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麗凰
論文名稱: 我的性別教育專業成長經驗--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
M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ender Education--- from Feminist Pedagogy Perspectives
指導教授: 洪久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女性主義教育學家政教學性別教育性別教育專業成長
英文關鍵詞: Feminist Pedagogy, Home Economics Teaching, Gender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ender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6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是一個有九年高中家政教學經驗的女教師,同時有另一個「性別教育種子教師」的身分伴隨著我。九年來,我花了許多時間讓家政課教學脫離手工藝的刻板印象,投入性別教育的融入式教學。隨著時間的經過,我卻有身分認同的困擾,我思考著:有性別意識的家政教師該是如何經營課堂?於是我思考著性別教育與家政課的連結,回到家政的專業領域,與學生一同創造有性別概念的家政課堂樣貌。

    本研究以敘說方式,回顧自己的生命史,說明性別意識覺醒過程,看到在家庭、學校、研究角色間多重身份的自己。在家庭層面敘說求學歷程的體悟與婚後生活的性別覺察,在學校層面釐清家政教師的處境與挑戰,在學術層面則分析在職研究生的研究困境。在性別的實踐部分,敘說從民國87年接觸性別教育之後教學上的改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87-90學年其間教學觀摩再思考,分析教學觀摩的教案內容,認為教學觀摩非「常態」教學;第二階段是91-92學年研究所期間的教學進化策略;第三階段則是93-94學年結束研究所課程後,我與學生建立的有性別意識的家政課堂樣貌。透過實踐歷程的回顧,將性別教育的實踐經驗系統化,分析教學策略的改變脈絡,提煉出有效的策略,找出對話與支持的系統。歸納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的要件,並提出未來的研究建議。
    研究發現: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歷程需指導教授協助釐清研究困境給予支持,此為專業成長的養分。教師透過回顧生命史,察覺多重身份得以促進性別意識的成長。檢視教師教學信念與策略的改變脈絡,提煉出教學不同階段的改變。公開教師實踐知識與專業對話,能讓教師持續反省與成長。而發聲與建立支持系統更是性別教育推動的基石。研究建議:在校內成立成長團體,持續多元對話,增進教師的專業能力。繼續研究學生性別意識的成長與行動策略。同一研究,能從不同面向分析,且需要更多的性別教育實踐或成長經驗做對話。

    I am a home economics teacher who works at senior high school for 9 years. In the meanwhile, I am a seed teacher of gender education as well. In the course of school teaching, I tried my best to emerge Home Economics from handcraft stereotype, and joined the incorporation of Gender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Home Economics. As the time pass by, the problems of status identity were augmented. I wonder how a home economics teacher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can manage her / his curriculum, and think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t last, I regress to the professional area of home economics and create a new style class with my student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thesis is narrative research. I reviewed my life story, illustrated the awarenes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understood my multi-roles between family, school and study areas. The dimension of family is about the awareness of study processes and marriage. The dimension of school is about the status and challenge of home economics teacher. The dimension of study is about the corners of part-time master’s program. As practice of gender education, there are 3 stages:

    The first stage is from 1998 to 2001. I studied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nd analyzed lesson programs. Then my conclusion is: “Classroom observation is not a normal or real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2002 to 2003. I was a master digress student at that time. My teaching tuition advanced a lot. The third stage is from 2004 to 2005. I finished my master degree classes. Then I built a new style class with my students, combined home economics with gender consciousness.

    By 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I systematize the experience of gender education; analysis the changing context of teaching technique; create the useful teaching strategy; finding dialogue and support system; generalize important conditions of professional growth in gender education; and advance recommendation about future studies.

    Several find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dvisers can help to clear difficulties and give support. It’s enrich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2) By reviewing life stories, teachers can aware their multi-roles and improve gender consciousness.
    (3) By surveying the teaching belief and changing sequences, teachers can find their changing stages.
    (4) By avowing practice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dialogue, teacher can keep introspecting and growing.
    (5) Voicing and building supporting system are the basic rocks of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Several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form growth group within school; maintain dialogue;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keep study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activity strategies;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have more dialogue between practice of gender education and growth experience.

    第一章 尋覓專業成長的路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的開展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之描述 6 第二章 指引方向的地圖 11 第一節 對女性主義教育學的理解 11 第二節 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28 第三章 多重身份的察覺與認同 36 第一節 家庭裡-女性主義是個難題 36 第二節 學校中--專業身份是種認同 50 第三節 學術面—做研究是項挑戰 57 第四章 性別教學尋根之旅 65 第一節 風華再現-教學觀摩再思考 65 第二節 努力練功-性別教學再進化 78 第三節 相互增能-師生共構的家政樣貌 98 第五章 性別實踐經驗系統化 116 第一節 教學策略的改進脈絡 116 第二節 建立對話與支持系統 127 第六章 結論與啟示 141 第一節 結論-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歷程 141 第二節 啟示-未來研究建議 146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149 西文書目 158 附錄 附錄一:我與性別教育交織的網絡 161 附錄二:繪本導讀議題 162 附錄三:教師使用表格 166 附錄四:擔任研習講師工作 170 表 次 表4-1 生活中的性別差異 73 表4-2 性別教育融入家政課討論議題 75 表4-3 第二階段使用教學策略 79 表4-4 如何知道自己該減肥了 90 表4-5 減肥方式大公開 91 表4-6 教學策略比較 112 表4-7 評量方式簡化 114

    中文書目
    方德隆(2000)。多元文化教育中性別意識之內涵。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工作坊研習教材。台北:教育部。
    方志華(2002)。關懷倫理學觀點下的教師專業素養。教育研究資訊,10(2),1-20。

    王舒芸(1996)。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23-28。
    王德威(譯)(1993)。Michel Foucault原著。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
    王慧蘭(2004)。眾聲喧嘩與解放:女性主義與批判教育學。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王儷靜(2004)。師範學院兩性教育課程授課教師教學信念之探究。教育學刊,22,129-150。
    王儷靜(2005)。修習性別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性別意識影響之探究:以札記寫作為媒介。教育學刊,25,155-176。
    卯靜儒(2002)。從女性主義位置性概念談女性教師的教學世界。性別、知識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卯靜儒(2003)。理論化女性基層教師的性別意識與認同建構過程。2003年女性主義─意識‧認同‧實踐學術研討會。新竹市:清華大學。
    成虹飛(2001)。行動研究中閱讀/看的問題:一篇重寫的稿子。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73-198頁)。台北:揚智。
    何春蕤(2000)。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
    何修(譯)(1992)。Wolf, N原著。美貌的神話。台北:自立晚報。
    吳玉玲(2001)。女性主義認識論與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1-2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瑾嫣(2000),女性遊民研究:家的另類意涵。應用心理研究,8,83-120。
    利翠珊、林麗文(1998)。代間連結、孝道焦慮與婚姻滿意度—台灣與美國兩市鎮已婚華人女性之比較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7,84-101。
    宋文里(2000)。再現青少年。「青少年人格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慕華(譯)(2000)。James G. Henderso等原著。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台北:心理。
    李惠恩(2003)。非傳統科系的選擇—家政領域男學生就學經驗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銀河(2004)。女性主義。台北:五南圖書。
    李麗凰(2004)。我的性別教學實踐經驗。2004性別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李麗凰(2006)。當家政教師遇到性別教育-性別教育融入家政課的實踐與反思。性別教育˙多元實踐─2006性別平等教育實踐與教學策略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阮凱利(2002)。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院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忠信、洪瑞兒等(1998)。高雄市區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認知狀況研究。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19。
    周珮儀(2002)。後現代課程取向的萬花筒。教育研究月刊,102,40-53。
    林文生(2003)。建構統整課程發展的機制。統整課程設計工作坊研習手冊。台北:國立台北師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林生傳(1988)。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自由開放社會中的個別化教學與後個別化教學。台北:五南。
    林志青(2003)。兒童圖畫故事書與男性特質的再現及養成。意識、認同、實踐。2003年女性主義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A5文學文本。新竹市:清華大學。
    林怡呈(2002)。教學歷程多元評量的迷失。國立台北師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昱貞 (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碧雲(2001)。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豫芬(2004)。故事媽媽的故事。2004性別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俞智敏等(譯)(1995)。Abbott, P., & Wallace, C.原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洪久賢(2000)。從家政教育談生活與素養。訓育研究,39(4),46-48。
    洪久賢(2000a)。國中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專業發展個案分析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5(2),37-53。
    洪久賢(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探討—家政教育的規劃與展望。家政教育學報,2001(3),53-68。
    洪久賢(2001a)。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2),213-232。
    洪久賢(2002)。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教學策略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187-210。台北市:五南。
    洪菊吟(2004)。解開生命的方程式。2004性別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洪瑞兒(1998)。細說兩性平等教育讀書會。收錄在教育部高中兩性平等教育整合實驗計畫成果彙編。台北:教育部。
    胡幼慧 (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淑雯(2004)。界線。第二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中國時報,人間咖啡館2004年10月5日登出。
    范信賢、謝小芩(1999)。九年一貫課程中的學生主體性。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之展望,126-143。台北:揚智。
    范信賢(2002)。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變革: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45-55。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1,33-68。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 156。
    夏傳位(譯)(1997),Clough, P. T.原著。女性主義思想:慾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孫秀蕙(1996)。解讀美容瘦身廣告–以閱聽人分析為主的個案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219-253。
    孫柯(譯)(1994),Allen, M. & Robinson, J.原著。與男性為伍。台北:遠流。
    孫瑞穗(譯)(1992)。A.Rich著。大聲要求教育。島嶼邊緣,3,52-56。
    殷童娟(2000)。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為例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9)。中等學校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課程活動設計彙—家政篇。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
    張如慧(2006)。學校服裝儀容規定中之性別差異-潛在課程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2006,9(4),頁35-50。
    張芬蘭(2004)。心與欣交融的行動列車。2004性別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張翠芬(2001)。一個青年女性自我之建構與轉化—自傳式民族誌取向。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5)。高中家政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高中兩性平等教育整合實驗計畫成果彙編。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中等學校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課程活動設計彙編。台北:教育部。
    敏兒(2004)。我的恐懼:別人眼中的問題人物。應用心理研究,21,152。
    畢恆達(1999)。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性別與兩性研討會。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畢恆達(2000)。從環境災害過程中探索家的意義:民生別墅與林肯大郡的個案分析。應用心理研究,8,57-82。
    莊明貞 (2003) 。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
    湯梅英(2000)。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綜合活動領域課程與教學研習手冊(頁45-54)。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安琪(2004)。以批判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芬(2000)。她們的美麗與哀愁—女性雜誌的美貌建構與讀者使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正(譯)(2002)。Giselle O. Martin-Kniep 原著。成為更好的老師,八個創新構想的實踐。台北:遠流。
    陳昭曄(2003 )。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從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問題談起。教育研究,11,171-180。
    陳美如(2004)。教師專業的展現與深化。教育研究月刊,126,19-32。
    陳美玉(2006)。從內隱知識的觀點論教師學習與專業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9(3),1-13。
    陳若璋(2002)。性別議題中的男性結構。應用心理研究,14,21-27。
    陳信宏(譯)(2004)。 Paul Fussell著。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台北:麥田。
    彭新維(2001)。國民小學教師教學省思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學校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美惠(2002)。性別意識、使命感與教師專業成長:以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6),45-62。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出版。
    黃心諭(2003)。師院教育的潛在課程---從花師的女性學生學習的課堂經驗出之檢視與省思。國立花蓮師院初等教育學系教育專題研究學年報告,未出版。
    黃志順(2004)。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之間?一個行動研究者的反省。應用心理研究,21,91-111。
    黃志順(2005)。一位國小教師/博士研究生的教師身份認同歷程與反思。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明娟(2001)。高中職學生兩性平等教育需求評估與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曉紅(譯)(1999)Cixous, H.原著。美杜莎的笑聲,刊載於顧燕翎、鄭至慧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
    黃燕萍(2000)。我是誰?---一個女準教師性別主體意識的啟蒙過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靜芬、晏涵文(1984)。性別角色與國中男女生學習家政之需要及興趣研究。家政教育,9(4),90-100。
    楊巧玲(1999)。從批判教育學重新探討師生關係。教育改革、師資培育與教學科技:各國經驗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楊巧玲(2000)。問題導向教學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之理論與實際。課程與教學季刊,3(3) ,21-136。
    楊巧玲(2006)。性別化的課程與教學- 一所高中學生的課堂經驗,課程與教學季刊,9(4),19-34。
    楊幸真(2003)。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女性主義教室:再思權力與權威。教育研究育刊,109,125-136。
    楊幸真﹙2004a﹚。再思女性主義教育學:愛、信任、倫理與關懷。通識教育季刊,11﹙1&2﹚,211-234。
    楊幸真(2004b﹚。當西方到了東方: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回顧與前瞻<首部曲>。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舉辦。
    楊幸真(2006)。女性主義教室與校園生活:敘說女性主義教師實踐女性教育學之困境與抗拒。教育改革微觀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淡江大學教育學院。
    楊滿玉(2002)。bell hooks的交融教育學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達努巴克(2002 )。擁抱玫瑰少年。收錄於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所編著,感謝那位性騷擾學生的男教授,145-158。台北:女書出版。
    熊慎敦(2004)。基層教師性別意識發展與覺醒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高中職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甄曉蘭 (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趙惠玲(2003)。性別議題融入藝術與人文之發展模式:以視覺藝術為例。中等教育,54,72-86。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惠琴(2002)。助人專業與性別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3,45 -70。
    劉雲杉(2005)。學校生活社會學,台北:五南。
    劉玲君(2005)。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 (2002)。 批著羊皮的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深度思考。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1-24。台北:揚智。
    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潘郁琪(2002)。情慾與禮教的躍動—以未婚女性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潘慧玲(2000)。性別視域的教師生涯。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223-249。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教育研究資訊,12(4),129-168。
    蔡欣玶(譯)(2001)。Robert M.&Michael M.原著。紙袋公主。台北:遠流。
    鄧純芳(2004)。「婦女與性別研究的教學」工作坊紀實。婦研縱橫,71,88-99。
    蕭昭君(2003)。國內教育行動研究解放了什麼?一個師資培育者的閱讀與困惑。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薛興國(譯)(1996)。Barbara G. Walker原著。醜女與野獸。台北:智庫。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權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54,37-43。
    謝臥龍(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反思。高市文教,64,39-43。
    謝臥龍(1999)。推動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應扮演的角色。八十八學年度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19-30。台北:教育部。
    謝臥龍(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
    謝臥龍(2004)。如何撰寫質性研究論文。性別經驗質性研究研討會與工作坊。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謝瑤玲(譯)(1995)。Friedan, Betty原著。第二階段:追求兩性真平等。台北:月 旦。
    簡成熙(2002)。重構批判思考---教育分析學者與女性主義學者的論辯。性別、知識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277-298。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羅勒(譯)(1992)Steinem, G. 原著。內在革命。台北:正中。
    嚴蕙群,陳俐雯(譯)(2004)。Postrel, V. 原著。風格美感經濟學。台北市,商智文化。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女書。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
    蘇芊玲(2004)。台灣性別教育之繼往與開來—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過程與內涵。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2-39。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Beck, U. & Beck-Gernsheim E. 原著。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市:立緒。
    鐘任琴(1994)。教師專業的探討。教師之友,35(5),29-35。
    顧瑜君(譯)(1998)。H.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

    顧瑜君(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學校本位經營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顧瑜君(2002)。實踐取向之教師專業成長-在職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之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5(4),1-18。

    西文參考書目
    Brady, J.(1995). Schooling Young Children:A feminist pedagogy for liberatory learning.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ochran- Smith, M., & Lytle, S. (1990).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research: The issues that divid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2),2-11.
    Papadopoulos , L.(2005). Mirror Mirror: Dr. Linda's Body Image Revolution.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Ferguson, K. E.(1984). The feminist case against bureaucrac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Fisher, B. M. (2001). No angle in the classroom : A teaching through feminist discourse. N.Y. :Rowman & Littlefield
    Giroux, H. (1982). Ideology, culture, and the process of schooling.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ty Press.
    Gore, J. (1992). What we can do for you! What can “we” do for “you”? Struggling over empowerment in critical and feminist pedagogy. In C. Luke, & J. Gore (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 (pp. 54-73). New York: Routledge.
    Hayes,E. & A.J. Colin III. (1994). Confronting racism and sexis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ooks, b. (1989) . Talking backs: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Boston.MA: South End Press.
    hooks, b.(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Klein, S.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Noddings, N .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Noddings.N. (1994). An ethic of ca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 arrangement. In L.Stone(ed.).The education feminism reader. NY:SUNY.
    Noddings, N.(1995).Teaching themes of caring. Education digest, 61(3). 24-28.
    Noddings, N.(2003).Is teaching a practi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7(2), 241-251.
    Pinar, W.,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Riessman, C. K(1993).Narrative analysis. Newsburry Park, CA:Sage.
    Rinehart, S. T. (1992).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Sadker, M. P., & Sadker, D. M.(1985). Sexism in the schoolroom of the 80s. Psychology Today, 88, 54-57.
    Sadker, M. P.,&Sadker, D. M.,(1994). Failing at fairness:How America’s schools cheat girl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Schön, D. A .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rewsbury, C. M. (1993). What Is feminist pedagogy? Women’ s Studies Quarterly, 3-4, 8-16.
    Tetreault, M.K.T.(1993). Classrooms for diversity: rethinking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J.A. Banks & C.A.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 (pp. 129-148 ). Boston, PA: Allyn and Bacon.
    Thompson, A. and Gitlin, A. (1995). Creating spaces for reconstructing knowlegde in feminist pedagogy. Educational Theory, 45(2), 125-150.
    Weiler, K.(1988). Women teaching for change: Gender, class and power. New York: Bergin & Garvey.
    Weiler, K.(1995). Freire and a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In J. Holland, & M. Blair, & S. Sheldon(Eds.), Debates and issues in feminist research and pedagogy.(pp. 23-44). Philadelphia: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Weiner, G. (1994). 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S.M. & Coolican, M.J. (1996). How high and low self-empowered teachers work with colleagues and school princip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30(2), 99-11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