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國淦 Hsu, Kuo-Kan |
---|---|
論文名稱: |
科技發展下傳統媒體的組織變革與勞資關係:以《聯合報》系為例 Organizational Changes and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of Traditional Media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ing the United Daily News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于俊傑
Yu, Jun-Jie |
口試委員: |
成之約
Chih-Yu Cheng 劉士豪 Shin-Hao Lin 高寶華 Kao, Bao-Hua 盧建中 Chien-Chung Lu |
口試日期: | 2021/06/18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8 |
中文關鍵詞: | 組織變革 、勞資關係 、關鍵績效指標 |
英文關鍵詞: | Organizational Changes, Labor-Management Relation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
研究方法: | 次級資料分析 、 個案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8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9 下載: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傳統平面媒體《聯合報》系,在面臨數位匯流挑戰時,如何因應市場結構改變,找出組織變革策略與行為,以及勞資雙方如何兼顧經營績效管理與保障勞工權益下執行協商。研究問題如下:
(一)數位匯流下,傳統報業組織領導者,在報業媒體的轉型變革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在解構與再建構的組織變革中,其態度與決策產生的影響為何?
(二)數位匯流下,《聯合報》系在改變與再建構的組織變革中,推動那些重要的組織改造?
(三)數位匯流下,《聯合報》系在解構與再建構的組織變革中,產生的勞資爭議為何?勞資協商的歷程與結果為何?
研究發現如下:
(一)《聯合報》系領導人與管理階層廣邀學者專家進行結構變化的盤點,透過內部刊物交流,讓員工了解傳統紙媒面臨數位匯流之困境與機會;同時擘畫轉型變革目標、策略與手段,並對內容與人力提出重整因應。另外,透過願景溝通,讓員工了解未來的願景與方向。啟動不同階段教育訓練,進行員工職能與態度的轉化;並適時宣導成效,建立信心,化解抗拒。
(二)因應數位匯流的組織變革,報系從1990年起,實施不同階段的優退、優離人事精實政策。報系在1980年代榮景時期,受雇人員高達5千多人,到了2020年底剩1,386人,減縮達2.7倍強。
(三)2002年報系開始倡議改革薪級制度,並於2008年推動KPI績效管理,2011實施薪幅制,跳脫既有薪級制度,將同仁職務貢獻與薪資緊密結合,讓薪資結構更趨合理與彈性化,以強化報系整體競爭力。
(四)報系執行變革中,工會組織居中協商談判,推動團體協約簽訂、「久任年金」協議、薪幅制團體協約等。工會更適時反應有關KPI績效管理執行問題、考績爭議事件及記者工作負荷過重等等,力保員工在組織變革中的勞動權益。
This research mainly explores how the traditional print media "United Daily News"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how to respond to changes in the market structure, find out how to fi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strategies and behaviors, how to negotiate between labor and management, and strive to manage performance and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bor.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Under the digital convergence,what is the role of the leaders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 organizations in the transform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hat is the impact of its attitude and decision-making?
2. Under the digital convergence,what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are promoted by the"United Daily News"in th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3. Under the digital convergence, what are the labor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United Daily News" organization? What is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of labor consultat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United Daily News" department leaders and management invite scholars and experts to take stock of structural changes. Through internal publications, employees can simultaneously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opportunities of digital convergence in paper media. Plan the goals,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and propose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al manpower. Through vision communication, let employees understand the future vision and direction. Initi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t different stages to transform employees' functions and attitudes. Build confidence and resolve resistance through the results of the process.
2. In respons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s of digital convergence, since 1990, the United Daily News has also promoted different stages of retirement, separation, and layoffs. The "United Daily News" was in its flourishing period in the 1980s, with more than 5,000 people. By 2020, there were only 1,386 people left, a reduction of more than 2.7 times.
3. In 2002, the "United Daily News" initiated the reform of salary scale system. In 2008, it promoted KPI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2011, it implemented the salary scale system to break away from the existing salary scale system. It closely combined the job contribution and salary of colleagues, making the salary structure more reasonable and flexible,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Department.
4. In the process, the labor union organizes centrally negotiated negotiations, promotes the signing of the group agreement, the "long-term annuity" league association method, and the salary range system league association. Responding to issues related to KPI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motion, Linkou factory reloca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disputes and increasing workload of journalists, and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the agreement, and strive to protect the labor rights of employees in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一、中文部份
丁淑華(2000)。民營化變革認知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人力資源室(1999)。優退優離同仁名單。聯合系刊,204,87。
人力資源室(2021)。詮識數位公司創業經驗分享。聯合系刊,3,3。
文化幫(2016年12月15日)。IP當道(六):旅遊要happy,關鍵在IP。壹讀,https://read01.com/7MKenz.html. 2020-06-15
方東美(1965)。科學哲學與人生(一版)。台北:虹橋書店。
方東美(1981)。華嚴宗哲學(一版)。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王方(2002)。「電傳勞動」對福利的影響:新工作型態對勞工福利帶來的省思,台灣社會福利學刊,2:155-181。
王惕吾(1981)。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一版)。台北:聯經出版。
王惕吾(1988)。同仁如兄弟、家和萬事興。聯合系刊,63,7-9。
王惕吾(1991)。我與新聞事業(一版)。台北:聯經出版。
王惕吾(1991)。聯合報精神與聯合報企業文化。聯合系刊,101,6-11。
王必成(2003)。「迎著陽光走」-董事長主管工作講話。聯合系刊,241,3-11。
王必成(2007)。「品質與價質 關心與創新」-董事長2007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3,15。
王必成(2010)。「擁抱陽光,點亮未來」-董事長2010年春節前講話。聯合系刊,1,1。
王必立(2005)。《聯合報》主管工作會報會議記錄。聯合系刊,8,2。
王安嘉(2002)。聯8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聯合系刊,230,7-12。
王安嘉(2004)。Uchallenger 大家一起來。聯合系刊,4,13。
王文杉(1999)。網路事業的一年和未來的路。聯合系刊,203,44-50。
王文杉(2003)。異質與繁榮。聯合系刊,250,6-12。
王文杉(2004)。發現梅花鹿。聯合系刊,1,5。
王文杉(2005)。讀者與粉絲。聯合系刊,5,5。
王文杉(2005)。聯合報系的銀色子彈。聯合系刊,6,2。
王文杉(2006)。8%背後的省思。聯合系刊,1,2。
王文杉(2006)。專業與虛懷。聯合系刊,6,2。
王文杉(2007)。部落格現象與報紙2.0。聯合系刊,1,2。
王文杉(2007)。M2,Media2.0與M型社會。聯合系刊,3,3。
王文杉(2007)。關於聯合報系的新旅程。聯合系刊,12,2。
王文杉(2008)。永續經營,擁抱未來。聯合系刊,4,1。
王文杉(2008)。KPI季節。聯合系刊,10,1。
王文杉(2009)。學習成為未來媒體人。聯合系刊,1,1。
王文杉(2009)。讓我們在數字後面加個零。聯合系刊,10,1。
王文杉(2010)。更豐富亮麗的明天-文杉總經理2010年年終講話。聯合系刊,12,1。
王文杉(2014)。「凝視願景,堅定前行」-2014年春節前夕董事長講話。聯合系刊,1,1。
王文杉(2015)。「速度、深度與溫度」-董事長2015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2,1。
王文杉(2015)。「堅持願景,大步躍進」-文杉董事長給報系全體同仁的一封信。聯合系刊,10,1。
王文杉(2016)。「新媒體、新思維、新願景」-董事長2016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1,1。
王文杉(2018)。強化媒體價值 精準經營用戶-董事長2018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1,1。
王文杉(2020)。加速媒體轉型,迎向數位新浪潮挑戰-董事長2020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1,1。
王文杉(2021)。在新常態中推動雙軌轉型,為下一個十年再創高峰-董事長2021年春節講話。聯合系刊,1,1。
王亞民(2008)。Mobile Web的時代來臨了嗎?聯合系刊,9,4。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一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振寰(1980)。工具性理性分析與批判(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王榕翎(1997)。台灣企業實施遠距上班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毛治國(2005)。組織變革原理。許士軍、毛治國、司徒達賢等合著,跨界談領導(一版,頁1-54)。交大思源基金會、寶鼎出版社。
石豐宇(1998)。利用通信上班技術改善交通運輸――國內通信上班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朱若蘭(2003)。台灣報業記者勞工意識的建構與轉變(1984~2002)(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朴英培、黃俊英、郭崑謨等(1990)。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管理評論,9,53-87。
位明宇(2012年7月6日)。媒體匯流的策略、操作與衝突:中央社與聯合報系的個案研究,2012年中華傳播學年會,「跨域與轉型:變動時代中的傳播媒介與互動」,台北市,台灣。
李亦園(1998)。新竹市民宗教行為硏究。宗教與神話論集(一版,頁259-290)。新北市,立緒文化。
李郁怡(2019年5月19日)。別把「五力分析」用在數位生意!商業周刊,1643期。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StrId=69379. 2020-07-10
李筱蒨(2017)。共創型商業模式系統化發展架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樹甘、楊偉文(2005)。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的實證檢驗。李樹甘、王躍生、張德修主編,CEPA與新世紀的內地香港經濟關係(一版,頁18-39)。北京市:中國發展出版社。
李姿瑩(2016)。〈美國聯邦電傳勞動法制發展與實務運用現狀〉,《科技法律透析》,28(1),16-21。
李彥甫(2008)。多媒體編輯部的可能性。聯合系刊,6,2。
李彥甫(2011)。讓台灣產生正向的改變,無價-60周年社慶酒會董事長致詞及簡介腳本完整紀錄。聯合系刊,10,1。
李彥甫(2012)。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go to the same direction-第二屆Prospect計畫啟動。聯合系刊,4,1。
社慶酒會專案小組(2011,10月)。一場感恩與承諾的生日饗宴 記60周年社慶酒會。聯合系刊,10,3。
吳定(1996)。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一版)。台北:天一圖書。
吳炎烈(2009)。電傳勞動者勞動條件與權益之研究-以報社記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吳瓊恩(1992)。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一版),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吳曼寧(2012)。Udn願景北部座談會。聯合系刊,3,3。
吳仁麟(2002)。迎向e化巨浪 專訪總管理處王文杉執行副總談報系導入ERP系統;「什麼是ERP﹖」。聯合系刊,232,98-102。
吳仁麟(2002)。用心走校園-專訪聯合報王文杉社長談U種子計畫。聯合系刊,234,4-10。
吳仁麟(2002)。去蕪存菁,汰弱換強——總管理處王文杉執行副總經理談「精實方案」。聯合系刊,237,9-15。
吳仁麟(2002)。打一場捍衛根本價值的超限戰—專訪聯合報王文杉社長。聯合系刊,238,10-14。
吳仁麟(2007)。臉書新聞策展人的身世。聯合系刊,1,8。
吳仁麟(2011)。「劣勢創新:聯合報系的經驗與驚豔」。聯合系刊,7,5。
吳仁麟(2011)。第三螢幕的未來。聯合系刊,12,14。
吳仁麟(2012)。決戰第三螢幕。從Stority的興起看新聞媒體的新角色和新定位。聯合系刊,1,12。
吳仁麟(2012)。本來就是現在-三條線索看見新聞媒體的未來。聯合系刊,2,1。
吳仁麟(2016)。物聯網時代的媒體。聯合系刊,3,8。
吳仁麟(2016)。臉書新聞策展人的身世;閱讀《媒體失效的年代》。聯合系刊,6,1-3。
吳凱琳(2003年9月1日)。白領階級血汗工廠:工作過量6大原因。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36期。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365. 2020-11-04
何智綺、李彥甫(2011)。「潛力人才激勵計畫」啟動。聯合系刊,3,7。
邱莉玲(2020年3月4日)。五大傳媒廣告量 恐跌破300億。工商時報https://ctee.com.tw/amp/news/industry/229156.html.2020-10-15
周昇政(1999)。企業實施行動辦公室制度主要成功因素及其效益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周恆和(1996年2月)。聯合報團協 大功告成。聯合系刊,158,50-54。
余明助(1994)。外籍勞工跨文化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建煌(2010)。消費者行為(三版)。台北:華泰文化。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全洲(2004)。聯合報企業再造關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林全洲、洪敬浤、鄭文正(2008)。王社長:中時裁員,聯合報無此計畫。聯合系刊,7,7。
林富美(1997)。台灣政經系絡中的報業發展-以聯合報為例,探討媒介雙元特質對報業組織作為的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富美(2002)。台灣媒體工會意識與集體行動之初探,新聞學研究,73,63-94。
林富美(2006a)。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一版)。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富美〈2006b〉。當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8,143-82。
林富美(2016c)。物理典範下方法論之爭:質化與量化方法整合的困境與契機。梁世武、伍佩鈴主編,研究方法(一版,頁249-259)。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林富美(2016d)。行動研究與Engagement Mapping軟體應用案例試析。梁世武、伍佩鈴主編,研究方法(一版,頁191-207)。台北:普林斯頓國際。
林富美(2017)。運用迷經濟之創新營銷與跨界整合:傑迪斯之查理布朗。服務晉級幸福升級(一版,頁52-69)。台北:經濟部商業司。
林富美、徐國淦(2001)。知識經濟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國家政策論壇, 1(6),22-31。
林富美、徐國淦(2018)。跨界、匯流與全媒體下文化勞動者勞雇關係新趨勢與問題探討。林富美主編,科技應用下的傳媒產業(一版,頁285-320),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林富美、林貝珊(2019年)。新媒體下偶像劇的IP行銷策略:以愛上哥們為例。蕭宏祺主編,全媒體、大數據、新世代(一版,頁105-130),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
林絲雯(2004年11月28日)。成員文化差異影響廣播電台策略聯盟內部管理之研究,中華人力資源發展學會主辦,「新環境、新課題、新策略、2004年人力資源之創新與蛻變:教育訓練、中小企業、公共政策研討會」,台北市,台灣。
林智偉(1995)。通信上班需求模式之建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林榮欽(2000)。企業心理學(一版)。台北:揚智文化。
林德穎(2008)。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臺灣郵政股份有限公司臺東郵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台東縣。
林鳳菁(2001年5月31日)。針對報系e化及聯合報未來走向 工會提問 王副總釋疑安定人心。聯工月刊,148,1版。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全世界最快速致富產業的經營KNOW-HOW(一版)。台北:帝國文化。
胡祖潮、柳建圖、楊仁烽、那福忠、王慶麟、唐經瀾、王震邦、翁台生、魏誠、戴定國、易行、卓亞雄、林載爵、蕭耀文、林元輝、王麗美 (1991)。聯合報40年。台北:聯經出版。
柯意如、楊翠玲(2009)。UDN Fast Forward!聯合系刊,4,4。
徐國淦(2011年10月)。面對企業變革,工會應有的態度與因應:以《聯合報》系為例。新北市勞工,秋季號,4-17。
徐國淦(2013)。產業與組織變動下的媒體勞資爭議案例分析。中華傳播學刊,23,125-155。
徐國淦、于俊傑、余鑑(2015)。變革之舞-傳統媒體《聯合報》導入關鍵績效考核的危機與轉機。中華傳播學刊,28,35-78。
徐國淦(2020)。科技發展對新聞媒體人力資源與勞資關影響的探討:以聯合報系為例。政大勞動學報,33,61-88。
徐嘉珮、徐國淦(2017)。歐盟、美國、日本與我國因應電傳勞動趨勢研究(一版),新北市,勞動部勞研所。
徐聯恩(1998)。企業變革架構,中華管理評論,1(1):1-5。
徐如宜(2020年12月31日)。2018~2020新聞漩渦中 高雄記者變身記。聯工月刊,363,1-2版。
馮建三(1994)。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新聞學研究,49,1-29。
馮建三(2001)。台灣媒體工作者階級意識之初探(1988~1997)-以三家工會刊物為例。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一版,頁167-187)。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夏樂生(2006)。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子玉(2000)。六個子網站 生力軍來了!。聯合系刊,213,155-162。
陳英珊(2009年9月)。數位匯流專案啟動。聯合系刊,9,6。
陳朮禎(2013)。組織變革中員工工作適應程度對工作滿足感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區公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陳仕傑(2007)。KPI績效評估制度之公平知覺、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百齡(1997年1月15日)。報業的挑戰--資訊科技帶來危機還是轉機?傳媒透視。https://app3.rthk.hk/mediadigest/content.php?aid=1492.2020-10-05
陳金龍(2018)。我國普通型高中校長關係領導、組織變革、行政效能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佳妮(2002)。以系統思考研究組織文化對啟動變革之影響:以北高戶政革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炳宏(2001)。傳播產業研究(一版)。台北:五南出版。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75,37-71。
陳彥志(2004)。台灣企業派外主管人力資源管理活動、領導型態與績效之關係:跨文化溝通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陳俊明(2007)。組織變革與公共管理,研習論壇月刊,78:27-36。
陳清河(2019年5月25日)。傳統報紙產業還有明天嗎?立報傳媒。https://www.limedia.tw/comm/1757/.2020-09-25
陳雪慧(1993)。台灣報社的生產政治:一個腦力勞動控制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麗滿(2012)。以KPI指標導入平衡計分卡績效管理之研究-以S橡膠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龍華科技大學,桃園市。
淩怡芬(2005)。跨國廣告集團全球擴張下媒體服務代理商的發展-以台灣市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同圳(2012)。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企業競爭優勢之新器;績效評估與管理。李誠主編,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四版,頁29-58)。台北:天下文化。
黃年、王麗美、李彥甫、梁玉芳、沈珮君、游其昌、何振忠、張宗智、康錦卿、林琳文、鄭瑜雯、陳泰裕、林錫銘、鄭朝陽、張錦弘、魏忻忻、駱焜祺、林新輝、林以君、…、陳婉姿(2011)。聯合報六十年:1951-2011(一版),台北:聯合報社。
黃國甦(2011年7月4日)。台灣報社組織控制下新聞工作者的偶發行動-以民生報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流行文化與娛樂科技、反思新聞置入性行銷」。新竹市,台灣。
黃越欽著、黃鼎佑增修(2015)。勞動法新論(四版),台北:翰蘆出版社。
黃秉德(1997)。台灣勞資倫理關係之主會文化脈絡初探。中山管理評論,5(1),23-48。
黃寅(2020年3月31日)。組織變革 別讓我們再做白工。聯工月刊,354,1版。
偕魁元(1996)。企業主管施行通訊上班之決策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許士軍(1990)。管理學(一版)。台北:東華書局。
許士軍、毛治國、司徒達賢、朱博湧、宣明智、徐木蘭、馬凱、黃河明、陳家聲、劉大年、賴士葆、薛琦(2005)。跨界談領導(一版),台北:寶鼎出版社。
許巧鶯、黃惠如(1998)。企業採行通勤上班或通訊上班決策模式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27(4),583-612。
許健鈴(2016)。電傳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之研究─以在家電傳勞動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大學,台北市。
鈕文英(2017)。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張其恆(1997)。資訊網路社會中電傳勞動關係之初探。政大勞動學報,6,97-111。
張凱傑(2013)。組織變革之內外部變革代理人之合作模式初探-以台灣大型家族企業集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惠雯(2001)。中醫華語教材編寫之規劃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念慈(2010)。聯合報系的轉型挑戰:數位匯流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市。
張倩(2002,1月31日)。薪級新制將不影響同仁現有權益。聯工月刊,161,3版。
溫金豐(2009)。組織理論與管理(一版)。台北:華泰書局。
溫志煌(2014)。居安思危 創新轉型 持續獲利。聯合系刊,4,7。
游玉玲(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 以霹靂布袋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楊選堂、張作錦、黃年、劉國瑞、胡立台、張逸東、項國寧、柳建圖、楊仁烽、易行、劉永平、王震邦、王麗美、卓亞雄、徐梅屏、何旭初、胡遜(2001)。聯合報五十年-民國四十至九十年(一版)。台北:聯合報社。
楊天約(2008)。運用麥克波特五力分析探討桃園縣私立高中職競爭策略-以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楊逸峰(1993)。國內企業實施「在家辦公」工作模式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業工學院,彰化縣。
楊翠玲(2008)。迎向未來媒體 影音能力養成列車啟動。聯合系刊,6,3。
楊綺(2018)。《2018數位學院》董事長:以數據精準勾勒出聯合報70歲的樣貌。聯合系刊,11,4。
楊國樞(1995)。家族化歷程、泛家族主義及組織管理。鄭伯壎主編,台灣與大陸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一版,頁10-45)。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
楊渡(2012年6月28日)。〈退報運動的迷思〉,天下雜誌140期。退報運動的迷思|天下雜誌 (cw.com.tw).2020-10-25
廖郁毓(2002)。台灣報業的生產科技、勞動過程與性別分工:以聯合報家父長的生產體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台北市。
鄭宇倫(1999)。組織受到衝擊後之文化動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雄市。
鄭伯壎(1995a)。家長權威價值與領導行為之關係:一個台灣民營企業主持人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一版,頁119-173)。台北:中央研究院。
鄭伯壎(1995b)。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142-219。
鄭伯壎、樊景立、同麗芳(2006)。家長式領導模式與證據(一版),台北:華泰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一版),臺北市:心理。
潘正德(2004)。人資,找出最佳戰鬥規模--專訪人資處長王安嘉。聯合系刊,9,3。
劉兆明(1995)。報與工作動機:兼談質的資料分析策略。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版,頁33-79)。台北,台灣大學心理系。
劉勇志(2012)。變或不變?使用對立結構化觀點解釋組織變革的過程與結果-以資訊系統的推動為案例,中山管理評論,12(2):477-531。
劉梅君(2001)。「工時」之理論辨正與經驗省思(一版)。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
劉芳枝、胡國桄(2002年2月)。新薪級制度Q。聯合系刊,230,136-157。
劉博民(2010)。科技業員工自我導向學習、實用智能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葛建培、卓正欽(2008)。績效管理與發展-建構組織人力資本與應用(一版)。台北:雙葉書廊。
薛荷玉(2010年5月31日)。影音課程 我真的受教了。聯工月刊,247,1版。
賴健汀(2017年9月)。關於「被導入hyper-CMS」。聯合系刊,9,7。
謝文全(2010)。教育行政學(一版)。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出版。
衛民、許繼峰(2015)。勞資關係 平衡效率與公平(二版)。新北市:前程文化。
戴定國(2009年3月)。新聞媒體與全球金融危機的挑戰。聯合系刊,3,14。
戴國良(2011)。圖解人力資源管理(一版)。台北:五南圖書。
聯合報新聞部(2017年8月)。Just do it Differently! UDN快轉吧!;強化數位戰力、擴大品牌價值—新聞部的兩個使命。聯合系刊,8,1-2。
聯工月刊(1988年6月30日)。工會大事記。聯工月刊,創刊號,2版。
聯工月刊(1988年12月31日)。協商簽訂團體協約 勞資雙方獲致共識。聯工月刊,7,3版。
聯工月刊(1989年10月31日)。團體協約響起第一記禮炮 十月六日勞資雙方首次協商。聯工月刊,19,1-2版。
聯工月刊(1990年7月31日)。遷廠補助盼提高工會協助遷廠小組空 勞方代表提出質疑。聯工月刊,27,3版。
聯工月刊(1992年2月31日)。工會發起「我愛聯合報活動」。聯工月刊,53,3版。
聯工月刊(1993年1月31日)。理事長一封信 愛聯合報就是愛自己。聯工月刊,54,2版。
聯工月刊(1993年2月28日)。我愛聯合報推薦訂報活動。聯工月刊,55,3版。
聯工月刊(1995年12月3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廢票、2票棄權 表決通過與社方簽訂團體協約。聯工月刊,89,1版。
聯工月刊(1996年2月29日)。互信互諒、再創佳猷 本報團體協約簽訂。聯工月刊,91,1版。
聯工月刊,(1997年12月31日)。明年隔周休二日 調薪二級。紅利比去年略高 獎金、績效不變。一年的努力應給予合理的報償。聯工月刊,113,1-3版。
聯工月刊(1998年2月28日)。考績紅利制度有重大缺失應予修正。聯工月刊,115,2-3版。
聯工月刊(1998年3月31日)。問卷調查 紅利依附考績排名 不滿意度高。聯工月刊,116,3版。
聯工月刊(1998年11月30日)。工會、社方建立危機管道 今後如有重大事件 應儘速通知對方。聯工月刊,124,3版。
聯工月刊(1998年12月31)。社方若未正面回應 必要時採取激烈手段。聯工月刊,125,3版。
聯工月刊(1999年1月31日)。報系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文杉強調:工會意見 社方有誠意決心研究解決。肯定溝通者與基層溝通的誠意。聯工月刊,126,1版。
聯工月刊(1999年4月30日)。王文杉出席報系MTP主管才能訓練班開訓典禮 籲報同仁「把聯合報第一」找回來。聯工月刊,129,1版。
聯工月刊(1999年5月31日)。聯合報系網際網路事業部六一成立。聯工月刊,130,1版。
聯工月刊(1999年7月31日)。王文杉出席理監事會 自動化衍生問題 七月底提出處理辦法。聯工月刊,132,3版。
聯工月刊(1999年10月31日)。瘦身、優退優離應一體適用。聯工月刊,135,2版。
聯工月刊(1999年11月30日)。列席工會臨時會員代表大會 澄清勢間謠傳 王文杉:聯合報明年不減薪。聯工月刊,136,1版。
聯工月刊(2000年6月30日)。薪級制度研議變更 秉持兩原則、維護現有權益。聯工月刊,143,1-2版。
聯工月刊(2000年11月30日)。王副總強調優惠部分有折扣,法定部分未予更動,主要以符合勞基法及團協為申請標準。聯工月刊,148,1版。
聯工月刊(2001年1月31日)。考績評比不公 同仁頗多怨言。聯工月刊,150,2版。
聯工月刊(2001年3月31日)。推動e化 改革報系問題與體制。聯工月刊,152,3版。
聯工月刊(2001年9月30日)。報社精簡人力,部分單位出現黑名單,工會聲明 勸退約談應邀理監事出席。聯工月刊,158,2版。
聯工月刊(2001年10月31日)。90年優退優離方案出爐 條件比89年標準為低。聯工月刊,159,1-2版。
聯工月刊(2002年3月31日)。王文杉:景氣觸底 今年營運可平穩度過。聯工月刊,163,1版。
聯工月刊(2005年3月31日)。王社長:強調五報合一不是為精簡人力 不會有政策性簡人數。聯工月刊,190,1版。
聯工月刊(2006年5月31日)。王社長:團協沒有要廢除或作任何改變。聯工月刊,202,1版。。
聯工月刊(2006年12月31)。民生報停刊 曲終人未散。光榮民生報畫下不正義的句點。民生報停刊大事記。聯工月刊,209,1-4版。
聯工月刊(2007年1月31日)。民生報離職同仁慰問金定案。聯工月刊,210,3版。
聯工月刊(2007年8月31日)。工會不同意社方任何形式減薪。因應薪資調整方案 成立研議小組。聯工月刊,217,1版。
聯工月刊(2007年9月30日)。王社長:取消久任年資加給 目的是淡化年資 強調績效。代表大會授權理事會向社方協商。聯工月刊,218,1-3版。
聯工月刊,(2007年12月31日)。久任年資薪資調整案,完成勞資團體協商簽約。聯工月刊,221,1-2版。
聯工月刊(2008年10月31日)。PKI不是萬靈丹 對症下藥才是關鍵。聯工月刊,230,1版。
聯工月刊(2008年12月31日)。王總經理:賺錢事業單位不會分離獨立。聯工月刊,232,1-2版。
聯工月刊(2009年4月30日)。全力發展未來媒體 事業觸角多元。聯工月刊,235,1-2版。
聯工月刊(2009年7月31日)。金傳媒明年擬實施薪幅制 王總經理表示目前社方不會全面實施 但未來應會朝此方向進行。聯工月刊,238,1-2版。
聯工月刊(2009年8月31日),何智綺經理:薪幅制目的使薪資更趨合理彈性。聯工月刊,239,1-2版。
聯工月刊(2009年9月30日),因應薪幅制 通過14點初步協商條件。聯工月刊,240,1-2版。
聯工月刊(2009年12月31日),金傳媒薪幅制案 完成勞資團體協商簽約。聯工月刊,243,1-2版。
聯工月刊(2010年4月30日)。王總經理與會員談薪幅制 落實績效考核提升競爭力 期盼盡快完成勞資協商 各事業處明年一併實施。聯工月刊,246,1-2版。
聯工月刊(2010年6月30日)。勞方初步提出十項訴求 籲會員集思廣義 讓制度更周密。聯工月刊,248,2版。
聯工月刊(2010年7月31日)。薪幅制實施後,初估將有136人薪資縮水 勞方堅持原薪轉移不得降薪。聯工月刊,249,2版。
聯工月刊(2010年10月31日)。聯合報薪幅制11月4日簽訂團協。聯工月刊,252,1-2版。
聯工月刊(2010年11月30日)。五都選戰苦不堪言 成功勿自滿 仍有待改善。聯工月刊,253,1版。
聯工月刊(2010年12月31日)。王總經理:聯合報看到曙光了;公司有獲利、同仁要激勵。聯工月刊,254,1-2版。
聯工月刊(2011年3月31日)。推動數位匯流的同時,誰看到外勤文字記者的苦?勿讓過勞悲劇發生。企業不能漠視員工過勞危機。聯工月刊,256,1-2版。
聯工月刊(2011年6月30日)。理監事會決議:未加入工會者,應不適用本會與社方簽署之團體協約。正視員工投機性格造成的企業負面效應。聯工月刊,259,1-2版。
聯工月刊(2011年9月30日)。勞資會議上,勞方要求社方落實強制入會及團協非會員排除條款。聯工月刊,262,2版。
聯工月刊(2012年4月30日)。落實非會員不得享工會協商成果。聯工月刊,268,2版。
聯工月刊(2012年5月31日)。落實禁搭便車條款 已推派代表 將展開協商。聯工月刊,269,2版。
聯工月刊(2012年6月30日)。工會推動實禁搭便車條款 社方覆函同意進行協商。聯工月刊,270,2版。
聯工月刊(2012年7月31日)。非會員禁搭便車條款 資方持保留態度 但承諾會支持工會永續經營 共同思考解決方案。聯工月刊,271,1版。
聯工月刊(2012年11月30日)。與董事長座談會的Q&A。聯工月刊,275,3版。
聯工月刊(2013年10月31日)。林口廠人力精實專案達成共識 仍以4:3:3為退場機制。聯工月刊,285,1版。
聯工月刊(2017年5月31日)。董事長:沒有勞資之分 只有勞資一家親。聯工月刊,323,2版。
聯工月刊(2018年1月31日)。董事長2018年春節講話 大船轉彎、全員同行。聯工月刊,331,1版。
聯工月刊(2018年4月30日)。董事長結清回聘非政策 管理不公應反應。聯工月刊,333,1版。
聯工月刊(2018年10月31日)。訂定非會員諮詢務服收費辦法草案。聯工月刊,339,2版。
聯工月刊(2019年4月30日)。新聞部人力問題 成立專案小組檢討;。工會勞教與董事長座談 新聞部人力問題成立專案檢討。聯工月刊,344,1-2版。
聯工月刊(2019年5月31日)。工會完成新聞部人力檢討人員推選 將與游社長及各報總編輯座談,尋求解決對策;工會完成專案小組人員推選。聯工月刊,345,1-2版。
聯工月刊(2019年6月30日)。新聞部人力協商 打破PV迷思 找回質報招牌價值。聯工月刊,346,1-2版。
聯工月刊(2019年8月31日)。幸福企業應該要有功能強大與健全的工會。聯工月刊,348,1版。
聯工月刊(2019年12月31日)。報系導入KPI邁入第十年 仍難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聯工月刊,352,2版。
聯工月刊(2020年6月30日)。為什麼需要工會?工會做了那些事?聯工月刊,357,1-2版。
聯工月刊(2020年9月30日)。聯合數位版10月12日上線,每月收費60元。聯工月刊,360,1版。
聯工月刊(2020年10月31日)。董事長與工會有約,在數位世界發揮影響力。聯工月刊,361,1版。
聯工月刊(2020年12月31日)。在工作中悟道。聯工月刊,363,2版。
聯工月刊(2021年1月31日)。承諾與動力。聯工月刊,364,1-2版。
聯合系刊(1992年12月)。歷史會評鑑這場風波 聯合報系總管理處給報系全體同仁公開信。聯合系刊,120,1-8。
顏進儒(1995)。通訊上班的發展現況與研究課題。運輸,27,75-90。
羅澤生(1994)。數位出版與傳播革命。戰略生產力雜誌,10,47-49。
嚴文華、宋繼文、石文典(2002)。跨文化企業管理心理學(一版)。台北:揚智文化。
Alexander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Alan Smith., Tim Clark. & Patrick van der Pijl.(2012)。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尤傳莉譯,一版)。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原著出版於2010)
Chuck Martin.,The Third Screen(2011)。決戰第三螢幕,(許瑞宋譯,一版)。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2011)
Danny L. Jorgense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一版)。台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於1997)
David silverman.,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2010)。解析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田哲榮、司徒懿譯,一版)。台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
David W. Stewart, Michael A. Kamins., Secondary Research(2017)。次級資料研究法,(董旭英、黃儀娟譯,一版)。台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於1984)
Earl Babbi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李美華譯,一版)。台北市:湯姆生出版。(原著出版於2001)
Jeff Jarvis.,Geeks Bearing Gifts: Imagining New Futures for News(2016)。媒體失效的年代,(陳信宏譯,一版)。台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2016)
John P. Kotter.,What leaders really do.(2000)。領導與變革,(李聖賢譯,一版)。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原著出版於1999)
Kelly(2020)。Digital Report 2020 全球報告出爐!富盈數據https://www.breaktime.com.tw/archives/6268 2020-09-10
Marshall McLuhan.,Quentin Fiorel & Jerome Agel.,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2009)。媒體即訊息,(楊惠君譯,一版)。台北:積木文化。(原著出版於1967)
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2010)。競爭優勢上、下,(李明軒、邱如美譯,一版)。台北:天下遠見。(原著出版於1998)
Peter F. Drucker.,Post Cspitalist Society(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傅振焜譯,一版)。台北,時報出版。(原著出版於1994)
Roger Blanpain.,Earopean Labour Law and Industrail Relations(1999)。歐洲勞動法與勞資關係(劉黃麗娟譯,一版)。台北: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原著出版於1997)
R.Caves.,American Industry: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1990)。美國產業之結構․行為․績效,(周添城譯,一版)。台北:正中書局。(原著出版於1967)
Richard C. Longworth.,Global Squeeze: The Coming Crisis for First-World Nations(2000)。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應小端譯,一版)。台北:遠見天下。(原著出版於1998)
Steers, Richard .M.,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組織行為導論,(韓經綸譯,一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原著出版於1991)
星野克美ほか., 記号化社会の消費(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商品圖騰化、都市劇場化、消費符號化,(黃恆正譯,一版)。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85)
二、外文部份
Bain, J. S. (1951). Relation of profit rate to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merican manufactur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65, 293-324.
Baudrillard,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Myths and structure (1st ed.). London:Sage.
Belous, R. S. (1989). How human resource systems adjust to the shift toward contingent workers.Monthly Labor Review,113(3),7-12.
Borman, W. C., & Motowidlo, S. J. (1993).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In N. Schmitt & W. C. Borman (Eds.).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 (1st ed., pp.71-9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oyatzis, R. E. (1982). The Competence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 (1st ed.).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Buono, Anthony F. & Jamieson, David W. (2010).Consult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change (1st ed.).Charlotte, NC: Information Age Publication.
Cascio, W. F. (1991). Applied psychology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Campbell, J.P. (1990).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 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M.D. Dunnette & L.M. Hough(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Vol.2., pp.687-732). Pala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Capra,F. (1982).The tur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 (1st ed.).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Capra,F. (1985). The tao of phys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parallels between modern physics and eastern mysticism (2nd ed.). Boston:Shambhala Publications.
Caves, R. E.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1st e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vies,A.(1986).Industrial Relations & New Technolog (1st ed.). London:Croom Helm.
Drucker, P. F.(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1st ed.). Oxford: Butterworth Heinemann.
Dery,K., Hall, R., & Wailes, N.(2006).ERPs as ‘technologiesin-practice’: Social construction,materiality and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New Technology, Work and Employment, 21(3),229-241.
DeSanctis, G., & Poole,M.S.(1994).Capturing the complexity in advanced technology use: 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Organization Science, 2,(2),121-147.
Flamholtz, E. J. (2001). Corporation Culture and The Bottom Lin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3), 268-275.
Giddens, A. (1976).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ative sociologies (1st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Giddens, A. (1979).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structure,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 (1st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 A. (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1st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ellriegel, D., Slocum, J. W. & Woodman, R. W. (198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st ed.).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Heilbroner, R L. (1980).Marxism: For and against (1st ed.). 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
Kotter, J. P. & L. A. Schlesinger.(2008). Choosing Strategies for Change. Harvard Review, 108-116. https://hbr.org/2008/07/choosing-strategies-for-change.2020-10-21
Kotter, J. P. (1996). Leading change (1st ed.).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ee, Y. D., Lain, J. W. & Chen, C. Y. (1999). A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ity for white-collar employees: A case of electronic industry in Taiwan. The Chinese Military Academy Journal, 14(3), 345-361.
Lewin,K.(1951). Field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1st ed.). New York:Harper and Row.
Lunenburg,F.C.(2010).Managing change: The role of the change ag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13(1), 1-6.
Jill, A. F.(2001).White Collar Sweatshop: The Deterioriation of Work and Its Rewards in Corporate America (1st ed.).W. W. Norton & Company; Reprint.
Orlikowski, W. J. & Robey, D.(1991).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ing of organization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2),143-169.
Orlikowski, W. J.(1992).The duality of technology : Rethinking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 Science, 3(3),398-427.
Orlikowski, W. J.(1996).Improvising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ver time : A situated change perspective,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7(1),63-93.
Orlikowski, W. J.(2000).Using technology and constituting structures: A practice lens for studying technology in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11(4),404-428.
Redmond, J., & Trager, R. (1998). Balancing on the wire: The art of managing media organizations (1st ed.). Houghton Mifflin College Div.
Rifkin, J.(1995). The end of work : the decline of the global labor force and the dawn of the post-market era (1st ed.). New York : G.P. Putnam's Sons.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Inc.
Ryan, B.(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1st ed.). New York: de Gruyter.
Schenk, Christogher & Anderson, John ed(1995).Re-shaping Work:Union Response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1st ed.).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cherer, F. M. (198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1st ed.).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cherer, F. M., & Ross, D. (199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3rd ed.). Boston, Massachusett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ilcock, B. W., & Keith S. (2007). Translating the tower of Babel? Journalism studies, 7(6), 610-627.
Singer, J. B. (2004b). More than ink-stained wretches: The resocialization of printjournalists in converged newsroom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1(4), 838-856.
Silcock, B. W., & Keith S. (2007). Translating the tower of Babel?Journalism Studies, 7, 610-627.
Szilagyi, A. D., & Wallace M. J. (198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nd performance (1st ed.). Calif.:Goodyear Pub. Co.
Takeshi, K., & Fitzgerald, G. (1997, December 15).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EIS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tlanta, Georgia.
Walsham, G., & Han, C. (1991).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17(1), 77-85.
Waldman, D. E., & Jensen, E. J. (2001).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Boston,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Longman, Inc.
Walsham, G.(2002).Cross-cultural software production and user :A structurational analysis, MIS Quarterly, 26(4), 359-380.
Wilmott, H. (1987).Studing managerial work ; 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4(3), 249-270.
Wirth, M. O., & Bloch, H. (1995).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edia industry analysi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8(2), 15-26.
Wolman, M. and N. H. Serco.(2003).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HR and change in action.Strategic HR Review, 3(13), 28-31.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