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雯琇
論文名稱: 中學生偶數代數表徵的思維發展
指導教授: 林福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發展階段偶數2k思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生很早即認識偶數,但是國中才開始學習以符號代表數,高中才開始運用「偶數=2k」作形式演繹的論證,學生要從既有的偶數概念發展出能以偶數一般式2k運思偶數的2k思維,其思維必須經過一些面向的發展,本研究希望能找出偶數概念到2k思維的發展面向,並依此建立一個發展階段來描述中學生2k思維的發展情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並在國中七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每個年級各抽樣一個班級進行施測,取樣方式為方便樣本,因此本研究的結果將只說明本研究取樣的學生的表現,並非一般中學生的2k思維發展情形。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發現,從偶數概念到一般化的2k思維得經過四個面向的發展,分別為具體到抽象、思維方向的可逆與不可逆、物化2k表徵、以及特例到一般,利用這四個發展面向可以將學生的2k思維發展情形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具體思維階段、不可逆思維階段、可逆思維階段、物化2k表徵階段、一般化思維階段,而具體思維階段、不可逆思維階段和可逆思維階段的學生在判別具體數的奇偶性時都可再分為有2k表徵行為和無2k表徵行為兩種類型,而可逆思維階段和物化2k表徵階段的學生在判別一個物件的奇偶性時都可再分為主動使用2k表徵策略和不主動使用2k表徵策略兩種類型。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國中七年級的研究樣本學生大多屬於具體思維,八年級、九年級的研究樣本學生已有少數能發展出偶數的抽象表徵,但要到高中階段,才真正有研究樣本學生能具備一般化的2k思維。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7 第四節 名詞界定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偶數相關教材分析 …………………………………… 9 第二節 偶數概念分析 ………………………………………… 14 第三節 偶數相關命題的論證 ………………………………… 18 第四節 概念發展的理論 ………………………………………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9 第四節 研究樣本 ……………………………………………… 36 第五節 研究過程 ……………………………………………… 3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1 第一節 樣本分析 ……………………………………………… 41 第二節 奇偶數判別策略 ……………………………………… 62 第三節 應用奇偶數判別策略於具體數字 …………………… 66 第四節 從奇偶數辨識看2k思維發展 ………………………… 73 第五節 2k表徵到4k表徵 ……………………………………… 132 第六節 從辨識4的倍數看4k思維發展 ……………………… 13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62 第一節 結論 …………………………………………………… 162 第二節 建議 …………………………………………………… 175 參考資料 ………………………………………………………… 177 附錄一、研究工具 ……………………………………………… 180

    一、中文部分
    Skemp R. R. (1995)。數學學習心理學,陳澤民譯。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林福來、譚克平、吳家怡、陳創義、林佳蓉、郝曉青、曾政清、陳英娥、楊凱琳、林政輝、李宜芬、梁蕙如、高智馨(2002)。青少年數學概念學習研究──子計劃14:青少年數學論證能力發展研究(2/3)。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9-2511-S-003-103。
    謝宜玲(製作人/導演)(2002)。國中八年級文字符號瞭解教學影帶【影片】。未出版。
    梁蕙如(2003)。國三學生數型命題論證類型及其改變之教學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2年)。國民中學數學課本(陳版)第一冊【一年級上學期】。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95年)。高級中學數學課本第一冊。台南市,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9年a)。國小數學課本第三冊(2上)。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89年b)。國小數學課本第九冊(5上)。台北市,康軒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分
    Fuys, Geddes, & Tischler, (1988). The van Hiele model of thinking in geometry among adolescents.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Inc.
    Healy, L. & Hoyles, C. (2000). A study of proof conceptions in algebra.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1(4), 396-428.
    Küchemann (2006). Observ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uctural reasoning in a four-phase teaching sequence.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Learning Mathematics, 26(3), 31-36.
    Küchemann & Holyes, C. (2004). Year 10 students’ proofs of a statement in number/algebra and their responses to related multiple choice items: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s. 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Learning Mathematics, 24(1), 37-42.
    Miyakawa, T. (2002). Relation between proof and conception: the case of proof for the sum of two even numbers. PME26, 3, 353-360.
    Piaget, J. (1956).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numb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iaget, J. (196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fard, A. (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s conceptions: 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1), 1-36.
    Skemp, R. R. (1979). Intelligence, Learning, and Action. New York: Wiley.
    Tall, D. O. & Vinner, S.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2), 151-169.
    Vygotsky, L.S. (1996). Thought and Languag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