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可棻
Chen, Ko-Fen
論文名稱: 學校輔導團隊介入國中生約會暴力經驗之研究
The Intervention Experiences of the School Counseling Team on the Dating Viol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潘淑滿
Pan, Shu-M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學校輔導團隊國中生約會暴力
英文關鍵詞: school counseling team,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ating violen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W.013.2018.F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9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輔導團隊對於國中生約會暴力的介入服務經驗,以擴展國內現有關於學校輔導系統和約會暴力議題研究之局限,也期盼透過本研究的整理,有助於我國國中生約會暴力防制之推行。本研究徵得六位學校輔導團隊工作者進行深度訪談,歸納出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覺察國中生約會暴力的經驗:學校輔導團隊覺察疑似經歷約會暴力的服務對象路徑大致有五種,分別為「家長求助」、「同儕告知」、「法院轉介」、「導師轉介」及「輔導教師轉介」,且多數這些服務對象當初的開案主述議題非為約會暴力議題。
    二、國中生約會暴力的介入服務經驗:服務對象正式進入學校輔導團隊的服務系統後,學校輔導團隊的介入服務內涵有「約會暴力的介入服務需求評估」、「約會暴力的介入服務內容」和「約會暴力介入服務的結案」,其中又因國中生未成年的身份關係,導致學校輔導團隊在提供介入服務過程有其獨特性。
    三、國中生約會暴力介入服務的跨團隊合作經驗:為了提供服務對象更適切的介入服務,學校輔導團隊時常需要與「學校組織內」和「學校組之外」不同團隊進行合作,各團隊與學校輔導團隊的合作過程,其實際提供的介入服務內容,可能因專業不同而有所差異。
    據此,本研究就研究結果提出相關之建議,希冀提供未來實務與政策作為參考。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tervention by the school counseling team in the dating viole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ng dating violence and to transcending limitations of the related studies and the current domestic counseling system in high schools. Six counselors from the school counseling team are recruited for interviews, the summarizing results of which are shown as follows.
    (a) Awareness of the dating violence experiences:
    The subjects with the infliction of dating violence a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types, including requests from parents, notifications from classmates, referrals from court, referrals from teachers, and referrals from school counselors. Most of which are surprisingly not concerned with dating violence in the first place.
    (b)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dating violence:
    Subjects are officially referred to School Counseling Systems, the mechanisms of which for intervention includes the assessment of intervention needed the assistance service provided, and the case wrapped 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Besides, it is found that subject’s identity as juvenile takes to a whole unique level the intervention by school counseling team.
    (c) Cooper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mwork:
    To provide more suitable service for students, school counseling teams have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teams in school or from other schools. Nevertheless, the service they actually provided during the cooperation was distinct due to their specialties.
    According to this finding,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ference in drawing up polic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國中生約會暴力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12 第二節 學校輔導團隊工作三級預防觀點 29 第三節 約會暴力與學校輔導工作之相關研究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其場域 48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步驟 54 第三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嚴謹性 57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權力議題 59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2 第一節 覺察國中生約會暴力的經驗 62 第二節 國中生約會暴力的介入服務經驗 75 第三節 國中生約會暴力介入服務的跨團隊合作經驗 10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22 附錄 136 附錄一 研究受訪者邀請函 136 附錄二 深度訪談大綱 137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139 表次 表2-2-1 國民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39 表2-2-2 雙北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專業輔導人員人力狀況表 42 表3-2-1 研究受訪者資料表 56 圖次 圖2-1-1 約會暴力的權力控制輪 14 圖2-1-2 生態系統理論圖 18 圖2-2-1 國民中學行政組織架構圖 31 圖2-2-2 「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輔導新體制」之架構圖 32

    中文文獻
    lazybox(2016),漫畫社會學-你有中二病嗎?從漫畫主角來的文明病!,取自http://www.lazybox.com.tw/forum/fancystuff/funnystory/7233,檢索於2016年11月7日。
    反性別暴力資源網(2014a),關於我們,取自https://tagv.mohw.gov.tw/TAGV01.aspx,檢索於2016年11月23日。
    反性別暴力資源網(2014b),關於我們,取自http://tagv.mohw.gov.tw/TAGV17.aspx?type1=6&type2=N&type3=N&type4=7,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王沂釗、陳若璋(2011)。大學生親密關係暴力:其性質與實務工作者處遇能力之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1-29。
    王珮玲(2015)。如影隨形的暴力:親密伴侶跟蹤行為。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9(1),1-44。
    王詩雲(2010)。學校在發展性與介入性輔導工作的新眼光與突破。諮商與輔導,294,12-15。
    王麗斐(主編)(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王麗斐、李旻陽、羅明華(2013)。WISER生態系統合作觀的雙師合作策略。輔導季刊,49(3),2-12。
    王麗斐、杜淑芬(2009)。臺北市國小輔導人員與諮商心理師之有效跨專業合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295-320。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田原榛(2012)。大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象徵性抵抗行為信念與約會強暴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于仙(2015)。嫉妒情緒、親密關係發展階段與親密關係暴力之關係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石田幸平(2004)。愛與恨心理學:由犯罪心理學的觀點探討。臺北市:新潮社。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1年1月26日),《國民教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6%B3%95,檢索於2016年3月7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年12月11日),《性別平等教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80%A7%E5%88%A5%E5%B9%B3%E7%AD%89%E6%95%99%E8%82%B2,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11月12日),《學生輔導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AD%B8%E7%94%9F%E8%BC%94%E5%B0%8E%E6%B3%95,檢索於2016年11月10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年6月18日),《教師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95%99%E5%B8%AB%E6%B3%95,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年12月23日),《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6%80%A7%E4%BE%B5%E5%AE%B3%E7%8A%AF%E7%BD%AA%E9%98%B2%E6%B2%BB%E6%B3%95,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5年2月4日),《家庭暴力防治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AE%B6%E5%BA%AD%E6%9A%B4%E5%8A%9B%E9%98%B2%E6%B2%BB%E6%B3%95,檢索於2016年3月4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年6月1日),《國民教育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6%B3%95,檢索於2016年11月10日。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年7月1日),《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5%9C%8B%E6%B0%91%E6%95%99%E8%82%B2%E6%B3%95,檢索於2016年12月5日。
    吉雅婕(2015)。教師及家長諮詢在學校輔導工作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360,4-8。
    江文賢(2000)。大學生約會暴力現象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吳東彥(2013)。如何以個案概念化為基礎推動學校輔導系統合作:一個案例舉隅。諮商與輔導,334,35-38。
    呂鳳鑾、翁聞惠、吳宗儒、黃馨瑩、吳芝儀(2015)。中小學學校輔導人員面臨的保密困境及因應策略。輔導季刊,51(3),58-67。
    宋宥賢(2016)。臺灣校園專任輔導教師角色職責構建與專業定位促進之探究。新社會政策,46,115-124。
    宋麗玉、施教裕(2012)。受暴婦女之復元與負向感受:輪廓與相關因素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2),191-229。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3)。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市:洪葉文化。
    巫冠儀(2013)。學校-家庭-社區之系統連結:運用社區資產地圖於學校輔導工作。輔導季刊,49(3),70-74。
    李玉嬋、蔡育倫、章惠安(2015)。向醫療衛生單位爭取跨專業合作「人工流產諮商服務機制」照護婦女健康。諮商與輔導,353,54-60。
    李尚(2015)。男同志親密關係暴力之初探:暴力樣態、導因與因應策略。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賢(2005)。少年的生理發展。中醫兒科醫學雜誌,7(1),9-23。
    李珊(2016)。大學生拒絕敏感度、情緒調節與約會暴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淑菁(2010)。有沒有「關係」有關係?學校田野工作的特殊性及其倫理問題。載於周平、林昱瑄(主編),質性/別研究(249-278頁)。臺北市:巨流。
    李新鄉、黃文宏、盧姿里、王慧豐、王揚智(2015)。國中學生心理資本對少年次級文化認同之影響-以學校生活經驗為中介變項。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4,1-34。
    李維榕(2012)。我的家庭治療工作。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李麗日、李麗年、翁慧圓(譯)(2006)。學校社會工作:有效的服務技巧與干預方式(原作者:Dupper,D.R.)。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3)。
    杜淑芬、王淑玲(2014)。學校輔導教師與外部諮商心理師的團隊合作。諮商與輔導,337,4-7。
    沈瓊桃(2013)。大專青年的約會暴力經驗與因應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6(1),1-31。
    沈瓊桃、趙雨龍、高建秀、黃頌恩、張晟、華珮君(2009)。兩岸三地青少年親密關係暴力現況之探討。2009年家庭暴力暨性侵害實務與學術研討會:問題對策與華人交流,266-281。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臺北市:巨流。
    周詩寧(譯)(2004)。預防家庭暴力(原作者:Browne, K. & Herbert, M.)。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7)。
    性別平等委員會(2016),「建構校園親密關係暴力事件評估工具計畫」約會衝突調查問卷施測說明暨教師約會暴力防治研習,最新消息,取自http://gender.ntunhs.edu.tw/files/14-1021-26442,r507-1.php,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2014年5月12日),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通報及調查處理程序參考流程圖,校園性別事件防治與處理,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7/m7_02_01_01?sid=74,檢索於2017年1月7日。
    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2016),組織架構,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2/m2_01_01_index,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林火旺(1999)。倫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育陞(2015)。台北市駐區學校社工進入輔導工作實務困難之探討-實習場域經驗整合。諮商與輔導,359,41-47。
    林育陞(2016)。少年青春期生、心理健康之研究。諮商與輔導,364,5-8。
    林松齡(1999)。家庭。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初版)(283-322頁)。臺北市:巨流。
    林盈秀(2013)。親密關係中的受暴經驗—以未成年懷孕女性為例。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林家興、洪雅琴(2002)。專業輔導人員參與國中輔導工作的概況與成效。教育心理學報,34(1),83-102。
    林淑敏、李宗派(2003)。變質的親密關係-少年約會暴力的認知與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157-169。
    林淑華(2014)。大學生約會強暴情境判斷量表發展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林勝義(2003)。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初版)。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勝義(2007)。學校社會工作理念與實務。臺北市:學富文化。
    林萬億(主編)(2012)。學校社會工作實務。高雄市:巨流。
    林萬億、黃韻如(2007)。學校輔導團隊工作:學校社會工作師、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合作。臺北市:五南。
    林慧貞、吳秀峰(2007)。大學生對約會強暴看法之研究-以一所私立大學為例。通識研究集刊,12,111-134。
    林曉清(2012)。高雄市高中職學生戀愛關係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燕卿(2006)。台南區大學生約會性侵害態度及預防性侵害行為意向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湘婷(2015)。婚姻暴力防治工作者對經濟暴力的觀點與處遇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德才(2001)。解決問題的諮商架構。臺北市:張老師。
    姚淑文(2012)。推動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學生約會暴力三級預防策略之行動研究。中華民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姜元御、林烘煜、劉志如、何縕琪、許木柱(2011)。少年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2005)。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
    洪蘭(2015)。陪你走過青春期風暴。科學人雜誌,161,42-44。
    洪蘭(2016年9月9日),耐心等醜小鴨變天鵝,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340/1949573,檢索於2016年11月9日。
    胡中宜(2013)。學校社會工作員的角色知覺與工作內容分析:駐校、巡迴與委託模式之差異。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2,37-64。
    范世玲(2008)。大專女學生對約會暴力容忍度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某商業技術學院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測量與調查。教育與心理研究,26,471-499。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原作者:Corey,G.)。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孫頌賢(2015)。回應〈受暴女性為何無法脫逃?─從「家庭暴力」到「高壓控管」〉─放下專業角色、重新看見感情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4),505-511。
    孫頌賢、李宜玫(2009a)。暴力的代間傳遞:原生家庭暴力經驗與一練系統對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的預測比較。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7,23-43。
    孫頌賢、李宜玫(2009b)。自我決定歷程與愛情依戀對約會施暴行為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7-2410-H-152-015-SSS),已出版。
    桃園市立南崁國民中學(2012年8月9日),《國民中小學聘任班級導師注意事項》,最新公告,取自http://www.nkjh.tyc.edu.tw/drupal/node/2717,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耿瑞琦(2010)。家庭親職功能與同儕影響力對大學生約會暴力自我覺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5年4月)。婦援會訊no.80【電子版會刊】。取自http://www.twrf.org.tw/%B7%7C%B0T/no.80/No80%BDu%A4W%AA%A9.pdf。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2016),勵馨服務,取自https://www.goh.org.tw/tc/p5-service_1_1.asp?Class2=aBHNaB36aBKXaB30,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馬宗潔、廖美蓮、洪惠芬(2012)。比較親密伴侶殺人案之性別差異。臺大社工學刊,26,1-40。
    高強華(主編)(2000)。理解少年問題-透視新新人類。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毓霠(2014)。懂得分手藝術拒絕「親密暴力」。禪天下,116,26-29。
    國民教育社群網(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檢索於2016年11月22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4年1月6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級學分表,師資培育,取自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fessional/4-2-11.htm,檢索於2016年12月10日。
    國際蘭馨交流協會美洲聯盟(2010)。蘭馨會少年約會暴力警覺日,取自http://tagv.mohw.gov.tw/TAGVResources/upload/Resources/2013/1/%E8%98%AD%E9%A6%A8%E6%9C%83%E9%9D%92%E5%B0%91%E5%B9%B4%E7%B4%84%E6%9C%83%E6%9A%B4%E5%8A%9B%E8%AD%A6%E8%A6%BA%E6%97%A5.pdf,檢索於2016年3月6日。
    婦女救援基金會(2016),婦援工作,取自https://www.twrf.org.tw/tc/p3-service.php?class=5&mid=21,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張文哲(譯)(2013)。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原作者:Slavin,R.E.)。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本聖(編譯)(2014)。變態心理學(二版修訂版)(原作者:Kring,A. M.,Davison,G.C.,Neale,J.M. & Johnson,S.L.)。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3)。
    張虹雯、王麗斐(2015)。當事人為什麼不求助?求助態度、求助意圖、求助行為之研究回顧與整合。輔導季刊,51(2),31-41。
    張淑茹、劉慧玉(譯)(1998)。約會暴力-從干預到教育,防範少年虐待式的親密關係(原作者:Levy, B)。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張臻萍(2009)。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的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教育部(2012)。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找對方向-技職不可限量」,取自http://www.lhu.edu.tw/other/12edu/doc/6%e5%ae%a3%e5%b0%8e%e8%aa%aa%e6%98%8e%e6%9c%83%e5%b8%ab%e7%94%9f%e7%89%88.pdf,檢索於2015年12月5日。
    曹乃怡、劉麗容(1999)。狂飆少年:引導少年遠離危險行為。臺北市:遠流。
    曹幼萱、顏麗敏、陳香玲(2014)。社區諮商模式在少年約會暴力輔導之應用。社區發展季刊,146。
    曹威(2004)。少年發展與輔導。新北市:支點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6a),現代觀點,取自http://www.38.org.tw/List.asp?id=130,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6b),公民家政教師法治訓練,最新消息,取自http://www.38.org.tw/List_1.asp?id=307,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現代婦女基金會(2016c),奔跑吧!愛情~少年「練」愛工作坊現代觀點,取自http://www.38.org.tw/List_1.asp?id=1143,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莊富雅(2008)。女同志親密關係暴力與服務方案之初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維素(2005)。輔導教師學校系統觀的重要性。輔導季刊,41(3),72-74。
    連廷嘉、黃俊豪(譯)(2004)。少年心理學(原作者:Rice, F.P. & Dolgin, K.G.)。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郭佳微(2012)。高職學生自尊、人際關係及約會暴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乙先(2012)。脫離戀愛暴力之青少女朝向平權意識的歷程。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玉芳(2015)。三級預防的輔導模式。載於黃政昌(主編),輔導原理與實務(第二版)(127-161頁)。新北市:心理。
    陳孟芳(2009)。遭受約會暴力之年輕女性心理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幸宜(2011)。導師如何知覺與輔導教師在學生輔導上的成功合作歷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怡君(2012)。分手暴力:女性離開男性親密伴侶過程中受暴經驗與因應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玫玲(2012)。學校社會工作做什麼。載於林萬億(主編),學校社會工作實務(31-43頁)。高雄市:巨流。
    陳玫蓁(2016)。女女同性親密關係暴力的多重感知。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燕(2003)。助人工作中的「光環中隊」:談不同專業人員分工合作之彰化經驗。諮商與輔導,216,19-22。
    陳威宏(2012)。窺探少年的戀愛世界。國教新知,59(1),99-102。
    陳思瑜(2014)。國中輔導教師跨專業合作經驗探討—以新北市北區為例。諮商與輔導,339,50-53。
    陳若璋(1992)。台灣婚姻暴力之本質、歷程與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3,117-147。
    陳若璋(2009)。大學諮商中心對親密關係暴力處遇內涵與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1(1),39-53。
    陳淑芬(2012年3月8日)。情殺案相驗少女弟遭砍頸氣絕,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2/3/8/n3534074.htm%E6%83%85%E6%AE%BA%E6%A1%88%E7%9B%B8%E9%A9%97--%E5%B0%91%E5%A5%B3%E5%BC%9F%E9%81%AD%E7%A0%8D%E9%A0%B8%E6%B0%A3%E7%B5%95.html,檢索於2015年10月10日。
    陳晶琦、陳大光(2009)。遼寧省某大學255名女生約會暴力問題調查。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3(9),665-669。
    陳靜玉(2014)。從校園實務工作談處理校園性平事件之困境與倫理議題。諮商與輔導,338,34-37。
    游美貴(2015)。家庭暴力防治-社工對被害人服務實務。臺北市:洪葉文化。
    游婷雅(譯)(2011)。發展心理學:以生物、心理與社會架構探討人類的發展(第四版)(原作者:Kail,R.V. & Cavanaugh,J.C.)。臺北市:洪葉文化。
    黃志傑(2010)。中等學校輔導工作現況初探與未來展望。諮商與輔導,294,2-7。
    黃芳銘、楊金寶(2004)。從被害者理論探討國中女生網路交友性侵害潛在危險之研究。師大學報,49(1),21-40。
    黃金麟(1999)。文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初版)(61-88頁)。臺北市:巨流。
    黃益宏(2010)。置之死地的愛情:為愛殺人者生命意義與愛情分手暴力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6),學校服務,取自https://esa.ntpc.edu.tw/jsp/schdata/schdata_p.jsp,檢索於2017年1月7日。
    新北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2016),各組工作,取自http://counseling.ntpc.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02C5BBBB-9EB2-4E7D-8364-58A29F85FA60},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新北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2016),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人員介紹,取自http://counseling.ntpc.edu.tw/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7B657090B2-BC0C-4E59-9B60-14933C5DADC4%7D ,檢索於2016年12月02日。
    楊淑智(譯)(2006)。少年安全策略-對暴力說NO!(原作者:Anita,R.)。臺北市:新視野(原著出版年:2001)。
    楊雅慧(2014)。約會強暴防治教育介入方案對於國中學生約會強暴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慧、黎進三(2014)。約會強暴防治教育介入方案對於國中學生約會強暴態度影響之實驗研究。性學研究,5(2),23-42。
    楊嘉玲、趙淑珠(2009)。遭受伴侶暴力之未婚女性其關係抉擇經驗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1(2),43-67。
    葉光輝(譯)(2011)。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二版)(原作者:Pervin, L. A. & Cervone, D.)。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10)。
    詹毓玫(2013)。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態度與約會暴力接受度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韶紅、張亞林、張勇、黃國平、柳娜、劉婷(2007)。兒童期虐待與親密伴侶暴關係。中國公共衛生,23(2),181-182。
    廖志峰(2012)。兩波成對資料之缺失資料處理方法對交叉延宕分析影響之研究-以「自我決定歷程與愛情依戀對約會暴力行為之影響」研究資料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
    廖茂村(2003)。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實施問題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28,108-124。
    熊瑞梅(1999)。團體與組織。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初版)(121-156頁)。臺北市:巨流。
    臺北市教育入口網(2016),機構學校查詢,取自https://www.tp.edu.tw/neighbor/sch_address2.jsp,檢索於2017年1月7日。
    臺北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2016),中心簡介,取自http://tscc.tp.edu.tw/content/%E9%A7%90%E9%BB%9E%E5%B0%88%E4%BB%BB%E4%BA%BA%E5%93%A1,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臺北市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2016),國中小輔導人員一覽表,取自http://tscc.tp.edu.tw/content/駐點學校,檢索於2016年12月02日。
    臺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2016),臺北市國中國小申請專任專業輔導人員服務流程圖,服務內容,取自http://tscc.tp.edu.tw/content/%E6%9C%8D%E5%8B%99%E6%B5%81%E7%A8%8B,檢索於2017年1月7日。
    趙文滔(2015)。中小學輔導教師跨系統合作之成功經驗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1-31。
    劉名誼(2013)。不能說的秘密?學校輔導工作的保密困境。諮商與輔導,331,24-27。
    劉焜輝(2000年12月),輔導活動,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523/?index=2,檢索於2016年12月8日。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7)。親密暴力:多重身分與權力流動。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楊榮宗、林津如(2012)。巢起巢落-女同志親密暴力、T婆角色扮演與求助行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7,45-102。
    蔣蕙如(2016)。關係一致性與同居經驗對親密關係暴力的影響:對偶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4年2月5日),如果天空不下雨,性侵害防罪防治,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_P.aspx?f_list_no=144&fod_list_no=1321&doc_no=43435,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4年3月3日),性侵害案件被害人年齡兩造關係,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_P.aspx?f_list_no=806&fod_list_no=4622&doc_no=43624,檢索於2016年3月7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4年5月9日),96年至105年成人家庭暴力事件通報兩造關係統計(按季別及區域分),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_P.aspx?f_list_no=806&fod_list_no=4620&doc_no=44891,檢索於2016年3月6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5年12月31日),103年度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資料調查,家庭暴力防治,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_P.aspx?f_list_no=143&fod_list_no=1422&doc_no=54320,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5年9月14日),113保護專線,家庭暴力防治,取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_P.aspx?f_list_no=143&fod_list_no=5610&doc_no=51601&rn=1879368073,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6),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aspx?f_list_no=806,檢索於2016年12月11日。
    鄭崇趁(1998年8月21日),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取自http://www.nknu.edu.tw/~edu/web/doc/Learning/learning%20thesis/learning%20thesis-1/item1-article2.htm,檢索於2016年11月22日。
    魯世博(2013)。男同志戀者親密關係暴力之初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賴協志(201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與轉銜機制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128-131。
    謝秀芳(2002)。質性研究。雲科大體育,5,45-53。
    謝政廷(2016)。暗夜裡哭泣的天使-從性平議題個案談學校輔導的系統合作。輔導季刊,52(3),11-17。
    謝振裕、蔡青芬(譯)(2008)。學校社會工作(初版)(原作者:Bye,L. & Alvarez, M.)。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年:2007)。
    鍾佩怡(1999)。羅曼史作為一種性別平權教學素材─從情慾劇碼中談不浪漫的強暴迷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37-43。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臺北市:巨流。
    闕漢中(譯)(1999)。兒童少年社會工作(原作者:Paula, A.M.)。臺北市:洪葉文化。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1991)。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西文文獻
    Ackard, D. M., Eisenberg, M. E., & Neumark-Sztainer, D. (2007). Long-term impact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on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ale and female youth.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51(5), 476-481.
    Banyard, V. L. (2008). Consequences of teen dating violence: understanding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 ecological context.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4(9), 998-1013.
    Barbara Jo Brothers (2001). The abuse of men: trauma begets trauma.
    Basile, K. C. & Smith, S. G. (2011). Sexual violence victimization of women: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ole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 5(5), 1-11.
    Black, B. M., Tolman, R. M. Callahan, M., Sauders, D. G., & Weisz, A. N. (2008). When will adolescents tell someone about dating violence victimization?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4(7), 741-758. doi: 10.1177/1077801208320248.
    Break the Cycle (2009). Building safe schools: a guide to addressing teen dating viol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eakthecycle.org/sites/default/files/pdf/Building-Safe-Schools-A-Resource-Guide-for-School-Employees.pdf.
    Center fo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Violence Preven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violenceprevention/intimatepartnerviolence/teen_dating_violence.htm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6). Understanding teen dating viol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dc.gov/violenceprevention/pdf/teen-dating-violence-factsheet-a.pdf.
    Cornelius, T. L., & Resseguie, N. (2007).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dating violenc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Behavior, 12, 364-375. doi:10.1016/j.avb.2006.09.006.
    Craigen, L. M., Sikes, A., Healey, A., & Hays, D.(2009). School counselors’ role in dating violence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School Counseling, 7(18), 1-30.
    Fernández-González, L., Calvete, E., & Orue, I. (2017).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stability and mutuality: a 4-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21. doi:10.1177/0886260517699953.
    Freeman, S. A., Rosenbluth, B., & Cotton, L. (2012). Teen dating abuse: recognition and interventions. NASN School Nurse, 28(2), 79-82.
    Hazelden Publishing(2016). Respect Works: A 4-Step Approach to Preventing Dating
    Hedge, J. M., Sianko, N., & McDonell, J. R. (2016). Professional help-seeking for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in the rural south: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innformal help-seeking.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20. doi: 10.1177/1077801216662342.
    Johnson, M. P.(1995).Patriarchalterrorism and common couple violence: two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 283-294.
    Kail, R. V. (2016). Children and Their Development (7th ed.).Harlow,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Kernsmith, P. D., &Tolman, R. M. (2011). Attitudinal correlates of girls’use of violence in teen dating relationships. Violence AgainstWomen, 17(4), 500-516. doi: 10.1177/1077801211404312.
    Kim-Godwin, Y. S., Clements, C., McCuiston, A. M. & Fox, J. A.(2009). Dating violenc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eastern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school nursing, 25(2), 141-151.
    Love is respect.org. (2016). Dating abuse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loveisrespect.org/pdf/Dating_Abuse_Statistics.pdf.
    Madkour, A. S., Swiatlo, A., Talan, A., Lesar, K., Brousaard, M., Kendall, C., & Seal, D. (2016). Sources of help for dating violence victims: a qualitative inquiry into the perceptions of African American teen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17. doi:10.1177/0886260516675467.
    Makepeace, J. M. (1981). Courtship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Family relations, 30(1), 97-102.
    Molidor, C., & Tolman, R. M. (1998). Gender and contextual factors in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Violence Against Women, 4(2), 180-194.
    Mueller, V., Jouriles, E. N., McDonald, R., & Rosenfield, D. (2013). Adolescent beliefs about the acceptability of dating violence: does violence behavior change them?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8(2), 436-450. doi:10.1177/0886260512454716.
    Murray, C. E., King, K., & Crowe, A. (2016).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teen dating violence: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counselors. The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 Couples and Families, 24(1), 52-59. doi:10.1177/1066480715615668.
    Office on Women’s Health (2015). Violence against wome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omenshealth.gov/violence-against-women/types-of-violence/dating-violence.html.
    Próspero, M. (2006). The role of perceptions in dating violence among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 21(4), 470-484. doi: 10.1177/0886260505285725.
    Próspero, M. (2007). Young adolescent boys and dating violence: the beginning of patriarchal terrorism? Journal of Women and Social Work, 22(3), 271-280. doi: 10.1177/0886109907302259.
    Simon, T. R., Miller, S., Gorman-Smith, D., Orpinas, P. & Sullivan, T. (2010). Physical dating violence norms and behavior among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four U.S. site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30(3), 395-409. doi:10.1177/027243160933331.
    Stonard, K. E., Bowen, E., Walker, K., & Price, S. A. (2015). ” They’ll always find a way to get to you ”: technology use i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its role in dating violence and abus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35. doi: 10.1177/0886260515590787.
    Taylor, B. G. & Mumford, E. A. (2016). A national descriptive portrait of adolescent relationship abus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Survey on Teen Relationships and Intimate Violence.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1, 963-988. doi:10.1177/0886260514564070.
    Theriot, M.T. (2008).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for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and stalking at school. Children & Schools, 30(4), 223-233.
    Zimmer, S. (2015). Dating violence and victim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eds.b.ebscohost.com/eds/detail/detail?sid=714a37f5-e356-42d8-b139-3d408d3dc16e%40sessionmgr102&vid=5&hid=103&bdata=Jmxhbmc9emgtdHcmc2l0ZT1lZHMtbGl2ZQ%3d%3d#AN=108690552&db=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