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薛金蓮 Hsueh, Chin-Lien |
---|---|
論文名稱: |
老鳥慢飛—資深自然科教師教學改變之探討 |
指導教授: |
郝永崴
Hao, Yung-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自然科資深教師 、教學改變 、個案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experienced science teacher, teaching change, case stud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4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探討資深自然科教師教學轉變的關鍵因素。研究參與者為三位資深自然科教師,以訪談為主的資料蒐集方法,輔以非參與式觀察以及文件分析,得到以下結果:個案教師的教學改變歷程有三條時序性的發展軸:外部教育政策的與社會潮流的變遷、內部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增長,以及教師個人生涯的重大事件。此三條軸線彼此相互影響,教師在這三個軸線中進行政策理解與教學轉化,融合個人經驗與知識,教師教學因而獲得改變。
深一層的剖析發現促使教師改變的主軸,是教師反思求變的內在動力與行動,影響教師改變的因素則有:內在的學科教學知識、教學信念、以及教學實務,外在的政策潮流趨勢與學校環境。本研究亦發現教師生涯所經歷的重大事件提供教師一個信念衝突點以進行深層信念的批判性反思。所謂的教師改變,就是在三條軸線間學習、適應、與轉化的歷程,即在調適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教學者,亦即是:教師改變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位好老師。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cultivated science teachers reflect on their own teaching, keep trying and learning, and transform the process of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change. To approach the participa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interpretive view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adopted. Based on the interview-base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supplemented by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switches teachers’ attention on the change of their instruction.
There are three axes for teaching development with time sequence: the chang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social trends, the growth of teachers' scienc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 and the important events in teachers' personal care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three axes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and teachers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more confidence on their teaching.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23)。高雄:麗文。
丁時達、蘇怡蓮、曾寶儀(2004)。紮根理論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297-328)。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秀惠(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王靜如(2000)。國小教師教學改變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3,281-316。
王靜如、張靜儀(2001)。教師科學本質觀、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859-898。
卯靜儒(2015)。改革主體的詮釋現象學初探:以學習共同體為例。市北教育學刊,49,55-7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改會。
何峰如(2015)。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學信念之觀點轉化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原作者:Robert, K. Yin)。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9)
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臺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90)
吳芝儀,廖梅花(合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m Strauss與Juliet Corbin)。臺北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宋佩芬、周鳳美(2003)。教師應付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態度與原因:試辦階段的觀察。課程與教學,6(1),95-112。
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新舊課程銜接理念。載於教育部(主編),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新舊課程銜接手冊(頁1-21)。臺北市:教育部。
李俊毅(2010)。同儕教練對國中科學教師PCK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李暉(1992)。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暉、郭重吉、段曉林(1994)。國中理化教師試行建構主義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5,27-51。
卓靜宜(2011)。以方案改變理論來檢視高瞻計畫中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以三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淑卿(2000)。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233-251)。臺北:楊智。
周淑卿(2003)。今是昨非,抑或昨是今非? 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1,12-21。
周鳳美(2001)。教師改變教學之困難—從教師學習的角度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4(4),129-142。
林尹凡(2001)。我國國民中學教師分級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韻芳(2004)。一位國小資深自然科教師教導爭議性科技議題之專業改變--以「基因改造食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樹聲(2007)。國小資深科學教師的專業改變:以基因改造食品議題之教學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5(3),241-264。Doi:10.6173/cjse.2007.1503.01
林新發、王秀玲 (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之行政專業知能成長內涵和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89-212。
邱明富、高慧蓮(2006)。科學史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影響之探究。科學教育學刊,14(2),163-187。
侯辰穎(2012)。城鄉差距對國小自然科學教學之影響性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姚宗翰(2009)。國中生物科教師科學本質觀、教學信念與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段曉林(1996)。學科教學知識對未來科教師資培育上的啟示。第一屆數理教學及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118-143)。
洪志成、楊家瑜(2013) 教育行政領域應用紮根理論研究方法之分析。教育研究學報,47(2),國立臺南大學。DOI:10.3966/199044282013104702001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郝永崴(譯)(2014)。有效教學面面觀(原作者:Borich, G. D.)。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m Strauss與Juliet Corbin)。臺北市:巨流。(原著出版年:1990)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教育研究集刊,34,85-114。
梁崇惠、邱姵萍、施皓耀(2009)。促進國小資深教師資優教學信念改變的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4,79-108。
崔如璋(2006)。臺北縣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統整實施現況及問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良弘(2014)。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師對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教學上的影響評估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復萌(2016)。由口述史看國小自然教科書科學素養內涵。教育脈動,5,1-16。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研修 Q&A。取自:http://12basic-forum.naer.edu.tw/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就每一個孩子宣導手冊。取自:http://12basic.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取自:http://www.fssh.khc.edu.tw/UpLoadFiles/E2AEA34.pdf
許元彰(2014)。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良榮(200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科學教育月刊,170。
許良榮、蕭培玉(2007)。中小學之科學本質與科學史的教學需求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5(1),1-23。doi: 10.6173/cjse.2007.1501.01
郭至和(2002)。誰抓得住我-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和定位。花蓮師院學報,14,1-24。
陳文典(2005)。科學素養的內涵。取自:http://phy.ntnu.edu.tw/~wdchen/pdf/book5/01.pdf
陳巧玲(2003)。國中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態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文化。
陳李綢(2005)。個案研究。心理:臺北市。
陳均伊(2010)。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一個國中自然教師探究教學觀點的轉變。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233-264。
陳均伊、張惠博、楊巽斐、鄭一亭 (2006)。以學校為本位的合作式專業成長:一位資深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改變。科學教育,294,2-14。
陳玟樺(2007)。捕捉隱默的力量—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教師課程決定的反思實踐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玲芝(2012)一個教學反思模式對國小自然科教師PCK之探討,數理學科教學知能,3,20-42。doi:10.6614/pck.2012.3.20
陳琦媛(2005)。教師面對教育改革態度之研究。學校行政,38,106-118。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4。
曾崇賢、段曉林、靳知勤(2011)。探究教學的專業成長歷程-以十位國中科學教師的觀點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2),143-168。
湯仁燕(199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欣楷(2014)。參加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在職教師於課室進行差異化教學的教學行為改變情形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俊澤(2008)國中教師科學本質教學理念與教學表現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4),89-116。
黃騰、歐用生(2009)。 失去的信任能找回來嗎:一個關於教師與課程改革的故事。課程與教學,12(2),161-192。
楊巧玲(2008)。教育改革對教師專業認同之影響:五位資深教師的探索性研究。師大學報,53(1),25-54。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頁53-72)。臺北市:學富。
廖焜熙(2001)。中學理化教科書教材內容研究之回顧與分析。科學教育,237,2-7。
劉俊庚、邱美虹(2012)。我國百年國中科學課程發展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347,2-10。
劉蔚之(2014)。教改論述的歷史經驗分析─以近代中國推動的兩個外國教學法為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頁97-127)。臺北市:學富文化。
劉麗玲(2000)。國中資深理化教師教學表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潘淑滿(200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高等教育。
蔡宗河(2005)。英國《學科領導人標準》對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51(3),101-133。
蔡智宇(2014)。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資深教師與初任教師實施論證式探究課程其實務知識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濱如(2005)。課程的教學轉化策略探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采靜、黃璧祈、張永達、賴奕佐(2003)。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看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之角色與定位。科學教育月刊,258,51-60。
鄭淑妃(2010)。教師科學教學專業知識研究-以科學本質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臺北市:前衛。
鍾鴻銘(2004)。H. M. Kliebard的課程史研究及其啟示。教育研究集刊,50(1),91-11。
藍雲、陳世佳(合譯)(2009)。教學的勇氣-探索教師生命的內在視界。(原作者:Parker J. Palmer)。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
簡良平(2007)。教師專業化歷程的觀察與反省:以一位偏遠國小教師之行動研究為例。課程研究,3(1),29-58。
簡紅珠(2005)。 對臺灣中小學教學文化的幾點思考。課程與教學,8(3),1-13。
簡頌沛、吳心楷(2014)。探討教學歷程中信念、知識、與實務的相互影響:一位高中實習教師的個案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56,75-104。
顏弘志、段曉林(2006)。建構主義取向教學的實踐-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信念、教學實務的改變。科學教育學刊,14(5),571-595。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外文部分
Brooke A. Whitworth, & Jennifer L. Chiu (201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Change:The Missing Leadership Link。J Sci Teacher Educ,26,121–137.
Eichholz, G. C. (1963). Why Do Teachers Reject Change? Theory Into Practice, 2(5), 264-268.
Gaible, E.&Burns, M. (2005). Using Technology to Train Teachers: Appropriate Uses of ICT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96514)
Goodson, I., & Hargreaves, A.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Washington : Falmer Press.
Hargreaves, A., & Evans, R. (1997).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A. Hargreaves & R. Evans (Eds.), Beyond educational reform: Bringing teachers back in (pp. 1-18). Buckingham,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uge, & J. Moller (Eds.), The life and work of teachers. London, UK: Falmer Press.
Korthagen, F., & Vasalos, A. (2005). Levels in reflection: Core reflection as a mean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growth. Teachers and Teaching, 11(1), 47-71.
Shulman, L. S.(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aunders, R. (2013). The role of teacher emotions in change: Experiences, patter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14(3), 303-333。 doi: 10.1007/s10833-012-9195-0
Schö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 Basic Books.
Whitworth, B. A., & Chiu, J. (2015).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Change: The Missing Leadership.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26(2), 121-137. doi: 10.1007/s10972-014-9411-2
Wideen, M. F., Mayer-Smith, J. A., & Moon, B. J. (1996). Knowledge,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187-204. London, UK :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