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奎誥
Chen, Kui-Kao
論文名稱: 臺北市某高級中學學生校園事故傷害調查
Discussion o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Healthcare Problems from the Data of the Sick and Wounded Students—taking the 1st and 2nd grade students as example
指導教授: 林曼蕙
Lin, Man-Hway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高中學生事故傷害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某公立高中九十四學年度在學之一、二年
級學生,總人數為1247人,研究工具以研究者修編之臺北市學生校園傷害統計表之紀錄資料,資料處理使用Excel套裝軟體,以描述統計作資料分析,探討校園學生傷害現況與在校期間傷害處理及傷害因素問題。研究目的包括探討一、學生校園事故傷害全年發生率及每月發生率。二、不同性別、年級學生全年及每月校園事故傷害發生原因,
地點、受傷部位及處理方式。三、事故傷害發生後至痊癒所費天數。
結果發現高一、高二全學年傷害學生總人數為1526人次佔122
﹪;平均每一位學生整學年發生校園事故傷害次數為1.22次;其中一、二年級男生為772人次,佔男生人數之126%;女生為754人次,佔女生人數之118%,整學年校園事故傷害發生率以二年級男生最高計479人次佔159.1%,二年級女生居次461人次佔145%。從不同月份之傷害人數比例發現,平均每月事故傷害發生率為12.2﹪,但是高過於12.2﹪的有3、4月至10月及12月,適逢學校舉辦班際運動競賽及運動會之時期,傷害發生率亦相對提高,人數比例分別為3月253人次佔20﹪,4月176人佔14%10月200人佔16%, 12月171人佔14%。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依序為,1.其他315人次佔25%,2.地板溼滑303人次佔24%為,3.動作姿勢不正確217人次佔17﹪。在傷病發生場所方面依序為1.籃球場611人次佔49%,2.教室400人次佔32.1%為;3.排球場155人次佔12.4%。受傷部位以手部897人次佔72%、腳部378人次佔30%為最多。在傷害醫療處理人員方面,均由護士處理,處理方式則依序為1. 傷口處理1040人次佔83.4%,2.冰敷117人次佔36.8%。事故傷害痊癒天數人數比率依序為,1.三天痊癒者362人次佔29%;2.二天痊癒者229人次佔18.4%;3.七天痊癒者191人次佔15.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handling about the wound and disease in current school healthcare system. The data is from the students' sick and wound of the formatted statistic table of one senoi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subjects in this senior high school is 1,247 in the academic of 2005 year. The goals of this study are: 1.the total numbers of the wounded and diseas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proportion of sick and wounded boys and girls during the whole academic year. 2. The effects on the students data (grades and gender), environment traits (month, time, place), and treatments (injury parts,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3.The occur reasons of the sick and wou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sick and wounded people was 1,526(122%). the othe(boy 772, 126%,gir754,118%) The 2nd Grade boys were the most getting wounded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ades (479, 159.1﹪), and the girls in the 2nd grade were the second most (461,145﹪).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average rate of students getting sick or wounded every month was 12.2%. However, March(253, 20%), April(176, 14%), October(200, 16%), and December (171, 14%) were higher than 12.2%.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unded people from different months showed that because the school held the competitions during these month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sickness and wounds were raised relatively. Besides, the reasons of the sickness and wound were the others (315, 25%), the wet floor (303, 24%), and exercising incorrectly (217, 17%.) Referring to places that sickness and wounds occured: the basketball court (611, 49%), classrooms (400, 32.1%) and the volleyball(155, 12.4%), ground took extremely highly proportion. The wounded parts in order were: the injury occured most on hands(879, 72%) and feet(378, 30%). Referring to medical workers: the nurse treated all cases. And the ways to handle the wounds were in order: the wound applies(1040, 83.4%) and using the ice to apply to the wounds(117, 36.8%.) Last, the rate of recovering from the wounds in three days was(362,29%), in two days was (229,18.4%), and in seven days was (191,15.3%).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次 IV 表次 V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學校傷害處理意義與重要性 5 第二節 學校傷害處理現況之探討 7 第三節 影響傷害因素之探討 1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五節 實施程序 33 第六節 資料處理 3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學生校園事故傷害全年發生率及每月發生率 36生 第二節 不同性別、年級學生全年及每月校園事故傷害 37 發生原因,地點、受傷部位及處理方式 38 第三節 事故傷害發生後至痊癒所費天數 93 第四節 討論 9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結論 105 第二節、建議 107 附錄一 119 附錄二 120 參考文獻 110 一、中文部分 110 二、英文部分 116 附錄 119 表次 表4-1-1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學生校園事故傷害全年人數比統計表 36 表4-1-2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學生全年校園 事故傷害月份人數比率統計表 37 表4-2-1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 學生全年校園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38 表4-2-2 94學年度(94年9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39 表4-2-3 94學年度(94年10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1 表4-2-4 94學年度(94年1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2 表4-2-5 94學年度(94年1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4 表4-2-6 94學年度(95年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5 表4-2-7 94學年度(95年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7 表4-2-8 94學年度(95年3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48 表4-2-9 94學年度(95年4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50 表4-2-10 94學年度(95年5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51 表4-2-11 94學年度(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原因人數比率統計表 53 表4-2-12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 學生全年校園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54 表4-2-13 94學年度(94年9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55 表4-2-14 94學年度(94年10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57 表4-2-15 94學年度(94年1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58 表4-2-16 94學年度(94年1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59 表4-2-17 94學年度(95年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0 表4-2-18 94學年度(95年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1 表4-2-19 94學年度(95年3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2 表4-2-20 94學年度(95年4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3 表4-2-21 94學年度(95年5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4 表4-2-22 94學年度(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發生地點人數比率統計表 65 表4-2-23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 學生全年校園事故傷害部位 66 表4-2-24 94學年度(94年9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68 表4-2-25 94學年度(94年10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69 表4-2-26 94學年度(94年1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1 表4-2-27 94學年度(94年1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2 表4-2-28 94學年度(95年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4 表4-2-29 94學年度(95年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5 表4-2-30 94學年度(95年3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7 表4-2-31 94學年度(95年4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78 表4-2-32 94學年度(95年5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80 表4-2-33 94學年度(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部位人數比率統計表 81 表4-2-34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 學生全年校園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3 表4-2-35 94學年度(94年9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4 表4-2-36 94學年度(94年10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5 表4-2-37 94學年度(94年1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6 表4-2-38 94學年度(94年1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7 表4-2-39 94學年度(95年1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8 表4-2-40 94學年度(95年2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89 表4-2-41 94學年度(95年3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90 表4-2-42 94學年度(94年4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91 表4-2-43 94學年度(95年5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92 表4-2-44 94學年度(95年6月)不同性別、年級學生校園 事故傷害處理方式人數比率統計表 93 表4-3-1 94學年度(94年9月至95年6月)學生全年校園 事故傷害痊癒天數人數比率統計表 94 圖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 31 圖3-2 研究流程圖 32 附錄 附錄一 內容效度專家名單 120 附錄二 臺北市立高級中學校園傷害原因調查表 121 附錄三 臺北市立高級中學九十四學年度健康中心(傷害統計) 登計表 12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尤水菊、周明慧、廖淑真、鍾小玉、鄭麗貞、邱瑞琪、泰文柔、劉秀枝、鄭麗玲(2000)。載於鄭麗貞(主編)學校護理實務工作參考手冊(頁90-94)。台北市:中華民國學 校護理協進會。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教育訓練規劃小組(1992)。高級急救理論與技術。台北: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2001)。我國學童主要的健康問題。取自90年9月5日http://home kimo com.tw/sanc/
王煥琛(1980)。安全教育。台北:正中書局
尹祚芊、楊瑞珍(1998)。全國中小學護理人力評估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劃。
刑泰釗(1999)。教師法律手冊。台北:教育部發行。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護理
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茂雄(1996)。運動傷害之防護。國民體育季刊,25(1),24-29。
林聯喜(2000)。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職進修之需求評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運動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美聲、陳素芬、蔡淑蘭、林淑珠(1993)。學生緊急傷害處理問題探討。學校衛生,22,(頁80-88)
林秀娟(2004)。臺灣兒童的健康政策與實施狀況。2004兒童健康與適應身體活動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告書(頁3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燕君(2003)。國家運動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適偉、鄭復旦、黃美涓(1993)。運動員之運動傷害相關因素探討。中華復健醫學雜誌,21,47-51。
周瑞雲(1996)。透視校園安全。教師天地,18,40-42。
吳茂盛(1994)。中華民國各級橄欖球運動員運動傷害及參與運動訓練動機之調查分析研究。北體學報,3,241-288。
吳俊盛(1997)。國小學童事故傷害之調查研究。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官大紳、盧俊良、陳文玲、林桑伊、薛澤杰(1993)。鐵人三項競技參賽者之運動傷害調查。中華復健醫誌,21,59-65。
侯錦雄、王培如、林鈺專(1994)。兒童對遊戲安全之認知與行為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7(4),91-117。
高慧娟(2001)。兒童遊戲場所事故傷害之預防。學校衛生,38,70-81。
許龍君(1998)。校園安全與危機處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唐璽惠(1998)。校園危機處理。學生輔導,58,70-77。
馬鳳岐、尹祚芊、王如華、王桂芸、馮容芬、蔣欣欣編著(1994)。安全教育與醫療常識。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徐美香(1994)。區運級柔道選手運動傷害之探討。僑光學報,12,191-254。
涂國誠(2001)。大專院校羽球乙組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成大體育研究集刊,6,79-88。
晏涵文、謝應裕(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未出版。
晏涵文(1991)。安全的生活-談意外和急救。載於健康教育-健康教學與研究。台北:心理。
教育部 (2006a)。各級學校死亡人數統計,95年6月20日,取自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網址http://csrc.edu.tw/。
教育部(2001 b)。國民中小學暫行課程綱要(草案)「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研修小組)。

教育部(2000 c)。八十七學年度全國各級學校校園事件統計分析報告。
黃啟煌 (1998)。國小學童校園活動事故傷害調查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七年度委託研究計劃,保健工作研究報告。
黃璉華、左如梅、藍美玉、尤嫣嫣、李碧霞、黃秀媚(1998)。學校衛生護士的角色與功能。載於賴昭慧(主編),學校衛生護理(頁68-69)台北市: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松元、劉淑媛、賴香如、劉貴雲等編著(1998)。安全教育與急救。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新作(1997)。國立體育學院八十一學年度新生健康檢查報告書。 1997健康檢查暨健康體能報告書(頁2-12)。台北市:國立體育學院學生事務處衛生保健組。
黃振球(1995)。談校園安全。台灣教育,531,9-17。
黃新作(1996)。運動傷害之防護。國民體育季刊,25(1),55-62。
黃麗卿、季瑋珠、鍾嫈嫈(1993)。某專校學生運動情況與運動傷害之調
查。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3(4),166-174。
康風都(1994)。國立嘉義農專各項學生代表隊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嘉義農專學報,37,121-148。
陳月枝、毛新春、黃美智、高碧霞、李雅玲、許玉雲(1997)。兒科護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世勳(1993)。台灣省中區五專學生體育正課之運動傷害研究。中州
學報,6,7。
陳彥宇(1999)。台北市國中教師與校護照護氣喘學生相關知識、態度與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啟誠(2002)。台北市立國中生使用校內運動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萬家春(1996)。校園意外事件之處理。教師天地,82,36-39。
張珩(2002)。全民急救運動。公共電視。
張珩(1992)。從急救過程談殘障預防。預防殘障保健指南。台北: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張木山(1997)。花蓮師院男子排球選手運動傷害調查分析。中華體育,11(2),80-88。
張富琴(2001)。台北市高中生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進成(2000)。國民小學校長營造學習型組織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瑞泉(1993)。籃排球選手運動傷害調查與研究。萬能學報,15,423-504。
蔡似蘭(1993)。台北市北投區國小教職員「心肺復甦術」衛生教育效果之分析比較。衛生行政學刊,13(2),51-65。
趙秀雄、葉金川(1978)。台灣地區意外死亡流行害學研究。單行本。1。
鄭惠美(1999)。自我導向學習效果追蹤研究-以學童母親急救知能學習為例。衛生教育學報,12,1-22。
鄭燕祥、伍國雄(1997)。學校危機的理念和管理:多元觀點的分析。教育學報,25(1),1-23。
鄭英敏(1996)。學校危機處理。教師天地,82,24-31。
劉淑媛(1998)急救概述。載於黃松元、劉淑媛、賴香如、劉貴雲等編著。安全教育與急救。(頁77-86)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玉秀譯(1986)。小兒科護理學。台北:華杏出版。
劉翠薇、黃淑貞(1999)。台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34,1-32。
學校衛生法(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六日華總一義字第○九一○○○二五○七○號總統令公布。
臧汝芬(2003)。升學壓力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與調適。兒童保健, 9(3),116。
謝祥星、黃啟煌(1996)。台灣區運羽球運動傷害調查研究。大專體
育,26,178-183。

二、英文部分
Brudvik,C.(2000). Child injuries in ergen,N0rway.Injury,int.j.care Injured 31.761-767.
Brook, U. & Heim, M.(1997). Accident among high school pupils in Israel : a
recurrent disease?.。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31,237-242。
Frost, J. L. (1990). Playground equipment catalogs: Can they be trusted?
Texas Child Care, 14(1), 3-12.
Gielen, A. C. (2002). Injury and violence prevention : a primer.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46, 163-168.
Grimmer, K. A., Jones, D.& Williams, J.(2000). Prevalence of adolescent
Hale,C.&Varnes,J.(1980).Assessing School Emergency Care Preparedness. Florida:University of Florida .
Howland , J., Hingson ,R., Mangione ,TW., Bell,N., & Bak , S.(1996). Why
are most drowning victims men? Sex differences in aquatic skills and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6(1), 93-96.
Junkins,J.EP.,Knight,S.,Lightfoot,AC.,Cazier,CF.(1999).Epidemiology of school
injuries in Utah: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69(10).409-412.
Knight,S.,Vernon,DD.,Fines,RJ.&Dean,JM.(1999).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for children at school and nonschool cations. Pediatrics,103(6).
1276-1277.
Lalloo , R. & Sheiham, A.(2003).Risk factors for childhood major and minor head and other injuries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ample.Inju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34, 261-266.
Lorish, T.R.& Rizzo, T.D.(1992).Injuries in adolescent and preadolescent
boys at two large wrestling tourna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 199-203.
Marc Posner (2000).Preventing School Ijuries.New Jersey:Rutger University.
Miller,TR.&Spicer,RS.(1998). How Safe Are Our School?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88(3).413-418.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1999).NAEYC Affiliate Handbook . 2nd Edition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 Washington ,DC ( ERIC-No:ED 438934 CLEAEING HOUSE-No:PS028358 Wet sit:http: //www. naeyc.org )2001/03/14
Nichool, J. P., Coleman, P. & Williams, B.T. (1995).The epidemiology of sports
and exercise related injury in the United Kingdom. British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29(4), 232-238.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 U.S. Congress.(1995). Risks to Students in school. Washington(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Phelan, K.J., Khoury, J., Kalkwarf, H.J. & Lanphear, B.P.(2001). Trends and
patterns of playground injuries in United State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bulatory Pediatrics, 1(4), 227-233.
Smith , B .J(. 1994).Is It Safe Injury Prevention for Young ildren.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Parents and Others Care Providers of Children to Age 10.CA:ETA Associates, Inc.
Smiar ,Nicholas P. (1992) ”Cool Heads:Crisis Management for
Administrators . “Child Welfare , Vol . LXXI , n2 , ar . –Apr .
The Nor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Public Instruction (2000).Healthful Living Curriculum Purpose and Overview .http://www.dpi .state . nc . us/curriculum /.200.11.12.
Thompson, D. & Hudson, S.(1996). National action pla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layground injuries. Northern Iowa Univ. Cedar Falls. Schoo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and Leisure Service.
Tinsworth, D. & McDonald, J. (2001): Injuries and Death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 in Playground Equipment. Washington(DC): U.S.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Tsuang, H.A, Guo, Y.L., Lin, Y.C. & Su, H.J.(2001).School type, stress and
sport-related injuir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entral Taiwan.
Safety Science, 39, 137-144.
U.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1).Sports-Related Injuries
Cause 2.6 Million Visits Annually by Children and YoungAdults to Emergency Rooms. ttp://www.cdc.gov/nchs/releases/01news/sports.htm(visited2003/8/15)
U.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3).CDC Estimates Seven Million Americans Receive Medical Attention For Sports and Recreation -Related Injuries Each Year.http://www.cdc.gov/od/oc/media/pressrel/
r030702a.htm(visited2003/11/20)
U. 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03). Preventing Injuries in Sports, Recreation, and Exercise. http://www.cdc.gov/ncipc/pub-res /research_agenda/05_sports.htm (visited 2003/12/1)
Zetaruk, M.N., Violan, M.A., Zurakowski, D. & Micheli,L.J.(2000).Karate inju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32, 421-42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