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碧謙
Kao, Pi-Chien
論文名稱: 領導者的工作鑲嵌對團隊成員工作績效關聯性研究-以團隊成員的工作敬業度為中介變數
Supervisors’ Job Embeddedness and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Employees’ Work Engagement
指導教授: 陳怡靜
Chen, Yi-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工作鑲嵌工作敬業度工作績效
英文關鍵詞: Embeddedness, Engagement, Performa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TAHRD.039.2018.F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5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內保險產業是非常高度競爭的,招聘保險業務員是個公司給予業務主管之首要必達成目標,造成許多資淺保險業務員對公司文化與組織目標不夠清楚了解,造成組織認同度較低與工作敬業心較降低,因而影響自身對客戶的服務品質以及保險專業資訊的提供,最後形成高度的流動率。本研究以保險業中的傳統業務員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探討通訊處內保險業務員團隊領導者的工作鑲嵌是否會因為團隊成員的工作敬業度而對其工作績效有所影響。本研究將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最終有效問卷包含46位的團隊領導者及各自轄下共104位保險業務員,研究結果顯示保險業務團隊領導者工作鑲嵌的程度將會透過團隊成員工作敬業度正向的影響團隊成員工作績效之表現。

    The insurance company in Taiwan is highly competitive. The company will set up the must achieve goal-recruiting more salesperson for sales supervisor, therefore these junior salesperson be hired on the circumstances which they do not aware the company's cul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goals. In the situation, many insurance sales have a lower quality of customer service and do not have enough insuran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erve their customer.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ors’ job embeddedness and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ployees’ work engagement. The survey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6 supervisors and 104 employees of various insurance companies in Taiw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ployees’ work engagement support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ors’ job embeddedness and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below.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台灣保險業及傳統保險業務員通路介紹 5 第二節 工作鑲嵌 14 第三節 工作敬業度 20 第四節 工作績效 22 第五節 各研究變項間關係與假設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 40 第五節 研究對象 4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2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5 第一節 問卷發放與回收 45 第二節 樣本背景資料 46 第三節 相關分析 48 第四節 迴歸分析與中介效果 51 第五節 研究假設之驗證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研究貢獻與討論 55 第二節 實務意涵 5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 59 參考文獻 62 一、中文部分 62 二、外文部分 70 附錄 75 附錄一 77 附錄二 8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叢桂(1999)。性別角色信念、家庭承諾、工作承諾與工作價值之關系。本土心理學研究,11,59-89。doi: 10.6254/1999.11.59
    王馥庭、李弘暉(2008)。交易型領導、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護理雜誌,55(4),87-92。doi: 10.6224/jn.55.4.87
    王操红、邹湘湘(2009)。高绩效工作系统内涵及组成研究述评与展望。統計與決策,2009,9,151-153。
    王浩、李思思、林伟波(2010)。组织社会化、个人-组织契合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基于商业银行员工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30(19),101-105。
    王孜成(2016)。工作鑲嵌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工作壓力與工作-家庭衝突為干擾。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王廷樸(2013)。以知覺外部聲譽、工作鑲嵌觀點探討離職傾向。大同大學資訊經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美玲、蔡麗珍(2014)。醫院護理人員的工作家庭衝突與工作績效-社會支持之干擾效果。
    王翊安、廖瑞原、林慧菁(2016)。探討不當督導對工作績效及工作家庭衝突的影響:勤勉性與合群性之干擾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4),81-102。doi: 10.6147/jhrm.2016.1604.04
    丹娘(2016)。工作―生活衝突、工作―生活平衡和人格特質對資深工作者工作績效的影響案例研究: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和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方嘉猷(2016)。壽險業務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毛彥傑(2008)。個人與主管適配前因與後果之探討-中介與干擾的效果。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安广义 (2010)。工作投入研究综述。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3),30-33、37。
    朱薇、李敏杰 (2011)。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视角。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4),80-84。
    余鑑、于俊傑、郭素玉、廖珮妏(2010)。內部行銷、社會資本與員工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導入嵌入式人力資源組織之個案銀行爲例。
    吳宗祐(2008)。主管威權領導與部屬的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信任的中介歷程與情緒智力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3-63。doi: 10.6254/2008.30.3
    吳宗祐(2008)。由不當督導到情緒耗竭:部屬正義知覺與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學刊,50(2),201-221。doi: 10.6129/cjp.2008.5002.06
    吳宗祐、周麗芳、鄭伯壎(2008)。主管的權威取向及其對部屬順從與畏懼的知覺對威權領導的預測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30, 65-115。doi: 10.6254/2008.30.65
    吳宗祐(2013)。主管與部屬互動中情緒勞動:回顧、釐清、及前瞻。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3), 57-105。doi: 10.6147/jhrm.2013.1303.03
    李健鴻(2005)。社會資本與組織公民行為-複合式鑲嵌觀點。關係管理研究,1,161-178。
    李军梅(2008)。企业员工心理所有权与员工关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商場現代化,534,314-314。
    李金坤(2008)。餐飲從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高雄餐旅大學地理及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藹慈、洪瑜珮(2009)。師徒功能與房屋仲介業務人員工作績效的關係-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9(1),23-43。doi: 10.6147/jhrm.2009.0901.02
    李晓玉、王春雷(2010)。员工满意度与敬业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度比较。商業文化,2010(7),51-51。
    李靜茹(2011)。主管與同事的支持及回饋行為對員工創造力及工作績效的影響:外在獎酬之調節效果。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李志恒(2012)。組織變革不確定感、信任、工作態度與工作敬業心關係之研究-以台、中、越員工為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李佳逸、高煌彥、余坤東、林宜真、諸承明(2014)。新進員工社會化與工作鑲嵌、離職意願之關聯探討-以臺灣海運業為例。航運季刊,23(3),25-45。
    李元墩、林秋娟、陳順宇黃貞芬(2016)。台灣銀行業外派人員之社會支持、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之影響-職家衝突與文化距離之調節效果。創新研發學刊,12(2),31-41。
    李庭閣、張珈進、黃少宇、嚴國晉(2016)。家長式領導與部屬工作績效之關係:探討情緒勞動演出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 16(3),93-129。doi: 10.6147/jhrm.2016.1603.04
    李光晉(2017)。主管僕人式領導、員工組織承諾與工作鑲嵌對留職意願之影響-以南部某空軍基地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房美玉(2002)。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組織文化對於內外工作動機與工作績效及工作滿意度間關連性的影響。管理評論,21(3),69-96。doi: 10.6656/mr.2002.21.3.chi.69
    林淑姬、樊景立、吳靜吉、司徒達賢(1994)。薪酬公平、程序公正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管理評論,13(2), 87-107。doi: 10.6656/mr.1994.13.2.chi.87
    林珊如(2006)。保險公司教育訓練制度之分析。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郁茹(2008)。人格特質、學習氣候、工作鑲嵌、學習設計與數位學習者滿意度之關係研究。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金賢、陳怡伶、吳文淵(2015)。基本員工自願性離職之預測。商略學報,7(1),35-52。
    邱品瑜(2012)。虛擬團隊成員之知識貢獻行為:社會資本、衝突以及工作鑲嵌之交互效果探索。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邱惠珍(2012)。工作鑲嵌、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圖的關係-知覺主管支持與領導者與部屬交換關係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洪麗美(2008)。組織變革認知、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中部某改制後科技大學行政人員為例。弘光學報,52,205-225。doi: 10.6615/har.200804.52.16
    紀乃文、王誼臻(2014)。轉換型領導與部屬工作績效:探討部屬適配知覺的中介效果及部屬適應性特質的干擾效果。組織與管理,7(2),81-126。doi: 10.3966/199687602014080702003
    钟亦鸣(2008)。销售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商場現代化,530,310-311。
    徐進鈺(1999)。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5,75-118。
    徐忠誠、陳銘嘉、林仁遠、趙金芳(2014)。職場靈性對保險從業人員工作績效及工作價值觀之影響。嶺東學報,35,199-240。
    涂秋月(2012)。工作鑲嵌與離職傾向的關聯:工作內外控及人格特質的調節作用。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袁慧姍(2014)。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的組織認同、工作投入與工作幸福感之關係。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張曉芸(2006)。金融產業基層員工組織鑲嵌、組織承諾及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家榦(2009)。主管領導型態、組織鑲嵌、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金融購併機構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婷婷、陸洛、郭靜宜(2012)。工作資源對工作-家庭衝突及工作表現之影響。組織與管理,5(2),101-135。doi: 10.6792/om.201208.0101
    張火燦、劉嘉雯、許宏明、繆敏志、童志隆(2011)。主管心情感染與員工創新行為的關係:敬業貢獻與工作倦怠的中介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2),1-24。doi: 10.6147/jhrm.2011.1102.02
    張珈進、費吳琛、藍烈廷(2016)。同時多工適配、敬業貢獻與工作績效之研究:個人環境適配觀點。管理學報,33(3),419-441。doi: 10.6504/jom.2016.33.03.02
    莊晉慈(2014)。派外人員工作鑲嵌影響因素與工作鑲嵌對離職意向之影響。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連淑君、管雪惠、薛應敏(2013)。海運承攬業員工工作價值觀、工作-家庭衝突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航運季刊,22(2),61-83。
    郭均誠、林姿葶、周婉茹、鄭伯壎(2015)。領導者之差序對待幅度與部屬效能:平均德行領導的調節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43,125-172。doi: 10.6254/2015.43.125
    郭惠善(2013)。台灣地區人壽保險公司退休規劃保險商品之教育訓練策略--以C公司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冠浤(2006)。知識工作者對偶同質性對人際脈絡績效影響之研究:關係品質的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2),23-47。doi: 10.6147/jhrm.2006.0602.02
    陳建安(2009)。員工工作鑲嵌、組織承諾與失業憂慮對意見表達之影響。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陳彥君、許含笑(2013)。提升工作團體認同:探討轉換型領導與部屬性格之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3(2),73-100。doi: 10.6147/jhrm.2013.1302.04
    陳淑玲、黃讌茹(2014)。轉換型領導對工作敬業心的影響歷程:心理資本與服務氣候之跨層次中介觀點。臺大管理論叢,25(1),129-155。doi: 10.6226/nturm2014.jan.r11057
    陳秋鴻(2016)。員工工作鑲嵌對員工幸福感之影響-以人格特質為中介變項。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微微(2016)。領導部屬交換關係、主管工作鑲嵌對部屬工作鑲嵌和離職傾向的影響—中介式調節模型的檢驗。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陳律睿(2017)。子公司影響力如何而來?內部鑲嵌、理性與全然不確定性觀點。組織與管理,10(2),61-102。doi: 10.3966/199687602017081002002
    陳麗英(2017)。知覺組織支持、組織承諾與教師的工作表現:「家庭對工作衝突」的調節效果。學校行政,107,83-104。doi: 10.3966/160683002017010107005
    湯文鈞(2010)。主管表達生氣對員工績效影響之探討。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童惠玲(2016)。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績效-正向情緒表達與角色外顧客服務行為之中介效果。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10(2),103-121。doi: 10.3966/199553922016091002001
    黃國隆、蔡啟通(1998)。工作價值觀與領導行為對員工效能的影響。臺大管理論叢,9(1),51-85。doi: 10.6226/nturm1998.9.1.51
    黃鈺婷(2007)。雙重組織認同與角色衝突之關聯性研究:以夥伴關係品質為干擾變項。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楊滋銘(2015)。房屋仲介人員的社會支持對社會資本和工作鑲嵌關係之中介效果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鄒昀真、林家旭(2011)。影響保險業務員專業形象因素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8(2),249-268。doi: 10.30001/jies.201106.0014
    廖良文、黃同圳(2009)。高績效工作系統與人事專業人員工作績效關連性之研究-組織創新之跨層次中介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9(4),17-41。
    趙必孝、陳以亨、張健豪、林虹君(2004)。企業組織支援系統對大陸台商幹部之工作-家庭衝突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12(1),63-91。doi: 10.6160/2004.03.03
    劉錫濱(2007)。領導風格、員工人格特質與工作投入、員工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劉秀慧(2010)。工作組織中的不當督導。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潘琦华、万畅(2015)。高职教师个人—组织契合度与敬业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分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5(6),56-60。
    蔡啟通(2007)。互動正義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角色壓力之中介效果及領導行為之干擾效果。管理學報,24(3),253-276。doi: 10.6504/jom.2007.24.03.02
    蔡坤地(2014)。轉化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動機觀點與組織公民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16(1),45-68。
    蔡松純、鄭伯壎、周麗芳(2015)。領導者與部屬上下關係認定之理論模式建構。中華心理學刊,57(2),121-144。doi: 10.6129/cjp.20140924
    蔡佩君(2016)。工作倦怠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工作鑲嵌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鄭伯壎、姜定宇(2000)。華人組織中的主管忠誠:主位與客位概念對員工效能的效果。本土心理學研究(14),65-113。
    鄭皓中(2015)。工作生活品質與職場友誼對工作鑲嵌之影響--以海運承攬業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基隆市。
    鄭碧月、邱唐資(2016)。壽險業務員績效之正向錯覺及個人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商管科技季刊,17(3),269-286。
    盧玲娟(2016)。不適配為何留下?探討個人-工作不適配對留任傾向、工作怠惰、及工作敬業度的影響:工作鑲嵌與績效導向報酬的干擾效果。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龍銘雄(2015)。壽險業師徒功能及組織承諾對工作績效及離職傾向的影響。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謝育萍(2011)。個人與環境契合之前因與後果-台美國家文化干擾效果。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鍾喜梅、林佳慧(2009)。家族集團接班資源與角色鑲嵌關係:網絡觀點之初探。組織與管理,2(2),155-195。
    蘇妙悅(2016)。員工為何留下?探討工作鑲嵌形態的內涵及其對正負向工作態度與行為的差異化影響。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二、外文部分
    Ang, S., Van Dyne, L., & Begley, T. M., (2003).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of foreign workers versus local employees: A field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job satisfaction, performance, and OCB.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4 (5), 561-583.
    Armeil, S., R. Eisenberger, Fasolo, P. L. (1998).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police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influence of socio emotional need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2), 288-297.
    Brooks, C. H., & Edward, J. I. (2006). Integrating the unfolding model and job embeddedness model to better understand voluntary turnover.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18(4), 435-452.
    Crossley, C. D., Bennett, R. J., Jex, S. M., & Burnfield, J. L.(2007).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measure of job embeddedness and integration into: A traditional model of voluntary turnover. Applied Psychology, 92(4), 1031–1042.
    Wong, C. S., Hui, C., & Law, K. S. (1997).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job perception-job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A test of the three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71(2), 127-146.
    Cunningham, G. B., Fink, J. S., & Sagas, M. (2005). Extensions and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job embeddedness construc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9(3). 319-335.
    Dacin, M. T., Beal, B. D., & Ventresca, M. J. (1999). The embeddedness of organizations: Dialogue &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5(3), 317-356.
    Farh, J. L., & Cheng, B. S. (1997). Modesty bias in self-ratings in Taiwan: Impact of item wording, modesty value, and self-esteem.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103-118.
    Gray, P. G., Kwong, T. M., & Leann, M. T. (1995). Embeddedness and capital market: Bank financing of business. 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24(1), 129-149.
    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 481-510.
    Harter, J. K., Schmidt, F. L., & Hayes, T. L. (2002). Business-unit-leve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satisfaction,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business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2), 268-279.
    Holtom, B. C., & Inderrieden, E. J. (2006). Integrating the unfolding model and job embeddendness model to better understand voluntary turnover.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18(4), 435-452.
    Iverson, R. D. (1999). 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employee turnover: The case of hospital employees in Australi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9(4), 397-418.
    Kahn, W. A. (1990).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personal engagement and disengagement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3(4), 692-724.
    Lee, T. W., Mitchell, T. R., Sablynski, C. J., Burton, J. P., & Holtom, B. C. (2004). The effects of job embeddedness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job performance, volitional absences, and voluntary turnove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7(5), 711-745.
    Mottaz, C. (1987). Education and work satisfaction. Human Relations, 37(11), 985-1004.
    Mitchell, T. R., Holtom, B. C., Lee, T. W., Sablynski, C. J., & Erez, M. (2001). Why people stay: 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4(6), 1102-1121.
    Pillai, R., & Williams, E. A. (2004).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elf-efficacy, group cohesiveness, commit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17(2), 144-159.
    Poter, L. W., & Steers, R. M. (1973). Organizational, work,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nd absentee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0(2), 151-176.
    Porter, L. W., Steers, R. M., Mowday, R. T., & Boulian, P. V.(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t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 603-609.
    Tanova, C., & Holtom, B. C. (2008). Using job embeddedness factors to explain voluntary turnover in gour Europea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 1553-1568.
    Wei, M. (2006). Some comments on embeddedn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dustry clusters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5(3), 70-73.
    Willfelps, W., Mitchell, T. R., Hekman, D. R., Lee, T. W., Holtom, B. C., & Harman, W. S. (2009). Turnover contagion: How coworkers job embeddedness and job search behaviors influence quitt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2(3), 545-561.
    Wijayanto, B. R., & Kimono, G. (2004). The effect of job embeddedness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Gadjah Ma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6(3), 335-354.
    Zhao, X. W., Sun, T., Cao, Q., Li, C., Duan, X. J., Fan, L. H., & Liu, Y. (2012). The impact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on job embeddedness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their co-effe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of nurses.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2, 780–78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