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沛瑜 Huanf, Pei-Yu |
---|---|
論文名稱: |
論台灣電影部落客之勞動與盈利模式 Research on Taiwanese Film Bloggers’ Labor and Profit Model |
指導教授: | 王維菁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電影部落客 、部落格 、影評 、免費勞動 、商品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9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重點在從傳統影評人演變至數位時代後,「電影部落客」本身的勞動與盈利模式。為取得電影部落客的相關資料,本研究利用「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及「網路觀察法(internet observation)」兩種研究途徑,進一步彙整資料與分析。研究者首先爬梳台灣影評史作為本研究背景鋪陳,並以電影部落客為研究主體,探究電影部落客附生於網路社群下的勞動特色,及其與電影公司間的互動,從共享到商品化過程中的轉變與影響。企圖從上述討論回答三個研究問題:一、在新科技與網路的普及下,電影部落客之文化生產特色為何?二、以電影部落客為例,新科技下的勞動者與資本主義如何相互影響?三、對台灣網路影評、電影部落客未來發展之建議為何?
研究發現,台灣影評書寫是個從專業到業餘、共享與對話的過程,二十一世紀數位時代下影評過渡到「影迷典範影評人」時代,影評話語權從專業手中移轉至大眾,而網路影評興起同時,也透過流量與媒體認證等數位經濟邏輯,塑造出數名在網路上擁有意見領袖特質的電影部落客。另外,電影部落客的勞動則具有新自由主義下免費勞動的特色,願意不斷無酬進行書寫並精進自身科技能力,對於電影部落客而言,部落格是一種賦權的新媒介,他們從中獲得與他人的互動與關注,交織成書寫過程中的歸屬感、成就感及愉悅感,然而免費勞動本身同時具有共享與剝削的特性,部落客本身在書寫同時亦成為資訊與互動商品化下的勞動消費者,以及大量電影產業的預備軍。
就電影部落客的盈利模式而言,電影部落客的盈利模式雖仍可歸納為以下:試片邀約、平面或網站專欄撰寫、網路廣告、活動出席(包含演講、廣播節目、電視專訪、體驗會)、贈票活動、出版實體書籍等,大部分知名電影部落客無固定的盈利,最常見的是片商的試片邀約並寫文回饋。研究在最後提出幾點建議,首先電影部落客應進行跨界品牌經營、讓經紀人等中介者與電影商進行合作談判,而「遊影足」等中介機制必須進行改善、相關平台或媒體發展必須發展部落客相關獎項或合作。
丁蓁蓁(2011)。《部落客名人化過程之研究──以圖文部落客為例》。世新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王墨林(1982)。〈「試片室」時代〉,《大地生活》,1(6):47-48。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威仕曼。
中時電子報(2011.01.20)。〈知名部落客當試用寫手 一篇文章拿五萬〉。上網
日期:2014年8月15日,取自
http://video.chinatimes.com/video-bydate-cnt.aspx?nid=47824
朱靜涵(2008.09.03)。〈8 月31 日,一起推薦5 個部落格〉,《數位時
代》。上網日期:2014.4.17,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1038
朱予安(2014)。《部落客的回想之旅:部落格的耽溺、流轉與記敘》。政治
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李建強(2011)。〈網絡影評的興起與發展—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電影批評現
象〉,《上海交通大學學報》,78(19):43-51。
李天鐸(1996)。《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原書
Uwe Flick.[2002]. Qualitative Soziaforschung. )
邱承君(2006)。〈網誌、網誌活動與網誌世界:在理論與實踐間遞迴往覆〉, 《資訊社會研究》,10:107-146。
林昱(2013)。《台灣影評活動的文化政治與經濟:從「新電影」到「後─新電
影」》。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嫈(2011)。《從無名到知名:知名部落客的勞動發展過程與勞動認同》。台
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2004)。〈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143-
186。
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
秀威。
林文淇、王玉燕(2010)。《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台北:
書林。
林孟儀(2008.12)。〈部落格淘金熱 你也能「宅」出一片天!〉,《30雜誌》,
52。上網日期:2014年8月17日,取自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14599.html
林昶宏(2010)。《365.5行:論營利部落客勞動階層及彈性勞動樣貌》。政治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婉菁(2009)。《反思 Web2.0 併購現象與商品化問題-以『Google 併購
YouTube』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177-214。
郭幼龍(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佳惠、張仁家、吳弘翔(2007)。〈發聲、敘說到轉化學習—部落格的內在革
命〉,「第二屆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論文。台灣,新
竹。
梁良(1993)。《影評人的真面目》。台北:淑馨。
痞客邦電影圈(2012)。〈2012痞客邦年度十大電影部落客〉,痞克邦。上網日
期:2014年5月5日。取自http://ppt.cc/7K9i
陳儒修(2013)。《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台北:書林。
陳國富(1982)。〈「廣場事件」—觀眾和媒體之間的對抗〉,《生活與環
境》,11:56-57。
部落格行銷(n.d.)。〈關於部落格行銷〉,部落格行銷。上網日期:2014年7月25
日,取自http://www.bloggerads.net/Portal/AboutBloggerAds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 )》,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莉聆(2009)。《部落客達人獲益模式與中介機制運作之探討》。世新大學新聞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豪(2010)。《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政治大學廣
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仁(2004)。《台灣影評六十年-台灣影評史話》。台北:亞太。
黃冠儀(2004)。〈男性凝視, 影像戲仿―台灣“文學電影” 的神女敘事與性別
符碼(1980s)〉,《台灣文學學報》。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 Jhally, H.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
五南。(原書 Vincent Mosco(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CA:Sage.)
焦雄屏(2000.01)。〈台灣,何時跟上台灣電影的腳步?〉,《天下》,
224。
曾炫淳(2011.08.19)。〈你不風景誰風景 影評人李幼鸚鵡鵪鶉專訪〉,放映週
報。上網日期:2014年6月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65
創市際(2006.10.18)。〈台灣部落格熱潮 邁向網路全民運動〉,創市際。上網
日期:2014年5月9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0_18_06.html
創市際(2011.01.27)。〈2010年最佳電影 華語片獨占鰲頭〉,《創市際》。上網
日期:2014年6月3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1_27_11.html
博客來網路書店AP策略聯盟(n.d.)。〈回饋金計算比率表〉,博客來。上網日
期:2014年7月25日,取自http://ap.books.com.tw/
管中祥(2004.12.17)。〈媒體觀察:新自由主義下的媒體運動〉。上網日期:
2015年4月18日,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76941
齊隆壬(1987)。〈台灣電影批評的傾向:「觀眾電影」影評與「作者電影」影
評〉,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頁40-46。台北:時報。
劉現成(1996)。〈放開歷史視野:檢視八O到九O年代偏執的台灣電影論
述〉,李天鐸(編)《當代華語電影論述》,頁79-102。台北:時報。
劉昌德(2004)。《科技與文化工作者: 網路與相關數位科技對台灣漫畫家勞動
過程的影響》,〈傳播與管理研究〉,4(1):35-58。
蔣好書(2009)。〈電影評論的危機 以美國電影評論史為例〉,《電影藝術》,4:
61-66。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台北:中研院社會所。
謝宛蓉(2003)。《自我、書寫、網路:網路個人媒體自我書寫的意義初
探》。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瓅萱(2011)。《用數位玩類比―探討台灣LOMO風潮現象》。中正大學電訊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梅英(2014.7)。〈默默文創:25歲女孩慧眼發掘馬來貘〉,《Career職場情報
誌》,455:30-33。
蘋果日報(2011.02.11)。〈花猴美妝分享 網友揪造假〉。上網日期:2014年7
月18日,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211/33175307
龐文真(2007.05.01)。〈從業餘反撲到專業集聚〉,《數位時代》。
Yahoo!購物中心大聯盟計畫(n.d.)。〈大聯盟推薦獎金說明〉,Yahoo!購物中
心。上網日期:2014年7月25日,取自
https://tw.partner.buy.yahoo.com/help/profit
簡妙如(2015)。〈甘願勞動:歌唱選秀節目的遊戲、順從與業餘者明星夢〉,《傳播研究與實踐》,5(1):1-31。
英文文獻
Andreas Wittel (2012).Digital Marx: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Distributed
Media. Triple, 10(2), 313-333.
Andrejevic, M. (2004). 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Andrejevic, M.(2006). 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The productivity of online fans. New Media & Television, 9(1), 24-46.
Du, S. H. & Wagner, C. (2006). Weblog success: explor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Human- Computer Studies, 64(2006), 789-798.
Lazzarato, M. (2006). Immaterial labor. In P. Virno & M. Hardt (Eds.), Radical
thought in Italy: A potential politics (pp. 133-147).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arvie, Ian C. Movies and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70.
Jenkins, H. (2006).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in, Dal Yong.(2011.05.25).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Free Labor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a case study of Cyworl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BA, Boston, MA.
Jacobs, J. (2003.7) Communication over Exposure: The Rise
of Blogs as a Product of Cybervoyeurism. Paper presented at ANZCA
Conference 2003, Brisbane.
Maxwell. R.(1991).The image is gold: value, the audience commodity, and fetishism.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43.1-2 .pp:29-45.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Rojek, C(2001). Celebri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Smythe, D..W.(1981). Dependency road: Communication, capitalism,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theory. NY: Albex.
Shapiro, A.L. (1999). The control revolution: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MA: Perseus Books.
Terranova, T. (2004). 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Pluto
Press.
Technorati(2011.11.04)。〈State of the Blogosphere 2011〉。上網日期:2014年6
月10日,取自http://technorati.com/state-of-the-blogosphere-2011/
Terranova, Tiziana(2000).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ocial Text,2(18):33-58.
Terranova, Tiziana(2013).Free labor, in Trebor Scholz (ed) Digital Labor: The Internet as Playground and Factory, p. 33-57.
Trebor Scholz (2013). Digital Labor: The Internet as Playground and Factory. Routledge.
Webster, F. & Robins, K. (1999). Time of the Techno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Wollen, P., (1972). 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