦慶功宴 豬媽媽忙打牌 羅志祥破蛋演出 感謝周杰倫沒來搶鋒頭>,《大成報》。

    張錦華 (1994a)。《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 (1994b)。〈新聞的真實與再現:以李瑞環事件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與術的對話》,臧國仁主編,政大新聞研究所,1-24。

    張錦華 (2001)。<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看閱聽人質性研究>,《傳播文化》,9,61-106。

    張錦華 (2004a)。<「他們」是危險一族嗎>,上網日期: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chives/93564.html。

    張錦華 (2004b)。<體型歧視違反多元文化>,上網日期: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SoundsandFury/archives/93564.html。

    陳學明 (1996)。《文化工業》。臺北:揚智。

    陳沛郎 (2002)。<從地域觀念看「台灣意識」>,《三民主義學報》,24,61-71。

    黃宣範 (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臺北:文鶴出版社。

    黃毅志 (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絡與階層認同、階級界限〉,《國立政治大
     學學報》,30,1-38。

    黃萃琳 (2000年12月15號):<夾子專訪>,《明日報》。

    黃基祐 (2002)。<「E世代」的誕生:對「E世代」論述的知識社會學考察>。   
    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豪、黃尚智、曹明正、陳怡靜 (2003年2月17號)。<聳字擺一邊 本土掛中間>,《星報》,15版。

    黃俊銘 (2003年11月29號)。<「不會說台語」夾子 大聲唱>,《聯合報》,B6版。

    黃俊隆(2005年7月26號)。<不要讓「台客」變成墮落的藉口>,《中國時報》,
    E7版。

    黃秀慧(2005年9月26號)。<MV吹SM風 濁水溪公社 收「精」、戳屁屁 真人上陣!>,《中國時報》,D1版。

    《壹週刊》(2006年3月9號) 。<哈燒玩意>,250期:178-182。

    管中祥 (2004a) 。<「偶素」上流社會,好笑嗎?>,上網日期:2005年6月16 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4899
    管中祥 (2004b) 。<多點不同語言的「LP」吧!>,中國時報,2004年10月4日。
    管中祥 (2005) 。<媒體「愛台灣」?>,上網日期:2005年10月16日,取自 http://enews.url.com.tw/benla.shtml。
    劉維公 (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1。
    劉衛莉 (2004年12月9號)。<羅志祥 土台客 變身 木村流>,《聯合報》,D6版。
    魯貴顯 (2002)。〈社會不平等及社會結構研究中的特體主義:系統理論對「結構/個體」的超越〉,《東吳社會學報》,13,1-2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鄭凱同 (2003)。〈什麼是「台」?台灣文化圖像中的模糊地帶〉,《當代》,195,
     61-79。
    賴怡鈴 (2004年9月6號)。<展翼樂團 人帥被人欺>,《星報》,A8版。

    歐佩佩、江家華(2006年1月16號)。<音樂人伍佰:我在做的 就是承認我自己>,《中國時報》,E7版。

    蕭慶瀚 (1993)。 〈台灣城鄉青年就業與所得差異之探討〉。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阿勤 (1999)。<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
    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6:2,77-138。

    鍾蔚文 (2004)。<想像語言:從Saussure到台灣經驗>,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頁119-251。臺北:巨流。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譚光鼎 (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1:40,23-50。

    作者時間不詳。〈台客論〉,上網日期:2005年6月2日,取自1http://www.hoyo.idv.tw/78/document/3.htm。

    作者不詳。〈奇摩知識+台客討論〉,上網日期:2005年6月2日,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live_theme?tid=5。
    英文文獻
    Bonnewitz, P. 著 (2002)。<布赫狄厄社會學的第一課>,( Premu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igie de Pierre Bourdieu ) (孫智綺譯)。台北:麥田。(原作1997年出版)。
    Bourdieu, P. 著 (2002)。<布赫狄厄論電視>,( sur la television )(林志明譯)。台北:麥田。(原作1996年出版)。
    Grosserberg, L., Wartella, E., and Witney, D.C. 著 (2001)。<媒體原理與塑造>,( MediaMaku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 ( 楊意菁、陳芸芸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1998年出版)。
    Severin, W.J., Tankard, J. W. 著(200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 (羅世宏譯)。台北:武南文化。(原作1988年出版)。

    Smelser, N. J. 著 (1995)。<社會學>,( sociology )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台北:桂冠。(原作1991年出版)。
    Klein, N. 著 (2003)。<NO LOGO>,( NO LOGO ) (徐詩思譯)。台北:時報。(原作2000年出版)。
    Gurevitch, M., Bennett, T., Curran, J., and Woollacott, J. 著 (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 批判姓觀點>,(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 (唐維敏、程宗明、黃麗玲、蔡崇隆、鄧宗德、戴育賢譯)。台北:遠流。(原作1982年出版)。
    Featherstone, M. 着 (2000)。<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 (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原作1990年出版)。
    Fiske, J. 著 (1993)。<瞭解庶民文化>,(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陳正國譯)。台北:萬象圖書。(原作1989年出版)。
    Atton, C. (2002). Alternative Media. London : Sage.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ird Nice.). 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aymon Christine, & Immy Holloway. (2002). Qualitative Reaserch Methods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omhoff, W. (1978). State and Ruling Class in Corporate America. In Edwards et al. (eds.),The Capitalist Syste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Edwards, T. (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an Dijk(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eraction. Pp. 258-28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all, S. (1980). Culture Studies and The Centre: Some Problematics and Problems. in Hall, S., Hobson, D., Lowe, A., &Wills, P.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 14-47. London: Hutchinson .

    Hassan, l. (1982). The dismemberment of Orpheus: Towards a postmodern litera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ehan, E. (1993). Commodity Audience, Actual Audience: The Blindpot Debate, pp.378-397. In Wasko, Mosco and Pendakur(eds.).

    Ma, Eric. (2002). Emotional energy and sub-cultural politics: alternative bands in post-1997 Hong kong.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 3: 2,187-200.

    Jenkins, R. (1992). Pirre Bourdieu. Lonton: Clays Ltds, ST Ives plc.

    Sparks, C. (1986). The Media and the State. In Curran, J., Ecclestone, J., Oakley, G., and Richardson, A. (eds.), Bending Reality: The State of the Media. London: Pluto Press Ltd.

    Van Dijk T.A. (1997). Discourse as Interaction in Society. in van Dijk(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eraction. Pp. 258-28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