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佳兒
論文名稱: 臺北縣烏來風景區觀光發展之時空動態
指導教授: 王文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觀光地理溫泉業國家制度在地行動者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旨在探討烏來觀光業與溫泉業發展歷程中,國家、制度、在地行動者、及其彼此間在時間與空間交互作用如何影響地方產業發展。這些時空作用解釋旅遊目地地生命週期不同發展階段演化,所引領的烏來地區經濟發展、溫泉會館空間分布特色、及不同溫泉業者合作的角色。田野的資料收集乃透過面對面訪談溫泉業者、當地耆老、專家學者等溫泉業相關樣本,計47個訪問對象;並且採用參與觀察法,實際參與當地產業聯盟會議計17次。
    結果顯示,烏來觀光地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驅動力量,從國家到在地行動者,並與制度做為互為交織作用。國家對於地方制度進行管制,對於行動者產生規範,影響烏來不同時期所呈現出來的觀光地理。制度同時受到國家與在地行動者的影響,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觀光意象,並對國家政策產生影響,透過慣習影響在地行動者。行動者受到國家的規範與制度的慣習影響,對制度展現能動性,並對國家規範進行調適。
    過去主導力量為國家政策,政策影響社會風氣,塑造烏來的制度—即觀光意象。制度的轉變修正國家政策,並透過慣習影響行動者。1997年行動者—溫泉業者—帶動溫泉風,達到回春期,然而受到種種限制,進入第二次衰退期。溫泉會館空間分布可分為四個小區域,受歷史發展、地形限制影響,四區在業者背景、設備、行銷方式、顧客特性、同業關係上,均有所差異。業者過去曾組織協會,但近年來協會運作不若以往活躍,且業者關係競爭大於合作,整合不易;面對溫泉業衰退,由璞石麗緻溫泉會館發起,組織烏來觀光產業聯盟,期望整合業者意見,催逼公部門有所作為,突破國家與制度帶來的限制。2010年溫泉法實施,將使行動者受到更多國家與制度上的影響。在國家、制度與在地行動者之間不斷來回,造就烏來觀光業與溫泉業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區概況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觀光地理學理論 13 第二節 旅遊地生命週期模式 15 第三節 從自由主義到新自由主義 16 第四節 制度主義 18 第五節 在地行動者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法 24 第三節 田野調查過程 26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方式 3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7 第一節 烏來觀光業與溫泉業發展歷程 37 第二節 國家、制度與在地行動者 65 第三節 溫泉業空間分布特色 81 第四節 在地行動者的能動性--烏來觀光產業聯盟 91 第五章 結論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一 烏來溫泉會館店家列表 119 附錄二 店家訪談大綱 121

    Allen, J., & Cochrane, A. (2007). Beyond the Territorial Fix: Regional Assemblages, Politics and Power. Regional Studies, 41(9), 1161-1175.
    Amin, A. (1999). An institu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3, 365-378.
    Bathelt, H. (2003). 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 growth regimes in spatial perspective 1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Human Geography, 27(6), 763-778.
    Butler, R. W. (1980).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The Canadian Geographer, 24 5-12.
    Castells, M. (2000). End of millennium (2nd ed.).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Coe, N. M., Hess, M., Yeung, H. W.-c., Dicken, P., & Henderson, J. (2004). Globaliz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perspectiv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 29, 468-485.
    Edquist, C., & Johnson, B. (1997).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n Systems of Innovation. In C. Edquist (Ed.),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pp. 41-63). London: Pinter.
    Gertler, M. S. (2001). Best practice? Geography, learning and the institutional limits to strong conve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 5-26.
    Gertler, M. S. (2004). Manufacturing culture: The institutional geography of industrial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Gertler, M. S. (2007). Tacit knowledge in production systems: how important is geography? In: Polenske, K. R. (ed.)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Gertler, M. S. (2010). Rules of the Game: The Place of 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 . Regional Studies, 44, 1-15.
    Hall, P. (1986).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Hodgson, G. M. (1988). Economics and Institutions: A Manifesto for a Moder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ambridge: Polity.
    Hollingsworth, J. R. (2000). Doing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nnovatio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7(4), 595-644.
    North, D. C. (1991).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olanyi, K. (1944).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MA.: Beacon.
    Raynolds, L. T. (2004). The globalization of organic agro-food networks. . World Development 32, 725-743.
    Urry, J. (2007). 觀光客的凝視. 台北: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Veblen, T. (1919).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m Civilisat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NY.: B. W. Huebsch.
    Veblen, T. (2007). 有閑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An Economic Study of lnstitutions (朱登 & 錢厚默, Trans.): 南海出版公司.
    王文誠. (2007). 休閒資源與地區發展. In 楊建夫等 (Ed.), 休閒遊憩概論 (pp. 127-146): 華都文化.
    王秋萍. (2008). 遊客休閒生活形態與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北投及烏來溫泉區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 (2010). 轄區說明. http://www.wratb.gov.tw/ChineseMain.aspx: 瀏覽於2009年11月15日.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 (1993). 台北縣地區綱要計畫烏來鄉建設發展計畫.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pei_county/: 瀏覽於2009年11月15日.
    台灣永續環境工程顧問. (2010). 台灣昔時八景及十二勝. http://www.epa.com.tw/: 瀏覽於2009年11月15日.
    交通部觀光局. (1970-2009). 觀光統計年報. 台北: 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 (2010). 觀光統計年報.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瀏覽於2010年5月15日.
    行政院主計處. (2010). 提要分析.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瀏覽於2010年5月15日.
    余誌松. (2008). 烏來溫泉櫻花季活動之評估. 亞洲大學碩士論文.
    林耀南、徐達光. (2008). 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地區溫泉旅館為例. 管理研究學報, 7(2), 285-313.
    徐世怡. (1987). 烏來觀光旅遊空間的社會歷史分析. 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徐秀珍. (2005). 旅遊地生命週期模式運用在鹿港鎮觀光發展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烏來鄉公所. (2009). 地方史流.http://www.wulai.gov.tw/1_2.html: 瀏覽於2009年12月15日.
    烏來鄉戶政事務所. (2009). 歷年人口統計.
    http://www.wulai.ris.tpc.gov.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瀏覽於2009年12月15日.
    陳茂泰. (2001). 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族耆老口述歷史.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陳瑋鈴. (2003). 台北市新北投溫泉休閒產業發展的時空特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賴瑟珍. (1980).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回國參加慶典僑胞意見調查摘要. In 交通部觀光局 (Ed.), 觀光統計年報 (pp. 25-27). 台北市: 交通部觀光局.
    蘇一志. (1996). 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空間的形成與分析:1950-1995年.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地理學報, 21, 39-64.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