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小欣
Hsiao-Hsin Huang
論文名稱: 國際觀光旅館新進人員生涯路徑規劃之實務研究
A Study of Career Path Planning for
指導教授: 李大偉
Lee, Ta-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國際觀光旅館新進員工生涯路徑生涯路徑規劃
英文關鍵詞: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new employees, career path, career path plan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33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國際觀光旅館家數成長快速,但人員流動率過高,專業人才培育困難,因此,本研究針對國內國際觀光旅館的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的議題進行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有:(一)探討國際觀光旅館於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時,組織及員工二種不同立場下所考量的因素,並比較二者差異。(二)探討國際觀光旅館進行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所持的策略及具體措施。(三)瞭解國際觀光旅館實施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的成效、衡量指標,以及影響成效之原因。
    本研究採用文獻探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三種研究方法,調查對象為人力資源部門主管與旅館員工。重要研究結論為:(一) 國際觀光旅館於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時,組織與員工二者所考量的因素不盡相同。(二) 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對於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考量因素的認同度會受其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年資、任職部門及職位等個人屬性的影響。(三) 國際觀光旅館實施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措施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員工流動率。(四) 國際觀光旅館實施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措施的類型以教育與訓練、實施發展計劃及提供組織內部生涯發展資訊為主。(五) 對於國際觀光旅館實施新進員工生涯路徑規劃措施的成效,組織與員工的認知存有落差。(六) 國際觀光旅館推動生涯路徑規劃的關鍵成功因素為最高主管支持、各部門主管支持與配合,以及員工認同。(七) 升遷機會同時為員工對於生涯路徑規劃的滿意及不滿意的主要原因。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researching career path planning of new employees at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in Taiwan. There were three purposes: (1) to analyze the considered factors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employees while planning the career path for the new employees; (2)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which have been applied of career path planning for new employees at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s; (3) to analyze the effects,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key successful factors carrying out career path planning.
    The study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ocumentary reference. Major conclus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as follows:
    1.The considered factors of career path planning, which are concerned by the organization,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ew employees.
    2.The considered factors, which are concerned by new employees while planning the career path, are varied due to the sex, age, academic credentials, marital status, service seniority, department and position.
    3.The objective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carried out the career path planning is to lower the employee turnover percentage.
    4.The career path planning is categorized in trai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information providence of career development.
    5.With regard to the results of implementing career path planning, there was a cognitive gap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employees.
    6.The key successful factors of career path planning are getting the support of the general manager or CEO, internal coopera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ployees.
    7.The chance of promotion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of employees’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

    謝誌.....................................I ABSTRACT.................................V 目 錄..................................VII 表 次..................................IX 圖 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生涯與其理論基礎.....................7 第二節 生涯發展、生涯規劃與生涯管理...........24 第三節 生涯路徑............................42 第四節 生涯路徑規劃.........................46 第五節 相關領域研究.........................52 第三章 研究設計............................57 第一節 研究對象............................57 第二節 研究流程............................58 第三節 研究架構............................6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61 第五節 資料蒐集............................62 第六節 資料分析分法.........................63 第七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5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65 第二節 旅館與員工對生涯路徑規劃的考量因素比較..68 第三節 旅館實施生涯路徑規劃的策略與措施.......96 第四節 旅館實施生涯路徑規劃的成效分析.........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6 參考文獻..................................129 ㄧ、中文部份...............................129 二、英文部份...............................134 附錄......................................137 附錄一 旅館之訪談題目.......................137 附錄二 員工問卷............................143

    ㄧ、中文部份
    王瑤芬 (2006)。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4NTNU5261006。
    王麗淳 (2005)。女性旅館管理者的工作處境及其職涯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NTNU0261011。
    王翊安 (2006)。員工組織社會化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國際觀光旅館客房部門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4KUAS0720009。
    石 銳 (2003)。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涯發展。台北:揚智文化。
    江旻珊 (2005)。國際觀光旅館女性經理人之職涯發展阻礙因素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MCU05571002。
    李 瑋 (1989)。企業體潛在的生命力。管理雜誌,177,46-49。
    李鴻章 (2005)。生涯規劃。台北:華騰文化。
    李肇平 (1995)。生涯發展方案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員工生涯發展需求為干擾變項。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3TKU00457024。
    吳思達 (主編) (2005)。生涯規劃與管理。台北:全華。
    吳筱茹 (2001)。資訊科技人員生涯發展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9YZU00396004。
    呂曉青 (2005)。師徒關係認知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廚師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CYUT5675005。
    余朝權、孫曉玲 (2006)。大型企業主管生涯發展方案、生涯發展需求與生涯挫折之關係分析。輔仁管理評論,13 (1),31-56。
    余靜雯 (2005)。半導體封測業主管管理才能評鑑模式與接班人計劃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NSYS5007055。
    辛秋菊 (1993)。生涯發展、離職傾向及其關係之研究-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為研究對象。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1TKU00457033。
    吳武忠、陳惠美 (2002)。台灣地區餐旅人力需求之調查。台北市:教育部。
    林幸台 (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 (2003)。生涯輔導。台北:空大。
    林宜怡 (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9NCU00007006。
    林秀珍 (2005)。以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探討生涯路徑影響因素-以資訊軟體人員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NCNU0320029。
    林明謀 (1999)。高科技產業員工生涯發展之探討-以資訊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7NCKU0121039。
    林 娟 (2003)。不同世代軟體研發人員生涯發展之研究-以資訊軟體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1NSYS5007057。
    林欽榮 (2000)。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金樹人 (1991)。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
    金樹人 (1992)。生涯輔導在教育組織內的應用。教師天地,57,19-27。
    金樹人 (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書局。
    周談輝 (主編) (2003)。生涯規劃發展。台北:全華。
    胡雅婷 (2005)。不同世代間生涯發展計畫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THU00121019。
    Gomez-Mejia, Luis R., Balkin, David B., Cardy, Robert L. (2004/2005).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胡瑋珊 (譯)。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臺灣培生教育。
    徐秀燕 (2000)。金融業員工生涯發展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8NTNU0036012。
    徐翊瓊 (2005)。組織策略及組織特性、生涯定向與員工工作態度之關聯性分析。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CYCU5121042。
    陸啟超 (2002)。生涯規劃。台北:全威圖書。
    張虹慧 (2003)。國際經理人的核心才能與職涯發展-以某國際汽車集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2NSYS5007056。
    張火燦 (1992)。員工生涯規劃與人力資源發展的關係整合。就業與訓練,10 (4),82-85。
    張添洲 (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五南。
    戚樹誠、黃家齊、羅新興、許碧芬、諸承明、徐聯恩 (2005)。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空大。
    陳怡靜 (2001)。知識工作者職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9NTNU0036007。
    陳若玲 (1995)。啟動雙贏的生涯發展策略。管理雜誌,257,128-131。
    陳漢銘 (1993)。建立企業員工生涯發展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1NKNU0042003。
    黃天中 (1991)。生涯與生活。台北:桂冠。
    黃天中 (1996)。生涯規劃。台北:桂冠。
    黃美英 (2005)。企業願景、企業文化、員工生涯發展與組織承諾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劍湖山王子飯店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3NHU05720034。
    黃薰嫺 (1993)。國際觀光旅館職業前程發展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1PCCU0571002。
    郭珍貝 (2005)。飯店業經理人員職業生涯途徑分析及其對台灣餐旅教育課程之影響。弘光學報,45,185-191。
    葉鳴美 (1995)。我國銀行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3NCCU0350005。
    楊主行 (2000)。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對工作輪調與生涯發展關係之認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8PCCU0571007。
    楊朝祥 (1991)。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行政院青輔會。
    蔡宜容 (2003)。美容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1CCU00350039。
    蔡信東 (1997)。企業主管生涯發展方案與生涯發展需求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5SCU00121034。
    蔡素紋 (2003)。「生涯之錨」的基本概念及相關研究。諮商與輔導,214,19-24。
    廖明慈 (1994)。專業技術人員生涯發展制度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3DYU00163025。
    劉美慧 (2006)。職涯新思維下之職涯規劃與管理。勞工之友季刊,614,13-16。
    劉桂芬 (2005)。旅館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劉雯倩 (1997)。資訊電子業研發人員組織內生涯發展模式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5NCCU3350004。
    鄭金謀、邱紹一 (主編) (2005)。生涯規劃與人生發展。台北:新文京開發。
    賴學仕 (2000)。組織成員生涯發展系統建立之探討。警專學報,2 (8),133-161.
    盧振昇 (2003)。汽車修護人員事業生涯發展與管理機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1NCU05627024。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 (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空大。
    蘇怡璋 (2006)。企業經理人生涯發展認知、生涯路徑選擇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94CJU00457061。
    蘭堉生 (1996)。員工生涯發展制度建立模式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084NCU00007003。

    二、英文部份
    Armstrong, M. (1987). A handbook of personal management practice. London: Kogan page.
    Beach, D. S. (1980).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of People at Work. New York: Macmillan.
    Birdir, K. (2002). General Manager turnover and root causes. International J.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4(1), 43-47.
    Cascio, W. F. (1989).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 New York: McGraw-Hill.
    Cohen, S. L., & Meyer, H. H. (1979). 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career planning program. Personal Journal, 58(9), 611-615.
    Crane, D. P. (1986). Personal. Boston: Kent.
    Domkowski, D. (1984). Programs in organizations. In H.D. Burck, & R.C. Reardon(Ed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s(pp.292-308).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Drummond, R. J. & Ryan, C. W. (1995). Career Counseling-A Development Approac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ooding, G. J. (1988). Career moves : for the employee, for the Organization. Personnel, 65(4), 112-116.
    Gottfredson, L. S. (1981).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a development theory of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6), 545-579.
    Gutteridge, T. G. (1986).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ystem: 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 In D. T. Hall, & Associates(Eds.),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pp.50-9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utteridge, T. G. (1987).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Pittsburgh Review, 8-14.
    Gutteridge, T. G., Leibowitz, Z. B., & Shore, J. E. (1993).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ll, D. T. (1976). Careers in organizations. Glenview, IL: Scott Forsman.
    Hall, D. T. (1986). An overview of current career development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D. T. Hall, & Associates(Eds.),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pp.1-2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skell, J. R. (1993). Getting Employees to Take Charge for Their Careers. Training & Development, 47(2), 51.
    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personality and wok environment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Milkovich, G. T. & Boudreau, J. W. (1991).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omewood, Illinois: Irwin
    Morin, W. J. (1992). Motivation & Reward-Redefining Success. Executive Excellence, 9(8), 10.
    Schein, E. H. (1978). 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mither, R. D., Houston, J. M., & Mcintire, S. A. (1996).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anging environment.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Stone, J. A. (1982).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torey, W. D. (1976). Career dimensions Ⅰ, Ⅱ, Ⅲ, Ⅳ. New York: Croton and Hudson.
    Super, D.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 Harper & Row.
    Super, D.E. (1978).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uper, D.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pp.12-2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iedeman, D. V., & O'Hara, R. P. (1963). Career development: Choice and adjustment.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Werther, W. B., & Davis, K. (1995).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New York: McGraw-Hi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