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軒豪 Liu, Hsuan-Hao |
---|---|
論文名稱: |
高一學生以圖形表徵或定義表徵學習對數概念之學習情形異同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r definition to characterize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learning logarithm |
指導教授: |
謝豐瑞
Hsieh, Feng-J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對數概念 、學習遷移 、實驗研究 、準實驗設計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M.019.2018.B0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6 下載:7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以不同的方式引出對數概念,高一學生的學習情形比較。並藉由學習情形的分析,提供教師在教授對數概念時方式選用的依據。
研究者分別對兩個班級設計以圖形表徵及定義表徵為主軸的教學實驗,實驗採用準實驗設計中的平衡對抗的設計(Fraenkel, wallen, & Hyun),實驗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新北市某公立高中80名高一學生。
實驗均在各班當天連續兩節課內完成,教學分成「單一表徵引入階段」、「第二表徵加入階段」及「熟練性質階段」三個階段,施測題目共計23題。
單一表徵引入階段「以不同的表徵引出對數概念」為主軸,探究學生以圖形表徵與定義表徵兩種不同方式引出對數概念下的學習情形;第二表徵加入階段「以不同順序介紹兩種不同表徵」為主軸,探究以不同順序介紹圖形表徵與定義表徵下學生的學習情形。熟練性質階段則配合單元教學目標,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完整,能夠在學習對數概念之後進一步學習其他對數的性質。
本研究結果如下:
1.兩班學生在總題數23題當中共有17題的答對人數差距在10%以下,並且答對比例均在60%以上;顯示整體學習情形大致相近。
2.學生的答題情形與引出對數概念的「表徵」、學習對數概念的「強度」、過去所學的「舊經驗」及「情意面」相關。
3.不同表徵物化「log_ab」的過程不同,對於「運用對應關係」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4.以圖形表徵引出對數概念的班級,在答題方式的選用上較多元;以定義表徵引出對數概念的班級則較集中。
5.無論引出的方式為何,學生均傾向運用對數定義答題;但兩相比較下,以圖形表徵或定義表徵引出對數概念的班級仍有其特徵。
6.學生對於對數定義範圍的限制,答對比例較低,莫認為學生已學過不等式輕率帶過,建議教師可以在教學安排上加強。
7.不同的表徵具有各自的特徵、優點,多方擷取才能盡善盡美。
一、中文文獻
王幸鵑(2013)。高一學生的對數概念發展層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田万海(民81)。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
吳汀菱(2007)。先教廣義再教銳角三角函數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余民寧(2015)。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第三版)。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邱皓政(201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第五版)。台北市,五南圖書。
周淑梅(2002)。高二學生對數概念之保留與解題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南一出版社(民101):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二冊。台南市,南一書局。
郭生玉(2010)。教育測驗與評量(第三版)。台北市,精華書局。
張文哲(2006)。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台灣培生。
楊宜蓁(2009)。高中生重複組合學習歷程中之數學思維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孟麗、謝永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 Helen H. Hyun)。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廖純如(2012)。高中生在對數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仲彬(2001)。國中生無理數之概念感及情意現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龍騰出版社(民101):普通高級中學數學教師用書第二冊。新北市,龍騰文化。
二、英文文獻
Arnon, I., Cottrill, J., Dubinsky, E., Oktac, A., Fuentes, S., Trigueros, M., & Weller, K.(2014a). Genetic Decomposition APOS Theory (p. 27-55): Springer New York.
Arnon, I., Cottrill, J., Dubinsky, E., Oktac, A., Fuentes, S., Trigueros, M., & Weller, K.(2014b). Mental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APOS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POS Theory (pp. 17-26): Springer New York.
Duval, R.(2006). A cognitive analysis of problems of comprehension in a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1(1-2), 103-131. doi: 10.1007/s10649-006-0400-z
Janvier, C.(1987). Translation processe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C. Janvier(ED.), Problem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 27-3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oreno-Armella, L., Hegedus, S., & Kaput, J.(2008). From static to dynamic mathematics:historical and representational perspective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68(2), 99-111. doi: 10.1007/s10649-008-9116-6
Royer, J. M.(1979). Theories of Learning Transfe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4, 53-69.
Robert E. Haskell(2000). Transfer of Learning: Cognition, Instruction, and Reasoning, A Volume in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eries,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Skemp, R.(1976).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77, 20-26.
Sfard, A.(1991). On the dual natur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ions:Reflections on processes and objects as different sides of the same coi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2(1), 1-36. doi: 10.1007/BF00302715
Tall, D., &Vinner, S.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12(2), 151-169.doi:10.1007/BF00305619
Tall, D.(2008). The transition to formal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20(2), 5-24. doi: 10.1007/BF03217474
Viviene E. Cree & Cathlin Macaulay(2000).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