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以瑄
Jocelyn Lai
論文名稱: 彈性的生產與認同:鑲嵌在冷戰東亞與文化位階中的「合拍劇」
Flexible Production and Identity-Making: He-Pai-Ju (co-produced TV drama) in Cold War East Asia and Cultural Hierarchies
指導教授: 蔡如音
Tsai, Ev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電視劇彈性生產冷戰亞洲流行文化位階兩岸認同政治
英文關鍵詞: TV drama, flexible production, Cold War Asia, popular culture hierarchy, cross-strait, identity politi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9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首先針對台灣電視近年出現的「合拍劇」予以考察字源名稱流變,整理「合拍劇」在台灣引發的相關爭議,以冷戰為方法,嘗試出一條非國族、非本土的流行文化批判路徑。

    本文回顧了三台時期「合拍劇」如何以「赴大陸拍攝」的本國電視劇嵌入台灣電視場域這段歷史,國家、媒體與社會三者多元決定了解嚴初期台灣電視文化的疆界。第二、本文探究大中華意識型態在台灣解體之後,對台灣電視來說,「合拍劇」意味著電視人市場重心轉變與生產彈性化、台灣社會內部國語文化與鄉土文化的意識型態鬥爭之延續、以及台灣社會的國家/族認同危機。第三、本文以「合拍劇」作為台灣電視去疆域化模式切入,初步探討了台灣商業電視的「台灣性」是一種深度不足的電視娛樂文化,奔波兩岸的台灣商業電視人則展現出彈性化短線操作兩岸市場的適應能力。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origi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ecently-called He-Pai-Ju (co-produced TV drama of Taiwan and China) in Taiwanes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Chapter 1 and takes the Cold War as a method to explore a critical approach other than national/anti-transnational/anti-regional popular culture criticism in Chapter 2. The research method is elaborated in Chapter 3. Chapter 4 reviews the way He-Pai-Ju was embedded in the Taiwanese society just stepping out from the Cold War era. The state, media, and society over-determined the boundary of Taiwanese TV culture in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Chapter 5 then concludes that in the 21st century, He-Pai-Ju symbolizes the flexible production of Taiwanese TV drama, competes in the ongoing cultural ideological conflict between Taiwan nationalism/localism and Greater China nationalism, and deepens the national identity crisis in Taiwan. Taking He-Pai-Ju as an example of Taiwanese TV industry’s transnationalization, Chapter 6 demonstrates the ‘Taiwaneseness’ of the de-territorialized Taiwanese TV culture, which means a shallow and flexible melodramatic entertaining culture.

    壹、問題意識 1 一、什麼是台灣電視場域所談的「合拍劇」? 1 二、目前「合拍劇」主要爭議 3 三、小結 5 貳、文獻回顧:與邱貴芬、陳光興對話 6 一、如何定位國民黨官方文化 6 二、冷戰、國族主義、通俗電視劇 10 三、台灣現代通俗劇中的「中國」 12 四、後冷戰/全球化情境裡台灣對中國大陸的負面情緒 14 參、研究問題與方法 17 一、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係 17 二、研究問題與資料蒐集 18 肆、建構「我們」的電視劇:解嚴初期「合拍劇」如何嵌入台灣電視? 23 一、台灣眼中作為市場與生產工廠的中國大陸 23 二、國家與民間業者的利益衝突、協商、與規訓 26 三、再現中國大陸為台灣電視工業的「技術協助者」 31 四、三台八點檔傳統中「赴大陸拍攝」的電視劇 36 五、小結 43 伍、「合拍劇」對台灣電視工業與文化場域意味著什麼? 44 一、台灣電視工業的彈性分工與去疆域化發展 44 (一)、區域與在地的接合:老三台與「合拍劇」的共生關係 46 二、台灣內部電視場域文化鬥爭 49 (一)、從瓊瑤與霹靂火的爭議談起 49 (二)、「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組髒字,在台灣會觸發最敏感的政治神經 52 三、與中國共生的「合拍劇」在本地所引發之認同政治與工業焦慮 57 (一)、台灣電視工業在中國市場的受挫與路線之爭 58 (二)、「打工」意識的自覺與電視人自我反身 61 (三)、台灣電視場域的反中與嫌中情緒 65 四、小結 69 陸、從「合拍劇」初探台灣商業電視文化的「台灣性」 70 一、面臨挑戰的國家身分詮釋框架 70 二、從「合拍劇」反思「台灣性」 70 三、「合拍劇」何能嵌入當代中國電視? 75 四、彈性生產的「合拍劇」文本:以瓊瑤愛情王國為例 78 五、老「台灣」在那裡:「中國」電視文本裡的「台灣」 83 (一)、【又見一簾幽夢】與1960年代的台灣社會 83 (二)、後現代電視文本 86 1、「又見」一簾幽夢 86 2、【中國媳婦】之【啞巴新娘】 92 六、小結 96 柒、結論與建議 97 一、結論與反思 97 二、未來研究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0 附錄:研究參與同意書 表1:1990年代中國電視廣告市場 33 表2:台灣電視公佈的【六個夢】演職員名單 35 表3:赴大陸拍攝的瓊瑤電視劇中的大陸風光 39 表4:電視劇【雪珂】第二集婚禮分鏡圖 40 表5:老三台八點檔連續劇一覽(1990-1994) 40 表6:2000年後三台八點檔節目一覽表 46 表7:2000年後瓊瑤電視劇 80 表8:【一簾幽夢】1996年台灣版與2007年合拍版「義肢晚餐」一幕 91 表9:【中國媳婦】系列電視劇 92

    人民網(2006年7月17日)。〈熒屏苦情戲還能讓人哭多久?〉。上網日期:2007年1月3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GB/40724/40725/4597760.html
    文化研究學會(2001)。〈移民、淘金、上海夢!?〉,《文化研究月報:文化批判論壇》,8。上網日期:2007年6月8日,取自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forum_7.htm
    王智明(2006)。〈回歸想像/想像「回歸」:張婉婷電影裏的離散政治〉,《中外文學》,35(1):59-86。
    王智明(2004)。〈亞美研究在台灣〉,《中外文學》,33(1):11-40。
    王介中(1990年4月4日)。〈新聞局引經據典放行 啞妻開口說:阿里阿多〉,《民生報》,第十版。
    王介中(1990年3月7日)。〈出現率低於節目總時數1/10大陸演員上螢幕訂定上限〉,《民生報》,第十版。
    王介中(1990年2月19日)。〈故國夢難圓 趙少康今提緊急質詢〉,《民生報》,第十版。
    王雅蘭(1990年2月18日)。〈寧可無夢 瓊瑤拒絕動手術〉,《民生報》,第十版。
    《中國時報》(2007年11月8日)。〈兩岸合拍電視劇視同大陸製〉,第A6版。
    央視索福瑞(2004)。《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3-2004》。北京:華夏出版社。
    石計生(2003年7月26日)。〈霹靂火VS.野火〉,《中國時報》,第E7版。
    《民生報》(1989年11月7日)。〈武士嵩表明夢很清白〉,第11版。
    《民生報》(1989年5月11日)。〈海鷗電視劇大陸鬧三胞〉,第十版。
    《民生報》(1989年4月18日a)。〈論開放赴大陸採訪與拍片〉,第五版。
    《民生報》(1989年4月18日b)。〈銀色事業 馳騁萬里河山〉,第十版。
    《民生報》(1989年4月18日c)。〈邵玉銘:看你們的了!〉,第15版。
    《民生報》(1989年3月19日)。〈邵玉銘話說難為與為難之處〉,第15版。
    《民生報》(1989年1月12日)。〈新聞局研擬開放赴大陸拍片〉,第十版。
    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明弘(2004年6月27日)。〈江霞事件始末真相大還原〉,《自由時報》,第40版。
    台灣電視公司(1982)。《台視二十年》。台北: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汪宏倫(2005年1月8日)。〈奇怪的異鄉人(The strange strangers):「上海台灣人」的社會位置與主體性初探〉,「2005年華人文化研究會議」,新竹市交通大學。
    汪宏倫(2004)。〈現代共同體當中的怨恨心態:一個對「台灣經驗」的初步反省〉,廖炳恵、黃英哲、吳介民、吳叡人(編),《重建想像的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9-98。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汪宏倫(2001a)。〈台灣為何要「自找麻煩」?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的國格問題〉,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267-302。台北:新自然主義。
    汪宏倫(2001b)。〈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個理論與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學》,1:183-239。
    汪子錫(1996)。《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圈: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丁讚(1996)。〈「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41-170。
    李南生(2002)。《知識經濟下無線電視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華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2005年10月16日)。〈創意產業原生與次生的迷思〉,《中國時報》,第A4版。
    李安君(2005年10月1日)。〈伍宗德批鄭文華譁眾取寵〉,《中國時報》,第D2版。
    李筱雯(2005年3月17日)。〈她們都是戲劇女強人〉,《星報》,第A8版。
    李筱雯(2003年7月4日)。〈瓊瑤三把火 垃圾霹出口〉,《星報》,第二版。
    吳光中(2004年9月25日)。〈黃金八點要排外?!〉,《民生報》,第C8版。
    林美璱(2006年9月19日)。〈彼岸電視劇掀紅潮 台灣嘆欷歔〉,《中國時報》,第D2版。
    林美璱(2004年10月26日)。〈電視節目開倒車 金鐘獎評審難為〉,《中國時報》,第D2版。
    林美璱(2004年6月8日)。〈台灣終於要有電視節了〉,《中國時報》,第D2版。
    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結構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71-112。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台灣商務。
    邱貴芬(2006)。〈「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外文學》,34(10):125-154。
    邱貴芬(2005)。〈「亞洲性」、「台灣性」與全球化時代「台灣」的展演空間〉,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編),《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年度研究成果論文集》,頁469-495。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邱貴芬(2003a)。〈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45-65。
    邱貴芬(2003b)。《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
    邱貴芬(1995)。〈「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台北:麥田。
    邱誌勇、劉柏君、廖淑雯(2004)。〈自滿的狂歡與虛幻及其之後:論台灣文化產業〉,《當代》,200:116-123。
    洪秀瑛(2006年5月30日)。〈大陸藝人來台開小門〉,《中國時報》,第D2版。
    南方人物周刊(2007a)。〈瓊瑤台灣三十年〉。上網日期:2007年11月28日,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tw/southernpeopleweekly/20070904/2007-09-03/231339110.shtml
    南方人物周刊(2007b)。〈南方人物週刊:瓊阿姨,富阿姨〉。上網日期:2007年8月26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r/m/2007-08-24/17161688350.shtml
    南方網(2007年2月1日)。〈「淒風苦雨」熱熒屏 苦情劇成收視妙藥?〉。上網日期:2007年9月12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x/2007-02-01/14271435339.html
    南方網(2006年8月24日)。〈電視劇:新娘墜入淚海 苦情打動觀眾〉。上網日期:2007年9月12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x/2006-08-24/09091213860.html 
    《南方都市報》(2007年7月14日)。〈又見一簾幽夢 夢還一樣人卻變味〉。上網日期:2007年9月18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r/m/2007-07-14/09371637450.shtml 
    柯裕棻(2007年1月7日)。〈電視與現代國民:一九六○年代的電視機與現代生活文化之形塑〉,「2007年文化研究年會」,台北市台灣大學。
    柯裕棻(2003年9月27日)。〈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深究台灣最火紅的鄉土劇〉,柯裕棻(編)(2006年),《批判的連結》,頁135-175。台北:唐山。
    胡幸琪(2002)。〈虛擬的日本翻版的台灣:日劇的跨國經驗〉,《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14。上網日期:2007年9月27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4/journal_park91.htm 
    翁健偉(2003)。〈因為「俗」與「爛」啊!〉,《媒體小鋪電子報》,78。上網日期:2007年6月29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0959
    翁秀琪等(2001)。《電視改造無望?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台北:新聞局。
    凌怡芬(2005)。《跨國廣告集團全球擴張下媒體服務代理商的發展:以台灣市場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商務。(原書Beck, U. [1998]. Was its globalisierung?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
    郭力昕(2003年7月23日)。〈一覺回到解嚴前〉,《中國時報》,第E7版。
    《現代快報》(2007年7月7日)。〈「一簾幽夢」變成「一簾噩夢」?〉。上網日期:2007年9月18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r/2007-07-07/02531628643.shtml 
    粘嫦鈺(2003年7月4日)。〈瓊瑤批火 端出咖啡茶〉,《聯合報》,第D4版。
    粘嫦鈺(1993年6月19日)。〈瓊瑤高價轉台〉,《聯合報》,第22版。
    陳儒修、林映君、黃芝華、鄭玉菁(2001)。〈台灣電影中的中國想像與圖像:以胡金銓的武俠電影《大醉俠》、《俠女》為例〉,《藝術學報》,69:147-165。
    陳念慈(1997年9月24日)。〈江湖調時段 周令剛認錯〉,《民生報》,第12版。
    陳念慈(1995年1月1日)。〈鄉土寫實小品屢建奇功省錢又省事 偏向大卡斯高品質的製作人壓力重重〉,《民生報》,第12版。
    陳念慈(1990年5月11日)。〈瓊瑤搬家有後遺症 中視製作人情緒反彈〉,《民生報》,第十版。
    陳念慈(1990年5月10日)。〈瓊瑤不作虧本的夢簽約中視〉,《民生報》,第十版。
    陳念慈(1990年4月17日)。〈瓊瑤有意轉台作夢〉,《民生報》,第十版。
    陳念慈(1990年4月15日)。〈收視口碑都不錯 無奈渡海蝕了本 只要馬兒好不給馬兒草 瓊瑤好委屈〉,《民生報》,第12版。
    陳念慈(1990年3月19日)。〈新節目打片之外還要打新聞 收視率跟著見報率走!〉,《民生報》,第12版。
    陳念慈(1990年2月15日)。〈朱寶意加入刺客行列〉,《民生報》,第11版。
    陳念慈(1989年11月13日)。〈芙蓉鎮外景隊傳遭大陸扣留〉,《民生報》,第十版。
    陳念慈(1989年11月4日)。〈平鑫濤:六個夢未被染紅!〉,《民生報》,第九版。
    陳民峰、李韶明(1993年4月4日)。〈大幅修理特急過關 慈禧後天上檔〉,《民生報》,第12版。
    陳民峰(1992年12月10日)。〈政策雖開放 風華仍絕代〉,《民生報》,第12版。
    陳民峰(1992年5月28日)。〈瓊瑤等四人被罰禁赴大陸一年 中視可人傳播將移送法辦〉,《民生報》,第十版。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光興(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41-110。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張小虹(2002)。〈台灣焦慮與時髦商品熱〉,《在百貨公司遇見狼》,頁57-76。台北:聯合文學。
    張崑將(2006)。〈如何從台灣思考東亞〉,思想委員會(編),《天下、東亞、台灣》,頁177-201。台北:聯經。
    張哲鳴(2006年7月6日)。〈中國做戲誘近利 台灣戲劇圈罩子放亮〉,《自由時報》,第D1版。
    張時健(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中華傳播學刊》,7:137-181。
    馮建三(2004)。〈中國「市場社會主義」電視媒體的探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93-131。
    馮建三(2003)。〈香港電影工業的中國背景:以台灣為對照〉,《中外文學》,32(4):87-111。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馮建三譯(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賀靜賢(2003年7月4日)。〈瓊瑤直批霹靂火開倒車〉,《中國時報》,第D3版。
    黃以功(2003年11月3日)。〈影視倒爺兩岸找生機 短線操作難扎根〉,《中國時報》,第D2版。
    黃士榮(1992年7月28日)。〈開放大陸編導演比例 陸委會通過赴大陸拍片製作節目作業要點〉,《民生報》,第14版。
    黃宗儀(2007)。〈全球都會區域的彈性身分想像:以台北與上海為例〉,《文化研究》,4:9-40。
    傅慶萱(2006年2月27日)。〈演繹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亂世情仇電視劇接連熱播,東方網文匯報〉。上網日期:2007年9月12日,取自http://ent.sina.com.cn/x/2006-02-27/0803998120.html
    《誠品好讀》(2006)。〈影集才是王道〉,66:43-84。
    葛大維(2007年8月2日)。〈大陸演員可以來台拍片了〉,《聯合報》,第D6版。
    褚姵君(2007年1月17日)。〈小野看瓊瑤新戲 哭得稀里嘩啦〉,《聯合報》,第D4版。
    褚姵君(2006年7月21日)。〈華語劇重心西移效應堪虞〉,《民生報》,第C2版。
    褚姵君(2006年1月11日)。〈台劇搞馬拉松影視就蓬勃?〉,《民生報》,第C3版。
    褚姵君(2005年2月1日)。〈情定愛琴海 錢進日本撈一筆〉,《民生報》,第C4版。
    褚姵君(2003年7月18日)。〈瓊瑤:台灣已經不要我了!〉,《民生報》,第C2版。
    褚姵君(2003年7月4日)。〈天上人間不怕火燒〉,《民生報》,第Cs1版。
    楊文荃(2002)。〈打造夢想中的世界〉,楊文荃(編),《拍案驚奇之片場筆記》,頁5-35。台北:未來書城。
    楊欲奇(1998)。《影視節目國際行銷策略及活動之研究》。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起鳳(2006年4月14日)。〈小野:八點檔陸、韓劇解禁〉,《聯合報》,第D5版。
    楊起鳳(2006年4月2日)。〈李鵬說重話:鄭文華的戲看多會生病〉,《聯合晚報》,第十版。
    楊起鳳(2003年1月4日)。〈屠不下去 吳敦緩刑7天〉,《星報》,第四版。
    葉傾城(2006年6月17日)。〈創作力哪里去了〉。上網日期:2007年9月12日,取自http://news.sina.com.cn/o/2006-06-17/11269228218s.shtml
    管中祥(2003)。〈霹靂火為何能發火〉,《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31。上網日期:2007年6月29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31/journal_park244.htm
    廖咸浩(1995)。〈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24(4):61-76。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憶平(2003年7月4日)。〈格格不怕火煉〉,《大成報》,第四版。
    潘美貞(1996年9月8日)。〈大陸對台辦所屬九洲影像出版社邀集國內多位名製作人齊聚 盼促成兩岸電視合作〉,《民生報》,第十版。
    劉現成(2001)。《華人傳媒產業分析》。台北:亞太圖書。
    劉現成(1999)。〈第十四章 台灣影視產業的概況〉,李天鐸、劉現成(編),《亞太媒介圖誌:無線/有線暨衛星電視的形構》,頁377-411。台北:亞太圖書。
    賴祥蔚(2006)。〈中國大陸廣電媒體節目市場之分析〉,《展望與探索》,4(7):43-57。
    賴祥蔚(2003)。〈湖南廣電集團的政治經濟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6(4):103-124。
    鍾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的困境及出路》。台北:廣電基金。
    《聯合報》(1991年6月18日)。〈風華絕代短期不開禁 華視本就虧大了〉,第26版。
    《聯合報》(1990年5月29日)。〈大陸拍片隱憂成本擺不定〉,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3月16日)。〈六個夢認罰四十五萬元〉,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2月20日)。〈六個夢過關皆大歡喜〉,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2月18日a)。〈雇用大陸演員擔任要角 婉君第一集送審碰壁〉,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2月18日b)。〈瓊瑤硬不修改婉君 若遭禁播就上街頭〉,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2月8日)。〈藝人大陸行 新聞局擬報院處理〉,第32版。
    《聯合報》(1990年2月7日)。〈瓊瑤辯白未主動上大陸節目〉,第32版。
    《聯合報》(1989年11月9日)。〈六個夢沒有中共資金〉,第32版。
    《聯合報》(1989年3月21日)。〈赴大陸拍片政策尚在研議 新聞局初步確定兩項原則〉,第20版。
    《聯合報》(1988年4月7日)。〈連續劇不考慮銷大陸〉,第24版。
    龍應台(2007年6月5日)。〈台灣的文化力在哪裡?〉,《中國時報》,第E7版。
    龍應台(2003)。《面對大海的時候》。台北:時報文化。
    魏玓(2006)。〈合製文化:反思全球化下的國際電影合製〉,《新聞學研究》,89:127-164。
    魏玓(2003a)。〈瓊瑤的話〉,《媒體小鋪電子報》,78。上網日期:2007年6月29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0959
    魏玓(2003b)。〈燒不完的霹靂火〉,《媒體小鋪電子報》,72。上網日期:2007年6月29日,取自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20126
    瓊瑤(2007年6月8日)。〈好想……拍一部浪漫唯美的電視劇〉。上網日期:2007年6月16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u/4d5ce270010008p1
    瓊瑤(2001)。〈情深深雨濛濛 千呼萬喚〉,《皇冠》,566:223-234。
    瓊瑤(1999)。〈點點滴滴話還珠〉,《皇冠》,545:52-69。
    瓊瑤(1989)。《剪不斷的鄉愁-我的大陸行》。台北:皇冠。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 New York : Verso.
    Ang, I. (1982).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Routledge.
    Chua, B. H. (2004). Conceptualizing an East Asian popular culture.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2), 200-221.
    Chun, A. (1996). Fuck Chineseness: On the ambiguities of ethnicity as culture as identity. Boundary 2, 23(2), 111-138.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irlik, A. (2004). Intimate others: [Private] nations and diaspora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5(3), 491-502.
    Gledhill, C. (1987). The melodramatic field: An investigation. In C. Gledhill (Eds.),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Studies in melodrama and the woman’s film (pp. 5-39). London: BFI Publishing.
    Hall, S. (1993). Which public, whose service? In W. Stevenson (Eds.), All our futures: The changing role and purpose of the BBC (pp. 23-38). London : BFI Publishing.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 Lawrence & Wishart.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UK &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Iwabuchi, K. (2002).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Iwabuchi, K. (2001). Becoming ‘culturally proximate’: The A/Scent of Japanese idol dramas in Taiwan. In B. Morean (Eds.), Asian media productions (pp. 54-74). London: Curzon Press.
    Ko, Y. F. (1999). N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rimetime tele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pigel, L. (1992).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Chicago, IL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sai, E. (2007). Caught in the terrains: An inter-referential inquiry of trans-border stardom and fandom.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8(1), 137-156.
    Wang, H. L. (2000). Rethinking the global and the national: Reflections on national imaginations in Taiwa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7(4), 93-117.
    Yoshimi, S. (2005). Japanese television: Earl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In J. Wasko (Eds.), A companion to television (pp. 540-557). Malden, MA : Blackwell.
    Yoshimi, S. (1999). ‘Made in Japa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ome electrification’ in postwar Jap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 149-171.
    Yeh, Y. Y., & Davis, D. W. (2002). Japan Hongscreen: Pan-Asian cinemas and flexible accumulation. Historical Journal of Film, Radio and Television, 22(1), 61-8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