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智惠
論文名稱: 「板橋模式」內涵之探討-以1970年代台灣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實驗課程為中心
指導教授: 劉湘瑤
Liu, Shiang-Ya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科學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板橋模式口述歷史小學課程發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2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板橋模式」的內涵-1970年代國內首次以課程實驗計劃方式,進行小學自然科學課程的研究發展,由於此計劃樹立我國課程研究發展模式的典範,對於日後相關課程研發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引發進行本研究的動機。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設計採用口述歷史研究法,研究者依據相關文書資料發展訪談大綱,以訪談大綱作為探究研究目的的研究工具,向參與此計畫的教育界耆老們進行訪談,蒐集多位耆老的口述資料後,以口述資料做為本研究資料分析主要來源,再引入關鍵文件資料進行補述與考證作業,彙整分析相關資料後,最後完成本研究結果報告。
    研究結果顯示,理想的自然科學課程發展模式-「板橋模式」的內涵在於(一)建構完整的自然課程發展哲學基礎、(二)由小學教師負責教材編輯、(三)落實完整的課程研發過程,包含研究、執行和評估工作、(四)新課程進行大規模的實驗,落實「尊重學生」的精神。本研究報告內容力求周詳地陳述1970年代台灣國民小學自然科學實驗課程之發展歷程與相關後續推廣工作的進行,藉由探究「板橋模式」的內涵以期能作為往後我國課程研究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創立過程與宗旨 7 第二節 自然科學課程實驗研究計畫--「板橋模式」 10 第三節 歷史背景 12 第四節 六十四年我國科學課程 15 第五節 五十七年與六十四年科學課程比較 32 第六節 美國ESS、SAPA以及SCIS三大課程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口述歷史 4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4 第三節 訪談人物 56 第四節 訪談大綱 59 第五節 資料收集 63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5 第七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73 第八節 研究者的研究觀點與立場………………………………………………….76 第肆章 「板橋模式」-國民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實驗研究計畫推動緣起…............78 第一節 「板橋模式」推動的時代背景………………………………………….....81 第二節 「板橋模式」新課程的革新目標………………………..………………...87 第三節 主導「板橋模式」的人物與相關機構………………………………..…...93 第四節 出國考察對「板橋模式」建立的影響…………………………….……. 100 第伍章 研究發展………………………………………………………..………….103 第一節 研究小組研發實驗課程…………………..……………………………....104 第二節 編輯小組發展實驗課程內容…….………….……………………………121 第三節 工作小組協助實驗課程研發與推展…...………………………………...142 第陸章 新課程實驗與推廣………………………………………………………. ...146 第一節 新課程進行大規模實驗…………………………………………………..147 第二節 新課程的推廣…………………………………………………………..…149 第柒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60 第一節 研究結論…………………………………………………………………..160 第二節 建議………………………………………………………………………..164 參考文獻 167 中文部分 167 英文部分 170

    一、 中文部份
    (一) 期刊與書籍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86)。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三十年紀念專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77)。國民小學自然科學研習教師手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科學教育篇。台中:省中圖出版。
    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1)。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鍾聖校(1995)。國小自然科課程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司 琦(2005)。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下)。台北:華泰。
    沈懷玉(2005)。口述歷史的價值與應用。民國研究,8,5-25。
    吳大猷(1972)。我國科學發展計畫實施經過和檢討。科學月刊,0025。2007年6月13日,取自http://db3.greatman.com.tw/ScienceWeb/home/index.asp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淑媛(1997)。口述資料整理的藝術。宜蘭文獻雜誌,30,56-66。
    袁 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陳梅生(1978)。我國國民小學自然科學、數學課程實驗研究。台灣教育,326,2-6。
    陳建勳(1973)。美國目前主要科學課程之探究。嘉義師專學報,4,129-166。
    陳木金(2009)。我國國民小學校長儲訓模式的回顧與展望。學校行政雙月刊,60,98-120。
    教育部國教司(年份不詳)。小學科學---活動過程教學教師手冊。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71)。中華民國國民小學科學教育考察團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1973)。美國中小學新科學課程編制概觀—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課程編制考察團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73)。國民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實驗研究六十二年度工作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74)。國民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實驗研究六十三年度工作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許雪姬(1997)。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30,3-36。
    許雪姬(2002)。近年來台灣口述史的評估與反省。近代中國,第149期,38-45。
    國立編譯館(1984)。國民小學自然科學教學指引。台北:教育部。
    國史館(2000)。陳梅生先生訪談錄。陳梅生口述;董群廉訪問;陳進金紀錄。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2004)。潘振球先生訪談錄。潘振球口述;朱重聖、郭紹儀訪問;張世瑛紀錄。台北:國史館。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傅麗玉(2006)美援時期台灣中等科學教育發展(1951-1965)。科學教育學刊。14(3),333-380。
    傅麗玉(2008)美援時期西方科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拉鋸下的台灣科學教育。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2),115-134。
    鍾聖校(1995)。國小自然科學課程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魏明通(1973)。我國小學科學教育課程實驗研究之現況。教育與文化,406,30-36。
    魏明通(1976)。我國國民小學自然科學課程實驗研究。科學教育月刊,創刊號,49-52。
    魏明通(1976)。自然科學課程修訂重點及新舊內容比較。科教研究簡訊,1,9-10。
    魏明通(1982)。我國科學教育建設成果與展望。台灣教育,380,22-28。
    魏明通(2005)教育部國民小學科學教育課程之革新。2007年5月23日,取自 www.naer.edu.tw/history/1-3/main.htm.

    (二) 教育部檔案資料
    檔號:62/318/1/1/1/62 收發文字號:3456
    案名:關於國科會代為延聘小學科教專家
    檔號:59/652.00/1/1/1/59 收發文字號:19539
    案名:國小科學教職員赴美日考察訪問名冊
    檔號:59/652.00/1/1/3/59 收發文字號:27126
    案名:國科會派國小教員訪日事
    檔號:59/652.00/1/1/4/59 收發文字號:23279
    案名:按規定選派小學科學教員等出國考察
    檔號:59/652.00/1/1/5/59 收發文字號:19812
    案名:選派國小教職員赴美考察等案

    二、 英文部分
    Adeline, N.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elementary science study. In ESS Reader (pp.6-35). US:Elementary Science Stud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Inc.
    Anderson, T. R. & Rogan, J. M. (2010). Bridging the gap bridging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teaching practice gap.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t 1:Component of the curriculum and influences o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sig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ducation, 39(1), 68-76.
    Berger, C. F. (1973, March). Change in Predicted Teacher Behavior Based on Experience with an Activity Oriented Elementary Science Cour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Detroit, Michigan.
    Berger, C. F. (1974, April). A Comparison of Science Teaching Behavior with a Theoretical Constru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Chicago, Illinois. (091189)
    Berger, C. F. (1975, March). A Comparison of Ratings of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ing Competencies by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os Angeles, CA. (ED106127)
    Berger, C. F., & Roderick, S. A. (1975, March).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Competencies for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ED109170)
    Berger, C. F., & Roderick, S. A. (1975, April). CBTE: A Critical Look.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Competencies for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ED080310)
    Bredderman, T. (1982). The Effects of Activity-Based Elementary Science Programs on Student Outcomes and Classroom Practices: A Meta Analysis of Controlled Studies. New York: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Bruner, J. S. (1963).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Bruner, J. S. (1971).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5th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in, S. E. & Evans, J. M. (1990). Sciencing: an involvement approach to elementary science methods. .(3rd ed.). Columbus, OH: Merrill Publishing Co.
    Elementary Science Stud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1970). The ESS Reader. Newton, Massachusetts: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Inc.
    Gagnè, R. M. (196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2r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Hungerman, A. D. & Berger, C. F(1980).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Instructional Competency : Three Stages of Pre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214901.
    Karplus, R. & Their, H. D. (1967). A new look at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Marion, P. van. (2003). Science education in Norway. Countdown to the next reform.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2(4), 21-27.
    Mcdermott, K. A. (2006). Essay Review Education reform, writ large and small.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8(6), 737-747.
    Piaget, J. (1967).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In R. Karplus & H. D. Their (Eds.). A new look at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pp. 170-187).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Piaget , J. & Inhelder, B. (1977).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tce. In Gruber, H. E. & Vonèche, J. J. (Eds.), The essential Piaget PartⅠ(pp.405-444). NY: Basic Books, Inc.
    Roger, B. (1970). Theory: an approach. In ESS Reader (pp.1-5). US: Elementary Science Study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er, Inc.
    Spradley, J. P. (1980).Making a domain analysi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pp.84-99). US: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Data.
    Wadsworth, B. J. (1972).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for students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2rd ed.).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