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孟倫
He, Meng-Lun
論文名稱: 逃離困境之外?公路電影類型在台灣的未竟之路
Still on the Road: Unfinishe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oad Movie Gen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Cinema
指導教授: 蔡如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電影類型公路電影台灣當代電影台灣電影國片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2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3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電影類型的角度出發,將具備公路特徵的台灣當代電影進行全面性的檢視,探索「公路作為一種類型」在逐漸走向建制化之際,是否從中凝聚出某種趨勢或面貌。研究發現,公路電影類型在台灣發展至今,雖然尚未產生明確且清晰的共同特徵,但的確已發展出「台灣當代公路電影」的雛形:在主題關懷上,大多數電影圍繞著「個人遭遇困境」的核心命題,並視公路為「逃逸或離開個人困境的手段」之一,似乎投射出了一種來自都市、伴隨現代化社會而生的集體焦慮,然而當前電影的處理仍流於個人化,而鮮少從困境生成的結構性因素切入討論。而對於電影的敘事手法,「東部旅行」作為台灣當代公路電影的敘事主流,其療癒意象被大量地複製與再造,但與此同時,部分電影也致力於打破東部的美好包袱;至於西部及環島旅行的公路故事,則因為產製量相對較少,尚有待台灣電影圈繼續開發與累積,才能從類型的角度進行觀察。此外,在視覺的呈現上,「台灣的美麗風景」不約而同成為當代公路電影的關切,惟比重隨電影各自的訴求與意象而有所不同。

    回顧台灣當代公路電影的發展脈絡,從一開始單純只拍「公路電影」,到近年來開始走向商業化或結合議題,逐漸呈現了較為豐富多元的面貌。本研究認為,公路電影若能聚焦於議題與個人困境的連結,會是公路電影走向內容深度化,且能避免過度流於個人視角的關鍵所在,同時也能夠藉此增強在當代視野之下,公路類型電影對於台灣社會的本土關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乘著《一路順風》前行 1 第二節 類型電影風潮在台灣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公路電影與旅行 10 第二節 好萊塢公路電影的建制 16 第三節 另一個參照:歐洲公路電影 22 第四節 「旅行」在台灣 26 第五節 問題意識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文本分析 37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8 第三節 台灣當代公路電影劇情概述 41 第四章 研究分析:台灣當代公路電影的旅行再現 52 第一節 旅行之前 52 第二節 公路視角下東部與西部的地方想像 64 第三節 電影中的環島與「台灣之美」行銷 79 第五章 結論:還在路上的台灣公路電影 89 參考文獻 95

    Beeton, S. (2015). Travel, tourism, and the moving image.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Cohan, S. & Hark, I. R. (1997). The Road Movie Book. London: Routledge.
    Danesi, M. (2014). Dictionar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Everett, W. (2004). Between Here and There, Between Then and Now: The Theme of Border Crossings in the Films of Theo Angelopoulos. Border Crossings. Mapping Identities in Modern Europe. Oxford: Peter Lang Publishing Group.
    Everett, W. (2009). Lost in Transition? The European Road Movie, or A Genre "adrift in the cosmos". Literature/Film Quarterly, 37(3), 165-175.
    Eyerman, R. & Löfgren, O. (1995). Romancing the Road: Road Movies and Images of Mobilit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2(1), 53-79.
    Fussell, P. (1990). Travel, Tourism. Thank God for the Atom Bomb.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轉引自:陳長房﹝1997﹞。〈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頁29-69)
    Kabbani, R. (1986). Europe's Myths of Orient : devise and rule. Basingstoke: Macmillan.
    Laderman, D. (2002). Driving Visions: Exploring the Road Movi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Orr, J. (1993). Cinema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Robertson, G. (1994). Travellers’ Tales: Narratives of Home and Displacemen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Rogoff, I. (2000). Terra Infirma: Geography’s Visual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Rushdie, S. (2002). Step Across This Line: Collected Nonfiction 1992-2002. London: Cape.
    Van Den Abbeele, G. (1992). Travel as Metaphor from Montaigne to Rousseau. Minneapolis & Oxfor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8)。〈台北市首輪院線映演中華民國影片、港陸影片暨其他外片之票房〉。取自: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1809/3797a324-da0f-4bd0-a027-7f0b87ef5e9d.pdf
    毛雅芬(2008)。〈尋獲心的自由――《流浪神狗人》導演陳芯宜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86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2015年9月24日)。〈單車遊台賞景逐夢《南風》首特映〉。取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https://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4232
    甲上娛樂(2016)。〈電影《一路順風》正式預告11/18上映〉[影片]。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zvj1wMBCpM
    白敏澤(2014)。〈民俗文化與地方性生產──論台灣「後-新電影」中的鄉土性(2008-2012)〉。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交通部觀光局(2014年5月14日)。〈"臺灣,讓旅行精彩的地方!"微電影 精彩登場〉。取自交通部網站「交通新聞稿」專區:https://www.motc.gov.tw/ch/home.jsp?id=14&parentpath=0%2C2&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1405140003&aplistdn=ou=data,ou=news,ou=chinese,ou=ap_root,o=motc,c=tw&toolsflag=Y&imgfolder=img%2Fstandard 
    何俊穆(2011)。〈「最難的就是讓大家認同我是個導演!」──專訪《帶一片風景走》導演澎恰恰〉。取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網站:https://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1558
    余風(2014)。《逐路臺灣:你所不知道的公路傳奇》。台北市:時報文化。
    吳明益(2009)。〈旅行文學〉。取自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658 
    吳嘉陵(2010)。〈80年代的青春電影夢〉。《流動的視覺記憶》,頁102-104。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李志薔(2007)。〈後山桃花源,開拓國片新視野〉。《2007年台灣電影年鑑》,頁25-27。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李亞梅譯(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場制度》。台北市:遠流。(原著:Schatz, T. [1981]. Hollywood genres: Formulas, 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 New York: McGraw-Hill.)
    周永忻(2011)。《旅行.空間.追尋──以《春光乍洩》、《霧中風景》、《巴黎.德州》、《愛我就搭火車》為中心》。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市:遠流。(原著:Turner, G. [1988].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
    林怡君(1999)。〈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第27卷,第3期,頁79-96。
    林冠璋(2013)。〈臺灣旅行電影的文學敘事分析〉。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星(2009)。〈「東部主義」──21世紀初台灣電影中的環保論述與旅行神話〉。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淑慧(2015)。《旅行文學與文化》。台北市:五南。
    林湘玲(2003)。《花蓮的環境與發展:淨土與落後的論述與真實》。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縣。
    林蔓繻、王怡之採訪,王怡之整理(2006)。〈不斷移動的公路電影──導演李志薔〉。《劇作家雜誌》,第3期。
    邱莉玲(2018年11月19日)。〈國片拚翻轉 找回失落的3年〉。《工商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19000319-260202
    邱莉玲(2018年12月18日)。〈「悲傷」領銜吸睛 國片票房全年挑戰8億新高〉。《工商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218000319-260204
    邱貴芬(2003)。〈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後殖民及其外》,頁111-145。台北市:麥田出版。
    邵培仁、方玲玲(2006)。〈流動的景觀──媒介地理學視野下公路電影的地理再現〉。《當代電影》,第6期,頁98-102。
    洪千媚(2013)。〈土地顯影與時間敘事――以台灣電影為研究場域(2000-2010)〉。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胡錦媛(2006)。〈台灣當代旅行文學〉。《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I:創作類型與主題》,頁170-201。台北市:萬卷樓。
    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141至166。
    娛樂重擊(2016)。〈活動紀錄/「類型電影」在台灣的未來發展〉。《娛樂重擊》。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4156
    孫翠蔆(2016)。〈從《停車》到《一路順風》:上不了路與停不了車的〉。  取自: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12097
    徐卉(2015年11月30日)。〈《紅衣小女孩》嚇出3千萬 10年最賣台灣恐怖片〉。《自由時報》。取自:http://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524981
    翁稷安(2016)。〈故事的核心:專訪《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3508 
    野島剛著,張雅婷譯(2015)。《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台北市:聯經。
    陳宏立(2013)。〈「遊台灣」、「環島旅行/觀光」電影的建構與論述實踐〉,《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256-277。
    陳泓易(2011)。〈公路電影與旅遊文學〉。《文學、電影、地景學術研討會成果集》,頁151-171。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陳長房(1997)。〈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頁29-69。
    陳室如(2008)。《近代域外遊記研究(1840-1945)》。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陳室如(2013)。《相遇與對話──台灣現代旅行文學》。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陳偉婷(2009)。《旅行「台灣」──319鄉與台灣感的建構與想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德齡、陳虹吟(2006)。〈「誰在用輔導金造夢?」系列專訪之一:陳懷恩與他的旅行電影──《練習曲》〉。《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80 
    陳儒修(2011)。〈新台灣電影中的台北〉。《台北學:幸福城市的風格地景》,頁102-111。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婷敬(2006)。〈騎單車上路的電影導演──李志薔專訪〉。《放映週報》。取自: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102
    彭小妍(2009)。〈《海角七號》:意外的成功?回顧台灣新電影〉。《電影欣賞學刊》,第142期,頁124-132。
    曾傑(2015)。〈失敗者的迴返──台灣後-新電影空間敘事與地方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
    楊詩涵(2012)。〈台灣電影十加二十年〉。取自: http://www.mottimes.com/cht/article_detail.php?serial=244&type=1
    葉龍彥(2017)。《圖解台灣電影史》。台中市:晨星出版。
    詹晨智(2007)。〈滾動的巨輪──公路電影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鄒念祖(2015年12月23日)。〈《台灣影史票房 前5強出爐》 海角七號連霸7年 少女時代第5〉。《自由時報》。取自:http://ent.ltn.com.tw/news/paper/942815
    聞天祥(2008)。〈2007台灣電影:高山與暗湧,鉅資與小品〉。《2008年台灣電影年鑑》,頁18-27。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聞天祥(2012)。《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市:書林。
    蔡正芸(2014)。《走出來的台灣意識?徒步環島的行旅經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依羚(2012)。〈論《詩經‧國風》中的旅行書寫〉。《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9期,頁89-118。
    蔡雨辰(2016)。〈有些生命活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專訪《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博客來OKAPI閱讀生活誌》。取自: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9196
    蔡美霞(2014)。〈日本來台旅客對觀光旅館住宿需求預測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第2卷,第2期,頁226-244。
    鄧雅丹(2008)。〈譜出國片的新感動:訪《練習曲》導演陳懷恩〉。《2008年台灣電影年鑑》,頁35-39。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鄭景雯(2017年12月5日)。〈血觀音票房破4千萬 打破金馬魔咒[影]〉。《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mov/201712040259-1.aspx
    賴嘉玲(2015)。〈跟著電影去旅行:電影觀光中影像與觀光的辯證〉。《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5/03/24/laichialing/
    謝孟珈(2007)。〈多元與一體的辯證:臺灣環島活動之文化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謝家偉(2013)。《2007年台灣單車環島熱潮湧現解釋:身體知覺為真的「地方」風格旅行興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新竹市。
    韓良憶譯(1993)。《溫德斯的旅程》。台北市:遠流。(原著:Geist, K. [1988]. The Cinema of Wim Wenders: From Paris, France to Paris, Texas. Ann Arbor, Michigan: UMI Research Press.)
    簡義明(2013)。《寂靜之聲──當代台灣自然書寫的形成與發展(1979-2013)》。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羅智成(2008)。〈十一號公路〉。《旅行台灣──名人說自己的故事》,頁117-125。台北市:時報文化。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頁167-209。
    蘇碩斌(2014)。〈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台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頁255-28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