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麗雯 LIn, Li-Wen |
---|---|
論文名稱: |
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大陸配偶 、全球化 、遷移 、想像共同體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Mainland China spouses, Globalization, Migration, Imagined communities,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6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陸配偶近年在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本研究為瞭解全球流動下,大陸配偶遷移來台的原因,來台適應與認同的意識為何,以及媒體使用與想像共同體的建立關聯,針對台北縣市的大陸配偶進行研究,擇定「中華救助總會大陸配偶生活適應班」,和「兩岸公園網站」為田野場域,採取參與式的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獲得22位大陸配偶訪談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大陸配偶來台前的想像愈好,會增加其來台的動機。在來台後的現實與適應狀況落差過大時,會造成負面性的反抗,此時會以移居至「台北都會區」做為自我安慰的理由,而造成大陸配偶對台灣的想像來源,由榮民、台商、已嫁來台的大陸配偶,與媒體訊息四者為主,其中已嫁來台的配偶回鄉後的人際傳播,構成連鎖移民的重要原因。
大陸配偶來台後的衝突主要在於家務勞動、及傳宗接代的父權意識差異上,女性在愛與共組家庭的趨力下,成為被犧牲的遷移者。對於與外籍東南亞配偶在身份取得政策上的差異,會使大陸配偶凸顯離散(diaspora)的意識,增加自我身份與台灣意識的認同。媒體的使用以電視、網路為主,網路使用者較會建構出想像的共同體,網站與適應班也是交友的重要媒介。
大陸配偶對於台灣的個人自由與民主制度,具有高度的認同,在自我身份認同意識上,指稱、口音與語言是構成她/他們認同意識的重要來源,當外界愈少對大陸配偶做劃分時,她們對於自我的身份愈不會感到游離與困惑,較能傾向接受「台灣人」的身份,但是當區別與歧視顯現時,會加深她們對於「大陸人」的指稱,不過,在取得工作證與身份證之後,會因為外在成就與經濟的獨立,而成為明顯改變自我認同意識於台灣人的轉捩點,出生於都會區的大陸配偶,因為社經地位較高,在意識觀念上會有別於出生於農村,社經地位較低的大陸配偶,傾向於強調自我工作與外在成就的重要性。
一、中文部分
中央社(2003年8月25日):〈外籍新娘以北縣、桃園縣、台北市較多,北縣有八萬多對〉。
文崇一(1989):《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台北:東大書局。
王宏仁(2000):〈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移民婚姻與國內勞動市場〉,《全
球化下的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王宏仁、張書銘(2002):《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網址:http://benz.nchu.edu.tw/~hongzen/agency.htm
王宜燕、戴育賢譯(Wuthnow, R., Hunter, J. D., Bergesen, A., & Kurzweil, E.,
1994):《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 : the work of Peter L. Berger, Mary Douglas, Michel Foucault, and Jurgen Habermas)。台北:遠流。(原作1984年出版)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
唐山出版。
王學玲(1999):《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上網日期:1999年2月5日。網址: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o/ong-hak-leng/hongbin-lunsut.htm
民視新聞(2003年4月9日):〈近八成外籍新娘活在家暴恐懼中〉。網址:http://tw.news.yahoo.com/2003/04/09/leisure/ftv/3922458.html
地方中心記者(2003年4月20日):〈新台灣之子,新邊緣人〉,《聯合報》,A11
版。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台北:巨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余炎昆(2003年3月22日):〈還叫外籍新娘實在不妥〉,《聯合報》,17版。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
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譯(Anderson, B.,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原作1983年出版)
宋伯東(2003年5月11日):〈叫大陸老婆賣淫「情堪憫恕」〉,《聯合報》,B2版。
宋鎮照(1993):〈中華民國與東協四國之經濟依賴發展關係〉,《台灣經濟》,
203:16-36。
--------(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
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文輝(2003年6月14日):〈假結婚真離婚,兩岸老少姻緣幌子多〉,中國時報,網址: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李巧雲、閻紀宇譯(Anderson, B. 2000年4月23日):〈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中國時報》,第14版。
沈宗瑞譯(David, H., 2001):《全球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影響》(Global transformations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台北市:韋伯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林文剛(1988):〈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
56:65-83。
林淑玲(2002):〈婚姻與家庭的本質〉,收於《婚姻與家庭》,頁3-24。嘉義:濤石文化。
邱承君(2000)。《想像〈想像的共同體〉-以〈民報〉社論為分析場域》。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108-117。
姚祖舜(2003年6月11日):〈外籍新娘搶走台灣女市場,高縣女議員:不准我兒子娶老外〉,《東森新聞》,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3/06/11/140-1467287.htm。
施正鋒編(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曉光(2003年12月31日):〈中國配偶4930人行方不明警方總動員三個月普查10萬人揪出假結婚103人〉,《自由時報》,第六版。
柯凱珮(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03。
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
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唐維敏譯(Turner, G.,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British culture studies : an introduction)。台北:亞太。(原作1996年出版)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0):〈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38(1):147-184。
孫治本譯(Beck U.,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Was 1st
globalisierung)。台北:臺灣商務。(原作1998年出版)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國淦(2003年4月10日):〈地位低落,外籍新娘淚〉,《聯合報》,A11版。
涂信忠(2002):〈婚姻與家庭的本質〉,收於《婚姻與家庭》,頁299-320。嘉義:濤石文化。
張企群(1999年6月11日):〈大陸新娘賣春,遇警說「瞎」話〉,《中國時報》,網址:http://www.chinatimes.org.tw/news/1999/06/19990611_09.htm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茂桂等(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
家認同》,頁233-278。台北:業強。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
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雪屏(1998):《新聞再現、族群認同與想像社群:以報紙中「眷村」相關新
聞議題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政欽(2003年6月13日):〈屏縣/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多,親師溝通有困難〉,《東森新聞》,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3/06/13/303-1468310.htm
許箔涵(2001):《娛樂在線的網路媒體中國夢:網路媒體策略與華語文化想像
的構連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聲胤(2003年10月09日):〈大陸配偶約有19萬人,北縣佔六分之一〉,《聯
合報》,A11版。
陳小紅(2000):〈婚配移民:台灣海峽兩岸聯姻之研究〉,《亞洲研究》,34:35-68。
陳沛郎(2002):〈從地域觀念看「台灣意識」〉,《三民主義學報》,24:61-71。
陳芸芸譯 (James Lull,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 a global approach)。台北:韋伯文化。(原作1995年出版)
陳思穎(2002):〈擇偶〉,收於《婚姻與家庭》,頁141-164。嘉義:濤石文化。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
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莉(2003):《中興新村個案研究:一個外省人的共同體》。南華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黃靖芬(2002):〈「外籍新娘」的媒體形象再現—以2001年報紙新聞
報導為例〉,《輔仁大學第四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
仁大學。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詠梅(2002):《台灣印尼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健康關注》。高雄醫學大學護理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肇瑩如(2003年4月09日):〈外籍媳婦,澎湖擬強制上學〉,《聯合報》,A5版。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
--------(2002):〈公民身分、國族主義與親密生活:以老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例〉,「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2003):〈現代性想像、跨國遷移、國境管理: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41(3):7-30。
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
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之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柏偉(2002):《虛擬社群: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網
路創世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穆(1973):《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書局。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g, I.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radley, H. (1996). Fractured Identities: 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nt, S. & Radcliffe, S. (1992).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Gender, In Sylvia, Chant, & (eds.) Gender and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Belhaven Press.
Ching, L. (2000). Globalizing the Regional, Regionalizing the Global: Mass Culture and Asianism in the Age of Late Capital. Public Culture 12(1):233-257.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Fortier, A.M. (2000). Migrant belonging: Memory, space,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 (1987).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lroy, P. (1990).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Where You're at…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Third Text 13(4):3-16.
-------- (1993).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Glazer, Nathanand Daniel P. Moyniham, eds. (1975).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lati, L. (1994). Women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16:75-97.
Hall, S. (1990). The diaspora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5). New cultures for old.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Hechter, M. (1974).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ing, R. (1995). Migrations, globalization and place.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McCollum, A. T. (1990). The trauma of moving: Psychological issues for women.
Newbury Park. CA: Sage.
Michel, O. (2000). The Age at Marriage of Migrants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Region of Liege. History of the Family 5(4):391-414.
Ong, 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Piper, N. (1997). International Marriage in Japan: 'Race' and 'Gender' Perspectives.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4(3):321-339.
Rich, A (1986). Of woman born-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Norton.
Richa, N. (1998). Communal Discourses, Marriage,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ed Social Boundaries among South Asian Immigrants in Tanzania.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5(2):117-140.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ose, G. (1995). Place and Identiy:A Sense of Place.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 (eds.) Multicultural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moyuki, I. (1994). Bridge of Love. New Internationalist 260:21-22.
Walby, S. (1990). Theorizing Patriarchy. Oxford: Blackwell.
Wallerstein, I. (1974).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1984).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Weeks, J. (1990). The Value of Difference.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