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惠婷 |
---|---|
論文名稱: |
後海角時代下台灣觀眾的「國片」想像與消費實踐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8 |
中文關鍵詞: | 國片 、觀眾 、消費實踐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6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1 下載:7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國片在票房和出品數量上皆有顯著成長,但台灣電影市場長期為好萊塢電影獨占,故國片觀眾仍屬少數。重要的是,「國片」一詞指涉對象為何值得討論。受冷戰時期兩岸政治局勢影響,過往界定國片的法規標準保有解釋空間,學術研究中常用的國家電影(national cinema)概念亦不見得適用於台灣。《海角七號》的成功,不僅讓國片自2008年起重回觀眾消費選擇之列,也逐漸開啟觀眾對「國片」的另一種想像。
本研究採取觀眾的視角,第一部分深入描寫三種國片觀眾的觀影脈絡、品味養成,以及看國片的社會性意義。過往收看好萊塢電影和大師經典的經驗,成為觀眾品評國片的基礎。相較於更普遍的大眾,本研究受訪者屬於「電影愛好者」,因為喜愛電影、擁有多元的觀影經驗,雖然他們對於電影社交功能與多樣性的期待難以透過國片滿足,但這群電影愛好者也較勇於嘗試各種國片題材。他們不屬於「國片迷」或「國片觀眾」,卻是國片的基本客群。
第二部分則先定義何謂「國片」,接著探討觀眾在國片消費背後的心理因素。本研究受訪者認為,以「台灣電影」為名,更能精確指出導演為台灣人、在台灣取景,且故事背景與台灣有關的作品。儘管華語電影同時存在於市場上,但台灣電影特有的「熟悉感」,讓他們一方面對台片展現更大的包容力,一方面也在金馬獎與中國電影競爭時,透露對台灣電影未來的焦慮。
毛雅芬(2008年5月7日)。〈她給台灣不一樣的電影:原子映象負責人劉蔚然專訪〉。放映週報第156期,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93
王雅蘭、項貽斐、蘇詠智、陳于嬙(2013年12月31日)。〈電影 大銀幕票房集中 創意要衝出頭〉,《聯合報》,C4版。
古淑薰(2004)。《台灣電影生產場域分析,1998-2003》。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桂芳(2005)。〈台港電影的互動(一):1945-1967〉,黃建業(主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頁20-23。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朱俞(2011)。《從文化認同檢視年輕族群對國片的消費行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新聞局(2005)。《2005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6)。《2006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7)。《2007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8)。《2008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吳廷勻(2006)。《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Bourdieu)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徑》。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台北:時報。(原書Anderson, B. [1999].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台北:遠流(原書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原書Turner, G.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林玉鵬(2005)。《全球化時代下的民族國家電影:文化公民權視野的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志勳、張士達(2011年8月24日)。〈九把刀挺好片不挺國片〉,《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00103+112011082400020,00.html
林雨澄(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昱(2013)。《台灣影評活動的文化政治與經濟:從「新電影」到「後-新電影」》。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林珮萱(2013年7月1日)。〈悶經濟時代「在地」一枝獨秀〉,《遠見》,325。
邱莉玲(2013年6月1日)。〈總舖師 搶攻暑假票房〉,《工商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01000220-260210
邱貴芬(2003a)。〈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 45-65。
邱貴芬(2003b)。《後殖民及其外》。台北:城邦。
邱貴芬(2005)。〈「亞洲性」、「台灣性」與全球化時代「台灣」的展演空間〉,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編),《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年度研究成果論文集》,頁469-495。台中:國科會。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14)。〈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14年12月)〉。取自http://esc.nccu.edu.tw/app/news.php?Sn=166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特勤組、楊景婷(2011年12月10日)。〈徐若瑄素顏挺國片 喬裝大嬸得意變路人〉,《蘋果日報》,C4版。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9)。《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1)。《2011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2)。《2012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13)。《2012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無日期),〈電影大事記2000~2009〉。取自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http://www.ctfa.org.tw/history/index.php?id=1101
康育萍(2013)。《集體北上-中港合製電影中的文化勞動分工:以CEPA為界》。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士達(2013年2月2日)。〈達人看電影 大尾鱸鰻:髒話的另一種可能〉,《中國時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3020200010,00.html
張士達(2013年3月2日)。〈《大尾鱸鰻》做錯了什麼〉,《中國時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3030200010,00.html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倫(2003)。〈新電影‧影展與「後」新電影〉,《當代》,78: 98-107。
張為竣、曾桂香(2013年9月15日)。〈影壇熟齡風熱映《中年導演尋夢記》〉,《聯合晚報》,A4版。
張哲豪(2010)。《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良(2005)。〈台港電影的互動(二):1968-1997〉,黃建業(主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頁24-26。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莊佳穎(2006)。〈國族主義的再寫-崛起於每日實踐生活現場的台灣(人)國族主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2(4): 169-201。
莊佳穎(2012)。〈再/誤現1895:電影《一八九五》的產製與消費〉,《台灣學誌》,5: 85-110。
許世穎(2014年9月10日)。〈《冰毒》拚奧斯卡外語片入圍〉,《中國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10000770-260112
郭力昕(2014年5月1日)聆聽與對話-青年世代重啟民主教育。獨立評論@天下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3/article/1436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新聞學研究》,60: 39-92。
陳怡靜(2011年9月13日)。〈不看賽片不愛台?網友拒看抵制怪氛圍〉,《自由時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13/today-fo3.htm
陳亭均(2014年11月26日)。〈忘了鞏俐!金馬51早勾起台灣電影的初衷〉,《中國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26000737-260112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偉婷(2009)。《旅行「台灣」-319鄉與台灣感的建構與想像》。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健(2011)。〈當代寶萊塢觀影文化〉,《電影欣賞》,174: 29-32。
陳景淵、薛翔之、項貽斐(2013年7月29日)。〈賣座賺很大 企業前進國片〉,《聯合報》,A6版。
陳毓奇(2001)。《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芷筠(2011年6月2日)用叛逆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魏德聖、羅美玲談《賽德克‧巴萊》,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53
曾韋禎(2012年11月25日)。〈鼓勵台灣電影 立委:應停辦金馬獎〉,《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633288
游上民(2008)。《「上電影院=看好萊塢電影?」:美國化下台灣觀眾的電影想像》。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貽斐(2008年9月12日)。〈海角七號熱 新電影再起飛〉,《聯合報》,A1版。
項貽斐(2013年6月27日)。〈挺國片 軋一腳 這夏導演好忙〉,《聯合報》,C1版。
項貽斐(2014年12月27日)。〈國片關卡年/KANO、軍中樂園 都賣不回本〉,《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262/604903
黃宛瑜譯(2011)。《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紅螞蟻。(原書:葉蓁Yip, June [2004]. Envisioning Taiwan: Fi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 in the cultural imaginar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黃建業(主編)(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凱翎(2011)。《初探兩千年後「英倫搖滾」在台灣的歷史與市場》。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識軒、黃嘉平(2013年2月9日)。〈豬哥亮雙關語「開始有人插」〉,《中國時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12013020900008.html
鄒可薇(2011)。《大學生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相關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以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學生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鄒念祖(2011年2月21日)。〈關懷咱在地 台片掀高潮〉,《自由時報》,D1版。
聞天祥(2013年11月24日)。〈影聞其詳╱爸媽不在家 金馬50有感〉,《聯合晚報》。取自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2589
劉平君(2007)。〈流行文化的解構觀〉,《新聞學研究》,90: 141-177。
劉立行、陳嘉彰(2001)。〈面對WTO政府應謀求電影工業救亡之道〉,《國家政策論壇月刊》,1(8),取自http://old.npf.org.tw/monthly/00108/theme-177.htm
蔡旻峻(2011)。《台灣電影觀眾的觀賞動機與消費行為研究》。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蔡昌哲(2007)。《愛上史提芬周-迷的詮釋與媒體消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鄭岳翔(2013)。《新世代影癡觀影經驗超級英雄電影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鄭景雯(2012年11月26日)。〈侯孝賢:別因政治目的批評金馬〉,《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SaM/201211260189-1.aspx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蕭宏祺(2011)。〈進入超級影城:與商城相依偎的華麗地景〉,《電影欣賞》,174: 7-13。
戴樂為、葉月瑜(2011)。《東亞電影驚奇-中港日韓》。台北:書林。
鍾起惠(1995),〈從新傳播科技本土化衍生歷程看研究論述的知識生產意涵:以錄放影機、有線電視與衛星電視為例〉,《廣播與電視》,第二卷第二期,頁75-109。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
闕志儒(2014年11月23日)。〈金馬台電影遺珠多 導演不悲觀〉,《聯合晚報》。取自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1/9084494.shtml
魏玓(1999)。〈好萊塢過台灣:一段電影殖民史的開端〉,《當代》,139: 24-43。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56: 65-92。
魏玓(2006)。〈合製文化:反思全球化下的國際電影合製〉,《新聞學研究》,89: 127-164。
魏玓(2010)。〈新亞洲電影的打造與拆解〉,《新聞學研究》,104: 161-194。
羅悅全(2010年9月)。〈文藝青年〉,《典藏今藝術》,216,114-115。
中華民國剪輯協會http://www.eforu.com.tw/www/home/home.htm
台北金馬影展http://www.goldenhorse.org.tw/ui/index.php
開眼電影網http://www.atmovies.com.tw/home/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UK: SAGE.
Berry, C. J. (2009). Re-writing cinema: Markets, languages, cultures in Taiwan. In F. L. Shih, S. Thompson & P. F. Tremlett , (Eds.), Re-writing culture in Taiwan (pp. 140-153). London, UK: Routledge.
Berry, C. J., & Farquhar, M. A. (2006). Introduction: Cinema and the national. In C. J. Berry & M. A. Farquhar, (Eds.), China on screen: Cinema and nation (pp. 1-16).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an, F. (2008). When is a foreign-language film not a foreign-language film? When it has too much English in it: The case of a Singapore film and the Oscar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9(1): 97-105.
Desser, D. (2006). Hong Kong Film and the New Cinephilia. In M. Morris, S. L. Li & S. C. K. Chan (Eds.), Hong Kong connections: Transnational imagination in action cinema (pp. 205-221).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nich, H. (2014). Watching a film with others: towards a theory of collective spectatorship. Screen, 55(3): 338-359.
Higson, A. (1989).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 Screen, 30(4), 36-47.
Jense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isa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9-29). London: Routledge.
Jones, J. (2011). When the Movies Started, We All Got Along: Generation Y Remembers Movie Night.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139, 96-102.
Keathley, Christian. (2005). Introduction. Cinephilia and History, or the Wind in the Trees, 1-10.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Kong, S. (2007). Genre Film, Media Corporations, and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the Chinese Film Industry: The Case of “New Year Comedies”. Asian Studies Review, 31(3), 227-242.
Lu, S. H. (2012). Notes on four major paradigms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studie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6(1), 15-25.
Lu, S. H., & Yeh, E. Y. Y. (2005). Introduction: Mapping the field of Chinese-language cinema. In S. H. Lu & E. Y. Y. Yeh (Eds.),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p. 1-24).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1-24.
Moran, Albert. (1996). Terms for a Reader: Film, Hollywood, National Cinema, Cultural Identity and Film Policy. Film Policy: International, Nation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In Moran, Albert. (Ed.) Film Policy: International, Nation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pp.1- 19). Routledge: London, UK.
Srinivas, S. V. (2009). Megastar. New Delhi, Ind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ater admissions in France in 2013. (2014). Retrieved from Centre National du Cinéma et de l'image Animée: http://www.cnc.fr/web/en/year-2013
Wang, C. S. (2012). Memories of the future: Remaking Taiwanese-ness in Cape No. 7.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6(2): 135-151.
Yeh, E. Y.-y. (2010). The Deferral of Pan-Asia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Film Marketization in China In Michael Curtin and Hemant Shah (eds.), Re-Orienting Global Communication: Indian and Chinese Media Beyond Borders.(pp. 183-200). U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