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溫婉玉 Wan-Yu Wen |
---|---|
論文名稱: |
大學生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和網路成癮傾向研究 A study of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steem, hours of internet us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賴香如
Lai, Hsiang-R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1 |
中文關鍵詞: | 人際關係 、自尊 、網路使用時間 、網路成癮傾向 |
英文關鍵詞: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steem, hours of internet use,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89 下載:28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個人背景、人際關係、自尊、網路使用時間與網路成癮傾向的關係。以某國立大學的大學部學生為研究母群體,依比率抽樣取得682名樣本,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539份(79.0%),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的網路成癮傾向低於中間值。
二、 男生的網路成癮傾向高於女生;三年級的網路成癮傾向高於一年
級。
三、 研究對象的網路人際關係、網路使用時間與網路成癮傾向呈正相關。而真實人際關係、自尊與網路成癮傾向呈負相關。
四、 個人背景變項、人際關係、整體自尊和網路使用時間對網路成癮傾向的解釋力為21%,其中網路使用時間、整體自尊和網路人際關係為重要變項。
五、 個人背景變項、人際關係、生活自尊和網路使用時間對網路成癮傾向的解釋力為24%,其中網路使用時間、學業自尊、家庭自尊和網路人際關係為重要變項。
最後根據研究所得的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facto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steem, hours of internet us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college students of a national university. By using proportional sampling method, 539 valid samples (response rate 79.0%) provided data with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Data was analyzed with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level of the subjects’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was below average.
2.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of mal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The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of freshm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junior.
3. The internet relationship and hours of internet use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However,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elf-esteem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4. The background facto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global self-esteem, hours of internet use could explain 21% vari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5. The background factor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elf-esteem in aspects of life, hours of Internet use could explain 24% vari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At the end of this thesis, thes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 were provided.
中文部分
王恩洵(2008)。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職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王淑秋(2005)。台南市國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舒薇(2003)。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 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白育甄(2004)。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交通部(2007)。臺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交通部統計處編印。2009.2取自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2&pagesize=100
朱美慧 (2000)。 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江南逸(2003), 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沉迷程度對生. 活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9,119-147。
吳元蓉 (2005)。大學生憂鬱、人際親密與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吳怡欣、張景媛 (2000)。 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之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15-39。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姝倩(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淑敏(2000)。大專學生自尊、情緒智慧及成功期望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8,161-176。
吳萬益、林清河(2001)。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
呂貫文(2000)。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靜宜大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李本華、楊國樞(1982)。 青少年心理測驗。台北:張老師。
李佳蓁(2005)。高職學生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學習成就之探討。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李秋英(2006)。大學生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屏東教育大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周雨霖(2008)。大學生強迫購買傾向與其自尊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周倩(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計畫-子計畫二: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教育傳播觀點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7-2511-S-009-013-N。
周榮、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刊,2,12。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以正(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子計畫四:網路人際關係對網路沈迷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 89-2520-S-002-0.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50(2),223-256。
林旻沛(2003)。大專校院學生網路成癮盛行率及認知因子之研究。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清財(1985)。自我統整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施綺珍、楊宜青、葉宗烈(2006)。網路成癮及其臨床篩檢量表之簡介。臺灣醫界, 49(4),34-37。
洪秀梅(2006)。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之影響。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范振義(2005)。大學生身體活動、情緒智力及自尊心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允寬譯(1996)。自尊心:六項自尊基礎的實踐法。台北:遠流。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秦志慧(2007)。台北縣三峽國中學生自尊與健康危害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月慈(2005)。臺灣地區大學在學生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初探。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4(3),254-263。
高月慈(2006)。大學生自評健康狀態預測因子之檢測。福爾摩莎醫務管理雜誌,2(2),76-80。
張仁獻(2002)。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玉玲(2000)。尋找挑戰難題、打死不退的學生: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自尊、學業失敗忍受力與挑戰學業難題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春興 (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灣東華:臺北市。
許仲毅(2007)。國小學生網路成癮、從眾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明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欣怡 (1998) 。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臺灣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金英(2003)。大學生上網行為與社交孤寂感之實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4,63-88。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111-145。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高雄:復文。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87-2511-S-002-023-N。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9-2511-S-002-010-N 。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 (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 279-294。
陳淑絹(1995)。臺中師院初教系學生「性別角色與自尊關係」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9,1-25。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韻如(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國小兒童人際關係發展之研究。現代教育,31,142-151。
陳韻如(2001)。理情團體諮商對國中人際孤立學生理性思考、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彭郁歡(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怡慧、施綺珍、楊宜青(2004)。網路成癮症。基層醫學,19(2),35-40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馮嘉玉(2003)。國中學生電玩遊戲使用經驗、成癮傾向及其自覺健康狀況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宇暄(2006)。國中生線上遊戲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琪皎(2007)。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黃雅彗(2006)。生活壓力與網路沈迷之相關研究—以新莊地區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系。
黃雅婷(2000)。國中女生早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黃德祥、魏麗敏(2002)。網際網路對大學生之衝擊與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NSC90-2511-S-018-034。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楊志偉、羅中廷 (2006)。青少年網路成癮:病例報告。臺灣家庭醫學雜誌,16(1), 64-71。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楊慕慈(2002)。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禾楓出版。
葉懿萱(2008)。台北市兩所國中學生同儕情感關係、學業成就與自尊關係之縱貫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素汝、張家銘(2008)。大學生的身體形象、運動參與和自尊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3(2),105-120。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思涵(2005)。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家儀(2000)。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沛錡(2004)。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金鈴(2005)。彰化縣國中學生學校氣氛知覺、人際關係、學校投入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方媛、賴香如(2007)。台北市某國中學生自尊與相關因素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7,93-122。
盧浩傑(2006)。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盧浩權(2005)。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高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盧麗卉(2002)。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及其相關背景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戴秀津(2003)。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相關因素及其身心健康影響探討。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謝明達(2004)。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辨研究。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心怡(2001)。網際網路與心理幸福、學業成績。台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嚴增虹(2001)。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欲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顧為瑾(2002)。台北市國中學生網路行為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Anderson, K. J. (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Retrieved September 13,2006, from http://www.rpi.edu/~anderk4/research.html.
Armstrong, L., Phillips, J., & Saling, L. (2000).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53(4), 537-550.
Attewell, P., Suazo-Garcia, B., & Battle, J. (2003). Computers and young children: Social benefit or social problem?. Social Forces, 82(1), 277.
Berndt, T. J. (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 53, 1447-1460.
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3 Pt 1), 879-882.
Chou, C., & Hsiao, M. C. (2000).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35(1), 65-80.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WH:Freeman.
Coopersmith, S. (1981). Self-esteem inventorie.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gists Press
Damon, W., & Hart, D. (1982). The development of self-understanding from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841-864.
Daniel, L. G. & King D. A. (1995). Relatioships among various dimentions of self-esteem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 ED 403 008.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87-195.
Erikson, E. H.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Norton.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vailable December 12,2005,from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l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reeley A. T., & Tinsley H. E. A. (1988). Autonomy and intimacy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tudents: Sex differences and predict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9,512-520.
Greenberg, J. L., Lewis, S. E., & Dodd, D. K. (1999). Overlapping addictions and self-esteem among college men and women. Addictive Behaviors, 24(4), 565-571.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Guadagno, R. E., & Cialdini, R. B. (2002). Online persuasion: an exam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 mediated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6, 38-51.
Hall, A.S. & Parsons, J.(2001). Internet addictions: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3(4): 312-327.
Havighurst, R. J. (1972).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11-17.
Koehler, K., & Trimpop, J. (1996). Self-esteem and self-reference in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Ontario.
Krejcie, R. V., & Morgan, D.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3), 88.
Kubey, R. W., Lavin, M. J., & Barrows, J. R. (2001). Internet use and collegiate performance decrements: Early finding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 366–382.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 (2000).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1), 13-29.
Niemz, K., Griffiths, M., & Banyard, P. (2005). Prevalence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correlations with self-esteem, the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 and disinhibi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8(6), 562-570.
Pollard, K. D., Benton, S. B., & Hinz, K.(1983). The 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al tasks of students in remedial and regular program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4,20-23.
Pope, A.W., McHale, S. M. & Craighead,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Rasmussen, S. (2000). Addication treat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age.Raviv, M. (1993).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addicts and pathological gamblers.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9(1), 17-30.
Reinen, L. J. & Plomp, T. (199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gender equality: A contradiction in terminus? Computers Education, 28(2), 65-78.
Rosenberg, M.(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enberg, M., Schooler, C., Schoenbach, C., & Rosenberg, F. (1995). Global self-esteem and specific self-esteem: Different concepts, different outcom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1), 141-156.
Ryan, R. M., Stiller, J. D., & Lynch, J. H. (1994). Representations of relationships to teachers, parents and friend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4, 226-249.
Scherer, K. (1997). College life on-line: Healthy and unhealthy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8, 655–665
Shapira, N. A., Goldsmith, T. D., KeckJr., P. E., Khosla, U. M., & McElroy, S. L. (2000). Psychiatr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57(1-3), 267-272.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ition at the “ Palace “. Retrieved August 25, 2005, from http://www.rider.edu/user/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 (1998).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Retrieved August 25, 2005, from http://www.enotalone.com/article/3202.html
Sullivan, H.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Tafarodi, R. W., & Milne, A. B. (2002). Decomposing global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0(4), 443-483.
Weaver, M. D. & Mattews, D. B. (1993). The effects of program to build the self-esteem of at risk students. Journal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1(4), 181-188.
Widyanto, L., & Griffiths, M. (2006). ‘Internet addiction’: A crit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4(1), 31-51.
Winston, R. B. (1990). The student developmental task and lifestyle inventory: An approach to measuring students'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1(2), 108-120.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1, 1996. Toronto, Canada.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5, from http://www.netaddiction.com/articles/newdisorder.html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3), 237-244.
Young, K. S. (2001). Surfing out studying:dealing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Retrieved April 5,2006, from http://www.studentaffairs.com/ejournal/Winter_2001/addiction.html
Young, K.S. (1999). The research and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 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