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家安 Chia-An Tseng |
---|---|
論文名稱: |
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研究:以范歲久、李景均與林同棪為例 The Modern Chinese European and Chinese American Intellectuals: The Cases of Sai-Chiu Van, Ching-Chun Li, and Tung-Yen Lin |
指導教授: |
林振興
Lin, Jen-S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現代歐美華人 、知識分子 、范歲久 、李景均 、林同棪 |
英文關鍵詞: | Modern Chinese European and Chinese American, Intellectuals, Sai-Chiu Van, Ching-Chun Li, Tung-Yen Li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36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8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於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在華出生、成長,且日後專業選擇和發展,乃與當時建國背景有密切相關的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范歲久(1912-2003)、李景均(1912-2003)與林同棪(1912-2003)等三人,他們的生平歷程、專業理念及精神展現,尤其關切他們如何利用己身所擁有的中西雙方知識經驗來回應時代變局。
本研究對於前述三位人物的分析結果如下:
一、成為知識分子的背景:在生長地區方面,他們皆是生長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大城市裡,因此較西部內陸地區的人士易於接觸到外來文明;在家長學歷方面,相較於當時中國仍有大量文盲的情況下,他們的父親都是擁有中學以上學歷的知識精英;在家長職業和經濟收入方面,他們的父親皆是屬於社會裡的中上階層;在自身學歷方面,他們的最高學歷都優於自己的父親,此與他們父親的學識程度、職業收入和對孩子的期待應不無關係;在專業選擇之理由方面,他們是在當時社會氛圍的需求和機會、父親的期望和勸說,以及個人能力和興趣之間相互權衡下的結果。
二、於歐美長期發展的因素:在動盪不安的時局裡,他們渴望能夠求取一處讓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於歐美長期發展的優點是他們的人身安全、言論及學術自由等可以受到基本保障,也因此能夠掌握到最新的科技研究趨勢;而缺點則是會付出可能與父母雙親天人永隔、與家鄉親友慢慢疏離的代價,以及要面對不同語言和文化的挑戰。
三、在專業領域裡的思維言行特色:在運用中西知識經驗方面,他們都沒有採取遺忘或丟失華人民族文化的心態,反倒是大方地向西方人士表明自己的華人生長背景,並致力於介紹中西異同之處,更有甚者是運用兩者達至互補或加乘的效果。
總括而言,范歲久、李景均與林同棪等三位現代歐美華人知識分子,他們在歷史轉折的場景和生命變遷的際遇中,就像是居處在時空位置的高點,運用本身文化視野的廣度和專業知識的深度來貫通古今為民族文化繼往開來,尚且還跨越時空融通中西文化來講解異同以促進交流和降低誤解,甚至不再將自己侷限於自清末延續至民初時期學者們所談論孰體孰用的模式,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領域和想法來擇取雙方之特長加以媒合,並進一步再創人文的新意與價值。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life processes and the spiritual concept in professional lives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Sai-Chiu Van (1912-2003), Ching-Chun Li (1912-2003), and Tung-Yen Lin (1912-2003). These were individuals who were born into a life consisting of a profession of high demand 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 China. Given this opportunity since birth, they went abroad to western advanced countries to develop their own profession. Moreover, this study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how they utilized their Chinese and Wester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to influence their era.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background of being intellectuals: In terms of the region they were reared in, they all were raised in China's eastern coastal areas or large cities, which gave them greater opportunity to associate with individuals of foreign civilizations than the people dwelling in the western inland area; in terms of parental education, although illiteracy was rampant in China during their time, their fathers acquired at least a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most belonged to the class of the intellectual elites; in terms of parental occupation and income, their fathers belonged to the upper middle class; in terms of their own education, these individuals received a higher level education than their fathers, the reason being their fath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career earning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children were exceptionally high; in terms of their choices of university majors and careers, they made their decisions based on the need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ir respective society, the expectations and persuasion of their fathers, and their personal abilities and interests.
2. The factors of developing their own profession in western advanced countries: In the turbulent political situations, their first consideration was to find a safe place, and then further develop their own profession and career. The advantages of staying in western advanced countries were that they received personal safety, freedom of speech and academic research, and obtained the latest trend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s were that they were probably separated from their parents and close friends until death, and faced the challenges of distinc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3. Their words and deeds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In terms of the usage of their Chinese and Western background, they were generous to show off their Chinese upbringing experience and did not forget their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n addition to introduc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cultures, even more is mixing them to lead to a complementary or synergistic effect.
Overall, modern Chinese European and Chinese American Intellectuals: Sai-Chiu Van, Ching-Chun Li, and Tung-Yen Li faced a hug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and a great personal geographical movement, stood at a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position, and further took advantage of the breadth of their cultural horizons and depth of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not only for following the past and heralding the future of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for crossing time and space to explain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nd reduce misunderstanding. They were no longer limited to a concept of “Chinese essence, Western utility,” but applied and matched the good points of two cultures based on their professions and ideas, and furthermore, created different meanings and cultural values.
范歲久之相關文獻資料
一、 中文部分(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報期刊
(清代)袁枚著,王英中校點,王英志主編,《袁枚全集(五)‧隨園食單》,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英志著,《袁枚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浩若編著,〈小小春捲創造奇蹟——范歲久(丹麥)〉,《海外華商百將奇略》,北京市:經濟管理出版社,1994年。
宋憲章著,〈創造安徒生式「童話」的杭州人――丹麥春捲大王范歲久〉,《杭州通訊》第3期,2009年。
沈雨梧著,〈「春捲大王」范歲久〉,《寧波經濟》第4期,1999年。
周世南著,〈范歲久和他的丹麥大龍食品公司〉,收錄於杭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杭州文史資料》第17輯,杭州市:杭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3年。
洪娟著,〈蓼芽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漫說春盤〉,《(香港)文匯報》,2010年12月25日,B6。
胡文英、方積根編,〈「春捲大王」——丹麥華人企業家范歲久〉,《著名華人海外創業記》,北京市:海洋出版社,1990年。
迪特列夫‧塔姆(Ditlev Tamm)著,艾晰、肖衛華、京不特譯,《春捲的童話——大龍創立者范歲久傳》,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孫悟湖著,〈春捲大王范歲久〉,收錄於深思‧京生編著,《巨星圖》,臺北縣(今新北市):新雨出版社,1995年。
祝裕著,〈丹麥春捲大王范歲久〉,《現代中國》1月號,1994年1月。
張秀平主編,〈春卷大王〉,《華夏名人稱號掌故手冊》,北京市:華夏出版社,1990年6月。
葛建中、李平、肖格等編著,〈「春捲大王」——丹麥華人企業家范歲久〉,《名揚四海的百名海外華人》,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
(二) 網路資源
王曉琨著,〈網站特稿:春捲大王范歲久〉,「央視國際網絡」網站,發布日期:
2002年2月24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cctv.com/news/world/20020224/126.html。
未記名著,〈杭州私立蕙蘭中學〉,「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網站,發布日期:
2012年1月30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hz2hs.com.cn/news/201308/20130828100648050.htm。
未記名著,〈范歲久先生百年誕辰暨《春捲的童話》新書發布在杭舉行〉,「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網站,發布日期:2012年10月16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zjcb.com/shownews.php?pid=2090。
未記名著,〈校友范歲久〉,「杭州第二中學校校友網」網站,發布日期:2010年3月14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hz2hs.net.cn/sites/xqw/template/show.aspx?id=15073。
未記名著,〈滬江大學建築簡史〉,「上海理工大學」網站,發布日期:2012年1月30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iso.usst.edu.cn/s/13/t/67/01/dd/info477.htm。
未記名著,〈歷史圖說〉,「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dag.usst.edu.cn/s/11/t/63/p/1/c/121/d/705/list.htm。
林達著,〈丹麥出書作文紀念華人企業家范歲久〉,「《大紀元》電子報」網站,發布日期:2009年6月21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www.epochtimes.com/gb/9/6/21/n2564744.htm。
林達著,〈教西方人喜愛春捲:丹麥華人企業家、春捲大王——范歲久的故事〉,「《大紀元》電子報」網站,發布日期:2009年9月28日,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epochtimes.com.hk/gb/9/9/28/106744.htm?p=all。
戴光中、沈進著,〈享譽世界的「春捲大王」——丹麥華人協會終身名譽會長范歲久〉,收錄於寧波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寧波文史資料匯集:群星燦爛——現當代寧波籍名人(中)》,寧波市:寧波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2003年,「寧波文史資料匯集」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202.107.212.146:838/nbwshj/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41:2011-09-20-01-56-47&catid=57:m&Itemid=76。
二、 外文部分(依編著者英文字母排序)
(一) 書報期刊
Ditlev Tamm, Ligger godt i maven…, København K: S. C. Van Fonden, 2009.
Hans Kryger Larsen, “Indvandrer, Iværksætter, Pioner,” Kinabladet, NR. 43, efterår 2009.
(二) 網路資源
Anonymous, “About the Founder,” S.C. Van Fonden,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scvan-fonden.dk/scv/web/stifteren_uk.shtml.
Anonymous, “About Us,” Daloon,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daloon.com/Frontpage/History.aspx.
Anonymous, “Quality & Environment,” Daloon,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daloon.com/da/Frontpage/Quality%20and%20Environment.aspx.
Anonymous, “Quality Statement,” Daloon,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Sept. 1, 2014, http://www.daloonuk.com/About%20Daloon/Quality%20Statement.aspx.
Anonymous, “Universitetshistorie,” Københavns Universitet,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universitetshistorie.ku.dk/overblik/1900-2000/samarbejde_og_fusioner/.
Anonymous, Daloon Product Catalogue,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Sept. 1, 2014, http://www.daloon.com/Frontpage.aspx.
BestCon, tiefkühl-report: Daloon Porträt, publication date: June-July, 2010,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bestcon-food.de/fileadmin/content/pdfs/Daloon_Portraet.pdf.
Daloon2009, “Daloon 2012 English Vision,” Youtube, publication date: Mar. 2, 2012,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72Z4FjUG54&feature=youtu.be.
Stefandaloon, “Daloon Ruller,” Youtube, publication date: June 23, 2011,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ECVmbrfDpU.
李景均之相關文獻資料
一、 中文部分(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報期刊
李景均、炎黃春秋雜誌社編輯部著,〈李景均先生致本刊信〉,《炎黃春秋》第12期,1997年。
肖朗、傅政著,〈倫敦會與在華英國教會中等教育——以「英華書院」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2010年11月。
辛北著,〈農業科學中的權力災難〉,《炎黃春秋》第10期,2010年。
高翼之著,〈李景均〉,《遺傳》第26卷,2004年。
高翼之著,〈國際遺傳學大師李景均〉,《生命世界》第11期,2005年。
高翼之著,《迷人的基因――遺傳學往事的文化啟迪》,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高翼之著,《基因回眸――遺傳學的人和事》,南京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
莫惠棟著,〈李景均〉,《中國科學家傳記(第一集)》,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1年。
莫惠棟著,〈李景均〉,《中國遺傳學史》,上海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郭孫偉著,〈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書及其精神〉,《科學文化評論》第5卷第4期,2008年。
楊作民、張樹榛著,〈李景均教授(1912-2003)〉,《憶恩師》,北京市: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煥明著,〈紀念李景均先生逝世1周年〉,《遺傳學報》第31卷第8期,2004年。
葉篤莊著,〈一代遺傳學宗師李景均何故去國――記50年代初強制推行「米丘林學說」在中國引起的風波之一〉,《炎黃春秋》第7期,1997年。
葉篤莊著,〈我國遺傳學發展中堅持「雙百」方針的艱難歷程――記50年代初強制推行「米丘林學說」在中國引起的風波之二〉,《炎黃春秋》第8期,1997年。
赫胥黎(J. S. Huxley)著,李景均譯,《蘇俄遺傳學批判》,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
(二) 網路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法規庫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日期:2005年8月1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1/content_18943.htm。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提供,〈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中華民國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網站,發布日期:無,修正日期:2010年7月19日,檢索日期:
2014年9月1日,http://mohwlaw.mohw.gov.tw/Chi/FLAW/FLAWDAT01.asp?lsid=FL033502。
未記名著,〈EBM核心概念(中)〉,「彰化基督教醫院圖書館」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lib.cch.org.tw/EPAPER-15/EBM.htm。
未記名著,〈受試者須知〉,「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試驗管理中心」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csh.org.tw/into/SMO/%E5%9F%B7%E8%A1%8C%E4%B8%AD%E6%A1%88%E4%BB%B6/explaination.htm。
未記名著,〈南大校史〉,「南京大學」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nju.edu.cn/17/list.htm。
未記名著,《李愛銳與天津》,「中國日報網」網站,頁24,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m/static/2011tianjin/tianjin_ericliddell.pdf。
騰飛中國節目,「從李森科到李景均(上)」,「鳳凰視頻」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8月29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v.ifeng.com/history/lishijiemi/201308/013b436b-343c-4d6a-9d44-1ba956001711.shtml。
騰飛中國節目,「從李森科到李景均(下)」,「鳳凰視頻」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8月29日,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v.ifeng.com/history/lishijiemi/201308/0165ed04-7a6e-4b02-b2bb-cd3f9b784978.shtml。
二、 外文部分(依編著者英文字母排序)
(一) 書報期刊
A. H. Sturtevant,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A History of Genetics,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 (1965).
Anita Srikameswaran, “Obituary: Ching Chun Li/ Pioneer in Human Genetics Who Escaped China,” Pittsburgh Post-Gazette, Oct. 24, 2003, B18.
Aravinda Charayati, “1998 ASHG Award for Excllence in Education: Professor Ching Chun Li, Courageous Scholar and Educator,”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64, 1999.
Aravinda Charayati, “Obitury: Ching Chun Li: A Personal Remembrance of a Hero of Genetic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4, 2004.
C. C. Li, “1999 ASHG Award for Excllence in Education: Remarks on Receiving the ASHG Award: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64, 1999.
C. C. Li, “A Tale of Two Thermos Bottles: Properties of a Genetic Model for Human Intelligence.” In Robert Cancro, Intelligenc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1971.
C. C. Li, “Genetics Di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Heredity, 41, 1950.
C. C. Li, “Gene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6, 1961.
C. C. Li, “Method of Path Coefficients: A Trademark of Sewall Wright,” Human Biology, Vol.63, No. 1, Feb., 1991.
C. C. Li, “Progressing from Eugenics to Human Genetics,” Human Heredity, 50, 2000.
C. C. Li, “The Diminishing Jaw of Civilized Peopl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13, 1961.
C. C. Li, “The Way the Load Ratio 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15, Sept., 1963.
Eliot B. Spiess, “Ching Chun Li, Courageous Scholar of Population Genetics, Human Genetics, and Biostatistics: A Living History Essay,”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16, 1983.
Partha P. Majumder, “Obituary: C. C. Li (1912-2003): His Science and His Spirit,” Journal of Genetics, Vol. 83, No. 1, April 2004.
T. Timothy Chen and John Jen Tai, “A Conversation with C. C. Li,” Statistical Science, Vol. 13, No. 4, 1998.
(二) 網路資源
Anonymous, “C. C. Li Information Hub,” C. C. Li Information Hub,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publichealth.pitt.edu/human-genetics/about/history/cc-li-information-hub.
Anonymous, “C. C. Li Memorial Lecture,” C. C. Li Memorial Programs,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Sept. 1, 2014, http://www.publichealth.pitt.edu/human-genetics/about/history/cc-li-information-hub/memorial-programs.
Anonymous, “C. C. Li’s Curriculum Vitae,” C. C. Li Resources,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publichealth.pitt.edu/Portals/0/HUGEN/HUGEN_C_C_Li_CV.pdf.
Anonymous, “Past Recipients,”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ashg.org/pages/awards_pastrecipients.shtml.
Bruce Steele, “Pitt Geneticist C. C. Li Defied Colleagu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fore Fleeing to the Wes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Times,
publication date: Nov. 25, 1998,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utimes.pitt.edu/?p=4818.
Ching Chun Li, “A Minority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for the Control of Huntington’s Disease and Its Consequences: Genetic Counseling: Freedom from Huntington's Disease in Future Generation,” Report: Commission fo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 of Huntington’s Disease and Its Consequences, Bethesda, Md.: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978,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mdp.39015015652657;view=1up;seq=371.
Peter Hart, “Clara & C.C. Li Establish GSPH Endowmen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versity Times, Volume 34, Issue 13, publication date: Mar. 7, 2002,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utimes.pitt.edu/?p=2258.
林同棪之相關文獻資料
一、 中文部分(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 書報期刊
未記名著,〈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命名的科學獎〉,《科技成果縱橫》第1期/總第10期,1994年。
周從軍編著,《一代工程天驕: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年。
林同奇著,〈林氏家風——中國士大夫傳統現代轉化一瞥〉、〈林家才子——回憶長兄林同濟〉,《人文尋求錄:當代中美著名學者思想辨析》,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06年。
林同棪、Ned H. Burns著,路湛沁、黃棠、馬譽美譯,〈緒論〉,《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第三版)》,北京市:中國鐵道出版社,1983年。
林同棪、蒲恩斯著,盧堅譯,《預力混凝土結構設計》,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林同棪著,〈創新工程協助建國――美國林同炎中國公司〉,《人才開發》第4期,2000年。
林同驥著,〈我的童年〉,《力學與實踐》第30卷第6期,2008年。
胡文英、方積根編,〈美國橋樑結構工程大師林同炎〉,《著名華人海外創業記》,北京市:海洋出版社,1990年。
胡健國主編,〈林同棪先生生平事略〉,《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二十八輯》,臺北縣(今新北市):國史館,2005年。
范家驥譯,〈翻譯林同炎先生的一首詩〉,《海內海外》第4期,1998年。
陶學康著,〈林同炎〉,收錄於《科學家傳記大辭典》編輯組編輯,《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第6集,北京市:科學出版社,1994年。
葉尚志著,〈世界級建築、橋樑大師――林同炎〉,《人才開發》第4期,2000年。
樊菁著,〈林同驥先生生平〉,《力學與實踐》第30卷第6期,2008年。
蔡上國主編,余安東、柳如眉、王季琛著,《預應力先生林同炎》,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
蔡俊鐿著,〈橋樑大師林同炎〉,《科學發展》375期,2004年3月。
盧濱玲著,〈美籍華人建築結構大師:林同炎〉,《海內海外》第4期,1998年。
羅月靜、王秀麗、梁圓春著,〈展開想像的翅膀,設計傑出的建築――創造性思維在林同炎設計生涯中的運用〉,《華中建築》第22卷,2004年5月。
(二) 網路資源
未記名著,〈創辦人林同棪先生事略〉,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tylin.com.tw/page1.aspx?no=264540。
林同棪國際公司提供,《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slideshare」網站,發布日期:2014年2月10日,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slideshare.net/tylininternational/ss-31041478?related=1。
誠石、鄭羽著,〈蜚聲國際科壇的橋樑結構工程學家林同炎〉,《福建史志》,1995年,「福建省情資料庫:地方志之窗」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038&index=53&。
縱橫天下工作室、北京翰鳴博影視策劃公司製作,〈橋樑工程大師:林同炎(1)〉,《華人縱橫天下》紀錄影片系列,北京市:縱橫天下工作室,2002年,「新浪視頻」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video.sina.com.cn/m/hrzhtxkxjyp_61089731.html。
縱橫天下工作室、北京翰鳴博影視策劃公司製作,〈橋樑工程大師:林同炎(2)〉,《華人縱橫天下》紀錄影片系列,北京市:縱橫天下工作室,2002年,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新浪視頻」網站,http://video.sina.com.cn/m/hrzhtxkxjyp_61089733.html。
二、 外文部分(依編著者英文字母排序)
(一) 書報期刊
Anonymous, “Obituary: Engineer Legend T. Y. Lin Dead at 91,” Engineering News-Record, Nov. 24, 2003.
Anonymous, “Tung-Yen (T. Y.) Lin (1912-2003),” PCI Journal, V. 48. N.6, Nov.-Dec., 2003.
Jim DeStefano, “T. Y. Lin (1911-2003),” Structure Magazine, Dec. 2003/ January 2004.
John King, “Tung-Yen Lin, 1912-2003/ An Influential ‘Visionary’ Dies/ Renowned Engineer Helped Shape Bay Area and the Worl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Nov. 18, 2003.
Richard Weingardt, T. Y. Lin, Engineering Legends: Great America Civil Engineers, Reston: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2005.
T. Y. Lin, ‘The Father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Teaching Engineers, Bridging Rivers and Borders, 1931 to 1999, an oral history conducted in 1999 by Eleanor Swent, Regional Oral History Office,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1.
(二) 網路資源
Anonymous, “The President's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Recipient Details: T. Y. Li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nsf.gov/od/nms/recip_details.jsp?recip_id=221.
Sarah Yang, “T. Y. Lin, World Renowned Structural Engineer, Dies at Age 91,” UC Berkeley News, publication date: Nov. 18, 2003, retrieval date: Oct. 1, 2013, http://www.berkeley.edu/news/media/releases/2003/11/18_lin.shtml.
The T. Y. Lin Foundation and/or the Estate of T. Y. Lin, The T. Y. Lin Foundation, publication date: Nov. 18, 2003, retrieval date: Oct. 1, 2013, http://tylin.org/.
其他相關文獻資料
一、 專書論文(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清代)張之洞著,李忠興評注,《勸學篇‧外篇‧會通第十三》,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國科學院士工作局、光明日報科技部編,《科學改變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心路》,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編,《科學的道路(上卷)、(下卷)》,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聯合辦公室編,《中國科學院院士自述》,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知識分子與臺灣發展》,臺北市:中國論壇雜誌,1989年。
王文科、王智弘著,〈歷史研究法〉,《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余英時著,《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市:三民書局,1992年。
余英時著,《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何曉明著,《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上海市: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李元瑾著,《東西文化的撞擊與新華知識份子的三種回應――邱菽園、林文慶、宋旺相的比較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1年。
李慶餘著,《美國史:移民之邦的夢想與現實》,臺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
沈憲欽、曲家琪文編,《知識分子的省思與對話》,臺北市:時報文化基金會,2008年。
周陽山編,徐復觀等著,《知識份子與中國》,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著,《中國本位文化討論集》,臺北縣(今新北市):帕米爾書店,1980年。
帕米爾書店編輯部編著,《文化建設與西化問題討論集(上集)、(下集)》,臺北縣(今新北市):帕米爾書店,1980年。
林生傳著,〈歷史研究〉,《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書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金以林著,〈南京國民政府發展大學教育論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年卷,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臺北市:勁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5年。
金耀基著,《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7年。
段治文著,《中國現代科學文化的興起1919-1936》,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適、余英時等著,《胡適與中西文化》,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孫文著,〈民生主義第一講〉,《三民主義》,臺北市:正中書局,1956年。
孫文編著,〈實業計畫第五計畫〉、〈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建國大綱》,臺北市:正中書局,1968年。
孫廣德著,〈我國傳統思想中成就定位與成就觀念的檢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爭議之檢討〉,《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孫廣德著,《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馬全忠著,《中華民國百年紀事》,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編,《知識份子與二十一世紀》,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2年。
國務院僑辦僑務幹部學校編著,《華僑華人概述》,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5年。
張玉法著,《中國現代史》,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崔貴強主編,〈丹麥〉,《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新加坡:美都出版社,2010年。
許紀霖著,《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紀霖著,《精神的煉獄:文化變遷中的中國知識份子》,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許智偉編著,〈丹麥華僑概況〉,《丹麥‧挪威‧瑞典華僑概況》,臺北市:正中書局,1991年。
許智偉編著,《丹麥史:航向新世紀的童話王國》,臺北市:三民書局,2003年。
陳向明著,《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陳烈甫著,《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粟國成著,《三民主義與中國現代化》,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年。
鈕文英著,《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2014年。
黃俊傑著,《歷史與現實》,臺北市:漢新出版社,1983年。
黃俊傑編著,《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3年。
葉重新著,〈歷史研究法〉,《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1年。
葉啟政著,《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臺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廖正宏著,《人類遷移》,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劉翠溶著,〈院士的人口特徵:中央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的比較〉,收錄於何炳棣等著,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上冊)》,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樊茹編著,潘興輝增訂,《中外歷史大事年表》,香港:中華書局,2010年。
蔣中正演講,秦孝儀主編,〈新生活運動發凡〉、〈新生活運動之要義〉,《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十二)》,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年。
錢宗武、江顥譯注,《尚書‧大禹謨》,臺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闕春如著,《美國華僑概況》,臺北市:正中書局,1988年。
魏承思著,《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沈》,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年。
羅家倫著,〈知識的責任〉,《新人生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今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二、 期刊論文(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申曉云著,〈近代中國歷史大變局中的「中間」知識分子——以「科學社」同人群體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2008年5月。
但昭偉著,〈當前知識分子的幾個毛病及自療之道——以教育改革的推動為例〉,《哲學雜誌》第29期,1999年。
吳靖國著,〈質性研究:從理解「人」開始〉,《銘傳教育電子期刊》第2期,2010年7月。
閻光才著,〈知識分子的時代境遇與現代大學的自我救贖〉,《大學研究與評價》第11期,2008年11月。
蘇雲峰著,〈民初之知識份子(1912-1928)〉,《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8):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中國社會史)研討會(下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年8月。
三、 學位論文(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匡思盛著,《孫中山文化思想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變遷》,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曾秀卿著,《民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發展與實踐之研究:以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為例》,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鄧宇傑著,《民國十一年「壬戌學制」的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蘇愛嵐著,《晚清接受新式教育的先行者研究(1840-1894)》,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劉冬青著,《丹麥的華人新移民——淺析其移民原因及方式》,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外交學碩士論文,2010年。
四、 工具書(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人物卷》編輯委員會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人物卷》,北京市:中國華僑出版社,2001年。
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院士名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01年、2003年、2005年。
朱浤源、張存武編,《臺灣地區華僑華人著述資料目錄(1950-2000)》,臺北市:中研院亞太地區研究專題中心,2003年。
周南京主編,《世界華僑華人詞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周惠民主編,《台灣地區館藏華僑華人研究中文書目彙編》,臺北市:政大歷史系,2001年。
徐斌編,《華僑華人研究中文書目》,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
華僑協會總會華僑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華僑大辭典》,臺北市:華僑協會總會,2000年。
五、 網路資源(依編著者姓氏筆畫排序)
左佳妮著,〈華裔設計師的美國「發跡史」〉,「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21世紀網」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8月30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www.21cbh.com/2013/8-30/yMMDg4Xzc1MjcyMA.html。
未記名著,〈1912年〉至〈2003年〉,「維基百科」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1912%E5%B9%B4。
未記名著,〈三十而立:華裔設計師林能平〉,「環球網」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5月22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fashion.huanqiu.com/people/2013-05/3960432.html。
未記名著,〈已故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學部與院士」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www.casad.cas.cn/channel.action?chnlid=247。
未記名著,〈中華民國史〉,「國史館」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drnh.gov.tw/Content_Display.aspx?MenuKey=1。
未記名著,〈美籍華裔設計師:林健誠〉,「環球網」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7月29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fashion.huanqiu.com/people/2013-07/4182764.html。
未記名著,〈院士會議:逝世院士一覽表〉,「中央研究院」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s://academicians.sinica.edu.tw/index.php?func=1-D。
未記名著,〈教育大事年表〉,「中華民國教育部史全球資訊網」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history.moe.gov.tw/worldhistory.asp?YearStart=1&YearEnd=10。
孫中山手書,「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資料手稿」,「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3年12月1日,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6_02。
陸怡雯著,〈美華人時裝產業鏈上移,走出衣廠華人設計師發光〉,「中國新聞網」網站,發布日期:2013年9月27日,檢索日期:2013年10月1日,http://big5.chinanews.com:89/hr/2013/09-27/5331174.shtml。
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hprc.org.cn/gsgl/dsnb/。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急性組維護,〈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發布日期:無,檢索日期:2014年9月1日,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d54c504e820735b&nowtreeid=dec84a2f0c6fac5b&tid=3687AF99CCB7AABA。
Anonymous, “Alfred Sung,” FMD, publication date: none, retrieval date: Dec. 1, 2013, http://www.fashionmodeldirectory.com/designers/alfred-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