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淑媛
LIN SHU YUAN
論文名稱: 國中國文教師設計讀寫課程慎思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n a Chinese teacher's deliberation process of design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王秀玲
Wang, Hsiu-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4
中文關鍵詞: 課程慎思慎思歷程讀寫結合讀寫教學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deliberation process,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國文教師設計閱讀與寫作課程的慎思歷程,研究內容包括:讀寫課程設計的理念、教學步驟、慎思考量層面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的進行主要由理論來分析課程慎思的內涵與歷程,再進入教學現場觀察課程實施的狀況,並得以隨時觀察訪談研究對象,以蒐集更完整的資料。

本研究主要以一位資深優良的國中國文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觀察、訪談,以及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結論歸納為:
壹、讀寫課程應是主流課程,教師以正向積極的人格特質實踐讀寫課程理念。
貳、規劃長遠、有步驟的讀寫課程系統,參考「三年計畫、一路微調」,「少量多餐、循序漸進」的原則,擷取「讀寫結合點」以聯繫閱讀和寫作教學。
參、編輯補充教材,以閱讀教學策略奠基,利用聯絡簿鍛鍊構句,依寫作教材進行限制式寫作訓練,由學生、家長的角度思維,由字而句、由句而段、由段成篇的原則,合於學生學習歷程。
肆、訓練學生穩定的學習習慣,依各班學習狀況隨時調整。授課前構思、課中活動引導、觀摩與分享,並將學生作品電子化。
伍、教師發揮課程慎思的精神,不斷延伸構思課程的深度與廣度,符合理性、循環、反覆、修正的特質,參考「課程實踐的生態模式」,因時制宜進行調整,肩負慎思者、主導者的核心任務。
陸、教師積極參與課程小組進行團體慎思,推動學校形成慎思文化,並持續積極進修、提升專業知能,以迎接日新月異的教學環境。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行政、教師以及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liberation process of a Chinese teacher’s design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The subject involves th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including the logos of designing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tents, teaching procedure, deliberation-decker, and determinant. This research takes a Chinese teacher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ounty as a case study. The data are collected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s well as literatur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he main findings in this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should be the main curriculums. The deliberation process relates closely to teacher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teaching idea etc. Therefore, teacher should have a positive personality to fulfill the pedagogies.
Adopting "three-year schedule"、"step-by-step" stragedies to plan a long-term and systematic curriculum in order to connect reading and writing pedagogies.
In accordance with teaching process、student's' degree and parents' expection, teachers can compo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mselves,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via words、sentences、paragraph to artices.
Teachers could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steady studying habit. Through designing and arranging the activities to lead their learning. Finally to share and computerize students’ work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eacher’s teaching deliberation process are teachers、curriculums、subject matter as well as students.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is rational、circular、repeating and correctional. Teachers' mission is to adjust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curriculum to hold their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active and positive attitudes to research the curriculum 、take part in teachers' stdying group to introspect themselves.
From the abov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school administr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and further future study for their referenc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0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課程慎思的理念……………………………………………………09 第二節 讀寫結合的理論與實施策略………………………………………29 第三節 課程慎思與讀寫結合的相關研究…………………………………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流程……………………………………………………………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場域……………………………………………………79 第三節 研究方法、工具與步驟……………………………………………8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93 第五節 研究的信效度………………………………………………………96 第六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研究倫理…………………………………………9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9 第一節 明月老師讀寫課程的理念…………………………………………99 第二節 明月老師讀寫課程的實施 ………………………………………128 第三節 明月老師設計讀寫課程的慎思歷程 ……………………………1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1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87 參考文獻………………………………………………………………193 一、中文部分…………………………………………………………………193 二、西文部分…………………………………………………………………198 附錄……………………………………………………………………201 附錄一 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評分規準一覽表 …………………………201 附錄二 明月老師演講記錄 …………………………………………………203 附錄三 明月老師的著作 ……………………………………………………207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208 附錄五 訪談大綱 ……………………………………………………………209 附錄六 訪談逐字稿 …………………………………………………………211 附錄七 參與觀察紀錄 ………………………………………………………227 表 次 表1-1「全國碩博士論文網」關於讀寫教學相關論文之關鍵字統計 …………04 表2-1「課程慎思」的相關研究 …………………………………………………61 表2-2「讀寫結合」的相關研究 …………………………………………………68 表2-3「讀寫教學」的相關研究 …………………………………………………73 表3-1 受訪國文科團體慎思教師基本資料………………………………………83 表3-2 森林國中國文科教師概況資料……………………………………………85 表3-3 訪談記錄資料表……………………………………………………………88 表3-4 觀察記錄資料表……………………………………………………………89 表3-5 研究階段、步驟、期程表…………………………………………………92 表3-6 資料代碼符號對照…………………………………………………………95 表4-1 森林國中國文科自編教材 ………………………………………………129 表4-2 明月老師目前使用的教材與教學進度 …………………………………136 表4-3 森林國中自編作文教材單元題型分析 …………………………………141 圖 次 圖 2-1 Walker課程發展中的慎思作用 …………………………………………10 圖 2-2甄曉蘭課程實踐生態模式 ………………………………………………19 圖 2-3 Reid課程問題層級 ………………………………………………………25 圖 2-4 Dillon慎思活動分析圖 ………………………………………………….26 圖 2-5 Roby課程慎思模式………………………………………………………28 圖 2-6大腦腦葉分佈圖 …………………………………………………………30 圖 2-7大腦重要功能區域 ………………………………………………………31 圖 2-8朱作仁讀寫結合共同元素示意圖 ………………………………………37 圖 2-9趙寄石三種交際行為信息傳遞圖 ………………………………………42 圖 2-10朱作仁閱讀與寫作心理歷程……………………………………………44 圖 2-11陳滿銘辭章與讀寫互動關係圖…………………………………………45 圖 3-1國中國文教師設計讀寫課程慎思歷程研究流程圖 ……………………78 圖 3-2本研究多方驗證關係圖 …………………………………………………9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2)。推動學校課程慎思提高學校本位課程品質。課程與教學通訊,10,9-15。
丁有寬(1994,2月)。「讀寫結合系列訓練」教材教法六題。載於廣東省教育廳(主編),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彙編(頁10-13),廣東潮州市。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
仇小屏(2000)。詩從何處來。台北市:萬卷樓。
仇小屏(2003)。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設計與實作。台北市:萬卷樓。
仇小屏(2006)。寫作教學的新天地——談何謂「限制式寫作」?。國文天地,22(1),4。
尤四維(2005)。國民中學數學教師課程慎思與學生學習成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
方德隆(譯)(2004)。Allan C. Ornstein&Francis P. Hunkins著。課程發展與設計(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台北市:高等教育。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增訂九版)。台北市:五南。
王家珍(1999)。讀寫結合的修辭教學對國小兒童寫作修辭能力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詠晴(2004)。高中國文閱讀教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作仁(1993)。小學作文教學心理學。福建:福建教育。
朱作仁(1994)。丁有寬教材教法讀寫結合的理論和實踐。載於廣東省教育廳之丁有寬教材教法研討會彙編(16-20),廣東潮州市。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
朱作仁、祝新華(2001)。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
考選部(2002a)。國家考試國文科專案研究報告。台北市:作者。
考選部(2002b)。國家考試國文科「作文」題型範例。2007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c.moex.gov.tw/public/Attachment/551616414871.pdf
吳錦勳(2007)。越寫,越聰明。商業周刊,1012,84-104。
宋曜廷、黃嶸生、蘇宜芬、張國恩(2002)。具多重策略的閱讀理解輔助系統之設計與應用。2007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ioe.sinica.edu.tw/chinese/seminar/oldfiles/911109/paper/taiwan/2303.doc
李玉貴(2006)。解構現行課文教學的呼籲與實踐—從讀寫結合取向的寫作鷹架談起。王開府、陳麗桂主編,國文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頁2-40)。台北市:心理。
李俊杰(2005)。國民小學體育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村田一夫著,趙文瑜譯(2005)。磨練語言的Power—讓國語學習復甦的「台場」和「方法」。台北市:書泉。
周玉婷(2007)。不同閱讀策略應用於網路資源教學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T5212012。
林佩璇(2003)。個案研究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3)。高雄市:麗文。
林建平(1994)。整合學習策略與動機的訓練方案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兒童的輔導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林盈君(2005)。一位國小教師作文教學慎思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晏禎(2004)。打造課程慎思的平台——以一所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銀美(2004)。國小五年級國語科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邱景玲(2006)。鷹架式寫作教學對國小學童寫作成效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秀美(2004)。仲介模式應用於讀寫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3NTPTC611012。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高雄市:麗文。
施建波(2007)。「玩轉」讀寫超連結——讓讀書與寫作攜手,語文與生活聯姻!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7/Z1,22-23。2008年,3月10日取自http://opac.lib.ntnu.edu.tw/wm/csis/kns50/detail.aspx?QueryID=34&CurRec=1
洪月女(譯)(1998)。Goodman, K. S.著。談閱讀(On Reading)。台北市:心理。
洪蘭(2004)。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最科學的聰明育兒法。台北市:信誼。
洪蘭(2005a)。創造力與觀察力。載於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著,掌握優勢的關鍵:腦科學知識。(頁48-55)台北市:聯經。
洪蘭(2005b)。臺灣腦科學教育的藍圖。載於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著,掌握優勢的關鍵:腦科學知識。(頁110-119)台北市:聯經。
胡秀美(2005)。結合讀寫教學進行國小五年級限制式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韋志成(2002)。語文學科教育。武昌市 : 華中師範大學。
孫邦正(1971)。課程教材教學通論。台北市:三民。
孫邦正(1980)。教育概論。台北市:臺灣商務。
徐亮(2004)。語言與大腦——簡述語言習得的神經機制。2007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so100.cn/html/f_czqt/2006-5/23/f_523222207755885.htm
高新建、游家政、蔡清田、張明輝、王麗雲(譯)(2000)。Handerson, J.G.&Hawthorne,R,.D.著。革新的課程領導(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台北市:學富文化。
高廣孚(1984)。杜威的教育思想。台北市:水牛出版。
涂芝嘉(2001)。國小三年級國語科讀寫結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ㄚㄚ班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89NTPTC61104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張華、石偉平、馬慶發(2000)。課程流派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教育部(2005)。九十五年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試辦實施方案。2007年7月3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writing/writing_plan.pdf
教育部(2007)。九十六年國民中學學生寫作測驗問與答。2007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documents/96writing_QA.pdf
梁彥清(2004)。腦科學研究與當前早期教育實踐的矛盾及其對策【電子版】。美中教育評論,1(1),75-81。2007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teacher.org.cn/doc/ucedu200412/ucedu20041213.doc
梁雲霞(譯)(2003)。Eric Jensen著。大腦知識與教學(Teaching with the Brain in Mind)。台北市:遠流。
莊淑娥(2005)。五年級讀寫結合之教學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章真(1997)。最重要的一百個英文字首字根(增訂版)。台北市:書林。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328012。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志哲(2002)。小學「限制式寫作」情境式命題教學探究--以第二階段兒童為實施對象。國文天地,18(12),73-77。
陳淑絹(1995)。指導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於國小閱讀教學之理論探討。臺中師院學報,11,65-112。
陳雅文(2004)。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策略量表編製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CTC629018。
陳雅玲(2007)。有錢人的大腦秘密。商業周刊,999。2007年 6月 17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24055&p=1
陳滿銘(2005)。篇章結構學。台北市:萬卷樓。
陳滿銘(2006)。辭章學十論。台北市:里仁。
黃秀莉(2004)。國民小學限制式寫作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怡萍、李怡慧、陳志鴻、陳聖美(2006)。以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2007年10月28日取自http://reading.tp.edu.tw/FileUpload/Research/75_A06.pdf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市:漢文。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繼仁(2003)。課程慎思應用於教室層級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小學低年級教師的語文課程實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331045。
黃繼仁(2005)。許瓦布的課程思想。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思想(頁59-102)。台北縣:冠學。
楊志誠(2006)。英語教學測驗法研究「克漏字」測驗。2007年11月19日取自http://210.62.247.10/history2/95tousheng-6.htm#_ftn1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市:心理。
董宜俐(2006)。國小作文聖經—主題網寫作法。台北市:大好書屋。
賈豔霞(2007)。讀寫結合,提升語文素養。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04,126。 2008年,3月10日取自http://opac.lib.ntnu.edu.tw/wm/csis/kns50/detail.aspx?QueryID=53&CurRec=1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台北市: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趙寄石(1991)。試論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換。蔡葉偉主編,中國大陸幼教研究彙編 1980-1990,267-272。台北縣:國花文化。
齊若蘭、游長山、李雪莉(2004)。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台北市:天下雜誌。
歐用生(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載於邁向課程新紀元(二)(頁8-17)。台北:教研學會。
歐用生(2003)。課程慎思與課程領導。載於活化課程領導:邁向課程新紀元(十五)(頁35-49)。台北:教研學會。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台北市:巨流。
簡良平(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中課程籌畫的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2),25-46。
簡良平(2002)。中小學學校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美惠(譯)(1999)。Dharma singh Khalsa, M.D. with Cameron Stauth著。優質大腦:破天荒的醫學計畫(Brain longevity:the breakthrough medical program that improves your mind and memory)。台北市:先覺。
羅雁盈(2007)。國民小學綜合活動課程慎思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宜芬(1991)。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西文部分

Dole, J. A., Duffy, G. G., & Pearson, P. D. (1991). Mov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239-264.
Eisner, E. (1990,Fall). Creativ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 6(1), 62-73.
Fox S.(1985). The vitality of theory in Schwab conception of the practical. Curriculum inquiry,15(1),63-89.
McCutcheon, G. (199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Solo and group deliberation. New York: Longman.
Merriam,S.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g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Pearson, P. D. , Roehler, L. R., Dole, J. A., & Duffy, G. G.(1992). 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In S. J. Samuels, & A. E. Farstrup (Eds.), Developing expertise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p. 154-169).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Reid, W. A. (1978). Hinking about the curriculum: The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curriculum problems. Bon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id, W. A. (1979). Practical reasoning and curriculum theory: In search of a new paradigm. Curriculum Inquiry, 9, 187-207.
Reid, W. A. (1992). The pursuit of curriculum: School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ew Jersey: Ablex.
Roby, T. W. (1973). A use of literary materials toward character chang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Roby, T. W. (1985). Habits impeding deliber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7(1), 17-35.
Schwab, J,J. (1970). The practical :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In I. Wwstbury & N.J.Wilkof. (Eds.)(1978) .Scienc , curriculum , and liberal education:selected essays (pp.287-321).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paper was the first published in 1969.
Schwab, J. J. (1971). The practical 2: Arts of eclectic. In I. Westbury & N. J. Wilkof. (Eds.). (1978). 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 Selected essays (pp. 322-364).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wab, J. J. (1973). The practical 3: Translation into curriculum. In I. Westbury & N. J. Wilkof. (Eds.). (1978). 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 Selected essays (pp. 365-383).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wab, J.J. (1983). 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Curriculum inquiry, 13(3), 239-265.
Shulman, L. S. (1984). The practical and the eclectic: A deliberation on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urriculum Inquiry, 14(2), 183-200.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Walker, D. F. (1978). A naturalistic model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R. Gress & D. E. Purpel(Eds.), Curriculum (pp.268-280). Berkeley, CA: McCutch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