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玉珍 |
---|---|
論文名稱: |
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與愛情態度之研究 Internet Dating, Self-Disclosure, and Love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潘恩伶
Pan, En-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0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生 、網路交友 、自我揭露 、愛情態度 |
英文關鍵詞: |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dating, self-disclosure, love attitud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94 下載:23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網路交友、自我揭露對愛情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及分層比例來進行抽樣,樣本為台灣地區之大學生,共計534人。研究工具包括﹕「自我揭露量表」、「網路交友狀況」、「愛情態度量表」及「個人背景資料表」。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有69.1%的大學生有進行網路交友,且以透過MSN、Yahoo Message、Facebook等方式與陌生異性朋友認識者為最多。而大學生傾向於「執著佔有」、「真情投入」及「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
2.男生、目前正在戀愛、戀愛次數多、戀愛持續長度越長者其自我揭露情形高。愛情態度上,則發現男生比女生傾向於「執著佔有」、「真情投入」的愛情態度﹔目前無戀愛者較正在戀愛者傾向於「游移手段」的愛情態度。有無網路交友在自我揭露及愛情態度上均無顯著差異存在。
3.自我揭露程度越高越傾向於「真情投入」、「婚姻目的」及「浪漫
表達」的愛情態度。
4.目前戀愛狀態可預測大學生「悲觀保留」、「真情投入」及「肉體
感官」的愛情態度﹔有無網路交友可預測大學生「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自我揭露可預測大學生「婚姻目的」的愛情態度。
5.另外,本研究尚針對有網路交友者(n=369)進行分析,發現日常自
我揭露可預測大學生「執著佔有」、「悲觀保留」、「游移手段」及「浪漫表達」的愛情態度﹔網路自我揭露可預測大學生「游移手段」及「婚姻目的」的愛情態度。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dating, and self-disclosure on love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Survey method and stratified sampling are used in this study. Data are drawn from 534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The instruments of the study include self-disclosure scale, Internet dating, love attitude scale, and individual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ere are 69.1 perc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ving Internet dating. Using MSN、Yahoo Message、Facebook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know opposite sex friends. College students are tend to be “occupation”, “devotion of true feeling”, and “romantic expression” love attitudes.
2. Boys, the participants who are falling in love now, the participants who have a lot of love experiences, or the participants who have more longer love experience, have higher self-disclosure. Boys are more likely to be “occupation” and “devotion of true feeling” than Girls. The participants who are not falling in love now are more likely to be “unfaithfulness” than the participants who are falling in love now.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ternet dating on self-disclosure and love attitudes.
3. The participants who have higher self-disclosure are tend to be “devotion of true feeling”, “purpose of marriage”, and “romantic expression”.
4. The condition of falling in love can predict “passive conservation”, “devotion of true feeling”, and “physical sense”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dating can predict “romantic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disclosure can predict “purpose of marriage” of college students.
5.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s who have Internet dating (n=369) are analyzed. Self-disclosure on every day life can predict “occupation”, “passive conservation”, “unfaithfulness”, and “romantic ex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elf-disclosure on the Internet can predict “unfaithfulness” and “purpose of marriage” of college students.
中文部分
方志豪 (2004,1月15日)。網路交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6。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6/index.htm
王以仁 (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市:心理。
王嵩音 (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57-85。
王瑞霙 (2005)。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自我揭露與親密關係之探討~以南部地區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王慶福 (1995)。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慶福、王郁茗 (2003)。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愛情觀及愛情關係的分析研究,中山醫學雜誌,14,71-82。
王鍾和 (2001)。網路交友,學生輔導,77,72-77。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2000)。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江中信 (主編) (2002)。人際傳播學 (增訂一版)。台北市:風雲論壇。
何定照、高瑟濡 (譯) (2007)。Z. Bauman著。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 (Liquid Love: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台北市:商周。
李宜貞 (2004)。人際關係自我揭露、娛樂性資訊尋求與網路貼圖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枝 (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25(2),121-135。
李英明 (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市:揚智。
李偉民 (2008)。高中職校學生正向情緒與愛情態度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STU00734017。
吳秀停 (2008)。青少年網路交友危機與對策之探討。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THU00636012。
吳孟軒 (2006)。部落客網路書寫之自我揭露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昭儀 (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328009。
吳泰毅 (2006)。線上╱線下溝通恐懼以及自我揭露話題之比較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HU05760001。
呂姿雯 (2003)。女性雜誌讀者之閱讀行為、愛情態度及其解讀型態之研究--以女性雜誌中兩性互動論述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PCCU0383009。
呂靜宜 (2007)。大學生的愛情態度與婚前承諾—以台北市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SCC00164005。
余憶鳳 (2002)。網住e世情: 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教育心理組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328002。
邱文彬 (1998)。後形式思考的發展及其與人際關係之容忍性、同理心、自我揭露、自主性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文彬、林美珍 (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自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37-62。
邱秋雲 (2002)。透過網路建立愛情關係者之網路使用行為、個人依附型態、自我揭露之初探。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conference2002/thesis/files/C3_4.doc
周芊、陳東園 (主編) (2008)。網路中的危機。台北:空大。
林宜旻 (1994)。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2NCCU0071010。
林璐安、林定玉、李宜柔、林雅雯 (2007)。N世代大學生愛情價值觀與工作價值觀之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學報,22,135-159。
卓紋君 (1994)。中國人的愛情風格,高市鐸聲,5,70-77。
卓紋君 (1998)。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3),87-107。
卓紋君 (2004)。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6,71-117。
卓紋君 (2007)。愛情風格。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researcher.nsc.gov.tw/lp.asp?mp=2003&CtNode=565&CtUnit=529&BaseDSD=7
柯秀佳 (2007)。日記型部落格自我揭露行為與主觀幸福感之理論建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香如 (2003)。網路虛擬世界的特性及其對青少年的影響,學生輔導,89,80-89。
梁永安 (譯) (1998)。C. S. Lewis著。四種愛(The Four Loves)。台北縣:立緒文化。
郭正瑩 (2008)。男女大學生網路自我揭露、網路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差異研究—以即時通訊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 (2009)。縣市別校數、縣市別學生數。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 (2009)。97年度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研究類別。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曹家榮 (2005)。資訊時代的媒介、速度與愛情,資訊社會研究,9,267-294。
陳金英 (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會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111-145。
陳金英、馬祖琳 (2003)。台灣大學生的愛情觀、愛情關係與適應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4,71-88。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 (2009)。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調查。2009年6月5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ndex.html
黃可欣 (2006)。戀愛中大學生之性別角色特質、人格特質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HCT5329001。
黃有志 (2001)。網路上兩性互動的輔導,學生輔導,74,26-33。
黃鈴媚、江中信、葉蓉慧 (譯) (2007)。K. S. Verderber, R. F. Verderber & C. Berryman-Fink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ncepts, skills, and contexts 11th ed.)。台北縣:前程文化。
張文雄 (1993)。從類型論觀點探討大學生的愛情觀,東海學報,34,449-462。
張美惠 (譯) (2002)。J. S. Wallerstein, J. M. Lewis, & S. Blakeslee著。父母離婚後-孩子走過的內心路 (The unexpected legacy of divorce)。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勵德 (2003,10月21日)。大學生憧憬愛情婚姻--4成大學生接受婚前同居。今日新聞。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nownews.
com/2003/10/21/330-1531343.htm
曾端真、曾玲珉(譯) (1996)。R. F. 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Inter-act: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7th ed.)。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牧貞 (199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69NTU04071021。
楊牧貞、黃光國 (1980)。自我揭露的楔型模式及其相關變項,中華心理學刊,22(1),51-70。
資策會 (2008)。2008年9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10
熊澄宇 (2005)。資訊社會4.0。台北市:商周。
劉品秀 (2007)。網路交友欺騙類型及被害特質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CCU05102049。
劉家儀 (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SYS5396013。
劉焜輝 (1984)。兩性交往的絆腳石。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編) ,大學生的感情世界 (頁17-30)。台北市:天馬。
蔡文輝 (2003)。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 (第三版)。台北市:五南。
蔡青蓉 (2006)。國中生的愛情觀。師友月刊,467,43-46。
蔡惠萍 (2008,10月15日)。網路美女作家阿潼見他一天就嫁了。聯合報。 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154244
歐貞延 (2004)。GO TO CYBERLOVE— 從網路看親密關係的轉變。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HU05665023。
歐振文 (2001)。愛情e點靈—浪漫理性和諧的兩性關係。台北市:黎明文化。
鄭媖瑋 (2003)。E世代網路價值觀與網路偏差行為,學生輔導,89,42-53。
薛怡青 (2001)。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薛杏楷 (2006)。由線上遊戲探討虛擬社群中信任與自我揭露的相關問題。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蕃薯藤女性HerCafe網 (2000)。「2000網路情愛大調查」結果出爐。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company.yam.com/webnews/yam_news_2000mar01.html
鍾佩怡 (2006)。一個遭網友性侵害少女的經驗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THU00201003。
薛怡青 (2001)。台灣BBS使用者之自我揭露、名片檔自我呈現意願與暱稱認知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TU0376008。
謝豐存 (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延華 (2000)。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愛情漫畫與愛情態度之關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WCJC0376008。
蘇巧因 (2007)。劈腿者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PCCU0328003。
蘇玲媛 (2006,11月15日)。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8。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
~society/e-j/58/58-28.htm
英文部分
Adler N. L., & Hendrick S. S. (1991).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and love attitudes, sex attitudes,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Counceling and Development, 70(2), 302-308.
Ben-Ze’ev, A. (2004). Love online:Emotions on the Internet.
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R. A. (2001). Romantic love and the spouse selection criteria of male and female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4(2), 183-189.
Cho, S. H. (2007). Effects of motivations and gender on 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 in online chatt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3), 339-345.
Cimbalo R. S., & Novell, D. O. (1993). Sex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love attitud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3, 15-18.
Cozby, P. C. (1973). Self-disclosure:A literatur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79(2), 73-91.
Davies, M. F. (1996). EPQ correlates of love styles, Person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2), 257-259.
Dindia, K., & Allen, M. (1992). 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1), 106-124.
Domelsmith, D. E., & Dietch, J. T. (1978). Sex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hiavellianism and self-disclosure, Psychological Reports, 42, 715-721.
Feeney, J. A., & Noller, P. (1990). Attachment style as a predictor of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2), 281-291.
Garthoeffner, J. L., Henry, C. S., & Robinson, L. C. (1993). The modifie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cale: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Psychological Reports, 73(3), 995-1004.
Hacker, H. M. (1981). Blabbermouths and clams:Sex differences in self-disclosure in same-sex and cross-sex friendship dyad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5(3), 385-401.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1986). 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2), 392-402.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2008). Linking romantic love with sex: Development of the perceptions of love and sex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3), 361-378.
Krejcie, R. V.,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0(3), 607-610.
Lee, J. A. (1974). The styles of loving. Psychology Today, 8(5), 44-51.
Leon, J. J., Parra, F., Cheng, T., & Flores, R. E. (1995). Love-styles among Latin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in Los Ange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77, 527-530.
Mallandain, I., & Davies, M. F. (1994). The colours of love: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love styles, Person individual difference, 17(4), 557-560.
Montgomery, M.J., & Sorell, G. T. (1997). Differences in love attitudes across family life stages, Family Relations, 46(1), 55-61.
Neto, F. (2007). Love styles: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British, Indian, and Portugues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8(2), 239-254.
Parra, F., Brown, W. C., Huynh, P. D., Stubbs, E. C., Amerson, K. C., Leon, J. J., Ruch, L. O., & Martinez, C. (1998). Love styles among guatemalans in a local village, Psychological Reports, 83, 1199-1202.
Rubin, Z. (1970). Measurement of romantic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265-273.
Rubin, Z., & Shenker, S. (1978). Friendship, proximity, and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46(1), 1-22.
Sprecher, S., & Hendrick, S. S. (2004). Self–disclosur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Associations with individual and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 over time.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6), 857-877.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Woll, S. B. (1989). Personality and relationship correlates of loving styl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3, 4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