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曜竹
Lee, Yao-Chu
論文名稱: 柔性形式:人造汙染於繪畫中的想像-李曜竹〈無名之域〉系列創作研究
Soft form:Man-made pollution imagined in painting -’’Nameless Domain’’ Series Creation Research by Lee Yao Chu
指導教授: 朱友意
Chu, Yu-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6
中文關鍵詞: 人造汙染靈性超越浪漫主義超現實主義柔性形式
英文關鍵詞: Man-made pollution, Spirituality Beyond, Romanticism, Surrealism, Soft for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以筆者的繪畫創作之研究與省思為起點,企圖將人造環境汙染現象轉化為筆者繪畫創作上對文明與自然的反省意義。
      人造汙染欲轉化為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型態,其關鍵在於避免直接陳述汙染事件的視覺事實,而應以隱喻或象徵的手法重述它,使其與環保宣傳廣告區隔開來,而為了達到此目的有必要具備超越的能力與態度。因此,本研究透過靈性學的視角對自我靈性之喚回,以及對浪漫主義與超現實主義之相關理論、歷史文獻與繪畫作品之探討,匯整出個人對人造汙染轉化至繪畫創作的方法脈絡與創作理念。
      嘗試以都市邊陲的風景結合個人想像物,重構出介於現實與非現實間的場域。強調在霧氣的模糊作用下,場域中人造物、自然物與想像物的曖昧關係,進而透過水平的觀看視角、霧化與柔焦、中明度調性、薄塗與暈染等形式與技法的應用與探討,形構個人作品具柔性特質的形式脈絡。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aintings of the author, trying to transform the man-made pollution to reflect upon civilization and nature.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 man-made pollution into aesthetic forms, the author avoids using the visual facts of the pollution directly and restates it with metaphors and symbols instead, which may separate the artworks from environmental advocacy and advertisement. Transcending ability and attitud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goal. Therefore, the context and creative ideas of the author’s paintings are discussed via re-invoking self spirit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science, theories related to Romanticism and Surrealism, and review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paintings.
      The painter combined suburban scenery and personal imagination and reconstructed a field between reality and unreality. By emphasizing the misty ambiguou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n-made items, the natural creatures, and the imagined objects, the painter further shaped and his personal softness quality through horizontal viewing angle, atomization and soft focus, lightness tone, gentle tone, and other forms and technique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現實的超越 8 第一節. 靈性的喚回 8 第二節. 浪漫主義精神的延續 12 第三節. 超現實主義的幻想力 14 第三章 柔性的建構 17 第一節. 水平的觀看視角 17 第二節. 霧化與柔焦 18 第三節. 中明度調性 19 第四節. 薄塗與暈染 19 第四章 〈無名之域〉系列作品解析 21 第一節. 早期創作的影響 21 第二節. 〈無名之域〉系列(2013-) 31 結論 40 參考文獻 42 圖錄 45

    中文書目:
    1.大山正,《色彩心理學:追尋牛頓與歌德的腳步》,臺北:牧村圖書,1998。
    2.王 林,《現代美術歷程100問》,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00。
    3.艾 愷(Alitto Guy)《文化守成主義-反現代思潮的剖析》,臺北:時報出
    版,1986。
    4.李安德,《超個人心理學》,臺北:桂冠出版,2000。
    5.周沛榕,《變體與歧異-周沛榕繪畫創作論述》,臺北:心理出版社,2009。
    6.岑朗天,《村上春樹與後虛無年代》,臺北:書林出版,1993。
    7.吳逸驊,《圖解社會學》,臺北:易博士,2004。
    8.姚瑞中,《台灣廢墟迷走》,臺北:田園城市出版,2009。
    9.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1966。
    10.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東大,1997。
    11.馮 力,《有與無:追問道德經》,東北師範大學出版,2008。
    12.黃海雲,《從浪漫到新浪漫》,臺北:藝術家,1991。
    13.賈馥茗,《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臺北:師大書院,2000。
    14.趙衛民,《老子的道》,臺北:名田文化,2003。
    15.樊祥熹,《環境分析》出版,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16.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2000。
    17.蔡文輝,《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書局,2014。
    18.姚鐘華,《從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北京:北京工藝美術社,2000。
    19.Arnold Berleant著,劉悅迪 譯,《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20.Charles Jencks著,吳介禎 譯,《後現代建築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ecture),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
    21.Jean-Paul Sartre著,陳宣良 譯,《存在與虛無》,臺北:貓頭鷹,
    2000。
    22.Jeffrey Raff著,廖世德 譯,《容格與煉金術》,臺北:人本自然出版,
    2007。
    23.Kenneth Clark著,廖新田 譯,《風景入藝》(Landscape into
    Art),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3。
    24.Lone Bell等著,曾雅雲 譯,《藝術鑑賞入門》,臺北:雄獅圖書,1984。
    25.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 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
    影工作室,1998。

    英文書目:
    1.Danto,A.(1964/1992).The artworld.InP.Alperson(Ed.),The
    philosophy of the visual ar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es.

    期刊論文:
    1.劉豐榮,〈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
    《藝術教育研究》第八期,2004。
    2.陳瑋芬,〈日本「自然」概念考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六期,臺北:中
    央研究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出版,2010。
    3.張金玉,〈視覺文化與靈性藝術的探微〉,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所期刊,
    2009。
    4.蔡清田,〈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A飛訊》第118期,臺北:國家文官學
    院發行,2011。
    5.曹慧如,〈觀看淡水-風景意象的形成與風景畫〉,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學位
    論文,2011。
    6.郝明輝,〈浅谈雾霾天气形成的前期原因与防治对策〉,能源與環境科學,
    201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