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紋舲
LIAO, WEN-LING
論文名稱: 國中智障學生利社會行為之研究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Prosocial Behavior of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指導教授: 張正芬
Chang, Che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利社會行為質性研究
英文關鍵詞: Resource Room, Mental Retardation, Prosocial Behavior, Qualitativ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3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採用質性研究方式,以觀察與訪談探究國中資源班的智障學生小慈在校園內表現的利社會行為、發生情境、社會反應及其間的交互關係,獲得以下發現:
    一、小慈的利社會行為達國中生水準,分為助人、關懷、分享與合作四大類。助人行為最常發生,包括:幫助、直接教導、間接提示、協助與志願服務;關懷行為次之,包括:誇獎、鼓勵、友善、關懷及同理心;其後為分享行為,包含給予、謙讓及分享;非助人性質的合作行為只發生一件。
    二、資源班是小慈利社會行為的重要發生情境,共三大類情境線索有助於利社會行為的產生:與環境有關的線索、與接受者有關的線索、與小慈個人有關的線索。與環境有關的線索是老師提問或提示、現場有教師曾要求的事務、例行班務;與接受者有關的線索最為重要,包括:接受者有困難、未完成任務、表現佳、心情差及接受者不喜歡的事;與小慈個人有關的線索為對她接受者的偏好、避免擁有物較多與避免無聊狀態三種。接受者有困難的情境最能激發小慈的利社會行為,其次是現場有小慈比較喜歡的人(對接受者的偏好)。此外,小慈主動、友善、溫和、很好心、喜歡朋友,有利於表現利社會行為。
    三、利社會行為發生後,接受者或非接受者的社會反應分為四大類:表情、接受、拒絕與增強。表情方面有笑容、面無表情及氣憤不悅,笑容的出現率最高,通常代表他人接受小慈的行為,惟少數情況為婉拒;接受反應有和小慈一起行動、讓小慈自己行動、依循小慈的利社會行為而自己行動、贊同而無行動四種;拒絕反應有直接拒絕與加以指正兩種;增強是最少出現的社會反應,分為向小慈道謝與口頭或物質增強兩種。
    四、同儕正向的社會反應(笑容和各類接受行動)可增進小慈的利社會行為,教師的讚美與指正導致利社會行為的增減。
    最後,經由探索過程中的收穫,提供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研究上可以努力的方向。

    The purpose of this qualitativ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ocial responses of May, a 14 years ol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r prosocial behavior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ere adopted to collect data. Her prosocial behavior achieved her chronological age level in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helping, concern,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Resource room was an important context for the occurrence of May’s prosocial behavior. Three categories of contextual cues in the resource room were identified to promote May’s prosocial social behavior: (a) environment-related cues, (b) receivers-related cues, and (c) cues related to May’s personal preference. Some of May’s personality traits, such as being friendly, activeness, good-temper, kindness and fondness for her friends,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her prosocial behavior. Following the occurrence of May’s prosocial behavior, social reactions from the receivers or onlookers were identified and categorized into four groups: expression, acceptability, resistibility, and reinforcement. Praise from the teachers and positive reactions from the peers (e.g. smiling face or other behaviors that showed acceptability) were found to facilitate May’s prosocial behavior. However, prosocial behavior decreased when the teacher corrected May’s mistakes and people refused her prosocial behavior. Suggestions and implications were provided for on-site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我的教育關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利社會行為的基本概念…………………………… 7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的重要理論………………………………15 第三節 利社會行為的相關因素………………………………19 第四節 利社會行為的研究方法………………………………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6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2 第五節 研究場所及時間…………………………………… 47 第六節 資料蒐集處理與分析……………………………… 54 第七節 研究程序………………………………………… 61 第八節 研究信效度………………………………………… 66 第四章 小慈的利社會行為 第一節 哇!好多喔!--利社會行為………………………… 69 第二節 原來是這些線索--促發情境……………………… 94 第三節 接受或拒絕?--社會反應…………………………… 112 第四節 利社會行為、促發情境與社會反應的三角關係…… 131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我喜歡資源班--情境的重要性……………………… 149 第二節 因為老師和小白都對我很好--社會反應的影響…… 154 第三節 豐富的利社會行為及其與情境、社會反應的關係… 158 第六章 結論與收穫 第一節 結論…………………………………………………… 175 第二節 給伙伴們的一些建議………………………………… 183 第三節 我的收穫與省思……………………………………… 189 參考文獻 …………………………………………………………… 191 圖 次 圖2-1 Bandura的交互決定論模式………………………………… 18 圖2-2 利社會行為影響因素圖……………………………………… 19 圖3-1 研究架構圖…………………………………………………… 38 圖3-2 普通班教室室內配置圖……………………………………… 48 圖3-3 輔導活動課普通班教室室內配置圖………………………… 48 圖3-4 特教組辦公室室內配置圖…………………………………… 49 圖3-5 校園全圖……………………………………………………… 50 圖3-6 國中部班級分佈圖…………………………………………… 51 圖3-7 研究程序圖…………………………………………………… 61 圖5-1 助人行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關係圖……………… 165 圖5-2 關懷行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關係圖……………… 168 圖5-3 分享行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關係圖……………… 170 圖5-4 合作行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關係圖……………… 173 圖5-5 小慈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關係圖…… 174 表 次 表2-1 利社會行為表現類型表…………………………………… 9 表2-2 利社會推理層級表………………………………………… 13 表3-1 個案概況表………………………………………………… 40 表3-2 研究工具一覽表…………………………………………… 46 表3-3 觀察時間計算表…………………………………………… 52 表3-4 「利社會行為觀察記錄表」符號表……………………… 55 表3-5 訪談逐字稿符號表………………………………………… 56 表3-6 原案編號及引註符號意義表……………………………… 59 表3-7 研究時間進度表…………………………………………… 65 表4-1 利社會行為發生次數與比率表…………………………… 92 表4-2 情境線索發生次數與比率表……………………………… 110 表4-3 社會反應發生次數與比率表……………………………… 129 表4-4 幫助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3 表4-5 教導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4 表4-6 志願服務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5 表4-7 協助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7 表4-8 提示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8 表4-9 誇獎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39 表4-10 鼓勵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0 表4-11 友善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2 表4-12 給予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3 表4-13 關懷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4 表4-14 謙讓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5 表4-15 同理心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6 表4-16 分享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7 表4-17 合作及其發生情境、社會反應次數與比率表…………… 148 表5-1 小慈的利社會推理發展程度表…………………………… 160 附 錄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 199 附錄二 教師同意書 ……………………………………………… 200 附錄三 訪談題綱 ………………………………………………… 201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範例1(節錄)……………………………… 202 訪談逐字稿範例2(節錄)……………………………… 203 附錄五 利社會行為次數一覽表…………………………………… 204 附錄六 利社會行為觀察記錄表範例 …………………………… 205 附錄七 利社會行為前後事件記錄分析表範例 ………………… 206 附錄八 綜合分析表範例(節錄) ……………………………… 207 附錄九 研究日誌範例(節錄) ………………………………… 208

    一、中文
    王冉卉(民92)。家長參與學齡前親子休閒活動之動機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振德(民88)。資源教室方案。臺北市:心理。
    朱智賢主編(1991)。心理學大辭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吳明宗(民90)。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昌叡(民80)。幼兒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昭玲(民75)。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的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雯智(民85)。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駱遜(民89)。四歲幼兒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小班為例。國教學報,12,307-337。
    沈六(民82)。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林佩璇(民89)。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清湫(民88)。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芬(民80)。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翠湄譯(民84)。Shaffer, D. R. (1994) 原著。社會與人格發展(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3rd ed)。臺北市:心理。
    邱憶惠(民88)。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洪堯群(民89)。故事講述與討論對幼兒助人意願與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明(民92)。關懷倫理作為現代公民道德基礎之研究--深入多元領域民間團體志工的服務人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袁之琦、游垣山(民75)。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市:五南。
    張正芬(民86)。自閉症兒童的行為輔導—功能性評量的應用。特殊教育季刊﹐65﹐1-7。
    張怡貞(民8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教育部(民91)。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檢索日期:民國93年4月22日,取自World Wide Web: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6.php。
    郭丁熒(民77)。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怡汎(民93)。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民9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業文化。
    陳若幸(民82)。青少年利社會道德推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淑慧(民89)。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人際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民9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資惠(民91)。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蕙君(民90)。認知行為取向的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葆茨(民87)。寄養兒童社會行為,社工處遇與安置穩定性,內外控信念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重新(民90)。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鄒啟蓉(民89)。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中社會行為表現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信達(民77)。受歡迎及被拒絕學前兒童與其同輩社會互動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甄曉蘭(民92)。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臺北市教育局(93.12.31)。臺北市九十三學年度特殊教育概況國中教育部分。檢索日期:民國94年3月30日,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syrc.tp.edu.tw/2004/spc/93_spc_se.htm。
    臺北市教育局(93.12.31)。臺北市九十三學年度特殊教育學生人數統計表。檢索日期:民國94年3月30日,取自World Wide Web:http://www.syrc.tp.edu.tw/2004/spc/93_spc_all.htm。
    劉奕樺(民85)。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子瑜(民89)。故事討論對幼兒道德推理的影響之研究--以「分享」的故事主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民79)。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三民。
    鄭麗鳳(民92)。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敏慧(民92)。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戴美雲(民93)。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佳芬(民90)。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瑞玉(民86)。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清守(民78)。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育上的涵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燕華(民89)。融合教育的理想與挑戰---國小普通班教師的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
    Bar-Tal, D. (1976). Prosocial behavi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Halsted Press.
    Carlo, G., & Randall, B. A. (2002). 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e of prosocial behaviors for 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1, 31-44.
    Crick, N. R. (1996). The role of overt aggression,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future socia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 2317-2327.
    Doescher, S. M., & Sugawara, A. I. (1992). Impact of prosocial home- and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on preschool children’s cooperative behavior. Family Relations, 41, 200-204.
    Eisenberg, N. (1986). Altruistic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illsdale, NJ: Erlbaum.
    Eisenberg, N. (1992). The caring chil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isenberg, N., & Mussen, P. H.(1989). 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Press.
    Freeman, S. F. N. (2000). Academic and social attainment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settings. Remedial & Special Education, 21, 1, 3-19.
    Gavin, L. A., & Furman, W. (1989). Age di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ir peer group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5, 827-834.
    Goffin, S. G. (1987).Cooperative behavior:they need our support. Young Children, 42, 75-81.
    Greener, S. H. (2000). Peer assessment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ur.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9, 1, 47-59.
    Hoepfl, M. C. (1997). Choo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imer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researchers.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9, 1, 47-63.
    Holmgren, R. A.,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The relations of children’s situational empathyrelated emotions to dispositional prosocial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ement, 22, 1, 169–193.
    Honig, A., & Wittmer, D. (1992). Pro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caring, sharing, and cooperation: a bibliographic resource guide. New York: Garland.
    Kasari, C., Freeman, S. F. N., & Bass, W. (2003). Empathy and response tp distress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4, 3, 424-431.
    Kokko, K., & Pulkkinen, L. (2000). Aggression in childhood and long-term unemployment in adulthood: A cycle of maladaptation and some protective fact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4, 463-472.
    Krebs, D. L. (1970). Altruism: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ion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3, 4, 258-302.
    Ladd, G. W., Lange, G., & Stremmel, A. (1983). 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Factors that mediate compliant help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488-501.
    Latane, B., & Darley, J. (1970). The unresponsive bystander: why doesn’t he help? New York: Appeleton-Century-Crofts.
    Litvack-Miller, W., & McDougall, D. (1997). The structure of empathy during middle childhoo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rosocial behavior. Genetic, Social, &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3, 303-324.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Midlarsky, E., & Hannah, M.E. (1985). Competence, reticence and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534-541.
    Morse, J. M., Barrett, M., Mayan, M., Olson, K., & Spiers, J. (2002). Verification strategies for establish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1, 2, 1-19.
    Parkhurst, J. T., & Asher, S. R. (1992). Peer rejection in middle school: Subgroup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loneliness, and interpersonal concer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2, 231-241.
    Robert, W. (1996). Empath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7, 449-470.
    Shaffer, D. R. (2000).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4th ed.). Belmont, CA:Wadsworth.
    Van Baaren, R. B., Holland, R. W., Kawakami, K., & Van Knippenberg, A. (2004). Research report mimicr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1, 71-7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