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思穎 Wang, Szu-Ying |
---|---|
論文名稱: |
濾鏡下的青春共感:赴臺陸生的台灣電影體驗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0 |
中文關鍵詞: | 感覺結構 、台灣青春電影 、中國閱聽人 、文化跨地域 、共感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2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4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青春電影從2012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進入中國市場開出好成績後,到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達到最高峰,達到3.6億人民幣,台灣製作的青春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已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影響票房的因素諸多,本研究嘗試站在文化層面,以威廉斯的感覺結構理論為視角,探討屬於台灣記憶的青春電影如何跨越地域實際作用在中國觀眾身上,中國觀眾如何從中獲得「共感」?以及獲得什麼樣的青春想像?並嘗試描繪威廉斯感覺結構理論跨地作用的可能性。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最初是描述某一特定時代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普遍感受,這種感受飽含人們共享的價值觀和社會心理,並且認為一個時代的感覺結構能夠透過文學、電影等藝術形式記載,因此威廉斯相當注重文本分析。而後將感覺結構作為文化分析,以文化生活主體之「生活經驗」,在物質生產和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背景,透過文本和日常生活實踐的不斷互動展現出來。因此本研究以赴臺陸生為對象,以訪談法了解他們觀賞台灣青春電影的體驗,對文本的詮釋,藉以分析及回答研究問題。
研究結果發現,首先受訪者們慣於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置於文本脈絡,認同文本對青春的再現,進一步美化青春。其次受訪者們往往能因電影中的情感渲染,跨越兩岸文化上的藩籬而產生共感,文化元素在電影中成了奇觀的堆砌,或是簡單的歷史教材供受訪者補充知識,文化相異並不阻礙文本的接收,電影角色的情感表現與寓意式的哲理是受訪者能產生共鳴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共感的產生除了受訪者生活經驗的投射外,更多是受訪者的想像,他們從文本中想像理想的青春,並投入其中像是經歷渴望的生活,因而產生共鳴,這樣跨地共感的產生像是一種想像經驗的交流。這種交流經驗同樣能夠理解受訪者的生存條件與社會脈絡,例如他們想像的理想生活源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精神匱乏,因此研究者認為感覺結構的核心概念仍然能夠跨越地域運用,但是必須在分析層面更加敞開,不侷限在實質的生活經驗上。
丁曉星(2012)。《當代傳播視野下的小清新探究》。浙江大學新聞碩
士論文。
小野(201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理想 網路小說成為台灣電影新動力。《翻滾吧,台灣電影》。麥田,台北。
大紀元(2017.05)。調查:逾78%中國青年抱怨「心好累」。大紀元網。
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7/5/16/n9151117.htm
王念英(2015)。勿忘我,真心。專訪《我的少女時代》導演陳玉珊。放映週報,520期。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78
王玉燕(2010)。義氣至上的生猛青春《艋舺》導演鈕承澤專訪。放映週報,244期。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85
王淑芹(2006)。威廉斯的文化思想詮釋。《山東大學學報》,3,152-155。
王美玉(2009)。《解嚴後台灣電影中青少年成長經驗及其文化分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嘉驥(2003)。台灣學院裡的當代藝術狀態。《藝術家》,337,292。
王品芝(2015.6)。〝網生代〞主導中國電影格局 狂歡後怎追求文化擔當。人民網。
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611/c40606-27136698.html
中國評論通訊社(2010.2)。中國九零後成為消費主角。中國評論新聞網。
取自http://hk.crntt.com/doc/1012/3/7/2/101237248_2.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1237248&mdate=0222095708
方筱函(2012)。《青春成長藍圖—以電影《九降風》、《酷馬》與迷你影集《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尹鴻、蕭志偉(2007)。好萊塢的全球化策略與中國電影的發展。傳媒學術網。
取自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uralWorkshop/globalization/globalization_024.htm
安祖昕(2012)。文藝青年中的”小清新”形象。《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2:5,97-100。
任紋儀(2009.8)。從鄧麗君到周杰倫 台灣歌曲征服大陸。大紀元。
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9/8/23/n2633370.htm
朱倢平(2016)。《當大老婆愛上小三:中老年閱聽人對鄉土劇中瑤婷戀的詮釋與妥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瑞珠(2008)。揭開周杰倫的「秘密」。《2008台灣電影年鑑》,72-75。
李道明(1995)。台灣電影一百年。取自http://w3.tkgsh.tn.edu.tw/97c219/%E5%8F%B0%E7%81%A3%E9%9B%BB%E5%BD%B1%E7%99%BC%E5%B1%95.htm
李浚澤(2015)。從台灣青少年電影看青少年心理及電影文化發展—以《翻滾吧!阿信》為例。《藝見學刊》,9:49-66。
李亞梅(2005)。從印度寶萊塢看台灣商業電影的發展與困境。《2006年台灣電影年鑑》190-193。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台北:遠流。
李逸雲(2011)。《大陸學生來台就讀動機、生活適應及對相關政策看法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李妮鄉、付筱茵〈2015〉。近年中小成本電影敘事內核分析。《中國電影市場》,5,34-36。
李若微(2015)。《來台陸生交流後的臺灣想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沈柏逸(2016)。從陳綺貞的展覽,反思小清新。
取自https://twreporter.atavist.com/photo-cheer-chen-exhibition
杜沛(2014)。近期台灣青春片的主題與類型研究。《當代電影》,6,80-86。
邱琡雯(2002)。文化想像 日本偶像劇在台灣。《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台北:遠流。
邱莉燕(2014)。大陸「90後」長怎樣?。《遠見雜誌》。
取自https://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3285.html
呂政霖(2008)。《台灣小成本電影的生存之道—以《17歲的天空》、《盛夏光年》和《刺青》等三部同志題材電影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劇情介紹。《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臉書官方網站。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g/appleofmyeye2011/about/?ref=page_internal
《我的少女時代》(2015)。《我的少女時代》劇情介紹。《我的少女時代》臉書官網。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pg/OurTimesOfficial/about/?ref=page_internal
周志強(2011)。小清新敵對小資。《南方周末》。
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bg/nfweekend/20110425/20110421/1936110482.html
周刊(2010)。雷蒙德‧威廉斯的"情感結構"與幾個相關概念的比較研究。《社會科學論壇》,4,48-51。
吳凡(2008)。虛擬世界+可愛教主《刺青》的青春印記。《2008年台灣電影年鑑》,45-49。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吳怡國、姜易慧(2009)。《初探兩岸合拍偶像劇之發展與困境》。《淡江人文社會學刊》,44。
取自http://www2.tku.edu.tw/~tkjour/paper/44/44-1%20fulltext.pdf
林佳誼(2009)。《青春系列—從類型觀點看2002–2008台灣同志電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恒妃(2010)。《台灣同志電影的在地化與全球化(2002–2009)》。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范志輝(2017.06)。周杰倫、李宇春、薛之謙……音樂產業的”平民”造星邏輯。介面網。
取自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371184.html
柯怡如(2012)。《大陸學生來臺交換學生求學經驗之心路歷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殷曼楟(2013)。雷蒙威廉斯"感覺結構"概念評析。《山東社會科學》,6,26-31。
孫松榮(2010)。輕歷史的心靈感應 論台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Fa電影欣賞》,秋季號,第七卷第二期,137 -155。
孫淑瑜(2016.4)。誰是2016中國「新一線」城市?。聯合新聞網。
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4/1654056
馬嘉蘭(2005)。台灣(跨)國電影,或,一個台灣T的勇闖天涯,論《藍色大 門》。《Fa電影欣賞》,122,85-89。
徐偉軒(2016.8)。流行產業不能太沉重。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803005732-262105
唐宏峰〈2015.3〉。迷影:網路影評的時代。《電影新作》,219,30-36。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
郭東益(2005)。《跨國製作對台灣電影製作影響之探討:以《雙瞳》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宏昇(2005)。《仿真的再現—1980-2004華語恐怖電影的現代轉折》。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2012)。走出悲情:臺灣電影的另一種面貌。2012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靜宜大學。
陳光興(2001)。大和解為什麼不/可能?。《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市:行人。
陳鼎貳(2011)。某種感傷的風格:論台灣新生代青春電影的若干特質。《後‧現代文學》。
取自http://after-modern-literature.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4956.html
張繼文(2014)。《是「誰」的視覺文化?論觀光凝視與視覺藝術》。視覺藝術「中介」研討會暨文化創意動畫產業產學論壇論文集。
張泠(2009)。都會經驗、間歇及靈性風景—關於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放映週報》,211。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fan.asp?F_No=564
張嘉盈(2015)。《本土熱血:近年台灣電影中鄉土與青少年的矛盾尋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進(2001)。游離與香港與上海之間:懷舊,電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學》,29,10,51-67。
乾隆來(2009)。憤青形象加持 《海角七號》中國未演先轟動。《今周刊》。取自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80392-1636-%E6%86%A4%E9%9D%92%E5%BD%A2%E8%B1%A1%E5%8A%A0%E6%8C%81%20%20%E6%B5%B7%E8%A7%92%E4%B8%83%E8%99%9F%E4%B8%AD%E5%9C%8B%E6%9C%AA%E6%BC%94%E5%85%88%E8%BD%9F%E5%8B%95?page=1
婷敬(2006)。一點都不草莓族的《盛夏光年》陳正道導演專訪。放映週報,77期。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00
焦雄屏〈2014.07〉。中低成本電影的製作與市場推廣。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取自
http://peggychiao.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20.html
焦雄屏(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麥田。
黃奕濚(2009)。政治波動30 年,兩岸電影交流限制中突圍。文化週報。取自
http://blog.roodo.com/wantculture/archives/9870499.html
項貽斐(2009)。台灣電影邁向城市行銷關鍵年。《2010台灣電影年鑑》,65-69。
彭小妍(2010)。《海角七號》:意外的成功?回顧台灣新電影。《Fa電影欣賞》,秋季號,第七卷第二期:124-135。
曾偉禎(譯)(2008)。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原作者:David Bordwell, KristinThompson)。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楊慧玲(2016.02)。周杰倫、蔡依林之後 誰是下一顆星星。TVBS NEWS官網。
取自http://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640446
楊皓鈞(2012)。青春豔火的時代餘燼 專訪《女朋友。男朋友》導演楊雅喆。放映週報,368期。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18
楊子江(2016)。大陸人看台灣–台灣青春電影在大陸。中時電子報。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521000911-260306
鄒淋(2015. 6)。”青春想象”中的自我救贖─論近十年”網路小說改編電影”作品思想的哲學本質和價值。《當代電影》,231,187-190。
趙國新(2002)。情感結構。《外國文學》,5,79-83。
趙冬晶(2014)。當代傳媒語境下的”小清新”文化探析。《今傳媒》,2,128-130。
劉莉、龔豔(2015)。門裡窗外的青春 從林青霞到桂綸鎂。《Fa電影欣賞》,162,43-45。
聞天祥(2012)。《過影 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
聞天祥(2012)。喧囂與孤獨:2012年台灣劇情長片。《2013台灣電影年鑑》,8-17。
蔡雨辰(2012)。〈青春不敗?台灣同志電影的「成長」〉,《關不住的春光:華語同志電影20年》。台北:八旗文化。
蔡惠婷(2015)。《後海角時代下台灣觀眾的「國片」想像與消費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如音、申鉉準(2011)。在東亞彈出一席之地:性別、獨立與流行搖滾影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1:175-203。
鄭秉泓(2008)。青春的軌跡‧時代的印記《九降風》、《海角七號》、《冏男孩》中的成長課題。《Fa電影欣賞》,136:71-75。
鄭秉泓(2009)。淺談高雄縣市「城市行銷」相關影視政策。《2010台灣電影年鑑》,70-75。
鄭秉泓(2013)。2012年台灣電影「後巴萊年代」的試煉與考驗。《2013台灣電影年鑑》,18-32 。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歐陽龔平(2014)。《喧囂與蛻變—論新世紀台灣電影的轉型與復興》。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碩士論文。
閻嘉(2013)。《文化關鍵詞》。台北:麥田人文。
賴光祺(2008)。《高度現代性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遲桓昌(2003)。「哈日之城」台北市西門町青少年的空間與消費文化。《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台北:遠流。
薛靜(2015)。《我的少女時代》:除了《小時代》,還有一種青春片叫台灣。澎湃新聞。
取自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4065
韓錫鵬(2013)。台灣青春電影的新發展—由桂綸鎂參與的青春片談起。《東南傳播》,4,31-33。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93-114。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爆米花電影院(2016)。藤井樹原來是棵樹?《六弄咖啡館》訪問大噴笑!導演吳子雲大崩潰:「這到底是要怎麼訪?」。POPCORN Movies TW。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ahR7xasnc
蕭宇軒(2016)。《翻不翻牆:赴中交換臺生的網路使用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界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40。
藍祖蔚(2014)。專訪易智言:藍色大門。藍色電影夢。
取自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14/06/post-2854.html
藍祖蔚(2008)。《海角七號》專訪魏德聖。藍色電影夢。
取自 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8/09/post-598.html
饒曙光、邵奇(2006)。觀眾、類型與電影敘事─對中國早期電影敘事模式和敘事傳統的另類解讀。《電影藝術》,6,17-20。
蘇筠婷(2014)。《21世紀初台灣青少年校園成長電影研究(2001–2010)》。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CCTV15(2016.09)。那年芳華.不散的青春。CCTV15官網。
取自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208303/?from=search&seid=10388915793420651270
RZ(2017.4)。
中國觀眾天生不愛歌舞片?音樂靈魂尚未醒 捂熱票房靠時運。時
光網。
取自http://news.mtime.com/2017/03/27/1567679-all.html
Lawrence, G.(1990).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Popular Media(pp.50-65).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yatt, Justin. (1994). High Concept: Movies and the Marketing in Hollywood.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