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惠馨 Lo, Hui-Hsin |
---|---|
論文名稱: |
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分享與實踐 |
指導教授: |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0 |
中文關鍵詞: | 災難新聞攝影 、社群媒體 、觀看 、分享文化 、實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1.2018.F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7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透過攝影,將他人災難苦痛影像上傳於社群媒體,經由其連結、即時互動之特性,影像的分享與傳散,愈加快速且氾濫。然而,當人人皆可藉由社群媒體,大量「觀看」、「按讚」、甚至「分享」災難新聞影像時,是能使人們更加完善理解世界、建立更豐富的關係,抑或僅是深陷於一個更為龐大,卻也更加無力、毫無作為的「影像的媒介景觀」之中?
據此,本研究目的為探究「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分享文化為何?」將問題聚焦於「所形塑的觀看文化」、「分享的媒介景觀」與「社會實踐與社會樣貌」等三大面向;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依據「社群媒體」、「受訪者性質」與「具代表性之災難新聞攝影」等面向作為篩選,共計訪談13位「災難新聞攝影分享者」,藉以更進一步具體地詮釋、理解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會中,所扮演的意義、角色,以及其所呈現的媒介文化。
研究結果發現: (一)於社群媒體上的集體觀看文化,是一種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面對他人災難苦痛,觀看者的經驗既真實、放大且感同身受,然而經挑選後的「優越感」與「區別感」,也易使得情感快速抽離。 (二)兼具「個體性選擇」與「集體性規範」分享的媒介景觀,分享者對於影像的共鳴與理解、覺察社群媒體上的意見氣候,以及隱性卻帶有自我檢視與評判的集體規範,都是影響是否分享的原因。 (三)線上媒介景觀與線下社會樣貌的相互交錯,個人於線上的任何行動,不僅代表個人消費行為,也影響整體社群網絡的資訊消費圖像,進而形塑整體媒介景觀;且唯有透過主體的實踐與推進,藉由網絡串連真實人際關係,方能引起更為積極的行動。
毛榮富(2017)。〈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資訊社會研究》,32:51-82。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訓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昭風譯(2006)。《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原書Guy Debord [1992]. La societe du spectacle:French,Gallimard )
王泰俐(2006)。〈書評:媒體景觀與民主危機:恐怖主義、美伊戰事與總統選戰〉,《台灣民主季刊》。3(4):197-204。
王萌(2015.05.06)。〈淺議災難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人民網》。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506/c395947-26958466.html
古必鵬(2009)。《網路社群資訊分享行為之探討:以GOGOBOX網路社群平台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甘錫安譯(2013)。《改變攝影的100個觀念》。台北:臉譜。(原書Mary Warner ,Marien[2012].101 Ideas that Changed Photography:Laurence,King Pub)
任悅(2016.02.19)。〈為什麼要停留?關於新聞攝影的一些閒言碎語〉,《1416教室》。取自http://1416.me/18454.html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原 書W.Lawrence Neuman[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Simon & Schuster ,Inc.)。
自由時報(2015.09.05)。〈「表達他沉默的悲鳴」她拍下溺斃難民童的照片〉,《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435275
自由時報(2015.11.15)。〈巴黎恐攻案 這張和平圖案獲上萬網友瘋傳〉,《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508975
何佳璇(2014.11.16)。〈「臉書改變世界」網路促成阿拉伯之春〉,《TVBS新聞》。取自http://news.tvbs.com.tw/old-news.html?nid=32076
吳妍儀譯(2015)。《雲端大腦時代:無限人群,無限腦容量,無限影響力》。台北:野人。(原書Clive Thompson[2014]. Smarter than you think: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our mind for better : USA,Brilliance Audio)
吳明益(2015.09.07)。〈傷心就是一種凝視〉,《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07-culture-feature-aylan-wumingyi/
吳芝儀、李鳳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及(下)》。臺北:濤石。(原書Michanel Quinn Pattion[2002].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Saint Paul,Sage.)
吳姮憓、羅偉峰(2014)。〈「按讚、留言或分享」-探究影響臉書訊息反應行為意圖之前置因素〉,《行銷評論》,11:107-132。
吳莉君(2010)。《觀看的視界》。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1974]. The Sense of Sight: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吳莉君、張世倫、劉惠媛譯(2015)。《攝影的異義》。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2013].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Aperture Foundation)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1972].Ways of Seein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呂琦瑋(2013)。《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原書Vilem Flusser[1984].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German, Gottingen: European Photography)
李佳恒(2016.03.24)。〈「老天!她還活著!」比利時恐攻最具代表性照片 意外替影中人報平安〉,《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92932
李嘉言(2008)。電視特備新聞節目《預算案聽你講》:媒體景觀、「公共性」。
沈柏逸(2015.12.20)。〈紀實攝影紀實了什麼?〉,《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documentary-photo-confine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心理。(原書Keith F.Punch [1998].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London,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118:55-85。
林芝禾(2009)。〈消費社會的奇觀顯影-Andreas Gursky攝影作品初探〉,《議藝份子》,13: 209-226。
林亭儀(2011.05.09)。〈上網看新聞,臉書成重要推手〉,《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105090057-1.aspx
林淑芳(2017)。〈社交媒體研究—回顧與展望〉,《資訊社會研究》,32:1-8。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薇(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台北:行人。(原書Nicholas Mirzoeff [2015]. 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London:Penguin Books Ltd.)
林蘋、陳素媛、蘇東福(2005)。〈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影響因素之探討〉,《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73-84。
邱德亮、黃建宏譯(2003)。《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台北:麥田。(原書Baudrillard [1991].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Paris,Galilee Edition.)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341-364。
科技新報(2015.09.28)。〈當社群媒體已改變你我生活模式,下一步它會如何發展〉,《科技新報》。取自http://technews.tw/2015/09/29/social-media-expand/
海傑(2015.09.07)。〈敘利亞男孩的二次死亡〉,《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07-culture-midnight-haijie/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6.08.19)。〈絕望的象徵:忘了哭泣的敘利亞受傷男孩〉,《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0819/omran-daqneesh-syria-aleppo/zh-hant/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6.12.16)。〈為什麼世界對敘利亞的悲劇是而不見?〉,《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1216/how-the-world-closed-its-eyes-to-syrias-horror/zh-hant/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馬岳琳、謝明玲(2011)。〈FB狂潮改變了什麼?〉,《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474
張世倫譯(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三言社。(原書John Berger & Jean Mohr [1982]. Another Way of Tellin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張詠晴(2015.09.04)。〈17幅漫畫 遙祭敘利亞伏屍男童〉,《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603
戚宇賢(2015)。《你刪除了多少好友?探討太陽花學運期間的臉書使用行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章光和(2004)。《住在巴特、宋妲、班雅明的照片裡》。台北:田園城市。
章光和(2004)。《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之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
許毓仁(2015.08.23)。〈社群媒體讓每個人都可以是行動者〉,《TEDxTaipei》。取自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amanda-palmer-the-art-of-asking/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原書Roland Barthes [1980]. La Chambre Claire:Note Sur La Photographie:French,Gallimard)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原書Benjamin Walter [1970]. Walter Benjamin Essais:French,Honore Champion)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台北:田園城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原書Susan Sontag [2003].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USA,Picador)
傅莞淇(2016.03.25)。〈歐美國家遭受恐怖攻擊 是否獲得媒體與網友較高關注?〉,《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93862
創市際(2016.08.12)。〈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 MMX™數據公佈201606月台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news/comscore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
馮建三(2015)。《誤解網際網路》。高雄市:巨流。(原書James Curran, Natalie Fenton, Des Freedman [2012].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London, Routledge)
黃冠華(2013)。〈幻想與旁觀他人之痛苦:媒體感官消費的精神分析考察〉,《新聞學研究》,116:91-126。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建宏譯(2011)。《影像的宿命》。台北:典藏。(原書Jacques Ranciere [2003]. Le Destin Des Images:Malaysia,Labuan.)
黃建亮、鍾易庭(2016.02.04)。〈偉大新聞照片後面都有偉大新聞事件〉,《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graphy-conversation-open-1
黃惠雯等譯(2007)。《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原書Benjamin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London, Sage.)
黃燦然、陳軍、陳耀成、楊小濱等譯(2011)。〈戰爭與攝影〉,《蘇珊‧桑塔格文選》。台北:麥田。(原書 Susan Sontag[2002].Selected Writings by Susan Sonta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台北:麥田。(原書 Susan Sontag[1977].On photography: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新媒體.news(2015.07.01)。〈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和用戶的12個線上問與答:聊未來想像、Internet.org、即時文章和人生哲學〉,《新媒體.news》。取自http://whatsnextfornewmedia.com/2015/07/01/facebook-mark-zuckerberg-qa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 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葉至誠、葉立誠譯(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熊培伶(2009)。〈災難奇觀:九二一與五一二地震報導影像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1-23。
端傳媒(2017.02.15)。〈世界新聞攝影大獎2017精選圖片〉,《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215-photo-worldpress2017/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報導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闡述〉,《新聞學研究》,62:143-151。
蒯光武、羅琦文(2013)。〈難以言喻的工作寫照: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索報社攝影記者的心理範式與價值共識〉,《新聞學研究》,115:187-236。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原書Ranjit Kumar [2005].Research methodology :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2nd ed:California, Sage.)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倫理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依桃(2016)。《人/物共構之社群媒體人際監控與抵抗---以Facebook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研究論文。
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iz Wells [2004].Phot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 ; New York,Rout ledge)
鄭維城(2011)。《高意願知識分享者在網路社群上知識分享行為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嵐藍(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三民。
謝宗諭(2005)。《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研究:期待與價值扮演的角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元(2016.07.19)。〈臉書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16.5億,台灣1800萬〉,《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6/7/19/n8115301.htm
簡嘉宏 (2015.11.17)。〈當全球為巴黎恐攻罹難者默哀 臉書大頭貼換上紅白藍時 誰在乎黎巴嫩與伊拉克?〉,《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74061
蘇奕菲(2015.11.24)。〈Facebook 首任總裁: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看臉書如何讓現代人太自戀〉,《科技報橘》。取自http://techorange/2015/11/24/social-media-feeds-our-narcissism/
龔萬庭(2012)。《當我們同在Facebook─期望與價值對社群網路中分享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rea, F.,& Frey, J. H.(1994). Interviewing:The Art of Science, in Denzin, N.K., & Lincoln, Y.S.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ausend Oaks, London, New Dheli: Sage
Berger, J.,& Milkman, K. L.(2012). 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9(3), 192-205.
Boyd, d.(2011).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networked publics::Affordances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Routledge.
Douglas, K.(2003.11). Media Culture and the Triumph of the Spectacle, from
https://pages.gseis.ucla.edu/faculty/kellner/essays/mediaculturetriumphspectacle.pdf.
Douglas ,K.(2005). Media Spectacle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 Terrorism,
War, and Election Battles. New York:Paradigm.
Fraser, N.(1990).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Cambridge: MIT Press.
Koh, J. , & Kim, Y. G.(2004).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e-business perspectiv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6(2), 155-166.
Kramer, A. D., & Guillory, J. E., & Hancock, J. T. (2014).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 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PNAS,
111(24),8788-8790.
Kvale, S.(2007). Doing interviews. London,UK:Sage
Ong, J. C.(2014.03). Witnessing or Mediating Distant Suffering?Ethical
Questions across Moments of Text,15(3),179-196.
Politi, D.(2016.08). Brother of Boy Who Became Face of Syria’s Humanitarian Crisis Dies. The Slatest, from
http://www.slate.com/blogs/the_slatest/2016/08/20/brother_of_syrian_boy_omran_daqneesh_dies.html
Pulitzer Prizes(2017.04). The 2017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daniel-berehulak-freelance-photographer
Pulitzer Prizes(2016.04). The 2016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mauricio-lima-sergey-ponomarev-tyler-hicks-a nd-daniel-etter
Pulitzer Prizes(2015.04). The 2015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Feature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daniel-berehulak-freelance-photographer-0
Romm C., & Pliskin N., & Clarke R.(1997).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ety:Toward
and Integrative three phas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61-270.
Schaaf, A.(2014.09). Breaking Outside of Your Friends List. TEDxWellington, from http://tedxtalks.ted.com/video/Breaking-Outside-of-Your-Friend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 .Chicago: Nelson-Hall.
Van Dijck, J.(2013). In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