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嚴翠玉
論文名稱: 《鋒劍春秋》研究
指導教授: 林保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鋒劍春秋封神演義天命神魔小說孫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鋒劍春秋》長久以來,被視為神魔小說中非上流之作,並常與《封神演義》作為對照,由於部分陣名雷同、情節類似,歷來學者對其評價並不高。然仔細觀之,《鋒劍春秋》雖與《封神演義》同為神魔小說,亦以天命貫串全書,但全書主軸順天、逆天並不一致、詮釋手法亦大相逕庭,其代表的意義迥異,其中尚有許多可探討之處。筆者針對於此,著手研究此書,重新定位其價值。
  本論文的主旨,即就清代神魔小說《鋒劍春秋》一書試作整體的探討,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內容包括筆者研究此議題的動機、目的,文獻的回顧探討,以及研究的重點。關於《鋒劍春秋》相關研究的部份,目前只有陳昭利的《明清演史神魔之戰爭小說研究》的第八章,專論《鋒劍春秋》,其餘皆非直接研究的資料,因此,筆者在本章對於此研究議題亦做一概略介紹。第二章為《鋒劍春秋》概述,一共分為四節,包括《鋒劍春秋》的作者、版本、成書年代等等,並略述時代背景、孫臏故事的來源及介紹歷史上的孫臏。《鋒劍春秋》一般認為是清朝中葉以後作品,但自從《姑妄言》出版後,《鋒劍春秋》的版本問題就有了不同的說法;另外作者為誰,歷來說法亦有不同,亦在本章做個概述。第三章則是關於本書的人物、情節。在虛擬人物、歷史人物的交錯運用,以及人物的選用的來源,在本章將做詳細介紹及對照,孫臏的角色以及人格特質在《鋒劍春秋》代表的意義為何?作者選用孫臏當作故事的主角,是否有其特殊涵義,也在此章探討;另外,根據石昌渝的分類,《鋒劍春秋》在情節外在故事屬於單體式結構,而情節內在線索為線性式結構,情節安排方面,也有其特色,皆於此章論述。第四章則以天命思想在《鋒劍春秋》的運用做詳細的探討。天命思想在中國古典小說佔了重要的地位,而《鋒劍春秋》又以天命思想貫串了全書,因此本章據此觀念做深入研究,包括了天命思想的起源以及在《鋒劍春秋》中的運用,並以成書年代的背景探討其對《鋒劍春秋》天命思想所造成的影響為何。第五章針對了《鋒劍春秋》及《封神演義》做相互對照的關係。由於歷來學者對於《鋒劍春秋》的評價僅在於其情節與《封神演義》類似,因此其價值並不高,然仔細探究,事實並非如此,本章將針對天命思想、人物情節、神仙鬥法以及從讀者角度來看兩書的不同。第六章總結本論文闕漏之處以及未來可開展的部份。
  透過本論文的探討,《鋒劍春秋》雖然文字敘述不如《封神演義》,但其內在的意義,筆者認為是不容忽視的,作者並不按照傳統的天命思想鋪排故事情節,有其獨到的處理方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鋒劍春秋研究》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2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 3 第三節 研究重點 ───────────────────────── 5 第二章 《鋒劍春秋》概述 ──────────────────── 9 第一節 作者、版本、成書年代、創作背景 ────── 9 第二節 故事源流 ───────────────────────── 14 第三節 歷史上的孫臏 ────────────────────── 22 第三章 《鋒劍春秋》人物與情節 ─────────────── 47 第一節 人物的選用及地位 ─────────────────── 47 第二節 情節結構及安排 ───────────────────── 71 第四章 天命思想在《鋒劍春秋》的體現 ─────────── 87 第一節 天命思想的起源 ──────────────────── 87 第二節 天命思想在明清小說的存在價值 ───────── 90 第三節 成書年代的背景對《鋒劍春秋》天命思想造成的影響─── 93 第四節 天命思想在《鋒劍春秋》的體現 ────────── 97 第五章 《鋒劍春秋》、《封神演義》相對論 ──────── 114 第一節 天命思想 ─────────────────────────── 114 第二節 人物、情節安排 ────────────────────── 127 第三節 神仙(魔)鬥法 ────────────────────── 138 第四節 以讀者角度看《鋒劍春秋》、《封神演義》 ─── 159 第六章 結論 ─────────────────────────────────── 162 附件、《鋒劍春秋》虛構人物、歷史人物的對照表 ────── 166 附、參考書目─────────────────────────────────── 175

附、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順序)

(先秦)孟子:《孟子》,收錄於《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83
(漢)王充:《論衡》,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
(漢)劉向:《說苑》,收錄於《四部備要‧史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漢)揚雄:《法言》,收錄於《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
(漢)班固:《漢書》,收錄於《二十五史‧史記漢書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漢)曹操等注:《十一家注孫子》,台北:里仁書局,1982
(晉)王嘉:《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晉)葛洪:《神仙傳》、(清)隱夫玉簡撰:《疑仙傳》、(漢)劉向:《列仙傳》,台北:廣文書局,1989
(晉)范瞱:《後漢書》,收錄於《二十五史‧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後蜀)杜光庭:《錄異記》,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9
(梁)蕭統:《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5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五》,上海:上海商務,1936
(唐)杜佑:《通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
(宋)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廣記五百卷》,台北:新興書局,1958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台北:大明王氏出版社,1975
(明)吳門嘯客:《孫龐鬥志演義》,《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編纂,天一出版社,1985
(明)徐道:《神仙鑑》,台北:廣文書局,1975
(明)陳繼儒重校:《春秋列國志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明)馮夢龍:《新列國志》,《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7
(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不署撰者:《鋒劍春秋》、《走馬春秋》,收錄於林辰、段文桂《中國神怪小說大系》史話卷—《萬仙鬥法全傳》,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發行,1989
(清)不署撰者:《鋒劍春秋》,《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王船山:《讀通鑑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
(清)王船山:《宋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清)楊景淐評輯:《鬼谷四友志》,《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曹去晶:《姑妄言》,收錄在《思無邪匯寶》,台北:台灣大英百科,1995

二、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 平:《明清小說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白維國、朱世滋:《古代小說百科大辭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2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石昌渝:《中國古代小說總目—白話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
朱一玄、寧稼雨、陳桂聲:《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
孟 瑤:《中國小說史》,台北:文星書店,1966
周中明:《中國的小說藝術》,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周先慎:《明清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周先慎:《古典小說鑑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周振甫:《小說例話》卷一:主要的思想傾向、情節、細節、作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
周振甫:《小說例話》卷二:修辭、結構、人物,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
林 辰:《神怪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林 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
孟昭連、寧宗一:《中國小說藝術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胡 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胡萬川:《眞假虛實:小說的藝術與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
胡萬川:《平妖傳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4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4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孫邈、孫菊園:《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徐培根、魏汝霖:《孫臏兵法註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0
夏志清:《文人小說與中國文化》,台北:勁草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5
唐嘉弘:《先秦簡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張火慶:《古典小說的人物形象》,台北:里仁書局,2006
張 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張習孔、田玨主編、朱學西等編著:《中國歷史大事編年》,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張稔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
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台北:明文書局,1985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以明清小說撰者自序為考察中心》,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
陳美材、馮保善、李忠明:《章回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陳昭利:《孫臏小說研究》,台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黃彰健:《明實錄附校勘記及附錄‧明太祖實錄》,南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印;京都:中文出版社發行,1984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紅葉文化,1995
黃啓方、洪國樑繪編:《史記地圖匯編》,台北:學海出版社,2001
彭友生:《秦史》,台北:帕米爾書店,1965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楊志剛:《六合一統》,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
楊善群:《孫臏》,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
楊 寬:《戰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中國文化一個基本特徵的探討》,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
齊思和:《中國史探硏‧古代篇》,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
齊裕焜主編,包紹明、陳惠琴編著:《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1990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趙景深:《中國小說叢考》,濟南:齊魯書社,1983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孫臏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臧勵龢等編:《中國人名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0
臧勵龢等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3
劉世德:《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劉逸生:《神魔國探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
鄭雲波:《中國古代小說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
鄭樑生等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台北:三通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2002
蕭登福:《鬼谷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嚴定暹:《天命與民生:西周人文精神之神權觀芻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
龔鵬程、張火慶:《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三、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蕭鳳嫻:《從思維方式剖析「封神演義」中封神的意義》,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朱秋鳳:《「封神演義」神仙譜系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葉有林:《明代神魔小說中的法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昭利:《明清演史神魔之戰爭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陳佩佩:《封神演義神話元素研究》,市立師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江麗雯:《「封神演義」人物形象塑造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
文革紅:《從傳播學的角度考察清初通俗小說的發展-以小說出版為中心》,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6
周 博:《「封神演義」的成書及其在明清時期的傳播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周偉剛:《論清初明遺民反清思想的演變》,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四、期刊論文(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漆緒邦:〈典型還是類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79
林 辰:〈論明末清初小說的歷史地位〉,《社會科學輯刊》05期,1982
張靜二:〈從天意與人力的衝突論封神演義〉,《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1988年6月
徐振貴:〈試論道教對明代神魔小說的影響〉,《齊魯學刊》06期,1989
林 辰:〈小說的混類現象和小說發展的軌跡〉,《社會科學輯刊》第4期,1990
黃海澄:〈孫臏故里考辨〉,《學術論壇》第1期,1992
陳恩林:〈孫臏故里辨析〉,《東岳論叢》第5期,1992
楊善群:〈變混沌為清晰的重大發現——紀念臨沂漢簡出土二十周年〉,《史林》第4期,1992
張小元:〈天命與人事的二元對待—中國古代人文精神之二論〉,《成都師範學報》02期,1992
尹康莊:〈論我國歷史題材的小說創作〉,《廣東社會科學》第5期,1992
古 耜:〈明清小說的文化觀照—評「明清小說與中國文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期,1992
田同旭:〈女性在明清小說中地位的變化〉,《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2
潘賢強:〈明清宗教文化與神魔小說的思想內容〉,《東南學術》02期(宗教要義),1992
錢宗範:〈孫臏故里鄄城孫老家說質疑〉,《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4期,1992年12月
肖 巍:〈傳統「天命」觀的確立及其象徵〉,《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3
徐中偉:〈徘徊於天人之際-「三國演義」與傳統史觀〉,《山東大學學報》第2期,1993
陳大康:〈從繁榮到蕭條-論清初通俗小說的創作〉,《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03期,1993
周桂鈿:〈明末到清初的思想轉折〉,《社會科學研究》03期,1993
周學軍:〈轉型與困境-晚明清初社會思潮的歷史定位〉,《學術界》04期,1993
王 平:〈論中國傳統思維模式對古代小說的影響〉,《東岳論叢》第5期,1994
榮挺進:〈孫臏及其兵法研究〉,《三峽學刊》社會科學學報第2、3合期,1994
劉孝嚴:〈「三國演義」的天命觀〉,《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1995
劉書成:〈英雄緣何不近色 豪杰怎得總無情──論小說類型對中國古代歷史小說婦女觀的規定性〉,《甘肅社會科學》03期,1995年
褚良才、徐楓:〈孫子其人其族其墓考論〉,《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3月
何滿子:〈神魔小說與「封神演義」〉,《博覽群書》第9期,1996
李 雁:〈話本“頭回”一說—讀「話本小說概論」札記〉,《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1996
楊善群:〈「孫臏兵法」結構體例探討-與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商榷〉,《管子學刊》第4期,1996
四川聯大宗教所:〈道教與神魔小說的結構〉,《宗教學研究》02期,1997
陳 洪:〈折射士林心態的一面偏光鏡-清初小說的文化心理分析〉,《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98
茍 波:〈「神魔小說」中人物形象的道教內涵〉,《宗教學研究》02期,1998
胡 勝:〈論衰蛻期的中國神魔小說〉,《社會科學輯刊》第5期,1999
曹 萌:〈明清時代的交通狀況對小說創作的影響〉,《保定師範學報》第3期,1999
胡 勝:〈論文化心理機制對神魔小說生成的影響〉,《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3期,1999年9月
戴承元:〈試論「三國演義」在「天命」和「人事」之間的兩難抉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0
劉孝嚴:〈「金瓶梅」天命鬼魂、輪回報應觀念與儒佛道思想〉,《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0
魏文哲:〈天命觀神話與謊言─論「封神演義」〉,《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00
羅書華:〈史傳與章回小說間的重要一環—講史的角色創造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折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01期,2000年1月
紀德君:〈諸葛亮式系列軍師形象的文化意蘊〉,《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1年1月
胡 勝:〈近代神魔小說試論〉,《明清小說研究》03期,2001
賴貴三:〈「周易」命觀初探〉,《國文學報》第三十期,2001年6月
劉孝嚴:〈「金瓶梅」天命鬼魂、輪回報應觀念與儒佛道思想〉,《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6期,2000
趙章超:〈宋志怪小說天命觀論略〉,《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2
朱 萍:〈「姑妄言」的發展與研究述評〉,《江淮論壇》06期,2002
陳昭利:〈明清演史神魔之戰爭小說研究-「鋒劍春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10期,2002年9月。
宋開霞:〈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走向世界》第4期,2003
秦 川:〈論古代小說中佛、道“勸懲教化”的地位和作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3
蔡新中:〈命運的力量—對「封神演義」的一種解讀〉,《浙江社會科學》第4期,2004
魯 茜:〈論唐五代婚戀小說中的宿命思想〉,《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第6期,2005
萬晴川:〈古代通俗小說中軍師形象的巫師化傾向〉,《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2005年3月
陳昭利:〈孫臏歷史考證〉,《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
聞 克:〈全相平話五種〉,《曲藝》第3期,2007
李建武,尹桂香:〈百年來「封神演義」研究評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04期,2007
宋征兵:〈歷史演義小說虛實論〉,《三峽大學學報》第29卷,2007年12月
張 暉:〈忠孝觀念與革命困境-「封神演義」中的忠孝與武王伐紂的合法性〉,《復旦學報》第5期,2008
黎紅霞:〈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論「三國演義」的天命觀〉,《文教資料》第18期,2008
黎紅霞:〈紛紛世事無窮盡 天數茫茫不可逃—論《三國演義》的天命觀〉,《文教資料》18期,2008
盧世華:〈早期歷史小說的傳奇審美—元代平話中的人物故事〉,《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8
羅書華:〈講史的文體形式及其在章回小說生成史上的重要作用〉,《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8
魏文哲:〈論「二拍」中的宿命論〉,《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8
李建武:〈再考「封神演義」的闡教和截教〉,《明清小說研究》04期,2008
居 鯤:〈清初遺民情結小說初探〉,《明清小說研究》03期,2008
盧世華:〈論元代平話審美的傳奇特色〉,《殷都學刊》第2期,2008年2月
劉彥彥:〈「封神演義」研究綜述〉,《寧夏師範學院學報》02期,20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