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法係有系統的蒐集過去所發生的事件有關的資料並加以客觀評鑑,以考驗那些事件的因果或趨勢,俾提出準確的描述和解釋,進而有助於解釋現況和預測未來的一種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比較起來,有一個很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從歷史資料中,如日記、信函、官方文件或遺物等,發現有關研究問題的資料。由於史料種類繁多,如何尋找和研究問題最有關和最有價值的資料,而且獲得之後,如何鑑定史料以辨別其真偽和可靠性,甚為重要。因此,欲使歷史研究能夠達到科學的地步,研究者必須注意下列特徵:(1)界定研究問題和限制研究的範圍;(2)尋找史料,並鑑定史料的真實性;(3)鑑定史料的適切性、意義和可靠性;(4)綜合、分析和解釋資料,並形成結論。
-- 教育大辭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606/
歷史研究法,或稱歷史研究法,英文稱historical method,historical research或historical approach。歷史法以「歷史」作為研究的材料,「歷史」是人類過去活動的記載,供我們瞭解過去並預測未來。「歷史法」是研究過去所發生事實的方法,並以科學的態度收集材料,進行檢驗和證實,再透過系統的整理和解釋,以重建過去,推測未來。
歷史法具有重建過去、瞭解現狀以及預測未來等三種功能,歷史法與其他研究方法不同,歷史研究是從日記、信函等實物中去發現研究問題的材料,而其他研究方法是透過觀查和測量等方法產生研究問題的材料。所以歷史材料,即史料,是歷史法的研究要件。
從事歷史研究法的程序主要涵蓋:(1)確定題目;(2)搜集史料;(3)鑑定史料;(4)建立假設;(5)解釋史料及(6)提告結論等六項步驟,其中以搜集史料、鑑定史料以及解釋史料等三項最重要。史料搜集愈完備,歷史就愈詳盡,直接史料或稱原始史料,包括書信、日記、回憶錄以及奏議等。間接史料或稱二手史料,包括正史、專著、教科書等。史料需加以鑑定,以確定真實,鑑定分為外部考證及內部考證,前者如辨別偽書,後者如從司馬遷作為史家的信譽來認定《史記》確實可信的,以上兩者可交互參用,如胡適考證《紅樓夢》既從作者和續作者進行成書(外部)研究,又從作品進行內容(內部)研究。 歷史現象錯綜複雜,需要解釋,研究者即是解釋者。雖然由於研究材料的性質,以至於歷史研究不像自然科學一般嚴謹,但作為研究方法之一,歷史法確是一種符合科學的研究方法;此外,除了在研究程序上要符合科學以外,歷史法還要講求文字的表達,所以歷史法是一個兼顧科學方法與藝術精神的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具有許多優點,包括:(1)節省研究經費;(2)長期觀察發展;(3)不需研究對象合作;(4)彌補量化研究的缺失。但也有若干缺點包括:(1)受限研究資料;(2)研究過程費時;(3)研究者需具備若干能力;(4)研究不夠客觀。 選用歷史法進行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研究,範圍包括:(1)圖書館史;(2)分類編目發展;(3)圖書史、藏書及讀者服務;(4)圖書館法;(5)自動化發展;(6)圖書館教育及學術的研究沿革;(7)圖書館人物等。Busha、Harter曾針對美國圖書館學博士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列舉採用歷史法的相關研究,藍文欽「鐵琴銅劍樓藏書研究」及賴鼎銘「美國公共圖書館為何興起?不同的典範及其不同的解釋」也是兩個採用歷史法研究圖書資訊學的例子。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683/
檢索結果:共50筆資料
編號 | 題名 | 作者 | 學校 | 系所 |
---|---|---|---|---|
1 | 從〈洛神賦全圖〉看敘事畫傳統在宋代的融合與演進 | 盧冠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藝術史研究所 |
2 | 鸞堂與地方社會:以南臺灣美濃廣善堂為例 | 鍾安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3 | 艾伍士《第三號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司徒子陽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 |
4 | 儒林外史評點研究 | 鄧卉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5 | 「褒忠」匾與黑香旗: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的物質文化史考察 | 羅崧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史研究所 |
6 | 〈療殤・樂生〉:樂生療養院的遊戲腳本設計 | 廖士鳴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史研究所 |
7 | 論Daniel Arasse的細節理論與近看的繪畫史 | 張雅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 |
8 | 1980年代前後臺北「地下舞廳」的發展與爭論——以「迪斯可舞廳」為中心 | 楊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9 | 流行音樂創作脈絡分析之探討—以《回身 · 迴聲》專輯為例 | 陳天行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 |
10 | 范仲淹〈岳陽樓記〉研究 | 謝沛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11 | 交流與互動——民國詞與日治臺灣報刊研究 | 簡嘉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12 | 臺南、高雄地區鄭氏時期里名與營鎮、「甲」字地名的形成及變遷 | 林泓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地理學系 |
13 | 神杖女權:泰雅爾靈恩運動及其在臺灣長老教會之傳播 | 任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14 | 數字化管理的野心:近代中國的教育統計(1902-1937) | 許瑈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15 | 伊朗核政策分析: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的觀點 | 張念卿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政治學研究所 |
16 | 宜蘭仰山書院文人及其制藝研究 | 黃文瀚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17 | 迷境:一個時/空錯置的偽裝之新媒體創作研究 | 紀俊年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 |
18 | 漢末三國時期的涼州人與政局之關係 | 竇翊禎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19 | 現代風景的觀光轉譯:臺灣日治時期美術作品中的觀光地景與旅遊 | 楊杰儒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 |
20 | 運用潮汕剪紙技法之戲曲繪本創作研究——以《荔鏡記》為例 | 陳彬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設計學系 |
21 | 艋舺商人的改朝換代:1895 | 陽智寧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史研究所 |
22 | 美國總統川普對外政策思維與實踐的研究-以貿易與同盟軍費分攤談判為例 | 王薾暄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東亞學系 |
23 | 特蕾莎‧卡瑞諾鋼琴選曲之研究 | 王瑋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24 | 臺灣網球書籍翻譯史初探 | 薛彗妙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翻譯研究所 |
25 | 清代北臺灣公共事業的運作:以淡水同知婁雲的義渡建設為例 | 賴盈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26 | 余陳月瑛的從政生涯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 | 陳品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27 | 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性觀光建構與文創改造 | 鍾宛彤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 |
28 | 權力的前奏曲:凱薩琳.梅蒂奇政治地位與權力的提升(1533-1560) | 安佳芸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29 |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的殷商記憶研究 | 呂映靜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30 | 清代臺灣的庄規與社會秩序──以三重埔的溪尾庄規為例 | 劉怡伶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臺灣史研究所 |
31 | 韓德爾神劇《參孫》之男高音詠唱調分析與詮釋 | 梁詠鈞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 |
32 | 北宋初期朝政之研究(960-997) | 楊鎮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33 | 盧托斯瓦夫斯基《弦樂四重奏》分析研究與自我音樂創作之應用 | 張庭昀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 |
34 | 舒伯特鋼琴特色小品《G大調慢板》、《B小調匈牙利旋律》與《音樂瞬間》之詮釋與分析 | 王麗雯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35 | 馬軾、李在、夏芷合繪《歸去來辭圖卷》研究 | 李鑫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藝術史研究所 |
36 | 北宋對夏戰略變遷與影響之研究(1038-1127) | 黃子彥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37 | 日治時期臺南地區新式糖廠與市街發展的關係 | 李奕樵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地理學系 |
38 | 國家、政黨與歷史:國史館在臺灣(1957─2016) | 陳梅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39 | 探討斯特拉溫斯基《D調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組曲》和《嬉遊曲》 | 花苾茲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音樂學系 |
40 | 近代日本畫在淡水的發展、傳承與風土詮釋:以畫家木下靜涯、陳敬輝為探討中心 | 游閏雅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藝術史研究所 |
41 | 鄒族鼻笛音樂研究 | 孫沛珊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民族音樂研究所 |
42 | 明清蘇州文人的園林植物圖像 | 吳佳珮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 |
43 | 蔡沈《書集傳》二帝三王之心研究 | 林偉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國文學系 |
44 | 唐宋時期絞胎器研究 | 雷皓天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藝術史研究所 |
45 | 馬歇爾與戰後美國對華政策(1945-1949) | 歐陽子軒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46 | 清朝科舉考試與旗人的政治參與 | 杜祐寧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47 | 「圖.像」:敘事性肖像畫創作論述 | 郭倩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 |
48 | 原住民族地區開發溫泉問題的探討-以金峰與羅浮溫泉示範區為例 | 熊鴻嘉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地理學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 |
49 | 童子軍運動在中國的引進與早期發展,1909-1926 | 王冠中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歷史學系 |
50 | 虛空立形:葉修英石水創作論述 | 葉修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