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麗雯
LIn, Li-Wen
論文名稱: 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大陸配偶全球化遷移想像共同體認同
英文關鍵詞: Mainland China spouses, Globalization, Migration, Imagined communities,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6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陸配偶近年在台灣有愈來愈多的趨勢,本研究為瞭解全球流動下,大陸配偶遷移來台的原因,來台適應與認同的意識為何,以及媒體使用與想像共同體的建立關聯,針對台北縣市的大陸配偶進行研究,擇定「中華救助總會大陸配偶生活適應班」,和「兩岸公園網站」為田野場域,採取參與式的觀察,與深度訪談法,獲得22位大陸配偶訪談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大陸配偶來台前的想像愈好,會增加其來台的動機。在來台後的現實與適應狀況落差過大時,會造成負面性的反抗,此時會以移居至「台北都會區」做為自我安慰的理由,而造成大陸配偶對台灣的想像來源,由榮民、台商、已嫁來台的大陸配偶,與媒體訊息四者為主,其中已嫁來台的配偶回鄉後的人際傳播,構成連鎖移民的重要原因。
    大陸配偶來台後的衝突主要在於家務勞動、及傳宗接代的父權意識差異上,女性在愛與共組家庭的趨力下,成為被犧牲的遷移者。對於與外籍東南亞配偶在身份取得政策上的差異,會使大陸配偶凸顯離散(diaspora)的意識,增加自我身份與台灣意識的認同。媒體的使用以電視、網路為主,網路使用者較會建構出想像的共同體,網站與適應班也是交友的重要媒介。
    大陸配偶對於台灣的個人自由與民主制度,具有高度的認同,在自我身份認同意識上,指稱、口音與語言是構成她/他們認同意識的重要來源,當外界愈少對大陸配偶做劃分時,她們對於自我的身份愈不會感到游離與困惑,較能傾向接受「台灣人」的身份,但是當區別與歧視顯現時,會加深她們對於「大陸人」的指稱,不過,在取得工作證與身份證之後,會因為外在成就與經濟的獨立,而成為明顯改變自我認同意識於台灣人的轉捩點,出生於都會區的大陸配偶,因為社經地位較高,在意識觀念上會有別於出生於農村,社經地位較低的大陸配偶,傾向於強調自我工作與外在成就的重要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3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全球化的經濟變動與發展 7 一、台灣社會與婚姻變化 7 二、經濟、人口、資訊的流動性 8 (一) 全球化與遷移 8 (二) 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轉變與人民遷移的關係 11 (三) 亞洲人民的跨區域遷移簡述 12 (四) 從遷移理論看女性移民 14 1、推拉(push-and-pull)理論 14 2、社會資本論 15 (五) 婚姻與家庭理論 16 1、愛和親密關係 16 2、家庭的組成 18 3、婚姻適應 20 (六) 遷移與婚姻關係 22 第二節 自我身份認同形成 25 一、認同的定義與形成 25 二、想像的共同體 27 三、語言的認同 28 四、文化與場所的認同 30 五、離散的認同想像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田野擇定與觀察心得 37 一、參與觀察法 37 二、初探性的進入 40 (一) 田野初探 40 (二) 中華救助總會 45 (三) 兩岸公園 46 第二節 信任的取得與擴大交友 48 一、自我角色的轉變 50 二、生命述說、深度訪談 51 三、選擇深度訪談者 52 第四章 遷移、想像與適應的交錯關聯 53 第一節 兩岸婚姻的多元化 53 第二節 台灣想像的建構 60 一、榮民、台商造成的經濟想像 60 二、媒體構成社會、文化與人民想像 62 三、八0年代初期大陸來台配偶回鄉造成的正向想像 67 第三節 遷移的產生 69 一、台灣的正向吸引力與原居地的負向推力 69 二、家庭連鎖移民 71 三、愛情變奏曲—愛、家庭與婚姻的關係 74 第四節 另一個「家」的適應 77 一、食、衣、住、行的適應性 78 二、社會制度差異與認同 80 三、媒體使用 81 四、父權觀念成為家庭關係的衝突來源 84 五、適應差異產生同社群團體與想像 87 (一) 網站是想像與交友的中介 88 (二) 交友是上課最重要目的 89 (三) 友情的畫分 91 第五章 大陸配偶身份意識的認同與轉化 93 第一節 指稱標籤與自我身份意識 93 第二節 口音、語言與身份 99 (一) 口音成為區分身份最易的特徵 99 (二) 語言的使用和學習 100 第三節 家為何處:認同的游離 102 第四節 差別待遇與台灣的焦慮 107 一、台灣的焦慮 107 二、對應歧視的解讀 110 第五節 大陸與外籍配偶在政策上的差別 113 一、何苦為難自己人? 113 二、歧視與制度差異成為不認同的循環 116 第六節 配偶、證件建構大陸配偶對台灣的認同119 一、夫家的包容與限度 120 二、工作證、身份證的包容與限制 121 三、認同沒有絕對性 125 第六章 結論 128 第一節 大陸配偶整體認同意識總結 129 一、外在社會與個人意識綜合論述 129 (一) 認識管道的多元性構成對台灣的想像和期待差異 129 (二) 遷移由多面向交錯糾結而成 130 (三) 預期來台的美好與真實形成強大落差會影響認同形塑 130 (四) 遷移對女性權力意識改變,經由身份差異連結到家庭 認同轉變 131 (五) 同族群的想像經由人際、媒體與意見氛圍產生 131 (六) 指稱差異造成大陸與台灣人民彼此的不認同 132 (七) 身份認同的無奈感,口音是造成認同矛盾的來源 132 (八) 各種階段造成不同的認同態度,語言、工作、證件是 改變認同的方式 132 (九) 政策的差異,引起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的壁壘分明, 自我的認同在離開原鄉受到他鄉的多重刺激下,顯現 飄泊離散的種族認同情感 133 (十) 都會區的景象差異,台北做為理想差異的自我解讀與 環境認同 134 二、大陸配偶與其他外籍配偶的異同性 134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 136 一、反身性的建立 136 (一) 避免與經濟、淘金連結、改變歧視態度 136 (二) 對大陸配偶在人權、身份上的重視 136 (三) 整體觀察心得 137 二、研究限制與建議 139 (一) 主客觀的限制因素 139 (二) 未來可從大陸男性配偶或台灣配偶的角度著手 140 (三) 大陸與東南亞外籍配偶之間的差異認同 140 參考文獻 141 一、中文部分 141 二、英文部分 146 表目錄 表一 學者對於全球化開始年代的不同意見 8 表二 深度訪談資料表 149 表三 大陸與外籍配偶身份取得時間差異 155 表四 大陸配偶來台新舊制度差異 156 表五 大陸配偶新舊制比較及申請流程圖 158 附錄一 深度訪談題綱 159 圖目錄 圖一 Lee的人口遷移因素圖 15

    一、中文部分
    中央社(2003年8月25日):〈外籍新娘以北縣、桃園縣、台北市較多,北縣有八萬多對〉。
    文崇一(1989):《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台北:東大書局。
    王宏仁(2000):〈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移民婚姻與國內勞動市場〉,《全
    球化下的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王宏仁、張書銘(2002):《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網址:http://benz.nchu.edu.tw/~hongzen/agency.htm
    王宜燕、戴育賢譯(Wuthnow, R., Hunter, J. D., Bergesen, A., & Kurzweil, E.,
    1994):《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 : the work of Peter L. Berger, Mary Douglas, Michel Foucault, and Jurgen Habermas)。台北:遠流。(原作1984年出版)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轉型》。台北:
    唐山出版。
    王學玲(1999):《日據時期「皇民論述」的身份認同策略:以陳火泉〈道〉為主的討論》。上網日期:1999年2月5日。網址: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o/ong-hak-leng/hongbin-lunsut.htm
    民視新聞(2003年4月9日):〈近八成外籍新娘活在家暴恐懼中〉。網址:http://tw.news.yahoo.com/2003/04/09/leisure/ftv/3922458.html
    地方中心記者(2003年4月20日):〈新台灣之子,新邊緣人〉,《聯合報》,A11
    版。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台北:巨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余炎昆(2003年3月22日):〈還叫外籍新娘實在不妥〉,《聯合報》,17版。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
    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譯(Anderson, B.,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原作1983年出版)
    宋伯東(2003年5月11日):〈叫大陸老婆賣淫「情堪憫恕」〉,《聯合報》,B2版。
    宋鎮照(1993):〈中華民國與東協四國之經濟依賴發展關係〉,《台灣經濟》,
    203:16-36。
    --------(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
    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文輝(2003年6月14日):〈假結婚真離婚,兩岸老少姻緣幌子多〉,中國時報,網址:http://ec.chinatimes.com.tw/scripts/chinatimes/iscstext.exe?DB=ChinaTimes&Function=ListDoc&From=1&Single=1
    李巧雲、閻紀宇譯(Anderson, B. 2000年4月23日):〈民族主義圖騰,橫貫古今東西〉,《中國時報》,第14版。
    沈宗瑞譯(David, H., 2001):《全球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影響》(Global transformations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台北市:韋伯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林文剛(1988):〈卡拉OK在身份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
    56:65-83。
    林淑玲(2002):〈婚姻與家庭的本質〉,收於《婚姻與家庭》,頁3-24。嘉義:濤石文化。
    邱承君(2000)。《想像〈想像的共同體〉-以〈民報〉社論為分析場域》。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108-117。
    姚祖舜(2003年6月11日):〈外籍新娘搶走台灣女市場,高縣女議員:不准我兒子娶老外〉,《東森新聞》,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3/06/11/140-1467287.htm。
    施正鋒編(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曉光(2003年12月31日):〈中國配偶4930人行方不明警方總動員三個月普查10萬人揪出假結婚103人〉,《自由時報》,第六版。
    柯凱珮(2003):《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03。
    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
    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唐維敏譯(Turner, G.,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British culture studies : an introduction)。台北:亞太。(原作1996年出版)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孫立梅(2001):《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0):〈全球地方化、民族認同與文明衝突〉,《思與言》,38(1):147-184。
    孫治本譯(Beck U.,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Was 1st
    globalisierung)。台北:臺灣商務。(原作1998年出版)
    孫鴻業(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國淦(2003年4月10日):〈地位低落,外籍新娘淚〉,《聯合報》,A11版。
    涂信忠(2002):〈婚姻與家庭的本質〉,收於《婚姻與家庭》,頁299-320。嘉義:濤石文化。
    張企群(1999年6月11日):〈大陸新娘賣春,遇警說「瞎」話〉,《中國時報》,網址:http://www.chinatimes.org.tw/news/1999/06/19990611_09.htm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茂桂等(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
    家認同》,頁233-278。台北:業強。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淡江
    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雪屏(1998):《新聞再現、族群認同與想像社群:以報紙中「眷村」相關新
    聞議題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政欽(2003年6月13日):〈屏縣/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多,親師溝通有困難〉,《東森新聞》,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3/06/13/303-1468310.htm
    許箔涵(2001):《娛樂在線的網路媒體中國夢:網路媒體策略與華語文化想像
    的構連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聲胤(2003年10月09日):〈大陸配偶約有19萬人,北縣佔六分之一〉,《聯
    合報》,A11版。
    陳小紅(2000):〈婚配移民:台灣海峽兩岸聯姻之研究〉,《亞洲研究》,34:35-68。
    陳沛郎(2002):〈從地域觀念看「台灣意識」〉,《三民主義學報》,24:61-71。
    陳芸芸譯 (James Lull,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 a global approach)。台北:韋伯文化。(原作1995年出版)
    陳思穎(2002):〈擇偶〉,收於《婚姻與家庭》,頁141-164。嘉義:濤石文化。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
    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慈莉(2003):《中興新村個案研究:一個外省人的共同體》。南華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浩榮、黃靖芬(2002):〈「外籍新娘」的媒體形象再現—以2001年報紙新聞
    報導為例〉,《輔仁大學第四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
    仁大學。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詠梅(2002):《台灣印尼籍跨國婚姻婦女之健康關注》。高雄醫學大學護理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肇瑩如(2003年4月09日):〈外籍媳婦,澎湖擬強制上學〉,《聯合報》,A5版。
    趙彥寧(2001):《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台北:巨流。
    --------(2002):〈公民身分、國族主義與親密生活:以老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例〉,「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年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
    --------(2003):〈現代性想像、跨國遷移、國境管理: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清華大學。
    劉勝驥(1998):〈台灣民眾統獨態度之變化〉,《中國大陸研究》,41(3):7-30。
    蔡宏進、廖正宏(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
    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之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柏偉(2002):《虛擬社群:一個想像共同體的形成—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網
    路創世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穆(1973):《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書局。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收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g, I.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radley, H. (1996). Fractured Identities: 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hant, S. & Radcliffe, S. (1992).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Gender, In Sylvia, Chant, & (eds.) Gender and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Belhaven Press.
    Ching, L. (2000). Globalizing the Regional, Regionalizing the Global: Mass Culture and Asianism in the Age of Late Capital. Public Culture 12(1):233-257.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Fortier, A.M. (2000). Migrant belonging: Memory, space, ident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 (1987). Soci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lroy, P. (1990). It Ain't Where You're From, Where You're at…The Dialectics of Diasporic Identification. Third Text 13(4):3-16.
    -------- (1993).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Glazer, Nathanand Daniel P. Moyniham, eds. (1975). 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ulati, L. (1994). Women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ocial Development 16:75-97.
    Hall, S. (1990). The diaspora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 (1995). New cultures for old.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Hechter, M. (1974).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ing, R. (1995). Migrations, globalization and place.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McCollum, A. T. (1990). The trauma of moving: Psychological issues for women.
    Newbury Park. CA: Sage.
    Michel, O. (2000). The Age at Marriage of Migrants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Region of Liege. History of the Family 5(4):391-414.
    Ong, 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Piper, N. (1997). International Marriage in Japan: 'Race' and 'Gender' Perspectives.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4(3):321-339.
    Rich, A (1986). Of woman born-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Norton.
    Richa, N. (1998). Communal Discourses, Marriage, and the Politics of Gendered Social Boundaries among South Asian Immigrants in Tanzania.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 5(2):117-140.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ose, G. (1995). Place and Identiy:A Sense of Place. In Doreen Massey (eds.) A Place in the World. London: Sage.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my Gutmann (eds.) Multiculturalism. New Jersey: Princeton.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moyuki, I. (1994). Bridge of Love. New Internationalist 260:21-22.
    Walby, S. (1990). Theorizing Patriarchy. Oxford: Blackwell.
    Wallerstein, I. (1974). The Modern World Syste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 (1984).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Weeks, J. (1990). The Value of Difference.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