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麥育瑋 |
---|---|
論文名稱: |
台灣無線電視發展DVB-H之定位-以商業模式、政策法規與資源基礎理論探討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DVB-H 、商業模式 、核心資源 、製播傳分離 、無線電視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05年廣播式行動電視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的出現讓許多業者眼睛為之一亮,其原理與無線電視的收視方式相同,只是接收訊號的平台由家中的電視機成為手機。行動傳輸技術打破了傳統定點接收的模式,使無線電視台能夠參與的數位電視跨入行動電話市場。但由於DVB-H技術無線數位廣播的單向限制,使得消費者的回傳機制網路必須另外建立,而台灣擁有此二種異質網路的業者分別為無線電視台與行動電信業者,因此「DVB-H服務」至少必須靠此兩者合作。
兩種異質的網路結合亦意味著擁有此兩個網路的業者將在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中進行權力角逐。因為同樣的產業價值鏈可能產生出不同的商業模式,無線電視業者與行動電信業者之間的協商因涉及收費拆帳、頻道內容規劃等經營模式議題,會進一步衍生不同的競合關係。
要決定適合台灣的商業模式,必須考量台灣特殊的產業背景因素。本研究以兩個路徑探討DVB-H行動電視的商業模式:一是外在的台灣製播傳分離政策;二是無線電視業者的核心資源。
在研究方法上,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採用文獻分析法分析台灣的政策法規與國外文獻的商業模式,第二階段則深度訪談台灣參與DVB-H的主要業者以獲得業界的第一手資料與意見。
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1. 廣播為主還是電信為主:對DVB-H的兩種想像
初期無線電視台擁有了許多門檻相當高的資源:廣播塔台、包含了無線電頻率MUX使用權的執照。等於讓無線電視台擁有進入這個新興產業的優先門票。但是對於DVB-H的另一大參與業者-電信業者來說,DVB-H只是手機的一個附加功能。因此產生了:「電視台進入手機」(電視台為主),以及「電信業跨入影音市場」(電信為主)兩種看法。這兩種思維決定了兩大業者對於DVB-H這個產業的態度,也代表不同的商業模式的思維,在商業模式光譜的兩端產生了極端的完全由電視台主導,以及完全由電信業者主導的模式。
2. 電視公司與電信公司需合作才能提供所需資源
無線電視台,以及電信公司兩者各有此產業所需要的資源。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無線電視公司所擁有的資源主要為數位內容產製的能力,電信公司擁有的資源是SIM卡認證機制、2000萬的既有客戶、跟終端設備商的良好關係、基地台多,以及多種營運模式。兩者皆無法獨立營運DVB-H服務,本研究建議以合作的方式營運DVB-H。在資源比例的條件之下,未來合組的公司應由電信公司主導。而無線電視台則是成為專業的內容提供者,在初期以「內容」跟「塔台」來作為策略聯盟的資源,試圖朝著內容匯聚的角色轉型,以增加在合組公司內部的影響力。
3. 法規限制嚴格,無線電視台在內容產製上較有優勢
針對製播傳分離,本研究比較三個國家以及台灣的《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認為未來台灣製播傳分離之後,頻率MUX執照將核發給營運平台,而非傳輸平台。因此製播傳分離之後無線電視公司雖然工程部門分離,仍有可能擁有第一單頻網的營運執照。此外《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關於頻率的法規有甲乙兩案,若為乙案定案,則無線電視台欲提供DVB-H服務,只需要更改營運計畫即可。反之若為甲案定案,則無線電視台必須申請新的執照。
在《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通過之前,NCC在過渡時期提供兩個行動電視釋照的方案。然而無線電視台在這兩個方案中要取得平台營運的執照皆有許多的限制。唯有「線性服務」的執照為無線電視台所獨有。因此在法規政策的討論上,對於無線電視業者而言,目前仍是以內容的產製角色較有優勢,在營運平台上則較缺乏相關資源。
4. 電視與電信合組公司的商業模式較具可行性
總結政策法規以及無線電視台核心資源的討論,本研究認為最適合台灣的DVB-H商業模式為「獨立DVB-H服務提供者模式」,由無線電視台與電信業者合組的新公司,申請的執照只要遵守《電信法》即可,而無線電視台與電信業者則可在新公司中發揮各家的所長。
無線電視台認知自己的核心資源在於為手機提供適合的內容,並在製播傳分離之前提供單向傳輸網路作為增加自身於新公司中的影響力。在模式內的「內容匯聚」的角色,是無線電視台可以爭取的工作,內容匯聚者與原本電視台的工作相近,作為DVB-H的優先進入者,無線電視台掌握了內容整合的角色,應廣泛的與不同內容提供者接洽,處理包括授權、代理等工作,以豐富平台,產生差異化。
bhm(2006/01/28)。〈淺談數位電視環境及DVB-H行動電視〉,PALMisLIFE討論 區。上網日期:2007/10/05,取自:http://forum.palmislife.com/archiver/tid-61167.html
Calarc, G.(2007/09/19)。〈行動電視發展趨勢及技術挑戰分析〉,《電子工程 專輯》。上網日期:2007/10/05,取自: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79695_617723_TA_0f8eb870.HTM
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2007)。〈DVB-H行動電視創新服務科專計畫〉。未出版之資料。
仇琳(2006/11/27)。〈對比分析全球首兩家商用DVB-H手機廣播電視服務Tua TV 和 TIM TV〉。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esmchina.com/ARTICLES/2006DEC/PDF/061201.PDF
公視團隊(2008)。《行動電視實驗計畫報告書》。未出版之資料。
公共電視策發部(2002/08/20)。〈數位電視製播分離制釋疑〉。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1/2002/020820/020820.htm
公共電視策發部(2006/02/01)。〈義、芬、德、美、法行動電視發展近況〉。上網 日期:2007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2006/information/060201.htm
公共電視策發部(2006/07/31)。〈Mobile TV launches in Europe 手機電視在歐洲〉。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9/2006/information/060731c.htm
王永貴、楊永恆譯(2000)。《公司戰略:企業的資源與範圍》。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原書:Collis, D. J. & Monotgomeny, C. A. [1997]. Corporate strategy: Resources and the scope of the firm.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石世豪、蔡志宏、莊春發、程宗明(2001)。〈數位化時代無線電視之定位與發展〉。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090-004)。
石佳相(2005)。〈數位電視產業新契機〉。《數位視訊多媒體雙月刊》,2005年1&2月號:1。
立法院第科技及資訊委員會(2006)。【「數位無線電視發展政策規劃」專案報告】,立法院第6屆第4會期科技及資訊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
江典嘉(2001)。《數位廣播業者經營策略分析─以中國廣播公司為例》。國立中正 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5):〈資源基礎理論與企業競爭優勢關係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國科會。
行政院新聞局(2004)。《無線電視發展方案》。上網日期:2006年10月13日,取自:新聞局網頁: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8661&ctNode=4126
行政院新聞局(2004/04/16)。〈林佳龍:台灣會是全世界第一個完成全面數位化的國家〉。上網日期:2007年09月26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頁:http://www.gio.gov.tw/ct.asp?xItem=20160&ctNode=3893
行政院新聞局(2005)。《數位娛樂95年度計畫》。上網日期:2005年09月26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public/Attachment/63179395871.doc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2005/09/05)。〈數位電視導入時程及配套措施具體執行規劃〉。
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台北:臉譜出版。
李盛雯(2005/07/26)。〈無線台推動 手機看電視〉,《經濟日報》,A15。
李慧敏(1999)。《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璧如(2003)。《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策略聯盟夥伴選擇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羏(2006)。《台灣數位無線電視共同傳輸公司的建構內含與發展類型:一個新制度論觀點的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沅蓁(2008/02/29)。〈箭在弦上 行動電視發展爭議〉,上網日期:2008年04月09日。取自:NccWatch媒體公民行動網: http://nccwatch.netizen.tw/story/20080229/12898
周瑋倫(1995)。《台灣有線電視導入全面品質管理之關鍵成功因素指標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數碩士論文。
林心湄(2005)。〈高畫質.互動.行動─數位電視掀起第三波電視革命〉。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digitalcontent.org.tw/e/temp/1214/941214-1.htm
林晉寬(2000)。《資源基礎觀點之組織管理系列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師升等著作相關資料。
林維庭(2005)。《台灣無線電視品質管理與組織績效之關連性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電視協會(無日期)。〈DVB-H的未來展望〉。上網日期:2007年08月26日,取自:http://www.dtvc.org.tw/8-1.htm
侯俊宇(2008/01)。〈亞洲市場升格一級戰區 台灣行動電視發展慢半拍〉,《新通訊》83。
洪儀芳(2001)。《台灣與日本數位電視的發展與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秋華(2000)。〈英國數位電視發展現況〉。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公共電視策發部網站:http://www.pts.org.tw/~rnd/p2/001127.htm
徐國書(2003)。〈淺談數位電視之數位內容服務〉,《數位視訊多媒體月刊》,2003年12月號:3-5。
高誌陽、陳慶永(2004)。〈手持式數位電視:DVB-H技術之介紹〉,《電腦與通訊雜誌》,110:5-17。
動腦編輯部(2006/07/12)。〈尋找媒體的長尾商機〉,《動腦雜誌》。上網日期:2007年09月20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206&f_SUB_ID=229&f_ART_ID=72811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a)。〈「第二梯次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開放計畫方案」聽證會會議紀錄〉。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052/60_1923_070529_1.do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b)。〈第二梯次數位無線電視執照開放計畫方案說明〉。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7052/37_1054_070521_1.do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02/26a)。〈「利用既有通訊傳播平臺提供行動電視服務」政策規劃方案公開意見徵詢〉,上網日期:2008年03月01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www.ncc.gov.tw/chinese/files/08022/54_5326_080225_1.pdf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02/26b)。〈「開放行動電視服務業務執照」政策規劃方案公開意見徵詢〉,上網日期:2008年03月01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08022/54_5327_080225_3.pdf
張宏源(2005)。〈中華電視公司策略聯盟之研究〉。《管理與教育研究學報》,3:53-81
郭文彬(2001)。《公賣局啤酒資源條件競爭優勢個案分析—資源基礎理論之應用》。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長祐(2006/08/28)。〈數位廣播技術與應用推展(1)〉,DigiTimes電子時報。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tech.digitimes.com.tw/ShowNews.aspx?zCatId=A1I
陳本宗(1998)。《廣播電台競爭優勢與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陳信重、蔡佩芳、方之光(2004)。〈數位化對台灣無線電視台節目製播結構之衝擊〉,《傳播管理學刊》,5[3]:74-82。
陳俊光(2005/11/15)。〈行動電視試身手 手機三網見端倪〉,CPRO資傳網。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6日,取自:http://cpro.com.tw/channel/news/content/?news_id=9081
陳炳宏、鄭麗琪(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75:37-71
陳俍任(2007/09/04)。《聯合報》,〈DVB─H高畫質 手機電視 明年更好更便宜〉,A5。
陳慶永(2005)。〈手持式數位電視DVB-H技術簡介〉,《數位視訊多媒體雙月刊》,2005年1&2月號:4-5。
陳繼曄(2005/06/30)。〈DVB-H頭端建置需求評估報告(草案)〉。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3日,取自:http://64.233.167.104/search?q=cache:uwg5wSixi0cJ:220.228.100.125/ctsbrm/%E6%9F%A5%E6%A0%B8%E9%BB%9E/B1-1_DVB-H%E9%A0%AD%E7%AB%AF%E5%BB%BA%E7%BD%AE%E9%9C%80%E6%B1%82%E8%A9%95%E4%BC%B0%E8%8D%89%E6%A1%880708.doc+DVB-H+CA+DRM&hl=zh-TW&lr=lang_zh-TW
焦信達(2007)。〈加速行動電視普及化 DVB-IPDC標準扮要角〉,上網日期2007/10/05,取自:http://www.2cm.com.tw/technologyshow_content.asp?sn=0701011164
程宗明(2003a)。《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程宗明(2003b)。《數位建言:一個民主先進國家政府對無線電視數位化問題應有的承諾》。公視研花館。上網日期:2007年08月26日。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1/2003/030107.htm
程宗明(2003c)。〈芬蘭數位電視公共網路之引導者:"Digita"與未來〉。上網日期:2007年10月04日,取自:公共電視網站岩花館:http://www.pts.org.tw/~rnd/p9/2003/031124a.htm
程宗明(2003d)。〈解析數位無線電視傳輸公司型構〉。上網日期:2007年10月04日,取自:公共電視網站岩花館:http://www.pts.org.tw/~rnd/p1/2003/030220.htm
程宗明(2005)。〈數位廣播時代製播分離的第一步 傳輸網路之公共化〉,《公視研究季刊》,1:12-13。
程懋華(2006)。《探討無線數位電視業務共同營運平台之組織再造與模式建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童儀展(2006)。〈手機的下一步:行動電視〉,《數位時代雙週》,127:130-140。
黃國師(2005a)。〈無線電視業到底要如何製播分離?〉。上網日期:2007年09月26日,取自:http://blog.yam.com/lionel/article/490315
黃國師(2005b)。〈製播分離的他山之石〉。上網日期:2007年09月26日,取自:http://blog.yam.com/lionel/article/943866
黃瑛如(2005)。〈商情報導 有料的訊息我們會盡全力整理讓您知道〉,《資訊銀行電子報》。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3日,取自:http://myftp.caston.com.tw/uj_lin/03/index20051201p_1.htm
黃暖雲(2005)。《台灣偶像劇之優勢資源與產製策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雯(2002)。《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論文。
楊文華(2006)。《台灣手機電視服務關鍵成功因素與發展策略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網路傳播組碩士論文。
經濟部數位視訊工業發展推動小組(2005年3月14日)。〈行動電視策略聯盟合作記者會〉。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6日,取自:http://www.dvo.org.tw/webap/c-show.asp?pid=11&parent=36
網點論壇(2005)。〈DVB-H 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6日,取自: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H4wfvZy2V6UJ:forum.my-netpoint.com/dispbbs.asp%3FboardID%3D40%26ID%3D8452%26page%3D1+DVB-H+%E8%8A%AC%E8%98%AD+%E4%BB%98%E8%B2%BB+%E6%A8%A1%E5%BC%8F&hl=zh-TW
〈數位科技辭典〉(無日期)。上網日期:2008年04月09日。取自:公共電視台網頁:http://www.pts.org.tw/~web02/2years/dictionary.htm
〈數位娛樂計畫〉(2005)。上網日期:2007年11月03日。取自:e台灣計畫網站:http://www.etaiwanexpo.nat.gov.tw/upload/計畫具體目標.doc
蔡坤哲(2007)。《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展華(2006/10/13)。〈DVB-H技術發展現況〉。上網日期:2006年10月13日,取自:經濟部技術處 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ITIS)網頁: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26CE92D60050F3B248257206000F38F8
蔡展華(2007)。〈行動電視生態系統複雜 行動通訊服務商扮要角〉。上網日期:2008年01月28日,取自:http://www.2cm.com.tw/coverstory_content.asp?sn=0701011024
賴盈霖(2006/10/12)。〈行動數位電視發展與傳輸技術〉。上網日期:2007年04月28日,取自:http://www.hope.com.tw/Art/Show2.asp?O=200610021329370165&L=CT&U=CTTC
賴盈霖(2006/11/15)。〈手持式數位電視:DVB-H解調變技術概觀〉。上網日期:2007年04月28日,取自:http://www.hope.com.tw/Art/Show2.asp?O=200611151819558645&F=%BD%D5%BF%D3%BE%B9
賴雅芹(2001)。《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碩士論文。
謝進男(2007)。〈行動電視政策的定位與實踐(一)〉,2007數位高畫質及行動電視國際研討會。
顏瑄(2005)。《無線數電視平台經營業者之競合策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麗尹(2005)。《核心資源與經營策略之關係研究-以東森購物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Apocalypso(2007/03/21). DVB-H commercial starts in Finland.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symbian-freak.com/news/007/05/dvbh_in_finland.htm
Argillander, T.(2006/02/02). Digital Television in Finland.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7, from: www.digitalmedia.fi/main.site?action=binary/file&id=4&fid=23
Amit, R.& Schoemaker, P. J. H.(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1), 33-46.
Autio, T.(2007/02/27).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DVB-H business models CASE FINLAND. Retrieved June 16, 2007, from: http://www.netlab.hut.fi/tutkimus/coin/COIN_seminar_2007/COIN_Seminar_2007_Autio.pdf
Barney, J.(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120.
Hall, R.(1992). 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angible resour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 135-144.
Bmcoforum(2006). Newsletter [2006-01-20].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bmcoforum.org/index.php?id=16
Collis, D. J.(1991). A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the bearings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49-68.
DigiTV(2006/11/05). Digita and Nokia signed world’s first commercial DVB-H mobile TV platform supply contract.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digitv.fi/sivu.asp?path=9;1239;8143
Donegan, M.(2007/06/19). Battles brew over European mobile TV.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7, from: http://eetimes.eu/germany/199905289?pgno=3
DTT News(2006/04/20). Italy - Mediaset and Vodafone DVB-H agreement.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7, from: http://217.113.192.131/DTTNews/article.php?Id=1249
DVB-H - Global Mobile TV(2005/11/11). Finnish Mobile TV.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dvb-h.org/Services/services-helsinki.htm
DVB-H - Global Mobile TV(2007/08/02). 3 Italia – Italy.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7, from: http://www.dvb-h.org/Services/services-Italy-3Italia.htm
Finnish Mobile TV Community(2006). Finnish Mobile TV Community. Retrieved July 16, 2007, from: http://www.finnishmobiletv.com/
Grant, R. M.(1991).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3(3), 114-135.
IRIS(2007). Lighter Regulatory Touch for DVB-H Mobile TV in Finland. Retrieved November 08, 2006, from: http://merlin.obs.coe.int/iris/2007/2/article17.en.html
Jukka(2007/03/20).DVB-H commercial start in Finland. Retrieved November 07, 2006, from: http://blogs.s60.com/s60multimedia/2007/05/dvbh_commercial_start_in_finla.html
Kohtala, A.(2007/04/02). Mobile-TV in Finland.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7, from: http://www.mobilemonday.fi/download/1652
Libbenga, J.(2005/11/14).Finland to license commercial mobile TV service. Retrieved November 13, 2006, from: http://www.theregister.co.uk/2005/11/14/license_mobile_tv/
Mediaset Group(2006/06/07). TMT Conference.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07, from: http://www.mediaset.it/gruppomediaset/bin/3.$plit/TMT_conference_download.pdf
Mediaset Group(2007/06).OVERVIEW Mobile TV in Italy Mobile TV World 2007 - Rome A perspective on Mediaset role.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7, from: http://mobiletvworld2007.com/presentations_files/04gentileMEDIASET-1.pdf
MOCO NET NEWS(2006/06/01). In Italy, DVB-H means the full plate o' pasta! (no "snacking"). Retrieved October 22, 2007, from: http://mobileentertainment.libsyn.com/index.php?post_id=96560
Morello, A.(2003). DVB-T in Italy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hybrid networks.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7, from: http://www.ist-overdrive.org/HyWiN2003/proceedings/1.1.DVBT_key_note1.pdf
Mullins, C. J. (1977). A guide to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3rd ed.). New York: Wiley.
Näränen, P.(n. d.)Digital television: What, Why and How? Retrieved December 25, 2007, from: http://www.uta.fi/viesverk/fmcs/tv/naranen.html
Pekowsky, S. & Maalej K.(2005). DVB-H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Broadcast/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April 2005, 36-42.
Peteraf, M. A.(1993).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3): 179-191.
The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Action Group [DigiTAG]. (2005). DigiTAG DVB-H Handbook: Television on a handheld receiver. Retrieved June 16, 2006, from: http://www.digitag.org/
Wikipedia(n.d.a). 3 (telecommunications). Retrieved December 22,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3_%28telecommunications%29
Wikipedia(n.d.b).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in Finland.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terrestrial_television_in_Finland
Wikipedia(n.d.c).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Retrieved October 16,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gital_terrestrial_television_in_the_United_Kingdom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1991).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3rd ed.).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Walko, J.(2008/03/18). EU makes further push for DVB-H as mobile TV standard. Retrieved April 16, 2007, from: http://eetimes.eu/design/206904281
Wong, D. J.(1999). A resourced view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industry structur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setts, Amhe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