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依俐
Yi-Li liaw
論文名稱: 都市景觀詮釋論:以桃園市為例
The Interpration of Urban Landscape:a case of Taoyuan City
指導教授: 潘朝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9頁
中文關鍵詞: 桃園市象徵性景觀地方
英文關鍵詞: Taoyuan City, symbolic landscape, pla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8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景觀是一種社會的產物,也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觀念,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意義。都市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不僅僅是經濟生產的重心,更具有延續歷史文化的作用。本文透過對象徵性景觀的分析,進一步論述在都市中普遍存在缺乏認同感及地方性模糊的問題,以受到工業化、都市化、現代化以及全球化影響,而快速變化的桃園市作為論述的範域。
    在象徵性景觀時間性的分析方面:第一個時期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期,這個時期桃園市在空間規劃的角色上,為桃園台地及北桃園地區區域中心地位;在產業活動方面,為農產品集散中心的機能,整合桃園地區之農業經濟網絡;在人口流動與組成上,是以漳州人為主社群。而代表主要社群-漳州人所集資興建的景福宮,在桃仔園成為區域中心都市後,建立其穩固的神聖空間領域,成為桃仔園傳統農產集散中心期中最能代表其中樞位置的景觀。第二個時期為工業發展時期。在此階段中,桃園市在區域空間的規劃上增加了台北市附庸地的雙重角色;產業結構方面,工業部門急速成長,成為工業生產的都市;在人口流動方面,由於產業活動的需要,大批城鄉移民進入。而地方政府國際化的想像及現代科技技術的配合,興建號稱全國第一個巨蛋,期許透過新都市體育休閒活動空間所凝聚的聚寶盆效應,做為都市自我認同的指標,以及躋身國際化都市的入場券。第三個都市發展階段為商業重心期。在這一個都市發展階段中,桃園市在國家均衡區域發展政策的指導下,「桃園地方生活圈」的中心都市的空間規劃和角色更被強化;產業結構方面,被賦予更強烈的商業機能。一個個標榜歡樂、休閒的娛樂消費場域被鑲嵌在原本單調的地景上。人口流動以來自台北市的新貴為主,不僅牽動整個桃園市房地產市場的命脈,也間接影響到商業服務機能趨向高級化、專業化的趨勢發展。而擁有全臺灣地區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桃園縣,在假日及夜晚,外勞們利用便捷的交通進入桃園市,其所形成的暫時性異文化的景觀,更增添了整個都市的多元化樣貌。
    在象徵性景觀空間性的分析方面:景福宮見證桃園市如何奠定、穩固其農產集散中心的地位。在這樣的過程中,桃園地方性的意涵也透過在地社群以景福宮為生活脈動意義的中心而更加的落實。景福宮建構的神聖空間在面臨世俗化的強大壓力下,在空間的範圍上有了不少的改變。而以開漳聖王為主祀神的景福宮,從一個代表原鄉地緣的神聖空間,發展、擴張漸漸成為涵攝公共領域權力的政治空間到近來成為一個純粹以居住在桃園市內-在地的神聖空間。「巨蛋」從其建築的外型和使用的情況、舉辦的活動中可以發現到,「巨蛋」模糊了建築與在地社會之間有意義的連結,透過商業的符號、支配性的利益空間抹煞了有意義的文化、歷史經驗,呈現出非歷史性、非文化性的建築普遍化。巨蛋是桃園市民無法透過自己行動來經驗的虛空間,雖其以壯觀、雄偉姿態矗立在地表上,但對在地的民眾而言缺乏認同的歸屬及地方性。晚近形成的新消費景觀代表公司、財團和地方政府對都市空間營造的新邏輯。這些景觀為了保護自己作為一種權力象徵和一種有效投資,因此難以融入都市的連續性並且將所有事物運作的過程化約成商品化。反應出都市,並不只是一個提供人們居住的場所,本身就是經過理性和有效設計的賺錢機器。外勞暫時性的聚集所形成的景觀、空間,具有流動性和暫時性,從點到線的擴張,由臨時佔據公共領域到形成風格特殊的外勞街。由於語言的隔閡及聚集人數龐大對市民形成一種恐懼地景。在象徵性景觀社會性的分析方面:各象徵性景觀並存於當代,可以從社會力和政治力的更迭、神聖性和世俗性的消長以及地方和無地方性的回應三個主軸來了解象徵性景觀之間的張力和衝突性。
    在探討不同時代表徵的象徵性景觀的時間性、空間性和社會性之後,了解到在面臨都市空間日趨多元化的當代,在不同的地點中,能結合在地民日常生活的律動,重新尋回場所的精神,使得地方能夠成為一個貼近居民日常生活經驗的充滿意義的中心。在都市中也能獲得「在家安居」(at-homeness)的舒適感和「意義中心」(center of significance)的歸屬感。人的身心也能得到歸宿,不再漂泊於大地之上,尋回了存在的中心性與聚焦的地方,不至成為不能彰顯存有的遊子,而無家可歸了。

    The symbolic landscape as a tangible, visible entity, one that is both reflective and constitutive of society, culture and identity。This essa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interpreting a symbolic landscape is a geographically specific exercise that requires interrogating the role of landscape in spatiality, historicity and spatiality。Taking the example of Taoyuan City, we find in differential urban development stages, there are differential symbolic landscapes。It goes through interpreting duality in the power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and th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to understand the lack of identity in Taoyuan C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2 第二節 相關研究理論對話與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初擬 15 第二章 都市景觀的呈顯 17 第一節 研究區域概況 18 第二節 農業集散中心期 21 第三節 工業發展期 29 第四節 商業重心期 38 第五節 小結 44 第三章 都市景觀空間的多元性 46 第一節 景福宮神聖空間的轉化 47 第二節 巨蛋體育館休閒空間的論述 64 第三節 消費地景與外籍勞工形塑的景觀 75 第四章 都市景觀間的張力和衝突性 89 第一節 社會力與政治力的更迭 91 第二節 神聖性與世俗性的消長 97 第三節 地方和無地方性的回應 103 第五章 結論 107 – 參考文獻 — 111 – 附錄 — 115

    – 參考文獻 —
    一、 中文部分
    林雅萍
    1998 《都市天際線映像之研究---以台北市天際線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本炫
    1999 <新興宗教的剖析>,中國時報「開卷」版,載於12.30。
    1999 <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37(2)。
    徐裕健
    1993 《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台大城鄉研
    究所博士論文。
    夏鑄九
    1995 〈全球經濟中的臺灣城市與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唐山出版社。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下)第二版,《中國研究叢書》第一號,南天出版社。
    陳芳惠
    1978 <桃園台地生活空間的辨認>,《地理學研究》,第二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世榮
    1998 <北桃園地區的區域與地方公廟>,《北桃園區域發展史》,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陳朝全
    1999 《夢田—台北市巨蛋球場空間之生產過程分析》,台大城鄉與建築所碩士論文。
    郭肇立
    1994 《桃園市都市風格與紀念性建築》,桃園縣文化中心。
    章英華
    1972 <桃園都市化研究>,《社會導進》,2(4),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葉至誠,
    1997 《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洪葉文化事業(台北)。
    褚瑞基,
    1999 《人與自然》,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潘朝陽
    1986 <臺灣民俗宗教分佈的意義>,《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91 <現象學地理學—存在空間的一個詮釋>,《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期,中國地理學會。
    2001 <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地理研究叢書》,第26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鄭志明
    1996 <台灣禪修型「新興佛教」初探>,《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方
    宗教學會。
    鄧宗德
    1991 《80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台大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
    1981 <台灣政教關係的思考>,《聯合月刊》,第六、七期。
    1997 《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桂冠出版社。
    簡逸珊,
    1993 《桃園市中心的空間變遷》,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勝雄
    1973 <臺灣北部之工業發展及其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4(3)。
    諾伯舒茲著、施植明譯
    1995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田園城市文化。
    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
    1993 <看不見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時報出版社。
    桃園廳編
    1985 《桃園廳志》,(台北:成文,明治39年(1906)排印版。
    桃園景福宮協助管理委員會
    1973 《景福宮62歲次癸酉建醮誌》 。
    二、 英文部分
    Buttimer ,A.
    1976 “Grasping the Dynamism of Lifeworld”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66(2)。
    Carolyn Cartier
    1999 “The State, Property Development and Symbolic Landscape in High-rise Hong
    Kong”,in the Landscape Research ,24(2) 。
    Chaney David
    1983, “The Department Store as a Cultural Form” in the Theory,Culture & Society,1(3)。
    Cosgrove , Denis E.
    1984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 Croom Helm 。
    Dovey K.
    1992 “Corporate towers and symbolic capital”,in th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volume19。
    D.W. Meinig
    1979 “Symoblic Landscap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 ed. by D.W.Mei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can ,J and Duncan ,N
    1988 “(Re)reading the landscape”in th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6,。
    Jürgen Habermas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translated by Thomas Burger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derick
    Lawrence,Polity Press。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Polity Press,Cambridge。
    Judith T.Kenny
    1995 “Making MilwaukeeFamous:CulturalCapital” ,Urban Image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Urban Geography,16 (5)。
    Miles, S. and Paddison, R.
    1998 “Urban Consumption:A Historiographical Note””,in Urban studies,Vol.35。
    Peter Corrigan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Sage publications。
    Peet , 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Blackwell 。
    Prasenjit Duara
    1988 “Culture,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Pringle , T. R.
    1991 “The polar landscape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1845-1900”,in Landscape Research,vol.16。
    Relph ,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Pion。
    1981 “Rational Landscapes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Barnes & Noble 。
    1987 “The Modern Landscap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Muir
    1999 “Approaches to Landscape” ,Macmillan Press Ltd.。
    Sharon Zukin
    1991 “Landscape of pow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ort J.
    1996 “The Urban Order”,Blackwell。
    Stacy,Warren
    1996 “Popular 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jn Urban Geography, 17(6)。
    Truman Asa Hartshorn
    1980 “Interpreting the City-An Urban Geography”, John Wiley & Sons.lnc。
    Yi-fu Tuan
    1979 “Thought and Landscape:The Eye and Mind’s Eye”,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ed. by D.W.Mein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Landscape of Fear”,Blackwell。
    Werner Nohl
    1988 “Open space in cities:in search of a new aesthetic”,i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ed. By Jack,L.Nas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