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朱錦娥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書法態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王國川
Wang, Kuo-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6
中文關鍵詞: 書法書法教育國中書法書法藝術態度書法態度態度問卷焦點團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0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書法藝術在中國雖稱為文化中最重要精華之一,但在學校書法教育未明確定為下,其成效及未來發展頗令人憂心。基於對書法藝術教育的關心,本研究乃針對學校書法教育中,有關學生的書法態度進行研究,試圖從學生的書法態度分析其原因,提供學校改善書法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的目的,除在了解目前國中書法教育現況之外,更希望了解國中學生對書法的態度;此外更希望進一步了解造成學生書法態度的原因。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學生態度資料的蒐集;再輔以焦點團體訪談,幫助問卷統計數據作深入的質性分析。而根據分析討論,針對學生書法態度之研究,可得以下幾項結果:
國中學生的書法態度,整體來說皆不夠積極。
國中學生的書法態度,在年級上來說差別不大;在性別上,女生較男生積極些;在城鄉上,一般地區較偏遠地區積極些。
國中學生多數不愛寫書法,因為寫不好;但過半數願意欣賞書法作品。
國中學生認為學校及學校教師並不重視書法。
國中學生肯定書法功能與文化價值,且並不認為比外國藝術落伍。
國中學生對目前之書法課程不滿意,若設「書法專科教室」則願意學。

Calligraphy is known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ssences in Chinese cul- -ture. However, the importance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Taiwan campus has long been ignored. The influenc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are worthy of being about . Based the concern of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the re- -search investigated the attitude of learning calligraphy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is reali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lligraphy educa- -ti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calligraphy, and the reasons of their attitude.
Data collection is majo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supplementary by focal group. Focal group is used to help the statistical data for further qualitative resear- -ch.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and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As a whol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calligraphy is not initiative.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grade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calligraphy. However, girls are more initiative than boys. Students in urban are more initiative than students in suburban.
Most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do not like calligraphy writing because of their bad writing. However, more than half of them would appreciate calligraphy writing
They think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do 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They appreciate the function and culture value of calligraphy.
They do not satisfy to the current calligraphy course. But if there exists one calligraphy laboratory in campus, they would take it.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8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四節 研究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中國書法藝術之重要性………………………13 第二節 我國國中書法教育之現況……………………27 第二節 書法態度之意涵及其重要性…………………34 第四節 書法態度之相關研究…………………………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步驟………………………………………64 第三節 研究對象………………………………………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65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方法………………………………82 第六節 資料處理………………………………………8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87 第一節 國中學生書法態度之現況……………………87 第二節 各分量表內涵之態度分析……………………97 第三節 焦點團體訪談結果…………………………114 第四節 綜合討論……………………………………12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6 第一節 結 論………………………………………146 第二節 建 議………………………………………150

中文參考書目
王文科(民7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書局
王克先(民84)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壯為(民71)書法叢談。台北:國立編譯館。頁5。
王麗文(民69)態度量表的編製程序。測驗與輔導,40期,頁673-678。
王國川(民87)計畫行為理論各成分量表之設計發展與建立──以青少年無照騎車行為之研究為例。師大學報,43卷2期,頁67-91。
王麒茹(民87)書法,不合時宜嗎?──談台灣書法教育前景。
康軒月刊,32期,頁40-49。
Zimbardo,Ebbesen & Maslach(1969)李茂政譯(民69)。影響態度與改變行為。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頁26-29。
包世臣 答熙載九問。藝舟雙楫。卷二。台北:廣文書局(以「書法津梁」印行)。頁51-53。
金關天彭(昭和15年)傅清主。書苑月刊,日本東京。三省堂株式會社。第4卷,第5號,頁1-15。
朱光潛(民60)文藝心理學。台北,開明書店,頁42。
朱光潛(民70)藝文雜談。安徽,人民出版社,頁10-11。
朱建新(民72)孫過庭書譜箋證。台北。華正書局。
李美枝(民6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聰明(民82)論振興書道與書法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卷3期,頁50-62。
李美蓉(民80)藝術的社會起源。美育,16期,頁14-33。
李郁周(民79)筆墨之清心靈之明──談書法教育。文訊雜誌革新19期(總期58),頁22-24。
余秋雨(民81)文化苦旅。台北:爾雅出版社,頁383。
杜忠誥(民86)書法藝術與文字內容。美育,82期,頁1-12。
宗白華(民76;民84)中國書法裡的美學思想。美學與意境。台北:淑馨出版社。頁325-349。
邱振中(民82)藝術的幻化-從書法看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徵。書法研究,上海:1993年6期。頁20。
林麗娥(民88)台灣各級校書法教育之現況與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阿碩(民69)傅青主論書重人格。書譜期刊。第36期,第6卷。香港:利源書報社。頁26-28。
張懷瓘 書斷。法書要錄(刊於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民77年)。頁117。
姜一涵等編著(民81)中國美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姜一涵(民84)書法是一種高效率的人文表達。美育,56期,頁50-56。
洪靜慧(民85)羅艾菲爾藝術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尚仁(民82)書法藝術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尚仁(民75;民80)書法心理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孫過庭,書譜。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刊於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民77年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頁292-293;450-459。
張建富(民84)現代書藝啟蒙教育的回顧與再照耀。雄師美術,278期,頁32-39。
張果詮(民79)主要是在現藝術──談書法的性質及定義問題。書法研究,39輯,頁111-124。
郭生玉(民83) 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郭生玉(民84) 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郭禎祥譯(民80)Eisner著。藝術視覺的教育。台北:文景書局。
郭禎祥(民83)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美育。49期,頁41-46。郭農聲 李甫主編(民84)書法教學。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教育部(民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陳其銓(民58)談書道美。中國書法概要。台北:中國美術社。頁73-101。
陳瑞庚(民80)解惑篇──書法課程的價值。國文天地,7卷5期,頁414。
陳滿銘(民71)國中三年級學生書法能力評量報告。中等教育,33卷第1期, 頁65-67。
陳政見 蔡明富(民85)書法教學與治療。台南:紅豆出版社。
陳朝平(民83)造形藝術的兒童書法教學模式。雄師美術,278期,頁22-25。
莊鳴鳳(民87)國中學生美術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S.Vaughn &J.S.Schumm & J.Sinagub(1996)王文科 王智弘譯(民88)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黃光男(民80)論書與畫畫之關係。金石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會印行,頁275-296。
黃光男(民88)筆歌墨舞。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11-22。
程代勒(民73)狂草風格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正方(民81)現代管理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肅良(民84)論現代書法的困境。美育,66期,頁7-12。
詹益林(民81)淺談書法與教育。師友月刊,296期,頁54-56。
廖新田(民81)清代碑學書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敦如(民86)美術館兒童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務。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芳(民88)國民小學教師鄉土美術教育理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子雲(民83)兒童書法教育的探討。雄師美術,278期,頁26-31。
趙天行(民72)中國書法的學術傳統。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卷11期,頁55-58。
劉豐榮(民75)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劉其偉(民81)文化人類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歐用生(民78;民84)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崇名(民67)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台北:華正書局。頁687-703。
蔡明富(民82)淺談書法教育及其對潛在課程的重要性。國教
園地,44期,頁28-30。
蔡明富(民84)國小學生書法態度量表編製報告。測驗統計年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發行,第三輯,頁225-235。
蔡明富(民82)書法教育的革「心」──完形行為認知及人文心理學取向。書法論文選集。台北: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頁貳~1-貳~34。
蔡明讚(民82)當前推展書法教育的幾個問題。書法教育。第13期。頁78-88。
蔡明讚(民83)兒童書法教育現況探討。雄師美術,278期,頁17-21。潘維鑑(民69)中國書學輯要。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鄭元惠(民84)傅山書風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廷清(民86)當代書法藝術的觀察與省思。美育,82期,頁31-40。
鄭峰明(民71)如何推展書法教育。國教輔導月刊,21卷7期,頁10-12。
韓玉濤(民82)中國書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英文參考書目
Ajzen, I. (1989). 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In A. R. Pratkanis, Breckler, S. J., & Greenwald, A. G. (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p. 241-247).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arence Erlbum Associates.
Allport, G. (1935). Attitudes. In C. Murchsion (Ed.), 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 798-844). Worcester, MA: Clark University Press.
Allport, G. (1967). Attitudes.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 3-13).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reckler, S. J., & Wiggins, E. C. (1989). On defining attitude and attitude theory: Once more with feeling. In A. R. Pratkains, S. J. Breckler, & A. G. Greenwald (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p. 407 -427).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a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artwright, D., & Jarary, F. (1967).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ttitude scale.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 312-324).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wey, J. (1980) Art as Experience, G. P. Putnam’s Sons 200 Madison Avaenue.
Edwards, A. L. (1957). Techniques of attitude scale construction.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Eisner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Macmllan Co.
Fergus.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a three subscale attitude instrument for the visual arts.University of Purdu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88, 48/12A, p.3036.
Halloran, J. D. (1967) Attitude formation and chang.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Hovland, C. I. (1960).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Kiesler, C. A., Collins, B. E., & Miller, N. (1969). Attitude change—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ikert, R. (1967). Th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ttitude scale.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 90-9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Oppenheim, A. N. (1966). Questions design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New York: A. N. Oppenheim.
Sherif, M., & Sherif, C. (1967). The own categories procedure in attitude research. In M. Fishbein (Ed.), Attitude theory and meansurement (pp. 90-95).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riandis, H. C. (1971).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