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玓熹
Lin Ti-Hsi
論文名稱: 戰後臺灣現代國畫運動與在臺國畫家之因應(1945-1991)
指導教授: 黃光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現代國畫在臺國畫家再造傳統時代意識材料物質性戰鬥文藝西方風潮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0下載:8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針對戰後臺灣國畫與國家文藝政策互動的關係,據此納入國畫發展與時代大環境的思考。戰後中華民國政權正統性的確保,國畫作為接駁傳統之精神延續,外雙溪故宮博物院之收藏與外部形象,成為中華民國鎮守傳統的典範。事實上,當今臺灣現代國畫發展,不僅形成多元媒材的盛況,而且物質性技法、自動性技法交雜混合。筆墨線性之外,已突破種種國畫創作的可能性與多語性。戰後臺灣現代國畫之路,歷經中華民國建國的文化建構與西洋繪畫思潮的衝撞。前述兩者背反的拉扯運作,對於今日國畫正統性的崩解現象確實產生深遠的影響,並藉今日多元異形的現象,重新反省戰後臺灣國畫常與變之間的中庸之道,以及其間民族性、獨創性以及傳統性等問題。
    戰後初期國畫發展,成為政府塑造中國文化正統觀的重要圖像,雖然透過國家機器發動口號與強力推行各式文藝運動,如戰鬥文藝、國軍新文藝運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但仍不可抵擋當時美國或西方文化的強力壓境,1960年代新一代知識分子(如五月)流連於想像的中國與西方文化的迷戀,歷史記憶、自我身分與文化認同,幾乎陷入一場踩空的追逐之中。對於延續傳統的觀念,於宣言中雖力稱以「再造傳統」之反傳統為施力點,其所達成的視覺型、物質型的創造性精神,對於國畫傳統的接駁實難有繼承之意。劉國松的繪畫表現與思想即屬此例:早年大學時代參與「正統國畫」之辯,爾後1960年代起陸續以革命性的抽象繪畫展開實驗,例如提出革筆與革中鋒等口號,同時挾有美援之協助與環球旅行,作品構成傾向西方的抽象風格。
    較之1960年代遽然崛起的西方抽象風潮,「膠彩畫」戰後一度落為表徵為「日本畫」遺毒的情感意識。戰前膠彩顏料的使用,持續可見於戰後國畫畫壇在臺國畫家的表現,本文將其稱為「在臺國畫家」:亦即以戰前東洋畫及跨越戰後國畫的畫家為指涉對象。本文所定義的「在臺國畫家」稱詞,主要選擇五位在臺國畫家林玉山、陳進、郭雪湖、林之助、陳慧坤持續有作品表現為例。一方面,旨在說明戰後臺灣現代國畫進程中,承續兩個不同統治時期,從被殖民到去殖民再到戰後「中國化」形塑,中華民國內部殖民的陰影揮之不去,在劇烈變動的時局中突顯在臺國畫家各自所採取的自主態度,不論是畫題或是風格之因應,默默地迎向多變的時潮與畫風的調整。另一方面,則有利於長期觀察在臺國畫家的膠彩與水墨風格如何渡過國家文藝政策之下的認同,及其與渡臺者互相學習的情境。相較而言,新面孔的渡臺國畫家,有具畫業成就渡海三家及政府高官文人筆墨同灶的情形,戰後初期踴躍同聲表達現代國畫意見。有趣的是,在臺國畫家處於失聲的困境。
    本文除了重新檢視在臺國畫家實際畫風的參與,透過論爭中的言說語境,找到雙方各自如何以「再造傳統」力圖接續傳統的時代意識。並從中發掘兩者所持的「再造傳統」觀點之差異所在。一旦將焦點置於「在臺國畫家」為主要思考的主軸,「筆墨」和「氣韻」的關注,是引發「正統國畫之爭」的思考起源,膠彩此媒材一度被誤認為塗抹色彩的西洋畫法或是日本畫的歷史情境,值得身處在後殖民時代的臺灣,透過材料史與創作者心蹟的反省,為國畫筆墨材料與基本精神再加以作深層的沉澱,重新反省對於傳統如何繼往開來,對於現代西方的衝擊如何建立臺灣國際性與本土性的水墨、膠彩與彩墨之路。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5 第三節 關鍵字詞與分期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5 第二章 戰後初期國家情勢與國畫現代化的壓抑 (1945-1952) 16 第一節 去日本化與建立三民主義的新苗圃 17 第二節 在臺國畫家與二二八事件 25 第三節 找尋國畫的符碼 33 第三章 反共政策與正統國畫之辯 (1952-1965) 51 第一節 現代國畫之推動 57 第二節 「現代國畫」的討論與在臺國畫家的創作 77 第三節 國畫論爭與時代限制 85 --兼談「國軍新文藝運動」(1965-迄今) 第四章 西方風潮與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965-1975) 90 第一節 西方風潮下劉國松與「中國現代畫」之路 93 第二節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臺國畫家的作品意涵 100 第三節 中華文化復興與現代國畫的互動 107 --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封面紙上展覽為例 第五章 國畫正統性的崩解與現代國畫的多元開 113 第一節 國畫正統性的崩解 114 第二節 在臺國畫家作品主體性的展露 115 第六章 結論 124 附錄 131 年表 133 參考書目 138

    一專書
    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探索》,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9。
    阿多諾著 林宏濤 王華君譯,《美學理論》,美學書房,2000.7。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美學書房,2001.1。
    Jeffrey C. Alexander、Steven Seidman主編 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9。
    黃光男 鄭純音 王素峰著《黃君璧繪畫風格與其影響》,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11。
    黃光男,《臺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6。
    莊萬壽,《臺灣論》,玉山出版,1996。
    博埃默,《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約翰.伯格著 戴立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商務出版社,1999。
    蕭瓊瑞、林伯欣著,《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劉國松卷》藝術家出版社,1999。
    梅丁衍,《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何鐵華卷》藝術家出版社,1999。
    邱琳婷,《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謝里法卷》藝術家出版社,1999。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王白淵卷》藝術家出版社,1999。
    王耀庭,《臺灣美術全集3—林玉山》,藝術家出版社,1992.5.30。
    林柏亭,《臺灣美術全集9—郭雪湖》,藝術家出版社,1993.2.28。
    《臺灣美術全集2-陳進》,藝術家出版社,1992.3.28。
    《臺灣美術全集17-陳慧坤》,藝術家出版社,1995.9.30。
    《臺灣美術全集20-林之助》,藝術家出版社,1998.1.30。
    自由中國美術選集》(Free China Arts Exhibition)》, 二十世紀社印行, 1952。
    張釗雄,《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時報出版社,1994。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出版社,1995。
    謝里法,《台灣出土人物誌》,前衛出版社,1989.2。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蕭瓊瑞,《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1945-1970)》,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 伯亞出版社,1991。
    黃光男,《臺灣水墨畫創作與環境因素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9.6。
    徐復觀,《中國藝術的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
    洪惠冠編,《畫筆乾坤—陳慧坤創作與教學研討會文集》,交通大學藝文中心,2002.6。
    黃冬富,《臺灣全省美展國畫部門之研究》,復文圖書公司,《劉獅教授紀念集》(臺北:群流出版社),1998。
    楊隆生,《黃君璧的藝術生涯》,藝術家出版社,1991.9。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文星出版,1996。
    劉國松,《偽傳統派的傳統知識》,《臨摹.寫生.創造》,文星出版,1966.4.15。
    《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技研討紀錄》,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
    鄭梓,《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1994。
    二二八前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文化政策,《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發行,1992.2。
    鄭正慶,《慶祝黃埔建軍七十週年-新文藝運動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建會國防部總政戰部指導,國軍新文藝輔導委員會理論研究及作戰學校主辦,1994.10 , 臺北復興崗。
    王大用,《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國軍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戰爭的功能與藝術性》,教育部國防部總政戰部指導,政治作戰學校,1999.6.4。
    《藍天美展:慶祝空軍八一四勝利六十週年紀念》,時吉利執行編輯,空軍總部,2001。
    《林玉山教授創作展》,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台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北市美術館,2000。
    《國軍第三十七屆文藝金像獎美術類得獎作品專輯》,廖繼英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2002.01.01。
    王白淵,《台灣省通誌稿》卷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館藏魚文化研究展》,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8。
    立花義彰等,《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灣美術研討會,1996.9.13-14。
    石計生等,《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前衛,1993。
    《膠彩畫之淵源、傳承及其影響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台灣省立美術館,1995.11.7-9。
    吳文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正中,1992。
    王素峰編,《一九四五~一九九五臺灣現代美術生態》,台北市立美術館編輯,1995.12。
    鄭坤仲,<蔡草如八十回顧選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8。
    阿圖塞,《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機器》、《列寧與哲學》,遠流出版社,1990。
    Griselda Pollock著 陳香君譯,<現代性與陰柔氣質的空間>,《視線與差異》,遠流出版社,2000 。
    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業強,1993。
    莊伯和,《台灣民藝造型》,藝術家,1994。
    陳其南,《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允晨,1992。
    黃嘉樹,《第三眼睛看台灣:透視國民黨的台灣經驗》,大秦,1996。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新地,1992。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允晨,1992。
    林玉體,《台灣教育面貌40年》,自立,1987。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聯經,1988。
    張系國,《男人的手帕》,洪範,1990。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麥田,1995。
    鄭梓,《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灣現代史研究論集》,新化,1994。
    收錄在專書中之文章
    黃冬富<從省展看光復以後臺灣膠彩畫之發展>《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00》,雄獅美術。
    倪朝龍,<唯美主義的膠彩畫家-「膠彩畫導師」林之助>,《臺灣美術全集20》,藝術家出版社。
    蕭瓊瑞<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與臺灣地方性性風格的形成—一個史的初步觀察>,《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伯亞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2月出版。
    黃英哲<許壽賞與臺灣>(1946-1948)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發行,1992.2。
    焦士太<劉獅,劉師-一位藝術傳播者的畫像>,《劉獅教授紀念集》
    陳慧坤,<臺灣美術作家的期望>,《自由中國美術展覽會選集》,二十世紀出版社,1952。
    施翠峰,<世界美術的展望>,《自由中國美術展覽會選集》,二十世紀出版社,。
    張炳南等,<光復後之文獻事業>,《臺灣省通志》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建會,1971)。
    王耀庭,<林玉山的生平與藝事>,《臺灣美術全集第三集》,1992年。
    廖瑾瑗,<台展東洋畫與「地方色彩」>,《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美術館出版,2001.3月。
    <王白淵.民主主義的鬥士>,《臺灣出土人物誌》,前衛出版社,1989。
    陳慧坤,<臺灣美術作家的期望>,《自由中國美術選集》,1955。
    施翠峰,<世界美術的潮流與展望>,《自由中國美術選集》,1956。
    施翠峰,<本省國畫的向路>,《新藝術》,1955。
    吳東權,<國軍文藝三十年>,劉心皇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
    李亦園,<臺灣光復以來文化發展的經驗與評估>,刑國強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桂冠圖書,1988。
    劉述先,《文化與哲學的探索》,學生書局,1986。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聯經出版社,1984。
    義雲高,〈傳統‧無我‧空間〉,《義雲高大師》,九重閣出版社。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國立臺灣美術館編印,2003.12.1~3。
    《藝術學學門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藝術學)》,國立中央藝術學研究所、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編印,1999.5.20、21。
    二碩士論文
    鄭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1992.7。
    蘇昭英,《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8。
    黃冬富,《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國畫部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論文,2001.7。
    李麗玲,《五O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臺籍作家的處境即其創作初探》,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1994。
    鄭維禮,《臺灣國家機械體制形成的原因》,文化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蔡其昌,《戰後臺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1945-1959〉》,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1996.1.31。
    鄭正慶《「國軍基礎美育」之研究》,【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國軍美術發展】學術研討會 , 指導單位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教育部,主辦單位政治作戰學校,1999。
    曾慶榮,《國軍新文藝運動》,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系研究所,1971。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張金墻,《斷裂與再生—《臺灣文藝》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6.3。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6。
    李承遠,《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比較研究〈1910~198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林麗雲,《山的脈動──臺灣山岳畫與山岳畫家呂基生》,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2.7。
    收錄在論文中之文章
    蕭瓊瑞<「現代水墨」在臺灣戰後的生成、開展與反省>《現代中國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紀錄》, 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1994.3.25-27。
    王耀庭,<從閩習到寫生-臺灣水墨發展的一段審美認知>,《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印行,1992。
    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的美學觀點>,東北現代美術的潮流與文化意識1990-1995年研討會論文,中研院東北亞區研究:1999.3.5,單刊本。
    劉新,<浩渺煙波辨履痕-二十世紀臺灣美術史的分期與基本特徵>,《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論文集》,省立臺灣美術館發行,2003.3
    王耀庭,<原鄉的風格.戀鄉的題材--近百年中原水墨畫與臺灣之關係>國立歷史博物館新方向、新精神--「新世紀臺灣水墨畫發展學術研討會」,1999.3.25-6。
    傅申,<傅狷夫與臺灣山水畫--本土化中國山水>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3.25-6。
    林柏亭,〈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台、府展〉,《藝術學》第三期,1989年3月,頁。
    林柏亭, 〈典雅與鄉土兼融-郭雪湖的膠彩世界〉,《郭雪湖台灣美術全集9》。
    楚戈,〈評十八屆省美展〉,《視覺生活》,臺灣商務,1968.7。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美感與造形》,聯經出版社頁13-63。
    蕭瓊瑞,〈本土認知與美術教育—從臺灣美術史所作的思考〉,多文化與跨文化視覺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單刊本,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辦,1995.5.17-29。
    <二十一世紀東方繪畫的新展望>,二十一世紀視覺藝術新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建會主辦,1998.12.29-31。
    何義麟,〈《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政經報覆刊本》,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盧雲生,〈看齊、吳的遺作展反省國畫問題〉,《藝術學報》第一期,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民55.10。
    謝伯軻著,張欣瑋等譯,〈西方中國繪畫史研究專論〉,《海外中國畫研究文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P1-64。
    葉石濤,〈接續祖國臍帶之後:從四○年代台灣文學來看「中國意識」和「台灣意識」的消長〉,收載氏著《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1990。
    廖炳惠,〈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22:4,1993.9。
    蔡英文,〈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論叢》,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1997。
    蔡源煌,〈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形態〉,《中國論壇》27:7〈1989〉。
    尹伸容,〈十年來美國經濟援助與台灣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12卷第1期,1961.3。
    鄭梓,〈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台灣省政府〈1945~1947〉〉,《思與言》第26卷第1期,1988.5,P133~146。
    鄭梓,〈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12,P217~259。
    蕭新煌,〈當代知識份子的「鄉土意識」:社會學的考察〉,收載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1989。
    戴寶村,〈小學至高中的台灣史教育〉,發表於民進黨1993年文化會議
    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994.7。
    陳奕麟,〈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弔詭〉,收載羅金義、王章偉編,《解構東亞現代化:奇蹟背後》,香港:牛津,1997。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1995.2。
    陳儀深,〈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收載中研院近史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張家銘:〈近代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5,P187~245。
    張家銘,〈社會分化、社會流動與社會發展—台灣地區的實證發展〉,《中國社會學刊》第9期,1985,P99~122。
    黃俊傑:〈戰後台灣農民社會意識的變遷〉,《台灣風物》第40卷第3 期,1990.9,P1~54。
    三報紙
    多瑙先生,<漫談臺灣藝文壇>,《人民導報》藝文版第五號,1946.12.1。
    胡偉克,<創造三民主義的新美術>,《中央日報》,1951.3.25【5】。
    張我軍,<從1949年11月22日【6】說起>,《新生報》,1949.11.22【6】。
    趙聲,<當前藝壇的苦力──介臺陽美協及十六屆美展>,《聯合報》,1953.5.21【6】。
    王高風,<看第四屆全省美展>,《新生報》,1949.11.26,【藝術生活版9】。
    趙白木,<獻給美術崗哨位的人──全省美展觀後感>,《新生報》,1949.11.26.,【藝術生活版9】。
    王逸民,<四屆全省美展觀後感>(上),《新生報》,1949.11.28。
    王逸民,<四屆全省美展觀後感>(下),《新生報》,1949.11.29【4】。
    張力耕,<一年來的美術界>,《中央日報》,1950.3.25。
    黃理璜,<全省美展的成就>,《中央日報》,1951.11.5。
    《中央日報》,<美展佳作審查選定>,1951.11.5【4】。
    《臺灣日日新報》,1930.10.25。
    林玉山,<現代國畫應實踐六法論>,《聯合報》,1955.1.19【6藝文天地】。
    馬壽華,<國畫不應走的路>,《聯合報》,1955.1.17【藝文天地】。
    梁又銘,<鼓起勇氣迎接新題材>,《聯合報》,1955.1.17【藝文天地】。
    藍蔭鼎,<新的感覺、新的創造>,《聯合報》,1955.1.19【藝文天地】。
    施翠峰,<不必抄襲古人、也不必標新立異>,《聯合報》,1955.1.20【藝文天地】。
    黃君璧,<多讀書、多行路、創造自我的面目>,《聯合報》,1955.1.18【藝文天地】。
    孫多慈,<繪畫之門應大大開放>,《聯合報》,1955.1.18【藝文天地】。
    魯亭(劉國松)<為什麼?把日本畫往國畫部擠-第九屆全省美展國畫部觀後感>,《聯合報》,1954.11.23【6藝文天地】。
    劉國松 , <日本畫不是國畫>,《臺灣新生報》,1954.12.14【6】。
    黃君璧,《張大千及其畫》,《新生報》,1949.11.26。
    謝冰瑩,《看了張大千畫展的感想》,《新生報》,1949.11.26。
    <教育為立國大本,學校是動員中心>,《中央日報》,1952.4.8。
    何勇仁,「國畫應走的路向」,<接受歷史的教訓,掀起國畫的革新運動(一)(二)>,《聯合報》,1955.1.21-22【6藝文天地】。
    陳永森 , <談藝術創作>,《聯合報》,【6】1954.1.30。
    慧英,《聯合報》「國畫應走的路向」之筆談會,1955.2【6藝文天地】。
    國松,《聯合報》「國畫應走的路向」之筆談會,1955.1.23【6藝文天地】。
    盧雲生,<回複孔孟思想創造戰鬥藝術-藝術畫與文人畫當有區別>,《聯合報》,1955.2.3【藝文天地】。
    梁雲坡,<不合理的合理>,《臺灣新生報》78.1.29【22】。
    丁宗裕,<山水寫意.花鳥傳神-宋代繪畫獨樹一格幟>,《青年日報》77.1.31【16】。
    董雲霞,<現代乎?傳統乎?爭爭攘攘何時了!>,《中國時報》77.3.22【24】。
    楚戈,<水墨畫家的使命>,《聯合報》,78.11.29【17】。
    <不要再誤解水墨畫-「現代水墨畫展」透露什麼問題?>,《中國時報》,77.3.22。
    劉國松,<當前中國畫的觀念問題>,《聯合報》,77.8.24【21】。
    謝愛之,<也談抽象畫的問題>,《聯合報》,1962.9.9【8】。
    劉國松,<記抽象畫聯展>,《聯合報》,1961.2.28【6】。
    報刊登載,〈反共美展揭幕〉,《中央日報》,【5】,1951.3.25。
    孫旗,〈簡介「新藝術研究所」〉,《聯合報》,【6】週會,1953.3.29。
    陳定山,〈寫意與寫生〉,《聯合報》,【6】週會,1953.4.19。
    曼詩,〈載譽歸國畫家陳永森〉,《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11。
    報刊登載,〈二屆自由中國美展,將在台北舉行〉,《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15。
    任之,〈藝術教育的播種工作—簡介師院藝術系師生美展〉,《中央日報》,【4】中副,1954.1.17。
    謝冰瑩,〈師院畫展觀後感〉,《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18。
    潮音,〈評師院師生畫展〉,《聯合報》,【6】,1954.1.1
    報刊登載,〈自由中國美展聘定評審委員〉,《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25。
    施翠峰,〈與陳永森談藝術創造〈下〉〉,《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26。
    施翠峰,〈評陳永森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30。
    施翠峰,〈評陳永森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1.31。
    藍蔭鼎,〈看陳永森畫展〉,《中央日報》,【6】中副,1954.1.31。
    報刊登載,〈自由中國美展將開始選作品〉,《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3.9。
    報刊登載,〈郭柏川在新藝術研究所講「新興美術要義」〉,《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3.25。
    莊玫,〈談國大有關藝術提案〉,《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4.5。
    戴良,〈我國畫壇滄桑〉,《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4.13。
    報刊登載,〈二屆自由中國美展籌備會〉,《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4.22。
    施翠峰,〈一年來的文藝界〉,《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5.4-5。
    考琳,〈從明畫說到臨摹〉,《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4.5.4。
    施翠峰,〈評第一屆紀元美展〉,《聯合報》,【3】藝文天地,1954.7.5。
    施翠峰,〈評第十七屆台陽美展〉,《聯合報》,【3】藝文天地,1954.7.29-30。
    虞君質,〈談青年藝術教育的重建〉,《自由青年》,20,1958.9.16。
    慕南,〈十三屆省展觀感〉,《聯合報》,【6】新藝,1958.12.24。

    蕭勤,〈另藝術與我國傳統藝術的關係〉,《聯合報》,【7】聯副,1959.1.26。
    罍翁,〈八大山人與塞尚〉,《文星》3:6〈18〉,1959.4.1。
    劉國松,〈不是宣言—寫在「五月畫展」之前〉,《筆匯月刊》1:1,1959.5.4。
    梁宗之,〈中國審美思想窺源〉,《筆匯月刊》1:1,1959.5.4。
    陶克定,〈評菲華美協回國美展〉,《聯合報》,【6】新藝,1959.5.12。
    薛應先,〈新派畫的海軍四傑〉,《中國一周》〈473〉,1959.5.18。
    報刊登載,〈五月畫展簡介〉,《聯合報》,【6】新藝,1959.5.30。
    白擔夫,〈五月畫展觀感〉,《聯合報》,【6】新藝,1959.5.31。
    白擔夫,〈看師大畢業生畫畫展〉,《聯合報》,【6】新藝,1959.6.9。
    劉國松,〈不可比葫蘆畫瓢—對中學美術教學的意見〉,《筆匯月刊》1:2,1959.6.10。
    劉國松,〈不可魚目混珠—看「台陽美展」後〉,《筆匯月刊》1:2文化走廊,1959.6.10。
    劉國松,〈談全省美展—敬致劉真廳長〉,《筆匯月刊》1:6,1959.10.20。
    陳永森,〈摒棄浮光掠影的描寫,多作色彩的研究〉,《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5.1.17。
    劉國松,〈國畫的彩色問題—讀「本刊二次筆談會」後〉,《聯合報》,【6】,1955.1.23。
    圈外人,〈美學一元論的現代國畫〉,《聯合報》,【6】,1955.1.30。
    慧英,〈何必因噎廢食—讀「國畫的彩色問題」後〉,《聯合報》,【6】,1955.2.1。
    盧雲生,〈回復孔孟思想創造戰鬥藝術—藝術畫與文人畫當有區別〉,《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5.2.3。
    虞君質,〈美術的戰鬥觀—為紀念本屆美術節而作〉,《中央日報》,【4】,1956.3.25。
    報刊登載,〈全國美展,昨日揭幕〉,《中央日報》,【4】,1956.3.28。
    李仲生,〈折衷派畫家高劍文〉,《聯合報》,【6】藝苑見聞錄,1956.8.23-25。
    霍學剛,〈寫在全國書畫展出前—提供四點建議主管當局〉,《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6.10.9。
    李仲生,〈美術展覽會的制度〉,《聯合報》,【6】藝文天地特稿,1956.10.15。
    報刊登載,〈師大藝術系師生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7.1.17。
    報刊登載,〈自由中國美展,昨起展出一週〉,《中央日報》,【4】,1957.3.8。
    報刊登載,〈郭雪湖、林阿琴、郭禎祥父母女三人畫展〉,《聯合報》,【6】,1957.3.11。
    方平,〈評三屆「自由中國美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7.3.14。
    報刊登載,〈美術節慶祝大會宣言〉,《中央日報》,【4】,1957.3.26。
    白宇,〈觀現代美展〉,《中央日報》,【5】,1957.3.26。
    施翠峰,〈茁壯中的藝術新人〉,《聯合報》,【6】,1957.5.12。
    報刊登載,〈全國四屆美展,今預展明揭幕〉,《中央日報》,【4】,1957.9.27。
    虞君質,〈審美與尊師—紀念全國第四屆美展開幕〉,《中央日報》,【6】,1957.9.28。
    王平陵,〈談全國美展〉,《中央日報》,【5】,1957.10.2。
    席德進,〈被遺忘了的中國古藝術—談全國美展的西畫新趨勢〉,《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7.10.5。
    白擔夫,〈全國美展西畫觀感〉,《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9.10.6。
    施翠峰,〈談美術欣賞的觀點〉,《自由青年》18:8,1957.10.16。
    何凡,〈「響馬」畫展〉,《聯合報》,【6】玻璃墊上,1957.11.5-6。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一:樂之在「得」〉,《文星》1:1〈1〉,1957.11.5。
    報刊登載,〈「東方畫展」及其作家〉,《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7.11.8。
    怒弦,〈簡介東方畫展〉,《中央日報》,【6】中副,1957.11.8。
    席德進,〈評東方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7.11.12。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二:得意而忘言〉,《文星》1:2〈2〉,1957.12.5。
    怒弦,〈現代繪畫簡介〉,《文星》1:2〈2〉,1957.12.5。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三:年限清娛〉,《文星》1:3〈3〉,1958.1.5。
    施翠峰,〈消沈了的美術界〉,《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1.8-9。
    白擔夫,〈師大美展的西畫〉,《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1.14。
    施翠峰,〈師大美展觀後〉,《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1.19。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四:六相融圓〉,《文星》1:4〈4〉,1958.2.5。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四:溫故而知新〉,《文星》1:5〈5〉,1958.3.5。
    報刊登載,〈七屆教員美展觀感〉,《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3.26。
    報刊登載,〈〈杭州、北平〉藝專校友聯合美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4.5。
    陶克定,〈評四海軍的聯合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5.19。
    施翠峰,〈師大藝術科畫展簡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6.3。
    豔陽,〈趙無極談中國畫〉,《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6.6。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哲學思想—兼評李石樵畫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6.16。
    道林,〈評師大藝術系師生畫展〉,《聯合報》,【6】新藝,1959.1.14。
    期刊
    謝理發<臺灣東洋繪畫化的第五度空間>《雄獅美術》東洋繪畫特輯,72期,1997。
    林惺嶽, <我看東洋畫>,《雄獅美術》,72期。
    施叔青,<典雅,艷麗—訪林玉山談東洋畫>《雄獅美術》東洋畫特輯,72期,1997。
    <我的藝術生涯>,《陳慧坤畫集》國立歷史博物館1991.11發行。
    臺灣省教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臺灣省教育廳,1955年)。
    《臺灣文化》(覆刻本),第一卷第三期(1946.12.01)。
    《臺灣文化》(覆刻本),第二卷第四期,序文。
    《臺灣文化》,第二卷,第一期。
    《臺灣文化》(覆刻本),第一卷第一期。
    《政經報》,1945.11-1946.2共兩卷8號。
    李純青主編,《台灣評論》創刊號至第一卷第二期,1946.7.1 –1946.8.1。
    甡甦,〈也漫談臺灣藝文壇〉,《台灣文化》第二卷第一期,民36.1.1。
    道林,〈評師大藝術系師生畫展〉,《聯合報》,【6】新藝,1959.1.14。
    王白淵,〈對「國畫」派系之事有感〉,《美術》2:10,1959.1.15
    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冊。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編),《第五次新聞工作會談實錄》,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文化工作會,1978。
    「中華復興展覽計畫要點」,《第四次全體會員紀錄》,1971.9.7。
    何鐵華,<中國的新藝術運動沿革>,《藝術家》第231期。
    劉其偉,<何鐵華與二十世紀社>,《雄獅美術》50期1975.4。
    莊世和 , <何鐵華與臺灣現代化畫運動>,《現代美術》,65期。
    《臺北文物》三卷四期。
    林馨琴,<傅狷夫展近作>,《雄獅美術》75期。
    《新藝術》,創刊號,1951.12。
    《新藝術》,第一卷第三期。
    《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期。
    《新藝術》,第一卷第六期。
    《新藝術》, 第四五卷合刊本。
    《新藝術》,第二卷第二期。
    李仲生,〈國畫的前途〉,《新藝術》第一卷第一期創刊號,頁4-5。
    洪人杰記錄,〈一九五O年臺灣藝壇的回顧與展望〉,《新藝術》第一卷第一期,頁54-55。
    陳定山,〈國畫的本位-山水〉,《新藝術》第一卷第二期,頁33。
    郎靜山,〈藝術攝影與國畫〉,《新藝術》第一卷第二期,頁44
    ―――――――――――――――――――――第三期,頁61。
    ―――――――――――――――――――――第四五期,頁61。
    何勇仁,〈我們必須創造新藝術〉,《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73。
    溥心畬,〈國畫之特異性〉,《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75。
    陳慧坤,〈中國美術的裝飾性〉《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75。
    香洪筆記,〈中國畫與日本畫問題〉,《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76-79。
    孫旗,〈論軍中文藝的戰鬥路線〉,《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90-91。
    峰,〈評第十四屆台陽美展〉,《新藝術》第一卷第四、五刊合期,頁90-91。
    孫旗,〈自由中國美術界回顧與前瞻〉,《新藝術》第二卷第一期,頁9
    孫旗記錄,〈中國繪畫的新路向〉,《新藝術》第二卷第一期,頁11-12。
    陳慧坤,〈中國畫線條的演變〉,《新藝術》第二卷第一期,頁12。
    孫旗記錄,〈新國畫的研究〉,《新藝術》第二卷第二期,頁38-40。
    吳敬恆,〈藝術動員與復興民族-為自由中國美展而作〉,《新藝術》第二卷第二期,頁25。
    仕伯,〈評『自由中國美展』〉,《新藝術》第二卷第二期,頁37。
    孫多慈,〈環島旅行寫生日記〉,《中央日報》,【6】中副,1950.3.12。
    張力耕,〈一年來的美術界〉,《中央日報》,【4】,1950.3.25。
    報刊登載,〈台陽美展成日開始〉,《台陽美術協會第十三屆美展》,1950.3.25。
    黃君壁,〈讀孫多慈女士畫展〉,中副,1950.12.11。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臺北文物季刊--美術運動專號》,臺北縣委員會發行,1955.3。
    傅狷夫撰「心香室書譚」,暢流半月刊,5:12,1952.8。
    魯亭(原名劉國松),<未來主義與繪畫>,《筆匯》月刊革新號1:9,1960.1.20。
    魯亭,<近代繪畫的發展及趨勢>,《筆匯》月刊革新號2:3,1960.1.20。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本質問題>,《筆匯》月刊革新號1:12,1960.4.27。
    魯亭〈劉國松〉〈看了王濟遠畫展之後〉,《筆匯月刊》1:3文化走廊,1959.7.15。劉國松,《論抽象繪畫》,《筆匯》月刊革新號2:3,1960.10.1。
    劉國松,〈明畫照片展覽觀後感〉,《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4期,1959.8。
    罍翁,〈國畫的造「象」與「立體畫」〉,《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5期,1959.9。
    劉國松,〈談全省美展—敬致劉真廳長〉,《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6期,1959.10。
    劉國松,〈不是宣言〉,《筆匯月刊》第1卷第1期,1959.4。
    馮鍾睿,〈不可魚目混珠—書「台陽美展」後〉,《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2期,1959.6。
    劉國松,〈現代繪畫的本質問題—兼答方其先生〉,《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12期,1959。
    孫立群,<談國民小學的國畫教學>,《國民教育(23:10)》1981.11。
    黃光男,<國畫教學試探>,《國教天地(43)》1981.05。
    郭燕 喬,<略談學習國畫>,《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4:5》》1981.05。
    陳慧玲,<論國畫前途與國際現代藝術的發展>,《訓陳通訊(211)》1980.02。
    袁方,<我國的書法國畫>,《四海之友(70)》1980.7.01。
    林柏亭,<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台、府展>,《藝術學》,中央大學藝術系,第三期,1989.03。
    謝佩霓,<決瀾社與三0年代的上海--兼寫中國美術現代化第一期的歷程>,《臺灣美術》(12:1=45)。
    江聲,<從尋我們的寫實精神>,《雄獅美術》67期,1976.9。
    尉天驄,《五O年代臺灣文學藝術的現代主義-兼論文學藝術的現代主義》,《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 雄師美術。
    林伯欣,〈何謂「東方」?戰後台灣美術批評意識史的一個初步考察〉,中央藝術史研討會單刊本,1999。
    郭松年,〈揭開中國重彩畫發展的新篇章〉,《藝術家》326號,2002.7。
    鄭善禧,<談中國畫之創作>,《國教輔導(14:5)》, 1975.3.20。
    鄭文光,<國畫為復興中華文化有利的一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月刊》15:3,1982.03.01。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苪逸夫、高去尋兩先生紀念論文集》,1993.6。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二分,頁469-609。
    顏娟英,〈一九三0年代的文學與美術〉, 《》。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余光中,〈迎中國的文藝復興〉,《文星》,10:58,1962.8.1。
    余光中,<從靈視主義出發>,《文星》14:2,1964.6。
    呂正惠,<現代主義臺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臺灣社會研究季刊創刊號》,1:4,1988。
    劉國松,<傳統、過去、現在>,《文星雜誌》,10:5,1962.9。
    劉國松,<過去、現在、傳統>,《文星雜誌》,10:4,1962.8。
    劉國松,<繪畫的峽谷--從十五屆的全省美展談起>,《文星》,1961.11。
    劉國松,〈現代藝術與匪俄的文藝理論〉,《文星》第8卷第6期48號,1961.10。
    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12。
    何義麟,〈《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政經報覆刊本》,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謝愛之,<說斑漬主義現代國畫>,《大學生活》,7:15,1962.12.21。
    嚴家淦,<復興中華文化芻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2。
    莊喆,《現代繪畫散論》,文心書店,1966。
    莊喆,<這一代與上一代-論劉國松和他的背景>,《文星雜誌》,15:6
    彭明輝,〈梁氏家族與近代中國藝術論稿—以梁鼎銘為系絡〉,梁秀中家屬提供。
    秦賢次,〈中國報紙副刊的起源與發展〉,《文訊》,(年?)。
    陳光興,〈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994.7。
    陳奕麟,〈從戰後台灣傳統文化的建構看現代國家的弔詭〉,收載羅金義、王章偉編,《解構東亞現代化:奇蹟背後》,香港:牛津,1997。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23:9,1995.2。
    陳儀深,〈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收載中研院近史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張家銘:〈近代台灣的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台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5,P187~245。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12,P155~184。
    張家銘,〈社會分化、社會流動與社會發展—台灣地區的實證發展〉,《中國社會學刊》第9期,1985,P99~122。
    黃俊傑:〈戰後台灣農民社會意識的變遷〉,《台灣風物》第40卷第3 期,1990.9,P1~54。
    溫振華,〈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社會文化的變遷〉,《臺灣風物》,第三十二卷第四期,頁1-42。
    鄭世璠,〈藝道話滄桑〉,《新新》〈覆刻版〉 ,聯經,1995。
    林瑞明,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新文學運動〉,《文訊》第29期,1987.4。
    謝里法,〈臺灣東洋畫的第五度空間〉,《雄獅美術》72期,民66年2,P28-42。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上〉〉,《台灣風物》第37卷第1期。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下〉〉,《台灣風物》第37卷第4期。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文學》第6卷第2期,1995.6。
    李筱峰,〈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第4期,1991.12。
    吳文星等,〈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亞洲大學的發展—從依賴到自主》。
    吳文星,〈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教育之議論〉,《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
    蔣健飛,<對「國畫」名詞的探討>,《雄獅美術》,1977.8
    汪澄,<從中國水墨畫傳統談到現代水墨>,《雄獅美術》,1977.8
    徐復觀,〈傳統的文學思想中詩的個性與社會性問題〉,《文星》,2:3〈9〉,1958.7.1。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九:「摹擬」與「創造」〉,《文星》,2:3〈9〉,1958.7.1。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十:「征服太空」〉,《文星》,2:4〈10〉,1958.8.1。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十一:象「形」與寫「意」〉,《文星》,2:5〈11〉,1958.9.1。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十二:象「形」與寫「意」〉,《文星》,2:6〈12〉,1958.10.1。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六:書道〉,《文星》1:6〈6〉,1958.4.5。
    余光中,〈論新詩的大眾化〉,《文星》1:6〈6〉,1958.4.5。
    陶克定,〈評國立藝專校友美展〉,《聯合報》,【6】藝文天地,1958.4.8。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七:書道〉,《文星》2:1〈7〉,1958.5.26。
    張隆延,〈藝術欣賞之八:「古典」與「摩登」〉,《文星》2:2〈8〉,1958.6.1。
    英文參考書籍
    W . J . T . Mitchell “Landscape And Power ”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4) 9-10。
    ‘Theorizing Mode’ Of The Civilization” in Artist And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76)。
    Wu Hung “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James Cahill “The painter’s HOW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RADITIONAL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1994 。
    日文參考書籍
    佐藤道信,<世界觀の再編と歷史觀の再編>,《語る現在、語られる過去—日本の美術史學100年》,株式會社平凡社,1999.5.19。
    伊藤俊治,《<寫真と繪畫>のアルケォロジ-遠近法リアリズム記憶の變容》,白泉社,2000.12.1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