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德馨 Tsai, Te-Hsin |
---|---|
論文名稱: |
國中生輔導活動課程經驗之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Curricular Experiences of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湯仁燕
Tang, Ren-Y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生 、輔導活動 、課程經驗 |
英文關鍵詞: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Curricular Experienc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89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學生的輔導活動課程經驗與詮釋觀點,是以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選用、課程評量方法與教室情境安排等面向的經驗與想法為研究重點,進而分析學生如何在輔導活動學習歷程中的互動、行為之下形成獨特的課程經驗。
本研究採取質性取徑,透過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研究資料,選定臺北市一所私立中學(化名為山林中學)作為研究場域,研究參與對象為八年級學生,共38位。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輔導活動課程與想像不同,能在放鬆的氛圍中學習豐富多元的內容。
二、輔導活動課程跳脫學科框架,連結生活培養實踐能力,成為學科壓力下的喘息空間。
三、教師教學態度及交互運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對於課程參與及學習意願產生影響。
四、輔導活動課程評量方式具有個人發揮與團體討論空間,然評分意義與標準公平性易產生爭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本研究也從二個面向提出研究建議:
首先,在教師教學方面,課程主題應與活動進行連結,運用增加學生互動體驗的教學方式,同時建立良好師生互動關係並聆聽學生聲音,以做為調整課程教學之參考。
其次,在評量方式方面,教師應將評量視為診斷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藉由評量引導學生學習,透過多元的評量方式引導學生學習並掌握評量原則,使學生對於教師的回饋具備正確的理解與認知。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It is based on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and ideas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selec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and classroom situation arrangement, and then analyze how students form a unique curriculum experience under the interaction and behavior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Guidance Activities.
The study applied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collected research data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is study involved 38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a private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s different from imagining and the students can learn diverse contents in a relaxed atmosphere.
2.Guidance activity curriculum is beyond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and it can link life development practice skills, and become a breathing space for subject pressure.
3.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learn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Teacher's teaching attitude and interac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odes.
4.Students have personal play and group discussion space of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guidance activity, but the score meaning and standard fairness are easy to be disputed.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suggestions from two aspects:
1.Teachers should apply the theme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linked with the activities, us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and establish a good interaction and listen to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s as a reference for adjusting the curriculum.
2.In terms of assessment methods, teachers should regard assessment as an auxiliary tool for diagnosing students'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 assessment, and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assessment through multiple methods, and make students' have the right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feedback.
一、中文文獻
方德隆、丘愛鈴、蔡居澤、周麗端、李駱遜、劉欣宜(2013)。十二年國
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綱要內容之前導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整合
型研究成果報告(NAER-102-06-A-1-02-08-1-17)。臺北市:國
家教育研究院。
丘愛鈴、方德隆(2006)。國中二、三年級綜合活動教科書之評鑑。國立
編譯館館刊,34(4),3-14。
丘愛鈴(2009a)。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創意課程與教學設計之分析─
以全國創意教學獎優等方案為例。課程與教學,12(4),191-
221。
丘愛鈴(2009b)。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實
施現況相關研究之後設分析研究報告。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
處,未出版。
丘愛鈴(2015)。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迷思概念之解構與重構:課程社會學
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20-126。
白瑩潔(2008)。學生的課程詮釋─以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昆翰(2002)。教師之學生分類架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臺北市:心理。
李義男(2006)。經驗延續與人格發展之活動進程解說。中等教育,
57,4-21。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ㄧ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班,臺北
市。
何英奇(2001)。行思知交融的經驗學習模式在綜合活動課程上之應用。
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舉辦之「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
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林佩璇(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
課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
北市。
林思道(2003)。國民中學教師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接受度及執行時
的困難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
展與家庭研究所,臺北市。
林清文(2007)。學校輔導。臺北市:雙葉。
林純真(2007)。英語學習影響因素對國中學生英語成就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林美慧(2010)。國小藝術教育美感經驗統整課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林慧芊(2011)。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學生經驗課程影響之研究─以
國語文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
能開發學系,花蓮縣。
尚榮安(譯)(2001)。R. K. Yin著。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臺北市:弘智文化。
郭至和(2002)。誰抓得住我─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和定位。花蓮師院
學報,14,1-24。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
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133-151。
范信賢、李駱遜(2012)。中小學綜合類課程內涵與取向的研析。載於洪
若烈(主編),國民中小學各類課程取向與內涵(頁259-293),臺
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美如(2005)。從文本的概念看課程。教育研究月刊,135,127-
133。
陳美如(2006)。教師課程理解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
19(2),55-82。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研究之取向。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高敬文(1987)。發現學習課程的基本理念。載於信誼基金會(主編),
從發現學習邁向統合教學:教師手冊(頁10-15)。臺北市:信誼。
高新建(2001)。基本能力的課程與教學轉化。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2,37-254。
徐綺穗(2000)。談學生的課程經驗。國教之友,52(2),65-71。
徐本亭(2011)。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許智英(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
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市。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3)。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
究─方法與實例(頁1-46)。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市:冠學文
化。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
51(2),99-131。
黃御嵐(201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市。
湯志民(1992)。教室情境對學生行為的影響。學者授權,23,44-53。
湯仁燕(2015)。邁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轉化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5),142-144。
曾明惠(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歷程分析之行動研
究─以臺北市兩所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8)促進學習的課堂評量─概念分析與實施策略。中等教育,
59(1),92-109。
楊鈴羢(2004)。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課程與教學。教師之
友,45(3),21-28。
趙萌萌(2010)。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涵、意義的再認識。現代教育科
學,5,70-71。
鄭又嘉(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廖鳳瑞、李昭瑩(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
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49(2),89-112。
潘慧玲(主編)(2004)。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臺北市:心
理。
蔡清田、鄭又嘉(2007)。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
研究。載於蔡清田(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新猷與教務課程領
導(頁23-61)。臺北市:五南。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苑瑜(2011)。高中性別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之性別差異分析(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覺筱瑩(201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評量設計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
系,臺北市。
二、英文文獻
Brophy,J.E.(1982). How teachers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s.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1), 1-13.
Dewey,J.J.(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York,
NY: Simon & Schuster.
Erikson,F.& Shultz,J.(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465-485). New
York, NY: Macmillan.
Glatthorn, A.A.& Jailall,J.M.(2009). The principle as
curriculum leader: Shaping what is taught and tested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Goodlad,J.I.(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Klein, M.F.(1991).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pp. 24-41). New York, NY: Sunny
Press.
Lincoln,Y.S.& Guba,E.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tton,M.(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dgett,D.K.(200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Los Angeles, CA:Sage.
Pinar,W.F.(2004).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Mahwah, N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ogers,V.(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717.
Reid,W.A.(2006). The pursuit of curriculum: School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2nd ed.).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Schwab,J.J.(1983). 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Curriculum Inquiry 13(3),
239-265.
Waller,W.(1932).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NY:
John Wiley.
Yin,R.K.(201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5th ed.). Thousand Oaks, CA: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