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仰芳
Liu Yang Fang
論文名稱: 日系混血美:台灣本土時尚圈的生產邏輯
Japanese Mixed-race Beauty: The Production Logic of Local Fashion Field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混血混血妝女性雜誌時尚文化中介者《ViVi》《美人誌》種族日本時尚
英文關鍵詞: mixed-race, mixed-race makeup, women's magazine, fashion, cultural intermediaries, 《ViVi》, 《Beauty》, race, Japanese Fash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8下載:7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從西元2007年底開始,自日本開始的「混血顏」風潮逐漸延燒至台灣時尚美妝界,意欲妝扮成歐亞混血兒的「混血妝」開始在雜誌彩妝教學單元與美妝部落格中出現。至今,網路上可找到超過半百篇的相關文章,時間橫跨三年以上。本研究以「混血顏」與「混血妝」風潮為研究主題,透過蒐集與分析相關媒體資料、針對雜誌讀者與生產者進行深度訪談、親身前往雜誌影像生產場域進行田野研究,疏理出混血美及雜誌美感的生產脈絡與邏輯。

研究發現可分三個章節討論。首先,第二章說明日系與本土女性雜誌的美感生產與實作情形。本研究發現,日系女性雜誌國際中文版與本土女性雜誌處在全球流行時尚中的次級位置,我將其稱為「次級審美迴路」,在此迴路中的時尚工作者們進行著被框限的審美勞動,日復一日地重複日本時尚文化的套裝複製工程,造成低落的工作認同與美感產製反身性。第三章則試圖整理混血美感自西元2004年以來於台灣時尚圈的相關發展歷程,並提出在地明星模特兒培養機制闕無的問題,以及「混血顏」如何被本土美感經濟複合體系收編之過程。最後,建立在第二、三章的基礎之上,第四章進而提出混血美感的建構及其種族想像。「混血顏」風潮反映台灣在地時尚圈的美感生產實作習慣與準則,與其說混血美感為一被發現的新興美感,不如說其鞏固了既有美感霸權,並且建立在堅不可破的種族階序之上。而在視覺導向、資訊片斷的時尚演藝界中,具有種族莫辨臉龐的模特兒與藝人,即利用此種族階序開創耐人尋味的種族化明星地位。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一、「包準被誤會」:混血妝與混血顏風潮 1 二、《ViVi》雜誌與日本混血名模 4 第二節 混血兒的歷史、階級與種族想像 8 一、種族論述中的跨國浪漫關係與種族想像 8 二、混血兒的歷史與階級政治 12 第三節 日本女性雜誌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 17 一、日本女性雜誌在台灣 17 二、日系裝扮在台灣 20 三、日系裝扮中的無國籍遊戲:「後種族」的可能性 22 第四節 文化中介者 24 第五節 研究問題與方法 28 一、研究問題 28 二、方法 28 第二章 日系與本土女性雜誌的美感生產與實作 31 第一節 次級審美迴路 31 一、拷貝日本時尚:次級審美迴路中被框限的審美勞動 31 二、網路拍賣:新興平民時尚與High Fashion的辯證 33 三、台灣時尚圈文化速寫:時尚資本(Fashion Capital)的累積 36 第二節 雜誌美感的微觀政治:雜誌社觀點 41 一、《ViVi》與《美人誌》的目標讀者群與雜誌定位 42 二、雜誌美感生產的套裝行程:編輯例行公事 43 三、困境 47 第三節 雜誌美感的微觀政治:前進拍片現場 50 一、情境:從音樂看次級審美迴路的階級與勞動 50 二、權力分配協商與工作認同 51 第三章 混血顏風潮在台灣發展歷程之解析 58 第一節 混血顏風潮開始前 60 一、攝影數位化 60 二、網路拍賣產業與美妝部落格興起 60 三、本土/日系雜誌妝容的變化:「什麼都要有」的日系本土女性雜誌妝61 第二節 混血顏風潮發展歷程 64 一、尚未符號化的混血美感 64 二、西元2007年:混血顏風潮醞釀期 66 三、西元2008年:混血妝容出現,「ViVi」風崛起 67 四、西元2009年:混血代言人《ViVi》模特兒,混血顏商品化 69 五、西元2010年之後 72 第三節 相關妝容整理 77 第四節 小結 80 一、明星模特兒跨國培養機制 80 二、本土美感經紀複合體系之收編,從扭捏造作到理直氣壯 80 第四章 混血顏風潮的混血美感建構與種族想像 83 第一節 本土時尚產業生產脈絡下的混血美感再現 83 一、由編輯掌控的低反身性時尚符號 83 二、創造不存在的混血女神:時尚的非真實特質與去地想像 84 三、無所不在的混血顏 89 第二節 《ViVi》的混血顏霸權與台版階級危機 91 一、雜誌中介的混血美感 91 二、岌岌可危的台版《ViVi》階級 93 三、小結:自我殖民、後殖民與異國情調 95 第三節 混血顏的想像及再確認:混血顏風潮與在地種族論述 96 一、種族外貌階層與政治不正確 96 二、混血美感的在地種族論述:異國外貌移動的種族階級 99 三、小結 105 第五章 結論 10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貢獻 106 一、次級審美迴路中的日本時尚美感複製 106 二、混血顏風潮的產業與文化意涵 107 三、研究貢獻 107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109 一、從「網拍麻豆」找尋風格化模特兒的可能 109 二、研究者位置:圈外人參透圈內文化的方法與建議 109 三、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1

林均郁(2007)。《從「林志玲現象」與「名模熱」看台灣名模產業與影視娛樂產業之間的關係》。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純秀(2008)。〈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佑群(2010)。《日本時尚考》。台北:方智。

徐孟延(2007a)。〈美麗化身─流行時尚雜誌讀者對美的接收與詮釋〉,文化研究學會2007年年會圓桌會議「影與音的生活紋理與實踐」論文。

徐孟延(2007b)。《美麗化身─流行時尚雜誌讀者對美的接收與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幼君(2006)。《日文雜誌國際中文版初探─以女性雜誌為研究對象》。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所碩士論文。

周欣君(2002)。《女性雜誌市場區隔與產品定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玲(2004)。〈投射好萊塢、想像熱女郎:二、三○年代好萊塢與中國電影的文化互涉〉,收錄於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第三章,頁115-196。台北:麥田。

周鄧懿貞(2006)。《全球化下的女性時尚雜誌研究》。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筱恬(2010)。《歐美派、日系風:台灣女性時尚雜誌的產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岩淵功一(1997),蘇宇鈴譯(2000)。〈日本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 「芳香」?〉,收錄於李天鐸編(2000)。《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區向的思辯》。台北:亞太圖書。

張小虹(2002)。〈需飾中國:流行時尚設計中的文化曖昧〉,收錄於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聯合文學。

黃正政(2009)。《美貌、身體與自我認同:台北年輕女性的妝扮經驗》。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姚村雄(2002)。〈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中之「台灣女性圖像」研究〉。《設計學報》,第7卷第2期,頁117-136。

紀佳嫻(2004)。《解碼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詠萱(2009)。〈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在地化」策略研究─從「在地切割」與「在地重組」的觀點出發〉,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

陳啟健(2009)。《時尚、影像、美的幻影:從時尚中介看當代美學的產製》。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1997)。〈銷售女體,女體勞動:百貨專櫃化妝品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台灣社會研究》,第二期:pp47-81。

藍佩嘉(2009)。《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

羅如芳(2005)。《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之市場行銷策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喻婷、盧鴻毅、侯心雅(2009)。〈影響閱讀行為的因素及其結果:以日系時尚女性雜誌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

康庭瑜(2007)。《流動女體的跨國敘事: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與認同型構》,台灣大學社會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仰芳(2009)。〈從《ViVi》讀者觀點看混血的審美與認同〉,發表於《根源與路徑:文化研究十週年》2009年文化研究會議。

劉人鵬(2000)。〈「西方美人」慾望中的「中國」與「二萬萬女子」:晚清以迄 五四的國族與婦女〉,收錄於劉人鵬著《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第三章,pp129-195。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楊芳枝(2004)。〈美麗壞女人:流行女性主義的歷史建構政治〉,收錄於謝臥龍編(2004)。《知識型構中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pp.455-486。唐山出版社。

殷寶寧(2006),《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台北:左岸。

梁瑞珊(2005)。《戰後台灣化妝品產銷與女性妝扮文化(1950-1980)》。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甯應斌(2004)。〈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硏究室。

Adrian, Bonnie (2003). ‘Making Up the Bride’, in “Framing the Bride: globalization beauty and romance in Taiwan’s bridal industry”, Chapter 5, 147-179.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li, Suki (2005).‘Uses of the Exotic: Body, Narrative, Mixedness’ in Alexander, C.and Knowles, C. (eds.) Gendering Race, Racing Gende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

Ashikari, Mikiko (2005) ”Cultivating Japanese Whiteness—The “Whitening” Cosmetics Boom and Japanese Identity”, Journal of Material Culture, Vol.10(1):73-91.

Beech, Hannah (2001). “Eurasian Invasion”. TIME, Apr.23.

Darling-Wolf,F. (2001). Gender, Beauty, and Western Influence: Negotiated Femininity in Japanese Women's Magazines. In Elizabeth L. Toth &Linda Aldoory (Eds.), The Gender Challenge to media: Diverse voices from the field (pp. 277-311). Hampton Press.

Darling-Wolf, F.( 2004), “Sites of attractiveness: Japanese women and westernized representations of feminine beauty”,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Volume 21, 325 – 345.

Durham, M. (2005, May 26). Myths of Race and Beauty in Teen Magazines: A Semiological Analysis. Conference Papers --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3, 2008, from Communication & Mass Media Complete database.

Frith, K. & Shaw, Ping & Cheng, Hong (2005),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y : A Cross- Cultural Analysis of Women’s Magazine Advertising”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rch 2005, p56-p70.

Haritaworn ,J. (2009). ‘Caucasian and Thai make a good mix ‘: Gender, ambivalence and the ‘mixed race’ body.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Vol 12(1) 59-78.

Ho, Josephine (2003). “From Spice Girls to Enjo-Kosai: Formation of Teenage Girls’ Sexualities in Taiwan.”,
"http://sex.ncu.edu.tw/members/ho/paper/SpiceGirls_to_%20EnjoKosai_tw.pdf"

Hooks, Bell(1992). “Eating the Other:Desire and Resistance” in Hooks, Bell(1992). Black Books :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Huang, Yachien (2008). ‘Consuming Sex and the City: Young Taiwanese Women Contesting Sexuality’. in Youna Kim (ed) Media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in Asia, pp 188-202.

Jiwani, Y. (2005). ‘The Eurasian Female Hero[ine]: Sydney Fox as Relic Hunter’,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32(4): 182-92.

Johansson , P. (1999). ‘Consuming the Other: the Fetish of the Western Woman in Chinese Advertising and Popular Culture’, Postcolonial Studies, Vol 2, No 3, pp377-388.

Johansson, P. (2001). ‘Selling the ‘Modern Woman’: Consumer Culture and Chinese Gender Politics’, in Shoma Munshi (ed), Images of the Modern Woman' in Asia: Global Media, Local Meanings. Richmond : Curzon.

Jones, Geoffrey (2008). ‘Blonde and Blue-Eyed? Globalizing Beauty, c.1945-c.198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 61, Issue 1, pp. 125-154.

Kawashima, T. (2002). “Seeing Faces, Making races: Challenging Visual Tropes of Radical Difference.” Meridians: Feminism, race, transnationalism vol. 3(1):pp161-190.

Kondo, Dorinne k. (1997). “About face: performing race in fashion and theater”. New York: Routledge.

Lu, Sheld H. (2000). ‘Soap Opera in China: The Transnational Politics of Visuality, 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Cinema Journal, Vol 40, No 1, 25-46.

Ma, Eric Kit-Wai (2006). ‘Transborder visuality: The Cultural transfer betwee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Vol. 9(3), pp347-357.

Matthews, J.(2007). “Eurasian Persuasions: Mixed Race, Performativity and Cosmopolitanism.”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Vol. 28, No. 1, pp.41-54.

Miller, L. (2004). ‘Youth fashion and changing beautification practices’. in Mathews. G & White B Ed. Japan’s Changing Generations: Are young people creating a new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Moskowitz, M. L. (2008). “Multiple Virginity and Other Contested Realities in Taipei’s Foreign Club Culture”. In Sexualities, Vol. 11(3), pp.327-351.

Rhodes, Gillian etc (2001). “Attractiveness of facial averageness and symmetry in non-Western cultures : In search of biologically based standards of beauty”. Perception, Vol.30, pp611-65.

Teng, E. J. (2006). ‘Eurasian Hybridity in Chinese Utopian Visions:From “One World” to “A Society Based on Beauty” and Beyond ‘. in positions Spring 14:1.

Toth, Csaba (2008) “J-Pop and performances of young female identity: Music, gender and urban space in Tokyo.” Young 16(2): 111-129.

Yang, Fang- Chih Irene (2004). “International 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exuality in Taiwan”. In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Vol. 37, No. 3, pp.505-530.

Young, Yoo Sun (2007).”Embodiment of American Modernity in Colonial Korea” in th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edited by Kuan-Hsing Chen and Chu Beng Huat ,225-245.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Yoshimi, Shunya & Buist, David (2003). “ ‘America’ as desire and violence:Americanization in postwar Japan and Asia during the Cold War”.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4(3), pp433-45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