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姿伶 Chen tz-ling |
---|---|
論文名稱: |
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 The viewing Experience of Korean Drama of young Male Audience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韓劇 、男性閱聽人 、男性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korean drama, male audience, men's stud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1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過去的羅曼史與肥皂劇研究多以女性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文本與女性生活之間的關係。韓劇作為一個以羅曼史故事為主的文本,本研究探究在台灣特定的國族與性別脈絡下台灣男性與韓劇/韓流之間的連結,這包括了他們如何詮釋韓劇文本,以及對於「觀看韓劇」這件事本身的解讀與實踐。此外,本研究也透過研究者(女性)與男性研究對象間的性別互動與研究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者的反身性思考。
在Radway的女性羅曼史研究中,女性觀看羅曼史被認為是暫時性的逃避,她們藉此尋求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理想男人,而這可被視為是父權社會的無聲抗議。那麼,在台灣的性別脈絡底下,台灣的男性韓劇閱聽人為什麼看韓劇?觀看韓劇的台灣男人有著和女性羅曼史讀者相同的意義嗎?此外,本研究也企圖從中探討台灣男性的性別意識以及對兩性互動模式的期待。研究發現,相較於女性羅曼史研究中所呈現的被動樣貌-投入羅曼史中的理想男性的幻想(儘管這被解釋為對父權的無聲抗議),本研究中的男性閱聽人則顯得更具主動性,本研究中將從「招數」、「韓劇作為一種媒介」以及「對男配角的認同」三部分去探討這種主動性,而這也反映了父權社會中所鼓勵的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的情愛模式。此外,對於許多受訪者來說,韓劇裡公式化的大刺刺女人形象違反了他們心中對女人溫柔乖順的期待,因而遑論作為他們的無聲抗議了。此外,透過受訪者對於韓劇裡女人形象的評論以及對自己心中理想女人的形象描述中可以看出,台灣男人對於理想女人形象的想像有隨著時代改變而翻動的可能,但腳步恐怕是緩慢的。
再者,本研究也探討了在台灣的國族與性別的脈絡下,這些男性韓劇閱聽人如何透過談論韓國男人/韓劇裡的男人進而區分台灣男人與韓國男人,並藉以自陳他們的國家認同與兩性關係。本研究探討了這個圍繞在台灣年輕男性社群裡的、具有陽剛特質的仇韓氛圍因何且如何作用?而韓劇作為一個以女性觀眾為大宗、被視為具有陰性特質的文本,再加以台灣男性社群裡的仇韓氛圍,在此情境脈絡下,台灣的男性韓劇閱聽人面對了什麼樣的性別氣質上的質疑,而他們又如何自我詮釋?此外,這些台灣男人如何透過區隔化自己與韓劇裡的男人/韓國男人,以表明自己在性別平等面向上的優越立場,這一方面仍反映了仇韓情結,二方面,這也使得台灣男人迴避了省思自己/台灣的兩性平權問題的需要。台灣男人和韓國男人之間的關係表面上似乎是陽剛的、競爭的、不屑的,但實則也是受威脅的,甚至是學習的(以求助的姿態學習追求女性之道),即使他們並未意識到任何陰性化的可能,甚至他們將自己的行為詮釋為全然的陽剛性,但事實上,它已經不是傳統男子氣概中強調的大無畏地征服女人的姿態了,它呈現出台灣男人與韓國男人間的一種既陰又陽的關係。
英文部分(含中譯本)
Abercrombie, N.(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陳芸芸譯),臺北縣永和市: 韋伯文化國際。
Ang, I.(1992)。〈通俗虛構故事與女性主義文化政略〉,陳光興、楊明敏編,《內爆麥當奴》。臺北市 : 島嶼邊緣雜誌。
Clatterbaugh, K.(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劉建台、林宗德譯),臺北市:女書文化。
Coakley, J. (1998).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Boston: McGRAW-Hill.
Darling-Wolf, F. (2003). Male bonding and female pleasure: refining masculinity in Japanese popular cultural tests, Popular Communication 1(2), 73-88.
Farrell, W.(1987)。《男性解放》(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婦女新知出版社。
Fiske, J(2005)。《電視文化》,(祁阿紅、張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Gauntlett, D. (2002). Men’ magazines and modern male identities,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 New York : Routledge.
Gauntlett, D. & Hill, A. (1999). TV living : television, cultur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 Routledge, p209-247.
Geraghty, C. (2005). The study of soap opera,in Janet, Malden (Eds), 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 Wasko MA : Blackwell Pub.
Gray, A. (1992). Video Playtime: The Gendering of a Leisure Techn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Harding, S. (1999) 。〈男性是否可以成為女性主義思維的主體〉(鮑家慶譯,傅大為校訂),《當代》,142:76-80。
Hearn, J. and Collinson, D. (1994). Theorizing Unit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Between Masculinities, Brod, H. and Kaufman, M. (Eds), Theorizing Masculinities, CA: Sage, 39-60.
Hoberman, J. (1984). Sport and political ideology. Austin: University to Texas Press.
Hobson, D.(2004)。《肥皂劇》(葉欣怡, 林俊甫, 王雅瑩合譯),臺北市 : 弘智文化。
Kim, Hyun Mee (2005). Korean TV Dramas in Taiwa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Korea Journal, 183-205.
MacDonald, M. (1995), Representing Women, London: Arnold.
Modleski, T. (1984). Loving with a vengeance: mass-produced fantasies for women, New York: Methuen.
Morley, D.(1995)。《電視、觀眾、文化研究》(馮建三譯)。台北市:遠流。
Nixon H. & Frey, J.(2000)。《運動社會學》(王宗吉譯),臺北市:洪葉文化。
Radway, J. (1987). Reading the romance woman ,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New York.
Warren, C. (1988). Gender issues in field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Yu-Fen Ko(柯裕棻)(2004) From”Hari” to “Hanliu”, 13th JAMCO onli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http://www.jamco.or.jp/2004_symposium/en/ko/index.html
中文部分
王雅各(2002)。〈期盼改變私領域的性別隔離(推薦序二)〉,《瑞典查甫人:八個瑞典男人談平等、男性氣質與親職》。台北市:女書文化。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縣:銀禾文化。
卡維波(2004a)。〈青春睿智的左派?成年痴呆的左派?──青少年通俗文化的左翼政治〉,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社
卡維波(2004b)。〈「減肥瘦身」的女性主義標準答案錯在哪裡?從…「飲食消費與現代性」到「性感美貌的多元與普及」〉,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社。
本田親史(Honda, Chikafumi)(2006)。〈日本的「韓流現象」初探〉,《亞太研究通訊》,4:42-60。
朱立熙(1993)。《再見阿里郎:台韓關係總清算》。台北市:克寧。
朱全斌(2001)。〈從主體、認同看質化的閱聽人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69-79。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 : 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台北市 : 皇冠。
何衛平(2002)。《高達瑪》。台北:生智。
吳金鍊、曾湘雲(2002)。《從韓劇的風行看台灣閱聽人的文化認同-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大眾傳播與文化認同」。
李奎泰(2004)。〈論南北韓和臺灣關係的現狀與未來〉,《韓國學報》,18:128-149。
汪宏倫(2004)。〈現代共同體當中的怨恨心態〉,《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廖炳惠、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卓珍伃(2004)。《青少年學生收看韓劇的文化認同》,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明怡(2006)。《性別、世代與社會角色:女性閱聽人韓劇收視經驗差異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奇伯(2000)。〈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恨交織鄉土劇〉,《光華(中英文國內版)》,25(1):86-95。
林芳玫(1996)。〈走出『幹』與『被幹』的僵局──女性主義對色情媒介的爭議〉,《女性主義經典》,頁439-442,台北:女書。
林芳玫(1998)。〈A片與男性觀眾解讀-男性觀視主體位置的同一與鞏固〉,陳世敏主編,《傳播論文選集一九九七》,中華傳播學會。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林蔓繻(2006c)。〈淺談台灣偶像劇市場〉,《劇作家》,2:26-36。
林蔓繻等(2006a)。〈當流星一閃即逝 蔡岳勳、虞小卉談台灣偶像劇的崛起與衰頹〉(林蔓繻採紡,王怡之整理),《劇作家》,2:45-49。
林蔓繻等(2006b)。〈可米「胖哥」的偶像劇王國〉(林蔓繻採紡,王怡之整理),《劇作家》,2:38-43。
祁容玉(2006)。《韓劇影音的流動與下載》,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裕棻(2006)。〈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柯裕棻主編,《批判的連結》,頁135-175。台北:唐山。
柯裕棻、羅淑娟(2006)。〈Focus台灣電視劇小史〉(柯裕棻、羅淑娟資料提供;江家華、鄒欣寧整理),《誠品好讀月報》66:64-65。
胡台麗(1993)。《性與死》。台北市:張老師。
范碧珍(2001)。〈桃太郎和阿里郎佔領八點檔-台灣邁入分眾收視的市場趨勢〉,《突破雜誌》:190:102-104。
風格美女研究團隊編著(2004)。《研究林志玲》。台北市:風格者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孫瑞璤(1996)。〈「愛人同志」?還是「枕邊敵人」?淺談台灣新男性論述與運動的性別政治〉,《騷動雜誌》,1:6-16。
張作錦(2006)。〈韓國「搶」走中國端午節〉,《遠見雜誌》,239:280-282。
畢恆達(2000)。〈對男子氣概的反思〉,《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7:1-3。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 : 女書文化。
畢恆達、謝慧娟(2005)。〈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中的性別處境與政治〉,《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93-120。
莊建庭(2006)。《台灣地區男性大學生及研究生搭訕場域經驗之質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家豪(2005)。《文化全球化下的韓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子軒(2007)。《國族(的)運動-台灣棒球與國族認同》,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六十八期,網址: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68/journal_park681.htm。
陳依秀(2004) 。《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良(2008)。《協商男性氣概—男性時尚雜誌讀者的解讀與性別實踐》,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馨(2005)。〈婦女、和平與女性主義〉,國際邊緣(全球千名婦名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專題),網址:
http://intermargins.net/Headline/2005/peace/criticism_13.htm。
彭渰雯(2005)。〈在宰制和需求之外-性消費者論述的女性主義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131-175。
黃哲斌(2004)。〈恨、笑話及匿名的世界〉,中國時報浮世繪(2004.7.27)
黃清龍(2008)。〈有必要這樣醜化韓國人嗎?〉,黃清龍的中時部落格(上線日期2008.6.13),網址:http://blog.chinatimes.com/noa/archive/2008/06/13/287435.html?page=3#FeedBack。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的性別支配論為分析架構〉,《台灣社會學》,5:73-132。
甯應斌(1998)。〈Harding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哲學論文集》,261-296,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楊繼群(2007)。〈古裝劇收視市場分析〉,《尼爾森媒體研究》,2007年4月號。
楊繼群(2008)。〈台灣戲劇市場的收視分析〉,《尼爾森媒體新知》,2008年1月號。
葉文忠(2001)。《台灣引進外國戲劇節目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緯來電視網韓劇經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伊倩 ( 2004 ) 。《韓劇閱聽人研究-以台北女性為例》,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02)。〈足球 不是國族主義與媒體營利的工具〉,南方電子報 (2002.06.27)。
鄭景文、張耀川、陳彥君、蔡正育(2007)。〈淺談足球文化與國家認同〉,《運動知識學報》,4:193-201。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蕭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臺灣社會學刊》,30:135-164。
謝小岑(1999)。〈男性如何可能成為女性主義思考主體〉,《當代》,142:88-89。
謝仕淵、謝佳芬(2003)。《台灣棒球一百年》。台北市:果實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謝慧娟(1995)。《女性研究者在田野-田野研究中的性別意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玓(2003)。〈瓊瑤的話〉,《媒體小舖電子報》,78。
嚴祥鸞(1997)。〈訪談的倫理和政治-女性主義社會學者的自我反思〉,《婦女與兩性學刊》,8:199-220。
饒怡雲(2005)。《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聞
〈全智賢 溫柔不野蠻〉。(2002.6.20)。聯合晚報,22版。
〈網友胡謅 攪亂中韓友誼 豆漿說、釋迦說、孔子說 自我踢爆成笑柄〉。(2008-06-10)。世界新聞網,網址:http://www.worldjournal.com/wj-la-news.php?nt_seq_id=1728609
〈釋迦牟尼是韓國人?臺媒假新聞愈演愈烈〉。(2008.08.07)。朝鮮日報,中文版網址: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8/08/07/2008080700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