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文婷
論文名稱: 追星族的新人:少女時代男性迷群的消費與認同
The New Comers of Groupies: Girls' Generation Male Fans' Consum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偶像崇拜流行音樂反韓男子氣概韓流少女時代
英文關鍵詞: idol worship, pop music, anti-Korea, masculinity, Korean Wave, Girls' Gener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70下載:2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二十一世紀初由韓劇在台灣掀起韓流,而在2009年左右,另一波由韓國偶像團體掀起的韓流也蔚然形成,他/她們的表演一開始是藉由網路傳遞至台灣,而網路的分享也在台灣培養出一群規模相當的韓流迷群,並且出現了一批以往較少見的成年男性,吸引他們目光的是女子偶像團體,他們會買專輯,會看韓國綜藝節目,會在演唱會的時候喊叫,他們的人數甚至超過女子團體的女迷群。其中少女時代是在這波韓流中最早被注意而且也是聚集最多人氣的女子團體,許多迷群都是在認識他們之後才陸續去認識更多的女子團體,因此筆者將研究對象聚焦在少女時代的男性迷群。
      這群成年男性已經脫離對於自我認同矛盾的青少年時期,卻在成年之後才開始進行被視為青少年、甚至是女性化的追星行為,因此本論文想試圖了解少女時代對他們的意義為何,是否也代表他們理想中的女性特質在現實生活中被實現,而在追星的過程中,他們如何處理自己在性別化教育下內化的男子氣概,以及如何面對外界對於他們的觀感,男子氣概的框架如何去影響他們身為追星族新人的模樣。另外,這些台灣男性在消費韓國流行文化時,他們如何去處理在地反韓情緒與自身對少女時代的喜愛,特別是本身就帶有反韓情緒的男性。
      我的十八位受訪者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追星,更有超過半數在認識少女時代後才開始去接觸韓國的事物。對於他們來說,即使少女時代們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造型會越趨成熟,在他們心中,少女時代是永遠是那活潑青春、有點女人味但不是賣弄性感,並且帶來正面力量的女孩。少女時代的模樣、個性也與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是相近的。而對於年紀較長、已婚的男性迷來說,甚至還參雜著懷舊的情感。這些男性從揭露自己SONE的身分、反思SONE身分與宅男的關係到SONE之間的情誼,這些男性不斷展露出傳統霸權男子氣概對於他們的規範,在生產和實踐迷的文化活動時,他們不時回頭檢視自己男子氣概的形象,他們必須採取策略來調節內心那霸權男子氣概的尺規,讓自己少女時代迷的身分得以合理地存在、被接受。同時,由於在地反韓情緒主要來自於運動場域,而運動場域向來是較屬於男性文化,所以反韓情緒也是在地男性文化中的一環,如今,他們善用自己的男子氣概,對於在地反韓言論進行抵抗,甚至重新去定義糾正在地反韓情緒應該對事不對人,而非無限上綱,也因此當他們在斥罵韓國不光彩的動作來表現其國族認同,同時也可以堂而皇之地稱羨韓國流行音樂的發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韓流迷群在台灣文化社會脈絡的再現 1 一、韓劇所引發的熱潮時期 2 二、新一波韓國流行音樂引起的熱潮 4 第二節 少女時代的介紹 10 第三節 問題意識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韓國流行文化在台灣 21 一、唱片與電視台業者打造的韓流 21 二、韓國男子/女子團體熱潮:韓流文化中介者的轉向 23 三、韓國流行文化的反彈聲浪 28 第二節 韓國流行音樂的文化混雜性 32 一、韓國流行音樂的轉變 32 二、韓國音樂亞洲化/泛東亞認同 34 第三節 迷群的勞動與男子氣概 37 一、何謂迷? 37 二、迷勞動 39 三、男性迷群與其男子氣概 41 第四節 小結:台灣的韓流男性迷群須處理性別與國族上的認同位置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研究途徑 48 第二節 研究者的位置 52 第四章 研究發現 55 第一節 Dream Girls非只是賣弄身材臉蛋,更是我的心靈寄託 55 第二節 我追星,但我也要維護我的男子氣概 59 一、揭露SONE的身分 61 二、反思SONE與宅男的關係 67 三、惺惺相惜:大酥團內的情誼 71 四、小結:男性追星族的困境來自於性別盲 74 第三節 男性既得利益者的角色掌控了在地反韓情緒 76 一、與歷史經驗斷裂的在地反韓情緒 76 二、在地反韓情緒的掌握權在成年男性手中 79 第五章 結論 82 第一節 男性迷群的迷戀、焦慮與反抗 82 第二節 在地的哈韓族想像氛圍仍未果 84 第三節 我、少女時代與這些男性迷群 86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87 參考文獻 89 附件一 SNSD Taiwan 台灣少女時代四大站聯合聲明 98 附件二 至2011年2月,新一波韓國團體的外語專輯整理 99 附件三 深度訪談大綱 101

    中文文獻
    Ang, I. 著、張娟芬譯(1992)。〈通俗虛構故事與女性主義文化攻略〉,陳光興、楊明敏(編),《內爆麥當奴:Cultural Studies》,頁161-166。台北:島嶼邊緣雜誌社。
    Simon Frith(1987)著,張釗維(1994)譯。〈邁向民眾音樂美學〉,《島嶼邊緣》。11: 11-27。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女子組合經曆了怎樣的變遷史(2010年1月15日)。《韓國中央日報》。取自http://cn.joins.com/big5/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37426。
    王思捷(2002年6月22日)。〈台灣網友反韓,批韓野蠻足球〉,《聯合報》,4版。
    王郁惠(2010年11月7日)。〈新韓流侵日,櫻花妹瘋仿效〉,《聯合報》,C4版。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王雅各(1998)。〈身體:女性主義視覺藝術在再現上的終極矛盾〉,《婦女與兩性學刊》,9: 1-54。
    王雅各(2007年12月)。〈新世紀的男性研究〉。《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4: 135-174。
    王語晴(2007年12月17日)。〈劉真門牙斷,網路被駭,新舞衣誘宅男〉,《中國時報》,D4版。
    江佩蓉(2004)。《想像中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裕貞譯(2006)。《瞄準御宅族:打開人潮與錢潮的關鍵小眾大市場》。台北:商周。(原書:野村総合研究所[2005]. オタク市場予測チーム『オタク市場の研究』東洋経済新報社)。
    余佳璋(2009)。《BBS中的運動迷群與迷文化:以PTT實業坊「王建民版」為研究場域》。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何定照(2007年9月20日)。〈御宅族不等於宅男宅女,漫迷尬憲哥〉,《聯合報》,A9生活版。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書榆譯(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台北:商周出版。(原書Kindlon, D. & Thompson, M. [1999]. 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 US: Ballantine Books.)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原書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 54-71。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媒介擬想》,2: 14-41。
    李光會(2008年8月7日)。〈釋迦牟尼是韓國人?臺媒假新聞愈演愈烈〉,《朝鮮日報》。取自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8/08/07/20080807000033.html。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化認同〉,《媒介擬想》,2: 42-98。
    李姿瑤(2004)。《「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李碩(2007)。《搖滾台灣:台灣重金屬樂迷的文化認同與實踐》。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周品均(2007)。《男人在唱歌–論昇歌(哥)對男性昇迷生命經驗之撞擊與開展》。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岡田斗斯夫(2009)。《阿宅,你已經死了》。台北:時報出版。
    岩渕功一著、唐維敏譯(2003)。〈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國族主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欲望〉,李天鐸、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頁99-123。台北:遠流。
    岩渕功一著、蘇宇鈴譯(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 14-39。
    林兆衛(2002)。《台北都會區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姿(2009年7月19日)。〈光華新天地特賣宅男瘋狂〉,《自由時報》,B06版。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林芳玫(1997)。〈A片與男性觀眾解讀-男性觀視主體位置的同一與鞏固〉,陳世敏(編),《傳播論文選集一九九七》,中華傳播學會。
    林昶宇、王敏東(2009)。〈中文詞「宅」與日文詞「御宅」之比較〉,《語文建設通訊》,91: 41-44。
    姜遠珍(2010年11月1日)。〈韓「少女時代」將走向國際〉,《中央社》。上網日期2010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011010287&pType0=aALL&pTypeSel=0。
    柳惠文(2010年7月)。〈「韓」流過境?「韓」流入侵?由韓劇收視表現談起〉,《尼爾森媒體新知》。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News?cl=63。
    柯雅華(2006)。《高中階段靑少年流行音樂的階級與性別差異 : 文化消費與生產之分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銘成(2008)。《玩家勞動-以商品化概念對線上遊戲玩家的反思》。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祈容玉(2007)。《韓劇影音內容的流動與下載》。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 177-214。
    秦光輝(1997)。《"當兵"現形記-從臺灣男性兵役經驗看軍隊父權體制再生產的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晉芬、林芳玫(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張純純(2009年6月)。〈「韓」流風暴〉,《尼爾森媒體新知》。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News?cl=63。
    梁鴻斌(2001年9月)。〈從哈日風與韓流談台灣音樂文化〉,《中華民國出版年鑑》,頁176-179。台北:新聞局。
    畢恆達(2000)。〈走入歧途的男性氣概養成過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 44-50。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 51-84。
    章淵博(2008)。《日本漫畫與御宅文化》。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碩士論文。
    莊雅荃(2009)。《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藝術商品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莊憶欣(2010)。〈運動中的男性,瑜珈中的男性:男性運動經驗與瑜珈選擇〉。「2010文化研究年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陳子軒(2008)。〈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Hockey Night in Canada】為例〉,《新聞學研究》,96: 213-259。
    陳介英(2005)。〈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6。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社所。
    陳光棻譯(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天下遠見。(原書Yomota Inuhiko [2006]. “KAWAII” RON. Tokyo: Chikuma Shobo.)
    陳光棻譯(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天下遠見。(原書Yomota, Inuhiko. [2006]. “Kawaii” Ron. Tokyo: Chikuma Shobo Publishing Co., Ltd.)
    陳志梧譯(1989)。《觀看方法:繪畫與社會關係七講》。台北:明文書局。(原書John Berger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nd Penguin Books.)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伶(2005)。《磨蹭的快感?-阿魯巴的男子氣概建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良(2008)。《協商男性氣概—男性時尚雜誌讀者的解讀與性別實踐》。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伶(2008)。《台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繼瑩(2008年3月14日)。〈瑪麗亞凱莉瘦身,迷死宅男〉,《聯合報》,D8版。
    彭子豪(2010年1月19日)。〈Dospara光華商圈設店 搶攻宅男商機〉,《經濟日報》,A19版,科技e周報。
    黃兆儀(2009)。《穿洞男大學生身體意象與生活實踐》。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Jhally, S. [1990].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Routledge.)
    馮建三譯(1996)。《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UK: Routledge.)
    黃淑玲(2003)。〈男子性與喝花酒文化:以Bourdieu的性別支配理論為分析架構〉,《台灣社會學》,5: 73-132。
    黃瑋斌(2009)。《男性御宅族的愛情/色情幻想與實踐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繼群(2008年1月)。〈台灣戲劇節目之收視分析〉,《尼爾森媒體新知》。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9日,取自http://www.magazine.org.tw/News?cl=63。
    董蘋(2003)。〈或敵或友?流行文化與女性主義〉,《台灣社會學刊》,30: 135-164。
    裴學儒(2001)。《軍隊文化、男性氣概與性傾向壓迫~台灣男同性戀者的兵役經驗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02年6月6日)。〈足球,不是國族主義與媒體營利的工具〉,《南方電子報》。上網日期: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enews/12627。
    劉昌德(2010)。〈仇韓親日」的台灣棒球迷:全球化下國族主義的型構〉,「2010文化研究年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劉昌德(2010年11月24日)。〈仇韓的虛實與超越〉,《中國時報》,A18/時論廣場。
    劉昌德、羅世宏(2005)。〈電視置入性行銷之規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初步考察〉,《中華傳播學刊》,8: 41-62。
    劉泗翰譯(2004)。《Gender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台北:書林。(原書:Connell, R.W. [1992]. Gend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蔡如音(2007)。〈如果參照東亞能讓我們面對年輕世代的鬱悶:評高原基彰《不安型國族主義的時代:日韓中網路世代彼此憎恨的真正理由》〉,《文化研究》,4: 202-209。台北:遠流。
    鄭至慧、朱恩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台北市:婦女新知。(原書Farrell, W.[1993]. The Liberated Man. US: Berkley.)
    盧開朗(2010年10月)。〈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編自韓國曲的國語流行歌〉,「動員與網絡!科技、性別與南方的亞際流行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
    韓國7家大型娛樂公司共出資組建公司(2010年3月18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y/2010-03-18/14152901213.shtml。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饒怡雲(2006)。《融化師奶的北極星—師奶迷戀偶像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裴勇俊粉絲為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ndrejevic, Mark (2008). “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 Television & New Media, 9(1), 24-46.
    Aoyagi, Hiroshi (2000). Pop Idols and the Asian Identity. In Craig, T.J. (Eds.) Japan Pop!: Inside the World of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pp.309-326). US: M.E. Sharpe.
    Baym, Nancy K. (2000). Tune In, Log On: Soaps, Fandom, and Online Comminity. California: Sage.
    Chie, Yamanaka (2010). The Korean Wave and Anti-Korean Discourse in Japan- A Genealogy of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Korea 1984-2005. In D. Black, S. Epstein & A. Tokita (Eds.) Complicated Currents: Media Flows, Soft Power and East Asia.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ePress.
    Chua, Beng Huat (2004). Conceptualizing a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2), 200-221.
    Cohen, Anthony P.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Routledge.
    Connel, Raewyn (1995). Masculinity. UK: Polity Press.
    Ehrenreich B. et al. (1992). Beatlemania: Girls Just Want to Have Fun.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84-10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ine et al. (2000). For Whom?Qualitative Research, Representation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Denzin, N.K. and Lincoln, Y.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pp. 107-131).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Fine, Michelle (1998). Working the Hyphens: Reinventing Self and Other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K. and Lincoln, Y.S., (Eds.),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s (pp. 130-155).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Grossberg, Lawrence (2006).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P. David Marshall (Eds.),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pp. 581-590). New York: Routledge.
    Hills, Matt (2002). Fa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Hinerman, Stephen (1992).“I’ll be here with you”: Fans, Fantasy and the Figure of Elvis.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107-134). New York: Routledge.
    Howard, Keith (2002). Exploding Balla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Korean Pop Music. In T.J. Craig & R. King (Eds.) Global Goes Local: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pp.80-95). Vancouver: UBC Press.
    Jenkins, Henry (1992a). Tex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enry (1992b).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208-236).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enry (2006a). Fans, Bloggers,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Express.
    Jenkins, Henry (2006b).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Express.
    Jensen, Joli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pp.9-29). New York: Routledge.
    Jian, Miaoju & Liu, Chang-de (2009). “Democratic entertainment”commodity and unpaid labor of reality TV: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China’s Supergirl.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4): 526-543.
    Lee, Hee-Eun (2006). Discourse of Korean-ness in Korean popular music. In T.J.M. Holden & T.J. Scrase (Eds.) Medi@sia: Global Media/tion in and Out of Context (pp. 128-146). UK: Routledge.
    Lee, Hyangjin (2010). Buying Youth: Japanese Fandom of the Korean Wave. In D. Black, S. Epstein & A. Tokita (Eds.) Complicated Currents: Media Flows, Soft Power and East Asia (pp. 7.1–7.16). Melbourne: Monash University ePress.
    Mori, Yoshitaka (2008). Winter Sonata and Cultural Practices of Active Fans in Japan: Considering Middle-Aged Women as Cultural Agents. In Chua Beng Huat and Koichi Iwabuchi (Eds.) East Asian Pop Culture: Analysing the Korean Wave (pp. 127-142).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Mulvey, Laura (1989).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Visual and Other Pleasures. Bloomington : Indiana UP.
    Ramstad, Evan (2010, January 14). YouTube Helps South Korean Band Branch Out. Wall Street 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4458204576073663148914264.html?mod=WSJ_Tech_LEFTTopNews
    Shim, Doobo (2006). Hybridity and the rise of Korean popular culture in Asi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8(1), 25-44.
    Shim, Doobo (2008). The Growth of Korea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Korean Wave. In Chua Beng Huat and Koichi Iwabuchi (Eds.) East Asian Pop Culture: Analysing the Korean Wave (pp. 15-31).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Shin, Hyunjoon & Ho, Tung-hung (2009). Translation of ‘America’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 a competitiv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4), 83-102.
    Shin, Hyunjoon (2009). Have you seen the Rain? And who’ll stop the Rain? : The globalizing project of Korean pop (K-pop).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4), 507-523.
    Siriyuvasak, U. (2008). Consuming and Producing (Post) modernity: Youth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ailand. In Youna Kim (Eds.) Media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in Asia. New York: Routledge.
    Siriyuvasak, Ubonrat & Shin, Hyunjoon (2006). Asianizing K-pop: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atterns among Thai youth.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 109-136.
    Terranova, Tiziana. (2000).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ocial Text 18(2), 33-58.
    Terranova, Tiziana. (2004). 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Pluto.
    Yang, Fang-chih (2008a). Rap(p)ing Korean Wave: National Identity in Question. In Chua Beng Huat and Koichi Iwabuchi, (Eds.), East Asian Pop Culture: Analysing the Korean Wave (pp. 191-216).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Yang, Fang-chih (2008b). Engaging with Korean Dramas: Discourses of Gender, Media, and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1): 64-79.
    Yang, Ling (2009). All for Love: The Corn Fandom, Prosumers, and the Chinese Way of Creating a Superst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12, 528-54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