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翁榛憶
Weng, Chen-Yi
論文名稱: 遊戲過去,反思現在——臺灣青年玩家對歷史恐怖遊戲《返校》的體驗與詮釋
Gaming the Past and Reflecting on the Present: The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Horror Video Game “Detention” by Young Taiwanese Players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數位遊戲歷史記憶遊戲機制《返校》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4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8下載:7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電玩遊戲是當代青年熟悉的媒體,《返校》作為廣為人知本土題材電玩的代表作,其結合恐怖、歷史與遊戲的特質,對臺灣青年玩家而言可能是相當創新的體驗,沒有經歷過戒嚴時期的臺灣青年,在玩遊戲的體驗與事後的感想會是如何?因此,本研究以《返校》為例切入,目的為探討電玩遊戲如何重塑當代青年的歷史記憶。研究問題為「遊戲機制」、「在地文化」與「恐怖美學」等三大面向如何建構玩家的遊玩經驗,而這些經驗與詮釋,又是如何座落於玩家的成長過程?

研究發現,在《返校》「遊戲機制」、「在地文化」與「恐怖美學」所建構的遊玩經歷之下,反映出了青年玩家對白色恐怖的認識與解讀。當代青年對戒嚴與白色恐怖相關事件的歷史記憶,從課綱修訂、史觀的多元化、社會開放與集體記憶轉變中逐漸形成與修正,當電玩遊戲也與歷史主題結合,遊戲帶來了更多的互動與參與感,玩家與遊戲之間的互動,不僅是個人的娛樂體驗,更能引發思考,反映出玩家對白色恐怖歷史記憶的重塑。

第一章 研究動機 1 第一節 臺灣遊戲產業的本土題材趨勢 1 第二節 從太陽花學運後的「歷史熱」談起 3 第三節 《返校DETENTION》的歷史感與恐怖感 6 第四節 問題意識——回歸「遊戲」的核心 8 第二章 理論視角:玩家、遊戲與社會 11 第一節 玩家:參與、互動的閱聽人 11 第二節 遊戲文本的敘事性與愉悅感 16 第三節 從遊戲學派(LUDOLOGY)談何為「遊戲性」 19 第四節 恐怖電玩作為一種歷史論述與現實世界的載體 24 第五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深度訪談 36 第二節、訪談對象 38 第三節、訪談提綱 39 第四章 遊戲《返校》:遊戲機制、在地文化、恐怖美學 42 第一節 遊戲機制 42 第二節 在地文化 55 第三節 恐怖美學 63 小結 73 第五章 玩家對《返校》的詮釋與意義 74 第一節 國民教育改革下成長的臺灣意識 74 第二節 掙脫國民黨史觀的世代 81 第三節 集體記憶的更迭 87 第六章 結論 91 一、在地歷史文化融入電玩遊戲 91 二、好的遊戲體驗仍然重要 93 參考文獻 96

中文文獻
Chris(2017年1月18日)。〈專訪赤燭 RedCandle:《返校》反烏托邦為始,以自由為核心〉,《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2017/01/18/interviewing-red-candle-detention-indie-horror-game-taiwan
Waiting(2020年5月)。〈是否恐怖,在於我們與故事的距離〉,《CCC創作集》,25: 13-17。
WASTE戊、YinYin、王登鈺等(2018年11月)。〈紅燭之火,終將燎原:赤竹遊戲〉,《CCC創作集》,9: 12-15。
中央社(2015年8月7日)。〈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8065014.aspx
中央社文化組(2018年5月)。〈前言:因為他們 我們擁抱台灣歷史的迷人和趣味〉,《文化+》。取自http://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80512w005
方永泉(2003)。〈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集刊》,49(3):63-92。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 39-75。
王順仁(2016)。〈歷史教科書中的二二八面貌〉,共生音樂節論述組×海嶼暗潮等編著,《回眸與追求:傳承不熄的暗夜微光》。臺北:前衛。
半路(2012)。《半路叛逃:App遊戲製作人的1000日告白》。臺北:PCuSER電腦人文化。
朱立熙(2003)。《韓國史:悲劇的循環與宿命》。臺北:三民書局。
任凱、王佳煌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學富文化。(原書 Lofland, J. & Lofland, L.H. [1995].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李長潔(2013)。〈逾越的愉悅——《零》系列電玩遊戲的空間閱讀〉,《傳播研究與實踐》,3(1): 167-203。
李冠城、楊婉瑩(2016)。〈老台灣人 vs. 新台灣人:台灣人認同世代差異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20(2): 125-186。
李瑞森(2015)。《遊戲專業概論(第2版)》。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2017年6月29日)。〈獨立遊戲中的人文意識〉。取自http://scatjay.weebly.com/3541335542middot3856831558/category/f93071d10c
府城人文遊戲實驗室(2017年6月9日)。〈台灣的「數位人文」遊戲發展現況:產業與研究〉。取自http://scatjay.weebly.com/3541335542middot3856831558/category/27511214903693825138
林籼君(2016)。《恐怖電影中「展現性」與「宿命性」特質影響觀影情緒之效果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淑婷(2010)。〈韓國暴力電影的悲情文化〉,《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文化》,頁25-45。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林傳凱(2017)。〈從《返校》的劇情談起(上)〉,《人本教育札記》,333: 102-106。
姚舜庭(2017年1月1日)。〈返校.赤燭:一個人到一個團隊〉。取自https://devilpolis.wordpress.com/2017/01/01/返校: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
柯舜智(2010)。〈傳播研究轉向:瞭解電玩遊戲〉,《新聞學研究》,102: 365-372。
郭宏昇、周平(2005)。〈華語恐怖電影的傳統觀與現世感-由《暫時停止呼吸》到《見鬼》之論述革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0: 111-144。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臺北:韋伯文化。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臺北:五南。
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臺北:亞太圖書。
梁世佑(2018年11月)。〈獨立遊戲:臺灣新發聲勢力〉,《CCC創作集》,9: 2-7。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 37-71。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新聞學研究》,98: 1-45。
張玉佩(2011)。〈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中華傳播學刊》,19: 61-95。
張玉佩(2012)。〈台灣線上遊戲的在地情境與全球化文化流動〉,《新聞學研究》,113: 77-122。
張玉佩、邱佳心(2017)。《色情暴動:遊走於男性愛遊戲的同人迷群》。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正陽(2011)。《鬼迷心悅:閱聽人對各國恐怖片觀影愉悅差異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Arnold.)
陳怡潔(2018年8月28日)。【9月人物】我想創造出屬於臺灣的「恐怖」文化──專訪恐怖遊戲《返校》製作人姚舜庭。取自https://medium.com/讀家心聞/9月人物-我想創造出屬於臺灣的-恐怖-文化-專訪恐怖遊戲-返校-製作人姚舜庭-24e7fb1a19f0
張美鳳(2009)。〈電子遊戲媒體形態與內容的關係〉,《傳播與社會學刊》,10: 31-57。
陳冠亨(2015)。〈研析單機與線上遊戲和玩家互動之過程〉,梁世祐編《幻境與實相:電子遊戲的理路與內涵》,頁225-255。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陳靜(2018年3月9日)。〈《返校》《還願》與赤燭遊戲:以獨特美術風格塑造“中式恐怖”〉。取自 https://weiwenku.net/d/105722560
梁啟新(2008)。《玩-樂:電玩遊戲中互動機制設計之研究》。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靄珠(2004)。〈謊言實錄:楊德昌《恐怖份子》的性、謊言、暴力〉,《中外文學》,33(3): 15-37。
彭小芬譯(2003)。《顫慄恐怖片:失聲尖叫電影院》(原書 Wells, P. [2000]. The Horror Genre : From Beelzebub to Blair Witch.)。臺北:書林。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運用〉,《生活科技教育》,37(4): 17-23。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原書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黃建業(1995)。《楊德昌電影研究——台灣新電影的知性思辯家》,臺北:遠流。
黃振家、宗靜萍、林妙容、吳慧芬譯(2014)。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原書 Wimmer R.D. & Dominick J.R. [201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10/e.)。臺北:學富文化。
黃盛淋(2017)。《重返集體狂歡的年代?探索Live實況直播的意涵-以遊戲實況為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焦雄屏(1990)。《台灣新電影》。臺北:時報出版。
楊乃甄(2013)。《台灣遊樂型鬼屋的消費空間與恐怖體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明忠(2017)。《遊戲實況的粉絲經濟及其矛盾》。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卷二 記憶歷史傷痕〉,《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 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新北市:衛城出版。
勵心如、楊卓翰(2017年1月)。〈他們用電玩說台灣故事 攻佔全球〉,《今周刊》。取自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4/post/201701260047/%E4%BB%96%E5%80%91%E7%94%A8%E9%9B%BB%E7%8E%A9%E8%AA%AA%E5%8F
蔡佶良(2017)。《遊戲實況的運作機制:閱聽人、社群價值、資本邏輯》。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昀霆(2017)。《串流玩轉:論電子遊戲實況的嬉戲與遊戲》。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興立(2016)。〈論《樓下的房客》裡的日常驚懼與網路世代的人格認同〉,《台灣文學研究》,11: 143-170。
顧正萍(2011)。〈無所不在的恐怖—楊德昌電影《恐怖份子》析論〉,《輔仁國文學報》,33: 157-174。

英文文獻
Ancuta, K. (2014). Thai horror film: Ghosts, archives of history/ies, “real life,” and collective trauma.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12(1): 46-61.
Andrade, E. & Cohen, J. (2007). On the Consumption of Negative Feeling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4.doi: 283-300. 10.1086/519498.
Bateman, C. (Ed.). (2007). Game writing: narrative skills for videogames. Boston, Mass: Charles River Media.
Cagle R.L. (2009).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South Korean: Violence, Morality and the South Korean Extreme Film. In J. Choi, and M. Wada-Marciano, (Eds), Horror to the Extreme: Changing Boundaries in Asian Cinema (pp. 123-143). Hong Kong, PRC: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Carlquist, J. (2003). Playing the Story: Computer Games as a Narrative Genre. Human IT: Journal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ies as a Human Science, 6.
Chapman A. (2013) Is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History?. Rethinking History, 17(3), 312-332. doi: 10.1080/13642529.2013.774719
Costikyan, G. (2000). Where Stories End and Games Begin. Game Developer magazine, 7(9), 44–53.
Douglas C. (2002). You Have Unleashed a Horde of Barbarians!: Fighting Indians, Playing Games, Forming Disciplines. Postmodern Culture, 13(1). Retrieved from: http://pmc.iath.virginia.edu/issue.902/13.1douglas.html
Dovey, J. & Kennedy, H. W. (2006). Game Cultures: Computer Games as New Media. London,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Boston, Mass: Addison-Wesley.
Ferguson N. (2006, October 12). How to Win a War. New York Magazine. Retrieved from: https://nymag.com/news/features/22787/
Grant B.K. (2010). Screams on Screens: Paradigms of Horror. Loading, 4(6).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sfu.ca/loading/index.php/loading/article/view/85/82
Hall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Hall, S.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and language, pp128-139. London, UK: Sage.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Mass: Beacon Press.
Jenkins, H. (2008).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Y: NYU press.
Jenkins, H., Ford, S., & Green, J. (2013). 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 New York, NY: NYU Press.
Juul, J. (2005). The game, the player, the world: 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 In M. Copier, and J. Raessens, (Eds.), Level Up: Digital Games Research Conference Proceeding. Utrecht, Nederland: University of Utrecht.
Karlsen, F. 2007. Emergence, game rules and playe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ultur.gu.se/digitalAssets/873/873905_karlsen.pdf
Kirland E. (2009). Storytelling in Survival Horror Video Games, in B. Perron, (Eds), Horror Video Games: Essays on the Fusion of Fear and Play (pp.62-78). Jefferson, NC: McFarland.
Liebes, T. & Katz, E. (1993). The explore of meaning: Cross-cultural reading of Dalla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orley, D.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Structure and decoding. London,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pp.6–18.
Murray, J.H. (1997). Hamlet on the holodeck: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Mallon, B. & Lynch, R. (2014). Stimulating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s in Narrative Games: Engaging Players with Game Characters. Simulation & Gaming, 45(4-5): 508-527.
McMichael, A. (2007). PC games and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The History Teacher, 40(2), 203-218. doi: 10.2307/30036988
Newman, J. (2004). Videogames. London, UK: Routledge.
Owens, T. (2011). Modd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Values at Play in Modder Discussions of Sid Meier’s CIVILIZATION. Simulation & Gaming, 42(4): 481-49.
Pobłocki, K. (2002). Becoming-state: The bio-cultural imperialism of Sid Meir’s CIVIL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39: 163-177.
Radway, J. A. (1984).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rticipatory and popular culture. Chapel Hill, NC: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lifornia Press.
Rollings, A. & Adams, E. (2003). Andrew Rollings and Ernest Adams on Game Design. Indianapolis, IN: New Riders.
Salen. K. & Zimmerman, E. (2004). Rules of play: Game Design Fundamental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Squire, K. (2004). Replaying History: Learning World History Through Playing Civilization III. PhD diss., Indiana University, IN.
Squire, K. & Barab, S. (2004). Replaying history: Engaging urban underserved students in learning world history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 gam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Sciences, 505-512.
Therrien C. (2009). Games of Fear: A multi-Faceted Historical Account of the Horror Genre in Video Games, in Horror Video Games: Essays on the Fusion of Fear and Play (pp.26-45). Jefferson, NC: McFarlan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