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均庭
CHOU, CHUN-TING
論文名稱: 當幕後置入鏡前: 電視台體制下的環境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
From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s to Appearing in The Films: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Filmmaker Ke Jin-yuan in Taiwan's Television System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口試委員: 劉昌德 唐士哲
口試日期: 2021/06/0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幕後置入鏡前環境紀錄片紀錄片工作者柯金源電視紀錄片工作者
英文關鍵詞: From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s to Appearing in The Films,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Documentary filmmaker, Ke Chin-yuan, Television Documentary filmmaker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55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7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全球自然災害頻傳,環境保育成為地球公民不可忽視的共同議題。隨著科技發展,以影像紀錄環境變化、主張環境正義的紀錄片作品扮演著為社會大眾傳遞環境意識重要的中介角色。但是從國外《不願面對的真相》、《第11個小時》等知名環境紀錄片卻被批評其敘事過度主張生態恐怖主義(eco-terrorism),內看台灣的《±2℃》、《看見台灣》兩部院線環境紀錄大片,同樣以生態恐怖主義作爲論述基底,以恐懼呼籲的情緒說服策略,試圖挑起觀者的行動。環境紀錄片除了恐懼呼籲外,有無另闢蹊徑的做法?
    長年紀錄追蹤台灣各地環境生態的公視紀錄片導演柯金源,2019年以《前進》入圍台北電影獎的最佳紀錄片。《前進》由柯金源拍攝台灣30年來的環境運動串連而成,除了感受到時間推移,導演將自己的身影、聲音置入片中,以「後設」、「片中片」手法帶入每一段環境公害抗爭。帶給觀眾「親臨現場」、「幕後式」的思考,成功吸引觀影者對於「環境正義」的另一種可能性。柯金源使用紀錄片工作大量揭露的表現方式,即本研究提出之—「幕後置入鏡前」手法。
    本研究以紀錄片工作者的角度切入,研究柯金源30年來的環境紀錄片作品,主要關注《前進南極》(2008)、《黑》(2013)、《前進》(2018)及《神殿》(2019)四部作品中「幕後置入鏡前」手法,並加以分類。再透過深度訪談探究其拍攝、製作動機,進而討論此表現手法的能動性。盼能以文本分析輔以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方法,提供學界關於台灣電視台體制下之環境紀錄片工作者的研究視角。

    In recent years natural disasters have been reported frequently around the world,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issue which the Earth Citizens could not ignore.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y, documentary productions that record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advocate environmental justice, are playing an initial mediating role in convey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o the public. However, well-known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ies abroad, such as <An Inconvenient Truth> (2006) and < The 11th Hour > (2007),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their overly advocating eco-terrorism narrative, and meanwhile, Taiwanese well-known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ies such as <±2℃> (2010) and <Beyond Beauty: Taiwan from Above> (2013), have also used eco-terrorism narrative as their basis discourse, trying to provoke viewers to action through emotional persuasion strategy of fear appeal. Apart from the fear appeal, is there any alternative performative way to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ies?

    Ke Chin-yuan, a PTS documentary film director, who has tracked the environmental ecology around Taiwan for ages, was shortlisted for the Best Documentary at the 2019 Taipei Film Awards with <The Age Of Awakening> (2018). <The Age Of Awakening> (2018) is a documentary made up of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Taiwan. In addition to feeling the passage of time, Ke has tried a way of putting his figure and voice into the film, bringing in each part of the fight against environmental hazards through ‘meta’ and ‘film in film’. As a result, it has successfully led to an alternative possibility of the performative way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viding audiences thoughts of ‘attend in person’ and ‘behind the scenes’. The way Ke widely exposing his work behind the scenes throughout the filmmaking, is the performative way of environmental filmmaking mentioned in this study --‘From Behind the Scenes to Infron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ocumentary filmmaker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and characterize Ke’s documentary production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mong these productions, the performative way of ‘From Behind the Scenes to Infront’ in <Our Antarctic Dream> (2008), <Black> (2013), <The Age Of Awakening> (2018), and <Sacred Forest> (2019),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study. Furthermore,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also aims to explore Ke’s filmmaking motivation and to carry out a discussion on the agency of his performative way.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textual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contribute a research perspective from the environmental documentary filmmakers under the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system in Taiwa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背景 5 一、環境紀錄片「恐懼呼籲」的窮途末路? 5 二、紀錄片工作者的幕後揭露 7 三、幕後置入鏡前之定義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參與式紀錄片與導演揭露的差異 17 第二節、 電視台體制影響的紀錄片發展 20 一、電視紀錄片工作者影響下的「幕後置入鏡前」紀錄風格 21 二、新聞雜誌節目還是紀錄片? 25 第三節、電視台體制下的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28 一、柯金源與其畢生之作 28 二、柯金源環境紀錄片文本的論述角度 34 第四節、研究問題 3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紀錄片「幕後置入鏡前」手法的分類 41 一、Bill Nichols的紀錄片聲音模式模型 42 二、本研究「幕後置入鏡前」分類模型 45 三、柯金源紀錄片「幕後置入鏡前」的分類概述 46 第二節、深度訪談法 56 一、深度訪談法 56 二、研究主體與訪談操作 57 三、訪談題綱設計 58 四、《財訊》專欄文本分析 60 第肆章 柯金源視角的「幕後置入鏡前」手法 61 第一節、柯金源環境紀錄片中「幕後置入鏡前」手法應用 61 第二節、「幕後置入鏡前」與柯金源環境紀錄片「自我揭露」的角色差異 70 第伍章 柯金源的方法與位置 83 第一節、柯金源田野工作的特徵 83 第二節、置身於電視台體制內的環境紀錄片導演 94 一、公共電視提供環境紀錄片的產製條件 95 二、柯金源於公視的價值 98 第陸章 結論 107 第一節、柯金源的幕前形象 107 第二節、環境類型紀錄片「幕後置入鏡前」的反身性 109 第三節、台灣電視台體制難以再培養環境紀錄片導演 112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附錄一、柯金源導演訪談同意書 127

    中文部分
    breeze1985(2006年4月12日)。〈[座談]-台灣尚未出現的紀錄片誠品紀錄片影展 4.9 座談筆記〉。批踢踢實業坊。取自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144826113.A.7D6.html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7年8月4日)。〈私電影——當拍攝者就是被攝者:金修彬、陳婉真對談(上)〉。《上報》。取自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22151
    王玉燕(2007)。《環境議題紀錄片的敘事策略研究:一個集體行動框架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亞維譯(2012)。《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出版。 (原書Richard M. Barsam,[1992]. Nonfiction Film: A Critical History Revised and Expanded.)
    王秋今(2017)。《台灣原住民的環境創傷:以紀錄片《看見台灣》,《阿里 88》,《Kanakanavu的守候》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 Bill Nichols 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1-33。
    王慰慈(2006)。〈台灣紀錄片再現模式分析-以 921 地震紀錄片《生命》為例〉。《藝術學報》,78: 79-100。
    何茂田(2006)。《哈伯瑪斯溝通行動之互為主體性論述及其教育啟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象元(2015年3月27日),〈318一週年專題】「這影片不能變成一言堂,它非常期待而且歡迎被批評」:專訪3154人贊助拍攝的《太陽不遠》製片賀照緹〉。《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sunflower-student-movement-anniversary/14379
    李怡臻(2015)。《柯金源紀錄片中的敘事觀點與環境正義》。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學位論文。
    李倩婷(2014)。《從獨立性觀點論我國公共電視體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李紋鋒(2007)。《「紀錄觀點」究竟紀錄誰的觀點?且看公視教改系列紀錄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道明(2009)。〈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10:79-109。
    李道明(2011)。〈歷史、記憶、再現與紀錄片〉。《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李道明(2011)。《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余如季口述〉。《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文建會。
    林木材(2008年5月4日)。〈【公共電視VS.紀錄片】訪公視「紀錄觀點」節目製作人古國威(訪問、整理/林木材)〉。《紀公報第四期》。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8/05/vs_8367.html
    林木材(2011)。《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台北:遠流出版。
    林木材(2013年11月24日)。〈《看見台灣》,見與不見〉。《電影‧人生‧夢》。 取自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2013/11/blog-post_24.html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84:77-110。
    林蕙娟(2013)。《國際新聞雜誌節目敘事結構分析─ 以文茜世界週報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論。
    邱貴芬(2016)。《「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柯金源(1995)。〈「獼」足珍貴—獼猴是台灣「先期原住民」〉。《財訊月刊》,1995年6月,頁60。
    柯金源(1996)。〈私宰海豚目睹記〉。《財訊月刊》。1996年4月,頁60。
    柯金源(1996)。〈海茄苳之死〉。《財訊月刊》。1996年4月,頁58。
    柯金源(1997)。〈柴山獼猴飽食終日〉。《財訊月刊》。1997年10月,頁66。
    柯金源(1998)。〈「山大王落難荒島」〉。《財訊月刊》。1998年6月,頁72。
    柯金源(1998)。〈中港溪已成毒溪—魚群第三度集體死亡〉。《財訊月刊》。1998年7月,頁72。
    柯金源(1998)。〈天長地久的毒水〉。《財訊月刊》。1998年6月,頁74。
    柯金源(1998)。〈桃園之紫 台灣之恥〉。《財訊月刊》。1998年11月,頁74。
    柯金源(1998)。〈黑比臭更嚴重〉。《財訊月刊》。1998年6月,頁76。
    柯金源(1999)。〈工業餘毒就在你身邊〉。《財訊月刊》。1999年2月,頁70。
    柯金源(1999)。〈水田用水遭汙染動搖國本〉。《財訊月刊》。1999年4月,頁76。
    柯金源(1999)。〈四百萬人的悲哀—水汙染!〉。《財訊月刊》。1999年5月,頁77。
    柯金源(2000)。〈「反污大法」大功告成〉。《財訊月刊》。2000年2月,頁79。
    柯金源(2000)。〈上有上策,下有下策 毒水橫流全台灣,一個官員都沒罪?〉。《財訊月刊》。2000年8月,頁76。
    柯金源(2000)。〈台灣廿一條廢水河川〉。《財訊月刊》。2000年1月,頁72。
    柯金源(2000)。〈台灣廿一條廢水河川〉。《財訊月刊》。2000年1月,頁72。
    柯金源(2001)。〈逐猴令獼猴又被迫大撤退〉。《財訊月刊》。2001年6月,頁77。
    柯金源(2002)。〈台灣千年扁柏首次曝光〉。《財訊月刊》。2002年10月,頁60。
    柯金源(2002)。〈你來加油,我送毒瘤 台灣二千一百座加油站汙染問題勿輕忽〉。《財訊月刊》。2002年4月,頁66。
    柯金源(2003)。〈獼猴列傳〉。《財訊月刊》。2003年4月,頁73。
    柯金源(2004)。〈猴年猴子犯太歲〉。《財訊月刊》。2004年1月,頁82。
    柯金源(2018)。《我們的島 台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記錄》。台北:衛城。
    柯金源Flickr(2021年5月15日閱),Flickr。
    取自https://www.flickr.com/photos/kechinyuan/
    洪健倫(2014年7月29日)。〈國家機器騙術拆穿事件簿專訪《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導演李惠仁〉。《放映頭條》。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26
    紀公報(2008年12月22日)。〈【談紀錄片的社會意義】「紀錄片的社會功能與歷史意義」專題座談文字摘錄〉,《紀公報第九期》。取自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15.html?view=classic
    紀文章(2016)。《當代環境運動紀錄片的構框與動員策略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福德,、胡元輝(2016)。〈我國公視節目規劃策略之探討〉,《傳播文化與政治》,143-197。
    馬力歐(2019年8月9日)。〈紀錄片導演|陳芝安:我每次拍紀錄片,都像是在處理自己生命中的困頓〉。《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取自https://drinkwithmario.thenewslens.com/article/5da7e10a3b707e001150adfa
    張雅婷(2017)。《台灣紀錄片的災難再現︰以羅興階,楊力州,黃信堯為例》。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傳芬(2013)。《臺灣水域生態意識的文化再現:以吳明益、Mayaw Biho與柯金源為例》。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力昕(2014)。《真實的叩問 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麥田。
    郭力昕(2018年3月11日)。〈見證台灣存亡絕續——全民該讀《我們的島》〉。《自由評論網》。取自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82746
    郭佩宜、王宏仁(2019)。《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新北市:左岸文化。
    郭岱軒(2019年5月29日)。廢直粉時間【郭岱軒Facebook粉絲專頁】。
    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401050493955867
    陳芝安(2019)。《一雙紀錄片的眼睛:影像敘事時代,人人都需要的拍片力,紀錄片導演給你的6堂必修課》。台北:遠流出版。
    陳品君(2016)。〈紀錄片作為國族寓言:我們的另一堂地理課〉。新聞學研究,1-32。
    陳淑芳(2013)。《自由移動的美妙旋律──柯金源《獼猴列傳》。《擺盪》的紀錄觀點》。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惠貞(2014)。《紀錄亞洲》。台北:遠流出版。
    黃炳彰(2016)。〈風頭水尾:濁水溪出海口環境正義的追討:以紀錄片黃信堯帶水雲、柯金源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為例〉。《臺灣文學臉孔的多元書寫與實踐 第十三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7-237。
    董雅芳(2016)。《從地方到國族寓言:以齊柏林,黃信堯,洪淳修的環境紀錄片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
    趙恩潔、蔡晏霖(2019)。《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新北市:左岸文化。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教育社會所 。
    劉昌德(2011)。〈台灣紀錄片的產製,消費,與勞動:作為公部門的影視外包工作及其影響〉。《新聞學研究》,47-87。
    劉涵竹(2017年11月6日)。〈Stand做得好是幽默 Stand做不好當心自取其辱〉,《1111職涯論壇-媒體人小圈圈》。取自https://www.jobforum.tw/discusstopic.asp?cat=media&id=127897
    潘淑滿(2003)。《 質性研究: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崇隆主編(2009)。《愛恨情愁紀錄片》。台北:同喜文化。
    蔡慶同(2012)。〈再現弱勢: 從《月亮的小孩》到《水蜜桃阿嬤》〉。《文化研究》,117-146。
    盧非易(2001)。〈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立與片目研究初探〉。《廣播與電視》,1-25。
    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韓旭爾(2001)。《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毓群(2013)。《蘭嶼紀錄片的主體性建構與反思》。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弘旭(2010年11月4日)。〈柯金源 搏命抓住每一次拍攝機會〉。《今周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9/post/201011040023/
    羅苡瑄(2014)。《優質新聞雜誌節目產製研究-以民視異言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盛達(2016)。《公共電視新聞專題產製環境下的紀錄片北風創作論述》。國立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婷雯(2015)。《台灣生態紀錄片之產製方式及製作表現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應用媒體藝術組碩士論文。
    羅禕英(2014)。〈台論 1980-2009 台灣社會紀實類紀錄片美學的遞嬗〉。文化研究雙月報》,22-30。
    蘇威銘(2014)。《台灣當代院線記錄片的革新與困境──以楊力州的作品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Malinowski, Bronislaw. (1922).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London: Routledge.
    Nichols, Bill. (2017).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ufi, M. (2014). Ecocinem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documentary genre from the 11th Hour (2007) to the Age of Stupid (2009) and finally the Cove (2009). Switzerland: University of Lucerne.
    參考影片
    Davis Guggenheim (2006). An Inconvenient Truth [DVD].《不願面對的真相》。臺北市 : 得利影視。
    Louie Psihoyos (2011). The Cove [DVD].《血色海灣》。 臺北市 : 前景娛樂公司。
    Nadia Conners (2008). The 11th Hour [DVD].《第11小時》。新北市 : 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1998)。《第4集 沉沒的地平線》。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2020)。《【驚!新北八里有沙漠|淡水河變遷|中年大叔來講古_現在怎會這樣?!】EP.01》。公共電視我們的島Youtube
    王久良(2016)。《塑料王國》。Giloo紀實影音。
    吳乙峰(2004)。《生命》。臺北市 : 全景文化。
    吳耀東(1998)。《在高速公路上游泳》。導演提供。
    李惠仁(2014)。《不能戳的秘密》。臺北市 : 同喜文化。
    李權洋(2010)。《有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沈可尚(2012)。《築巢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0)。《來自斷層的消息》。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2)。《烏坵.ROC》。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3)。《阿瑪斯》。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4)。《記憶珊瑚》。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4)。《獼猴列傳》。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5)。《天大地大》。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5)。《渡・東沙》。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6)。《產房》。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7)。《天堂路》。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8)。《前進南極》。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9)。《登峰造極》。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09)。《夢想顛峰》。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0)。《森之歌》。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0)。《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0)。《擺盪》。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1)。《海岸群像》。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1)。《退潮》。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3)。《空襲警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3)。《黑》。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4)。《水戰》。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4)。《海》。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4)。《餘生·共遊》(上、下兩集)。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5)。《命水》。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6)。《暗流》。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7)。《太平島》。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8)。《前進》。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柯金源(2019)。《神殿》。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黃室淨、洪雯麗(2010)。《±2℃》。臺北市 : 偉太廣告版權管理。
    麥覺明(2019)。《黑熊來了》。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黃信堯(2010)。《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蔡崇隆(2000)。《島國殺人紀事1》。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簡毓群(2021)。《海的盡頭》。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