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惠馨
Lo, Hui-Hsin
論文名稱: 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分享與實踐
指導教授: 王維菁
Wang, Wei-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災難新聞攝影社群媒體觀看分享文化實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01.2018.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透過攝影,將他人災難苦痛影像上傳於社群媒體,經由其連結、即時互動之特性,影像的分享與傳散,愈加快速且氾濫。然而,當人人皆可藉由社群媒體,大量「觀看」、「按讚」、甚至「分享」災難新聞影像時,是能使人們更加完善理解世界、建立更豐富的關係,抑或僅是深陷於一個更為龐大,卻也更加無力、毫無作為的「影像的媒介景觀」之中?

    據此,本研究目的為探究「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分享文化為何?」將問題聚焦於「所形塑的觀看文化」、「分享的媒介景觀」與「社會實踐與社會樣貌」等三大面向;並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依據「社群媒體」、「受訪者性質」與「具代表性之災難新聞攝影」等面向作為篩選,共計訪談13位「災難新聞攝影分享者」,藉以更進一步具體地詮釋、理解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會中,所扮演的意義、角色,以及其所呈現的媒介文化。

    研究結果發現: (一)於社群媒體上的集體觀看文化,是一種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面對他人災難苦痛,觀看者的經驗既真實、放大且感同身受,然而經挑選後的「優越感」與「區別感」,也易使得情感快速抽離。 (二)兼具「個體性選擇」與「集體性規範」分享的媒介景觀,分享者對於影像的共鳴與理解、覺察社群媒體上的意見氣候,以及隱性卻帶有自我檢視與評判的集體規範,都是影響是否分享的原因。 (三)線上媒介景觀與線下社會樣貌的相互交錯,個人於線上的任何行動,不僅代表個人消費行為,也影響整體社群網絡的資訊消費圖像,進而形塑整體媒介景觀;且唯有透過主體的實踐與推進,藉由網絡串連真實人際關係,方能引起更為積極的行動。

    壹、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4 貳、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災難新聞攝影的觀看 8 一、 真實與意義的解讀 8 二、 觀看的方式與回應 10 第二節、災難新聞攝影與媒介文化 15 一、 災難新聞攝影的分享 15 二、 災難新聞攝影的「泛濫成災」與消費展演 21 第三節、災難新聞攝影與集體社會關係 26 一、 時聚時散的集體共在 26 二、 集體行動的實質意涵 28 參、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研究流程與架構 31 第二節、研究方法 32 第三節、研究對象選取與執行方法 35 第四節、訪談對象名單概述 41 一、 訪談對象名單 41 二、 訪談對象概述 42 肆、 研究分析 45 第一節、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 46 一、 觀看的位置與情緒的放大 47 二、 社群媒體的強化與抽離 50 第二節、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呈現的媒介景觀 57 一、 個體性的選擇與理解 58 二、 集體性的規則與評判 63 第三節、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建構的社會實踐與樣貌 68 一、 分享的積極與行動的消極 69 伍、 研究結論 73 第一節、研究發現 73 一、 集體觀看文化: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 73 二、 兼具「個體性」與「集體性」分享的媒介景觀 75 三、 線上媒介景觀與線下社會樣貌的交錯 76 第二節、研究貢獻與討論 78 參考文獻 85 附件一 深度訪談大綱 97

    毛榮富(2017)。〈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Sherry Turkle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資訊社會研究》,32:51-82。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訓練〉。《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昭風譯(2006)。《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原書Guy Debord [1992]. La societe du spectacle:French,Gallimard )
    王泰俐(2006)。〈書評:媒體景觀與民主危機:恐怖主義、美伊戰事與總統選戰〉,《台灣民主季刊》。3(4):197-204。
    王萌(2015.05.06)。〈淺議災難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人民網》。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5/0506/c395947-26958466.html
    古必鵬(2009)。《網路社群資訊分享行為之探討:以GOGOBOX網路社群平台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甘錫安譯(2013)。《改變攝影的100個觀念》。台北:臉譜。(原書Mary Warner ,Marien[2012].101 Ideas that Changed Photography:Laurence,King Pub)
    任悅(2016.02.19)。〈為什麼要停留?關於新聞攝影的一些閒言碎語〉,《1416教室》。取自http://1416.me/18454.html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原 書W.Lawrence Neuman[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Simon & Schuster ,Inc.)。
    自由時報(2015.09.05)。〈「表達他沉默的悲鳴」她拍下溺斃難民童的照片〉,《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435275
    自由時報(2015.11.15)。〈巴黎恐攻案 這張和平圖案獲上萬網友瘋傳〉,《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508975
    何佳璇(2014.11.16)。〈「臉書改變世界」網路促成阿拉伯之春〉,《TVBS新聞》。取自http://news.tvbs.com.tw/old-news.html?nid=32076
    吳妍儀譯(2015)。《雲端大腦時代:無限人群,無限腦容量,無限影響力》。台北:野人。(原書Clive Thompson[2014]. Smarter than you think: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our mind for better : USA,Brilliance Audio)
    吳明益(2015.09.07)。〈傷心就是一種凝視〉,《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07-culture-feature-aylan-wumingyi/
    吳芝儀、李鳳儒譯(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及(下)》。臺北:濤石。(原書Michanel Quinn Pattion[2002].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Saint Paul,Sage.)
    吳姮憓、羅偉峰(2014)。〈「按讚、留言或分享」-探究影響臉書訊息反應行為意圖之前置因素〉,《行銷評論》,11:107-132。

    吳莉君(2010)。《觀看的視界》。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1974]. The Sense of Sight: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吳莉君、張世倫、劉惠媛譯(2015)。《攝影的異義》。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2013].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Aperture Foundation)
    吳莉君譯(2010)。《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原書John Berger [1972].Ways of Seein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呂琦瑋(2013)。《從使用者觀點探究社群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消費意涵:以Facebook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原書Vilem Flusser[1984].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German, Gottingen: European Photography)
    李佳恒(2016.03.24)。〈「老天!她還活著!」比利時恐攻最具代表性照片 意外替影中人報平安〉,《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92932
    李嘉言(2008)。電視特備新聞節目《預算案聽你講》:媒體景觀、「公共性」。
    沈柏逸(2015.12.20)。〈紀實攝影紀實了什麼?〉,《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documentary-photo-confine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等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心理。(原書Keith F.Punch [1998].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London,Thousand Oaks and New Delhi.)。
    林宇玲(2014)。〈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新聞學研究》,118:55-85。
    林芝禾(2009)。〈消費社會的奇觀顯影-Andreas Gursky攝影作品初探〉,《議藝份子》,13: 209-226。
    林亭儀(2011.05.09)。〈上網看新聞,臉書成重要推手〉,《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105090057-1.aspx
    林淑芳(2017)。〈社交媒體研究—回顧與展望〉,《資訊社會研究》,32:1-8。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薇(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台北:行人。(原書Nicholas Mirzoeff [2015]. 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from Self-Portraits to Selfies, Maps to Movies, and More:London:Penguin Books Ltd.)
    林蘋、陳素媛、蘇東福(2005)。〈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影響因素之探討〉,《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73-84。
    邱德亮、黃建宏譯(2003)。《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台北:麥田。(原書Baudrillard [1991]. La Guerre Du Golfe N’A Pas Eu Lieu:Paris,Galilee Edition.)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341-364。
    科技新報(2015.09.28)。〈當社群媒體已改變你我生活模式,下一步它會如何發展〉,《科技新報》。取自http://technews.tw/2015/09/29/social-media-expand/
    海傑(2015.09.07)。〈敘利亞男孩的二次死亡〉,《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907-culture-midnight-haijie/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6.08.19)。〈絕望的象徵:忘了哭泣的敘利亞受傷男孩〉,《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0819/omran-daqneesh-syria-aleppo/zh-hant/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6.12.16)。〈為什麼世界對敘利亞的悲劇是而不見?〉,《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1216/how-the-world-closed-its-eyes-to-syrias-horror/zh-hant/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馬岳琳、謝明玲(2011)。〈FB狂潮改變了什麼?〉,《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474
    張世倫譯(2007)。《另一種影像敘事》。台北:三言社。(原書John Berger & Jean Mohr [1982]. Another Way of Tellin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張詠晴(2015.09.04)。〈17幅漫畫 遙祭敘利亞伏屍男童〉,《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603
    戚宇賢(2015)。《你刪除了多少好友?探討太陽花學運期間的臉書使用行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章光和(2004)。《住在巴特、宋妲、班雅明的照片裡》。台北:田園城市。
    章光和(2004)。《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之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
    許毓仁(2015.08.23)。〈社群媒體讓每個人都可以是行動者〉,《TEDxTaipei》。取自http://tedxtaipei.com/articles/amanda-palmer-the-art-of-asking/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原書Roland Barthes [1980]. La Chambre Claire:Note Sur La Photographie:French,Gallimard)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原書Benjamin Walter [1970]. Walter Benjamin Essais:French,Honore Champion)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郭力昕(2013)。《再寫攝影》。台北:田園城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原書Susan Sontag [2003].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USA,Picador)
    傅莞淇(2016.03.25)。〈歐美國家遭受恐怖攻擊 是否獲得媒體與網友較高關注?〉,《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93862
    創市際(2016.08.12)。〈comScore與創市際依據comScore MMX™數據公佈201606月台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news/comscore
    游本寬(1995)。《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
    馮建三(2015)。《誤解網際網路》。高雄市:巨流。(原書James Curran, Natalie Fenton, Des Freedman [2012]. 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London, Routledge)
    黃冠華(2013)。〈幻想與旁觀他人之痛苦:媒體感官消費的精神分析考察〉,《新聞學研究》,116:91-126。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
    黃建宏譯(2011)。《影像的宿命》。台北:典藏。(原書Jacques Ranciere [2003]. Le Destin Des Images:Malaysia,Labuan.)
    黃建亮、鍾易庭(2016.02.04)。〈偉大新聞照片後面都有偉大新聞事件〉,《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graphy-conversation-open-1
    黃惠雯等譯(2007)。《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原書Benjamin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London, Sage.)
    黃燦然、陳軍、陳耀成、楊小濱等譯(2011)。〈戰爭與攝影〉,《蘇珊‧桑塔格文選》。台北:麥田。(原書 Susan Sontag[2002].Selected Writings by Susan Sontag: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黃燦然譯(2010)。《論攝影》。台北:麥田。(原書 Susan Sontag[1977].On photography: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新媒體.news(2015.07.01)。〈Facebook執行長Mark Zuckerberg和用戶的12個線上問與答:聊未來想像、Internet.org、即時文章和人生哲學〉,《新媒體.news》。取自http://whatsnextfornewmedia.com/2015/07/01/facebook-mark-zuckerberg-qa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 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葉至誠、葉立誠譯(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熊培伶(2009)。〈災難奇觀:九二一與五一二地震報導影像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1-23。
    端傳媒(2017.02.15)。〈世界新聞攝影大獎2017精選圖片〉,《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215-photo-worldpress2017/
    臧國仁、鍾蔚文(2000)。〈災難事件報導與媒體報導:相關研究闡述〉,《新聞學研究》,62:143-151。
    蒯光武、羅琦文(2013)。〈難以言喻的工作寫照: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索報社攝影記者的心理範式與價值共識〉,《新聞學研究》,115:187-236。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原書Ranjit Kumar [2005].Research methodology :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2nd ed:California, Sage.)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倫理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依桃(2016)。《人/物共構之社群媒體人際監控與抵抗---以Facebook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研究論文。
    鄭玉菁譯(2005)。《攝影學批判導讀》。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iz Wells [2004].Phot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 ; New York,Rout ledge)
    鄭維城(2011)。《高意願知識分享者在網路社群上知識分享行為之探討》。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嵐藍(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三民。
    謝宗諭(2005)。《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研究:期待與價值扮演的角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元(2016.07.19)。〈臉書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16.5億,台灣1800萬〉,《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6/7/19/n8115301.htm
    簡嘉宏 (2015.11.17)。〈當全球為巴黎恐攻罹難者默哀 臉書大頭貼換上紅白藍時 誰在乎黎巴嫩與伊拉克?〉,《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74061
    蘇奕菲(2015.11.24)。〈Facebook 首任總裁: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看臉書如何讓現代人太自戀〉,《科技報橘》。取自http://techorange/2015/11/24/social-media-feeds-our-narcissism/
    龔萬庭(2012)。《當我們同在Facebook─期望與價值對社群網路中分享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rea, F.,& Frey, J. H.(1994). Interviewing:The Art of Science, in Denzin, N.K., & Lincoln, Y.S. In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ausend Oaks, London, New Dheli: Sage
    Berger, J.,& Milkman, K. L.(2012). 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9(3), 192-205.
    Boyd, d.(2011). Social network sites as networked publics::Affordances 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 New York:Routledge.
    Douglas, K.(2003.11). Media Culture and the Triumph of the Spectacle, from
    https://pages.gseis.ucla.edu/faculty/kellner/essays/mediaculturetriumphspectacle.pdf.
    Douglas ,K.(2005). Media Spectacle and the Crisis of Democracy : Terrorism,
    War, and Election Battles. New York:Paradigm.
    Fraser, N.(1990).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Cambridge: MIT Press.
    Koh, J. , & Kim, Y. G.(2004). Knowledge sharing in virtual communities:An
    e-business perspectiv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6(2), 155-166.
    Kramer, A. D., & Guillory, J. E., & Hancock, J. T. (2014).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assive- scale emotional contagion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PNAS,
    111(24),8788-8790.
    Kvale, S.(2007). Doing interviews. London,UK:Sage
    Ong, J. C.(2014.03). Witnessing or Mediating Distant Suffering?Ethical
    Questions across Moments of Text,15(3),179-196.
    Politi, D.(2016.08). Brother of Boy Who Became Face of Syria’s Humanitarian Crisis Dies. The Slatest, from
    http://www.slate.com/blogs/the_slatest/2016/08/20/brother_of_syrian_boy_omran_daqneesh_dies.html
    Pulitzer Prizes(2017.04). The 2017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daniel-berehulak-freelance-photographer
    Pulitzer Prizes(2016.04). The 2016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mauricio-lima-sergey-ponomarev-tyler-hicks-a nd-daniel-etter
    Pulitzer Prizes(2015.04). The 2015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Feature
    Phot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s, from
    http://www.pulitzer.org/winners/daniel-berehulak-freelance-photographer-0
    Romm C., & Pliskin N., & Clarke R.(1997).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ety:Toward
    and Integrative three phase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61-270.
    Schaaf, A.(2014.09). Breaking Outside of Your Friends List. TEDxWellington, from http://tedxtalks.ted.com/video/Breaking-Outside-of-Your-Friend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 .Chicago: Nelson-Hall.
    Van Dijck, J.(2013). In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