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韻年
Chen, Yun-Nien
論文名稱: 跨國OTT TV業者在台灣市場進入模式與在地化策略
指導教授: 陳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OTT TV跨國媒體進入模式在地化策略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MC.013.2018.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4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跨國OTT TV業者進入台灣市場之動機、進入市場模式與考量因素,以及跨國OTT TV業者是否針對台灣市場發展在地化策略進行探討,以作為後續相關研究驗證及台灣本地OTT TV業者之國際化參考。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法的資料分析及深度訪談法,首先以資料分析法,瞭解台灣OTT TV市場產業現況、跨國OTT TV業者之發展及其對台灣OTT TV產業的影響,間接針對以進入台灣OTT TV市場之跨國OTT TV業者進行深度訪談,以獲得跨國OTT TV業者進入台灣市場模式及在地化策略之資料。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三點,包括一、跨國OTT TV業者進入台灣OTT TV市場經營動機;二、跨國OTT TV業者在台灣OTT TV市場的進入模式及考量因素;三、跨國OTT TV業者在台灣OTT TV市場採取之在地化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跨國OTT TV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第一類為獨資在台設立分公司,第二類為與台灣當地公司策略聯盟,第三類為委託台灣經銷商在台經營兼授權製作內容。
    而在台發展的跨國OTT TV業者的在地化策略:一、「產品在地化」是各業者最重視的策略之一;二、跨國OTT TV業者採取之「在地化策略」沒有固定優先順序;三、「生產在地化」可分成「在地內容製作」與「購入影片轉檔生產」;四、跨國OTT TV業者之「企業管理在地化」讓業者間變成競合關係;五、「大量聘用台灣人」是跨國OTT TV業者在台成功經營關鍵之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OTT TV發展概況 7 第二節 跨國企業進入模式 19 第三節 在地化策略之相關論述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訪談大綱 53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一節 跨國OTT TV業者在台灣市場進入模式分析 57 第二節 跨國OTT TV業者在台灣之在地化策略分析 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88 參考文獻 91

    一、中文文獻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2013)。〈Netflix 是如何用大數據捧紅「紙牌屋」的〉,《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2013/02/26/netflix-big-data-houseof-card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2016年8月9日)。〈Yahoo TV 開台!王興:不管未來如何,深耕影音都是不變的道路〉,《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2016/08/09/yahoo-tv
    MAPLE(2015年12月15日)。〈Line TV的兩手佈局:自製劇或與三立合作,哪邊能突圍而出?〉,《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18547
    中央社(2016)。《消費者對於觀看線上影片的需求與日俱增八成台灣網路使用者每日觀賞線上影片》。上網日期:2017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NewsPrint.aspx?ID=205008
    方世榮譯(1998)。《行銷管理學—分析、計畫、執行與控制(第三版)》。台北:東華書局。(原書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 control (9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方星斌(2008)。《馬來西亞馬達市場進入模式之研究-以大同公司和東元電機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元(2016年11月1日)。〈從凱擘宣布成立OTT平台,看台灣影視OTT未來發展趨勢〉,《台灣經濟研究院》。取自http://www.tier.org.tw/comment/pec5010.aspx?GUID=fa65097a-765e-492d-acc4-15eda6027dd3
    王福財(2017)。《OTT視訊與電信業者之競合關係分析-以Netflix跨入台灣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朱修宏(2015)。《網路視聽媒體管制之研究-以新興視訊服務OTT為中心》。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江明晏(2016年3月29日)。〈friDay用戶破百萬 不缺席OTT大戰〉,《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603290421-1.aspx
    自由時報(2016年3月31日)。〈「Dailymotion」推繁中網頁 將來台灣設辦公室〉,《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650642
    何佩珊(2016年10月18日)。〈敲不開中國大門、打不開亞洲市場,Netflix下一步怎麼走?〉,《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412/netflix-asia-ott-china
    何佩珊(2017年11月3日)。〈懸缺21個月終於有人接班,陳立人出任LINE台灣新任總經理〉,《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6869/line-taiwan-new-general-manager-roger-chen
    何醒邦(2003)。《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佩樺(2016年3月30日)。〈台灣OTT大戰 friDay影音搶第億〉,《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consumer/paper/973722
    吳青松(1999)。《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再版)》。台北:智勝文化公司。
    吳非、馮韶文(2010)。〈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吳柏義(2017)。〈搶占返家小確幸時間-2017上半年追劇行為與影劇串流平台偏好分析〉,《MIC AISP情報顧問服務》。取自: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170924001
    吳柏義(2018)。〈年輕「易速」家,輕薄快懂成主流-線上影視內容觀看行為分析〉,《MIC AISP情報顧問服務》。取自:https://mic.iii.org.tw/aisp/ReportS.aspx?id=CDOC20180606003
    吳峻安(2004)。《有線電視產業的「全球─地方」之爭:跨國(媒體)集團進入台灣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萬益、程永明(2000),〈台資企業投資中國大陸市場所有權進入模式之研究〉,《交大管理學報》,20(2): 47-77。
    吳韻萱(2014年7月4日)。〈《紙牌屋》之後,大數據成就中國影視網站自製劇〉,《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2875/BN-ARTICLE-32875
    呂郁女(2000)。〈台灣影視劇在大陸市場之研析〉,《傳播管理學刊》,2(1): 19-40。
    李天鐸(2003)。〈管理透視:全球化風潮下台灣傳播產業發展困境與調整〉,彭芸、關尚仁(編),《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頁274-283。台北:雙葉書廊。
    李天鐸、何慧雯(2003)。〈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 and Asia》,頁15-49。台北:遠流。
    李秀珠(1996)。〈衛星電視節目規劃: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廣播與電視》,2(3): 35-58。
    李威龍、曾麗芳、葉慧敏(2006)。〈大陸市場進入動機、模式及最佳時機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5: 187-204。
    李政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新聞學研究》,75: 1-36。
    李培芬(2003)。《台灣加盟連鎖體系國際化與經營模式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為出版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博淵(2010)。《台商赴中美洲投資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揚、郭憲章(2001)。〈海外直接投資決策模式分析-危險率方法之應用〉,《臺大管理論叢》,12(1): 203-228。
    李學文(2010)。〈Apple TV改版後即將消滅傳統電視產業?(上)〉。取自http://www.wahouse.com.tw/viewthread.php?id=5226&sch_st1=218&sch_st2=0&sch_st3=0
    杜耀明、劉端裕(1998)。〈傳媒貿易還是文化侵略:從香港電視廣播者限公司的海外業務策略看傳媒帝國主義的論述〉,《新聞學研究》,57: 77-89。
    谷玲玲(2017)。〈美國OTT TV的創新服務與經營模式〉,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89-113。台北:五南。
    周之鼎(2015年3月31日)。〈LINE 新APP《LINE TV》雙平台上架 高畫質影片免費看〉,《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50331/486833.htm#ixzz5OdXIhyJ5
    東方線上(2017)。《2018年台灣E-ICP年度消費與生活型態趨勢研究發表》。上網日期:2018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isurvey.com.tw/2_event/detail.aspx?id=222
    林天德(2000)。《國際運動鞋品牌之進入模式及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平能(2017)。《閱聽眾OTT TV使用意願與其影響因素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林志堅(2003)。《多國籍公司進入市場模式與行銷組合對績效之影響》。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隆(2013)。《從OTT TV網路電視之發展看電視產業之創新服務》。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林怡伶(2004)。《非營利組織國際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昀璇(2016年11月30日)。〈類似Uber爭議愛奇藝申請落地遭駁回〉,《匯流新聞網》。取自https://cnews.com.tw/類似uber爭議-愛奇藝申請落地遭駁回
    林昀璇(2016年12月7日)。〈OTT競爭激烈! 優質內容才夠吸睛〉,《匯流新聞網》。取自https://cnews.com.tw/ott%E7%AB%B6%E7%88%AD%E6%BF%80%E7%83%88-%E5%84%AA%E8%B3%AA%E5%85%A7%E5%AE%B9%E6%89%8D%E5%A4%A0%E5%90%B8%E7%9D%9B/
    林韋伶(2016年4月1日)。〈全球影音串流2哥 Dailymotion攻台〉,《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daily/20160401/37139669/
    林韋伶(2016年6月7日)。〈NETFLIX拚在地化 愛奇藝宋神吸客〉,《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gadget/realtime/20160607/880299/
    林韋伶(2017年4月26日)。〈愛奇藝推在地化發展計劃下半年拍首部自製內容〉,《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426/1105700/
    林彩梅(2002)。《多國籍企業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淑惠(2016年12月19日)。〈中華電、NETFLIX 合搶OTT版圖〉,《中國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19000028-260202
    花建(2003)。《文化金礦:全球文化投資嬴的策略》。台北:帝國文化。
    邱品瑜(2015年10月13日)。〈OTT時代來臨!Yahoo如何打造優質影視生態圈?〉,《動腦新聞》。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2447#JXsoyOeH
    邱莉玲(2016年10月17日)。〈愛奇藝 從搶眼球到台劇大買家〉,《中國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017000124-260210
    邱莉玲(2017年5月25日)。〈OTT瘋自製內容 KKBOX進軍文創投資〉,《中國時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25000034-260202
    邱莉燕(2016年7月29日)。〈加強在地連結,愛奇藝靠韓劇、新片強攻台灣市場〉,《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3719
    柯長錕(2016年6月7日)。〈【影片】NETFLIX拚在地化 愛奇藝宋神吸客〉,《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07/880299/
    科技新報(2015年4月1日)。〈獨播、首播這裡看,LINE TV 打造行動社群影音新平台〉,《科技新報》。取自http://technews.tw/2015/04/01/line-tv-mobile-gateway/
    科技橘報(2017年7月31日)。〈台劇出頭天!植劇場8部劇集重磅登 Netflix ,高品質影視革命撼動全球〉,《科技橘報》。取自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7/31/netflix-taiwanese-drama/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校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陸與分析〉,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韋秉仁(2016年3月31日)。〈我們就是「台」- 全球第二大影音平台Dailymotion在台正式開站〉,《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9079/BN-2016-03-31-165339-197
    唐千雅(2018年6月22日)。〈《後來的我們》Netflix上線前 揪粉絲搭高鐵重現場景〉,《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622ent013/
    唐鎮宇(2016年10月3日)。〈愛奇藝落地?文化部:中國也不准台灣平台去〉,《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1013/967104/
    娛樂重擊(2016年3月29日)。〈編輯室報告/愛奇藝台灣站點火, OTT 市場烽煙四起〉,《娛樂重擊》。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3478
    徐子媛(2016)。《影音平台在台灣發展挑戰研究-以LINE TV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宜君(2003)。《跨國出版集團在台灣市場的進入模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偉翔(2016)。〈美國OTT 電視盒發展趨勢分析〉,《MIC AISP情報顧問服務》。取自: https://mic.iii.org.tw/AISP/FreeS.aspx?id=3070
    翁健偉(2017年8月4日)。〈Netflix開拍首部華語劇 台灣《擺渡身》打先鋒〉,《鏡周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804ent003/
    翁景民、曾義明(1995)。〈國際進入模式決策之折衷理論暨國際進入模式組合之研究〉,《台大管理論叢》,6(2): 25-59。
    馬岳琳(2017年8月4日)。〈Netflix首部自製華語劇,來自台灣《擺渡身》—台劇如何打國際賽〉,《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4269
    馬斌(2018年6月22日)。〈在地內容成為國際平台的搶手貨?從近期 8 部 Netflix 戲劇合作,看亞洲市場的佈局〉,《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1101
    高啟翔(2004)。《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台灣「偶像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嘉和(2016年4月11日)。〈愛奇藝先探路 中OTT大軍壓境〉,《自由時報》。取自http://ec.ltn.com.tw/article/paper/977755
    動腦雜誌(2015年4月1日)。〈Yahoo TV開台一年,下一步想做會員制〉,《動腦雜誌》。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1587
    商台玉(2016年3月21日)。〈愛奇藝 vs Netflix -從《太陽的後裔》看境外 OTT 直取台灣「禁區」?〉,《娛樂重擊》。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2998
    商業周刊(2018年4月13日)。〈沒有行銷資源開發客戶?「搭便車行銷」讓FOX+快速攻下市場〉,《商業周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2409&type=Blog
    張宇涵(2016)。《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以閱聽人資源角度探討》。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宜如(2016)。《OTT技術演進及其對有線電視產業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意曼(2003)。《從國際化理論的角度來看國際雜誌進入台灣市場的策略─以美國與香港雜誌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鴻隆(2013)。《影響使用者OTT影音服務採用行為意圖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數位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曹乃文(2011)。《全球格式在地內容-電視格式在地化策略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為忠、詹雪蘭、李文瑞、李旭銘(2002),〈進入模式、產業環境、以及廠商特性對廠商海外市場經營績效之影響〉,《企業管理學報》,54: 1-32。
    曹詠傑(2008)。《影響國際廣告公司進入模式的因素-以台灣市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丙農(2017年4月26日)。〈《產業》愛奇藝攜手歐銻銻娛樂,開發在地自製產品〉,《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426003390-260410
    許文宜(2017)。〈OTT TV對既有媒體之衝擊〉,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23-56。台北:五南。
    許文貞(2015年6月18日)。〈LINE TV大打韓劇,切入影音內容市場〉,《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6508/BN-2015-06-12-132947-36
    許郁苓(2017)。《臺灣線上影集平台發展趨勢研究》。崑山科技大學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韶君(2010)。〈付費電視全球模式〉,《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取自https://www.feja.org.tw/39935
    郭詠萱(2008)。《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在地化」策略研究-以「在地切割」與「在地重組」的觀點分析》。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陳弘軒(2016年6月)。〈多平台時代下台灣電視頻道業者的競爭優勢與策略:以資源基礎觀點分析〉,「2016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嘉義民雄。
    陳佩妤(2017)。《OTT TV收視行為研究:以Netflix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定國(1974)。《多國性企業經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泱璇(2014)。《全球行動媒體發展趨勢與新商業模式分析:行動影音發展趨勢與新商業模式分析》。(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科技專案成果)。台北:資策會產研所。
    陳俞璇(2014)。《探討台灣製造業廠商海外進入模式-以國際化和企業競爭優勢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冠政(2015)。〈從台商投資大陸進入模式探討兩岸產業分工〉,《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8(1): 1-20。
    陳勇廷(2010)。《台灣鋰鐵動力電池廠商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模式之策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柔均(2006)。〈國際中文版女性雜誌內容本地化策略之研究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會論文」,台北。
    陳炳宏(2002)。〈跨國媒體集團經營衛星電視頻道之「在地化」策略研究:以衛視中文台(STAR Chinese)及超級電視台(Super TV)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研討會」論文,台北縣深坑。
    陳炳宏(2002)。〈跨國媒體集團經營衛星電視頻道之「在地化」策略研究:以衛視中文台(STARTV Chinese)及超級電視台(Super TV)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研討會」,台北。
    陳炳宏(2006)。〈台灣媒體企業之中國大陸市場進入模式及其決策影響因素研究〉,《新聞學研究》,89: 37-80。
    陳美玉(2011)。《運用文獻分析法探討瑜珈運動對心理和生理健康之效益》。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河(1996)。〈衛星電視的本土化經營屬性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3): 59-90。
    陳瑋庭、陳志賢(2018年6月)。〈境外OTT跨國內容經營策略分析–以愛奇藝為例〉,「影音創作與數位媒體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新北板橋。
    陳德富(2016)。《國際行銷學:全球觀點實務導向》。新北市:揚智文化。
    陳輝堯、張祺翎(2015年12月19日)。〈數位環境佳!台灣OTT競爭白熱化〉,《新唐人亞太台》。取自http://www.ntdtv.com.tw/b5/20151219/video/162299.html?%E6%95%B8%E4%BD%8D%E7%92%B0%E5%A2%83%E4%BD%B3%EF%BC%81%20%E5%8F%B0%E7%81%A3OTT%E7%AB%B6%E7%88%AD%E7%99%BD%E7%86%B1%E5%8C%96
    陳輝模、李晶晶(2016年3月30日)。〈愛奇藝登台 透過經銷商取代開設分公司〉,《新唐人亞太台》。取自http://www.ntdtv.com.tw/b5/20160329/video/168705.html?%E6%84%9B%E5%A5%87%E8%97%9D%E7%99%BB%E5%8F%B0%20%E9%80%8F%E9%81%8E%E7%B6%93%E9%8A%B7%E5%95%86%E5%8F%96%E4%BB%A3%E9%96%8B%E8%A8%AD%E5%88%86%E5%85%AC%E5%8F%B8
    陳澤奇、陳旭宇(2012)。〈中國OTT-TV的前景:未來的電視〉,《Accenture》,取自https://www.accenture.com/t20150527T211651__w__/cn-zh/_acnmedia/Accenture/Conversion-Assets/DotCom/Documents/Local/zh-cn/PDF_2/Accenture-Insight-Outlook-Ott-Tv-China-Future-TV.pdf
    麥嘉容(2002)。《零售商在大陸市場的進入模式》。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單文婷(2016年11月)。〈OTT內容行銷與品牌定位策略之觀察-以台灣LINE TV發展為例〉,「2016年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研討會論文」,新北市板橋。
    彭心儀、鄭嘉逸(2013)。〈新興視聽傳輸平台之管制概念初探─由OTT TV談起〉,《網路通訊國家型科技計畫簡訊》,53(7): 13。
    曾允盈(2017年1月)。〈2016台灣「OTT」元年影音平台百花齊放你上網追劇了嗎?〉,《看雜誌》,175: 54-59。
    曾俐穎、陳人傑(2015)。《眼球經濟新藍海:影音 OTT 平台產業發展模式之研究》。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上網日期:2017 年 4 月 30 日,取自: http://www.ttc.org.tw/userfiles/file/20150903/20150903055744_88013.pdf
    黃文奇(2011年1月7日)。〈數位匯流開打壹電視、中華電信比一比〉,《動腦雜誌》。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14980&sort=#wZsWnKLx#kfqfTxsn
    黃巧雯(2016年11月28日)。〈愛奇藝不准來台 投審會列 3大理由〉,《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611280363-1.aspx
    黃琪婷(2005)。《台商赴大陸投資之市場進入模式與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資源基礎理論易成本理論與關係網絡觀點之整合分析》。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黃琮軒(2015)。《《辛普森家庭》在台灣:翻譯、改編、全球在地化的探討》。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筱鈞(2009年7月)。〈外資進入有線電視市場的進入模式與法規分析〉,「2009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新竹香山。
    黃鈴芫(2013)。《文化特色活化地方產業發展-以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老街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蓓伶(2007)。〈從「波特五力分析」探究臺灣雜誌出版的核心優勢與未來走向〉,《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 76-83。
    楊安琪(2017年1月20日)。〈隨時跟使用者互動,CHOCO TV 率同業之先推出聊天機器人服務〉,《科技新報》。取自https://technews.tw/2017/01/20/choco-tv-bot/ - more-220000
    楊志弘(2002)。〈中國大陸加入 WTO 後,廣電媒體集團化之分析〉,《亞太經濟合作評論》,9: 73-97。
    楊泰和、蘇惠君、魏子涵(2008)。〈以深度訪談法探究金融併購環境下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變數〉,「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中國山東。
    楊荊蓀(2002)。《衛星電視頻道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楊喬文 蘇育雯(2018年6月)。〈線上影音平台之品牌忠誠爭霸戰―― 以愛奇藝與 Netflix 為例〉,「2016年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新竹。
    葉至誠、葉力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葉志良(2015)。〈我國線上影音內容管制的再塑造:從OTT的發展談起〉,《資訊社會研究》,29: 47-92。
    葉志良(主編)(2016)。《OTT產業政策白皮書》。桃園:元智大學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
    資策會(2016)。《台灣民眾媒體使用和影音閱聽行為調查》。上網日期:2016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k=2&n_ID=8926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7)。《2017 年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取自 https://www.pwc.tw/zh/news/press-release/press-20170607.html
    廖佩玲(2017年3月23日)。〈【愛奇藝求落地】大買台劇愛奇藝砸10億〉,《鏡周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317ent014/
    翟大銓(2003)。《工業電腦產業之資源能力與國際化動機對其國際化策略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郁文(2000)。《國際企業館利系統化理論與分析》。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劉幼俐(2017)。〈OTT TV之發展趨勢與經營模式〉,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3-22。台北:五南。
    劉幼俐、徐也翔(2017)。〈臺灣OTT TV的創新服務與經營模式〉,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229-307。台北:五南。
    劉幼琍(2017)。〈英國OTT TV的創新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117-142。台北:五南。
    劉幼琍(主編)(2014)。《數位電視與新媒體平台之政策與發展策略》。新北市:揚智文化。
    劉怡媛、吳貞和(2010)。〈服務業海外市場進入策略:機構理論觀點〉,《亞東技術學院學報》,30: 219-227。
    劉柏立、陳清河(2014)。《新興媒體內容治理架構之探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03年委託研究報告,PG 10307-0100)。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峰旭、劉恆逸(2011)。〈台灣連鎖服務業國際化策略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4(3): 1-19。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台北:亞太出版社。
    劉敦瑞(2015)。《跨越高牆尋找花園:當前台灣OTT(Over-The-Top)影音平台經營策略從有線電視談起》。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孋瑩(2016年4月21日)。〈【 OTT 系列】專訪 LiTV 董事長錢大衛/以「豬哥亮」穩固疆土「在地化」是 OTT 關鍵〉,《娛樂重擊》。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4521
    潘中道、胡龍騰、蘇文賢譯(2014)。《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二版更新版)》。台北:學富文化。(原書 Ranjit K. [2005]. 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潘采萱(2012)。《台灣獨立出版社之生存型態分析》。淡江大學漢語文化暨文獻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智義(2017年7月31日)。〈中華電前進OTT 與Netflix洽談中〉,《中央社》。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8%8F%AF%E9%9B%BB%E5%89%8D%E9%80%B2ott-%E8%88%87netflix%E6%B4%BD%E8%AB%87%E4%B8%AD-120836777--finance.html
    蔡佳玲(2006)。《韓劇風潮及韓劇文化價值觀之相關性研究:從文化接近性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迪(2015)。《論「平台中立」之管制概念─以OTT TV及付費電視之競爭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文(2007)。《紀實娛樂頻道節目全球在地化歷程探析−以Discovery在台灣的發展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鄭凱元(2001)。《境外衛星電視頻道國際行銷本土化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秀姶(1999)。《台灣服務業海外投資進入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祥蔚(2017)。〈中國大陸OTT TV的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劉幼俐(編),《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頁209-228。台北:五南。
    錢曉文(2001 年 8 月)。〈外資傳媒在華經營模式及其影響〉,《新聞記者》,225。取自http://www.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59/8/class015900002/hwz450230.htm。
    謝美如(2000)。《市場之進入障礙分析---以有線電視跨業經營電信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甯(2012)。《中華郵政公司進入兩岸物流市場模式》。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運輸物流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鍾曉君(2016)。〈跨國OTT影視服務進軍台灣之發展分析〉,《MIC AISP情報顧問服務》。取自:https://mic.iii.org.tw/aisp/FreeS.aspx?id=3077
    鍾耀翰(2005)。《台商進入中國大陸物流業進入模式之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點子生活(2018年7月17日)。〈FOX+ 不只讓你在手機平板上追賽事 看劇與電影都好看〉,《點子生活》。取自https://www.saydigi.com/2018/07/fox-sports-movies.html
    簡伶安(2018)。〈國外線上影視平台大舉進攻 愛奇藝及Netflix齊撼動台灣市場〉,《i-Buzz Research》。取自http://www.i-buzz.com.tw/industry/article_page/?id=MTU5
    簡佩萍(1995)。《在台跨國服務業中本土化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理謙(2015年12月7日)。〈明年第一季登台!Netflix台灣價格「會很有競爭力」〉,《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161/BN-2015-12-07-204659-42
    顏理謙(2016年10月14日)。〈內容決勝負!台灣OTT百家爭鳴〉,《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346/aiwan-ott
    顏理謙(2016年1月12日)。〈以自製內容為傲的Netflix,台灣內容製作者可以從日本經驗中學到什麼?〉,《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8457/BN-2016-01-11-232157-42
    顏理謙(2017年12月20日)。〈四部自製劇明年亮相,愛奇藝攜手電視台啟動「網台聯動」模式〉,《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519/ott-entertainment-will-launch-4-dramas-on-iqiyi-and-tv-in-2018
    顏理謙(2017年2月13日)。〈「那時我太相信美國經驗了。」LiTV創辦人錢大衛的創業反思〉,《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3146/litv-ta-wei-chien-talks-about-localize

    顏理謙(2017年4月26日)。〈下半年啟動首部自製劇,愛奇藝台灣站楊鳴:內容為王的時代才要開始!〉,《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4239/iqiyi-will-produce-original-content-in-taiwan-this-year
    顏理謙(2017年9月1日)。〈Yahoo TV開台一年,下一步想做會員制〉,《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989/yahoo-tv-wants-to-do-membership
    羅之盈(2016年2月3日)。〈挑戰台灣市場,Netflix可能遇到的5大鐵板〉,《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4442
    羅家儀(1998)。《行銷特殊化資產與信譽障礙:對台灣跨國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模式選擇之影響》。國立暨南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偉晟(2017年9月19日)。〈中華電信攜手福斯集團 推出「FOX+」影音平台〉,《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98419
    譚偉晟(2017年9月19日)。〈中華電信攜手福斯集團 推出「FOX+」影音平台〉,《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98419
    蘇宇庭(2016年3月31日)。〈[專訪]全球第二大影音平台Dailymotion:免費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9071/BN-2016-03-30-223720-102
    蘇蘅(2016年4月28)。〈科技、市場、內容:OTT對電視的挑戰〉。「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傳播講座」。取自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網頁http://www.stba.org.tw/news.aspx?id=20160801_614&dd=20170910133514
    蘇蘅、鄭淑文(2009)。〈紀實娛樂節目之全球在地化歷程--以探索頻道在臺灣為例〉,《廣播與電視》,30: 1-28。

    二、英文文獻
    2017 Digital Consumer Survey. (n.d). Retrieved from Accenture Website. https://www.accenture.com/us-en/insight-dynamic-consumers
    A deeper look at the future of OTT Video Streaming Market in Asia. (2016, August 12). Retrieved from MUVI Web site: https://www.muvi.com/deeper-look-future-ott-video-streaming-market-asia.html
    Agarwal, S. & Ramaswami, S. N. (1992).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facto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1), 1-27.
    Alon, I., & McKee, D. L. (1999).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business service franchise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6(1), 74-85.
    Anderson & Gatignon. (1986). Modes of Foreign Entry: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 17(3), pp. 1-26.
    Armstrong, G. & Kotler, P. (1999). 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 5th ed. Prentice- Hall.
    Aydin, N. & Kacker, M. (1990). International Outlook of US‐based Franchiser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7(2).
    Barllett, C. A. & Ghoshal, S. (1989).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artlett, C. A. & Ghoshal, S. (1988). Creation,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3): 365-388.
    Broadcast business management in a multiplatform era. (2015).Retrieved from Pilat Media Web site: http://www.newbayconnect.com/download/broadcast-business-management-in- a-multiplatform-era/
    Brouthers, K. D. (2002).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transaction cost influences on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2): 203-221.
    Burke, A. (2011). Over the Top TV – challenge or opportunity. Retrieved from http://connect-world.com/2011/03/16/over-the-top-tv-challenge-or-opportunity/
    Burnett, R.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Cavusgil, S., Tamer, Z. S. & Naidu, G. M. (1993). Product and promotion adaptation in export ventur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 479-506.
    Chalaby, J. K. (2003). Television with a new global order. Gazette: The International for Global Studies, 65(6), 457-472.
    Chan-Olmsted, S. M.& Albarran, A. B. (1998). Global media economics: Commercialization, concen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orld media markets.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hen, H. & Chen, T.J., (1998).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a Strategic Linkage.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0(1): 13-30。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16): 386-405.
    Communications Market Report 2016. (2016). Retrieved from Ofcom Web site https://www.ofcom.org.uk/__data/assets/pdf_file/0024/26826/cmr_uk_2016.pdf
    Cutting the cord. (2016, July 16). Retrieved from The Economist Web site: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business/21702177-television-last-having-its-digital-revolution-moment-cutting-cord
    Czinkota, M.R., Rivoli, P. & Ronkainen, I.A. (199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nd ed. Dryden Press.
    Daly, C.P., Henry, P. and Ellen, R. (1997). The magazine publishing industry. MA: Allyn and Bacon.
    Daniel, J.D. & Radebaugh L.H. (1998). Evolution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 scale, scope and synergy.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4(3), 47-60.
    Daniel, J.D. & Radebaugh L.H. (199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s and Operations, (8th Ed.). NY.: Addison-Wesley.
    Davidson, W. H. (1980).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tivity: Country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Effec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1(2):9-22.
    Davison, W. H. (1982). Global strategic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Deresky, H. (1994).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and cultures.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Douglas, S.P. & Craig, C.S. (1989). Evolution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 Scale, scope and synergy.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4(4), 47-60.
    Doyle, G. (2016). Resistance of channels: Television Distribution in the Multiplatform era.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33(2), 693-702.
    Dunning, J. H. (1993).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New York: Addison-Wesley.
    Eiteman, D.K. & Stonehill, A.I. (1979). 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2nd ed. Reading, Mass.: Addis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Ekeledo, I., & Sivakumar, K. (1998).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choice of service firms: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4): 274-292.
    Erramilli, M. K. (1990). Entry mode choice in servic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7(5): 50-62.
    Gaba, V., Pan, Y., & Ungson, G. R. (2002). Timing of entry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An empirical study of U.S. Fortune 500 Firms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3(1), 39-55.
    Gershon, R. A. (1993). International deregulation and the rise of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s.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6(2), 3-22.
    Gershon, R. A. (1997). The transnational media corporation:Global messag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Aerlbaum Associates.
    Gleason, K. C., Lee, C. I., & Mathur, I. (2002). Dimensions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s by US firms to China: Wealth effects, mode selection, and firm-specific facto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1(2),139-154.
    Global OTT TV and video revenues to generate $65 billion.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oadbandtvnews.com/2016/07/18/global-ott-tv-and-video-revenues-to-generate-65-billion/
    Griffin, R. W., & Pustay, M. W. (2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Harvey, A. & A. Jaeger. (1993). Detrending, Stylized Facts and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8: 231-247.
    Harvey, D. (2006). Limits to capital. New York: Verso.
    Herman, E. S. & McChesney, R. W. (1997). 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m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 VA: Cassell.
    Hill, C. W. L., Hwang, P., & Kim, W. C. (1990). 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 117-128.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Internet "Over the Top" Video Expands and Redraws Global Market for Content Production. (2016, September 20). Retrieved from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Web site: https://www.bcg.com/d/press/20september2016-future-of-tv-44283
    Kim, W. C. & Hwang, P. (1992). 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 entry mode choi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3(1): 29-53.
    Kogut, B., & Singh, H. (1988).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3), 411–432.
    Kumar, V. & Subramaniam, V. (1997). 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the Mode of Entry Decision.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2(1), 53-72.

    Malhotra, N.K., Agarwal, J. & Ulgado, F.M. (2003).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ntry Modes: A Multi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1(4): 1-31.
    Martinez, J. I. & Jarillo, J. C. (1990). Different roles for subsidiaries: 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Sp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7), 501-512.
    Martinez, J. I. & Jarulloo, J. C. (1990). Different roles for subsidiaries: 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Sp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7): 501-512.
    Mills, P. (1985).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7: 487-501.
    Morschett, D., Schramm-Klein, H., & Swoboda, B. (2010). Decades of research on market entry modes: 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external antecedents of entry mode choi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16(1): 60-77.
    Multi-platform distribution shape a viewer experience.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avid.com/static/resources/common/documents/whitepapers/Avid_Multi-Platform_Distribution_WP.pdf
    Pamela R. (2015, October 20). Netflix Launches in Spain With Star-Studded Event. Retrieved fro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Web site: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netflix-launches-spain-star-studded-833232
    Pamela R. (2015, September 1). Netflix Inks First TV Deal in Spain. Retrieved fro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Web site: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news/netflix-inks-first-tv-deal-819284
    Parks Associates Announces 2016 Update to Top 10 U.S. Subscription OTT Video Services. (2016, October 26). Retrieved from Parks Associates Web site: https://www.parksassociates.com/blog/article/pr-10262016
    Punnett, J. B., & Ricks, D. A. (199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 York:Wa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Report on OTT services. (n.d). Retrieved from http://berec.europa.eu/eng/document_register/subject_matter/berec/download/0/5751-berec-report-on-ott-services_0.pdf
    Robertson, R.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 S. Lash (Eds.), Global modernities(pp.25-44), London: Sage.
    Root, F. R. (1982). 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Lexington (MA) : D.C. Health.
    Root, F. R. (1987). Entry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MA, Lexington Books.
    Root, F. R. (1994). 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 Revised and expanded.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Sarkar, M. & Cavusgil, S.T. (1996).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mode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Exacutive, 38(6): 825-847.
    Sørensen, I. E. (2015). The revival of live TV: liveness in a multiplatform context.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8(3), 1-19.
    Straubhaa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 39-59.
    Straubhaar, J. D. (1997, May 20-22). Global or regional? Cultural and language markers for televi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ilm, Television and Video "Media Globalization in Asia-Pacific Region". Taipei, Taiwan.
    Straubharr, J. D. (199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39-59.
    Sugiura, H. (1990). How Honda localizes its global strateg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2(1), 77-82.
    Trondsen, E. & Edfelt, R. (1987). New opportunities in global markets. Long Range Planning, 20(5), 53-61.
    Tsang, E. W. K. (2005). Influences on foreign ownership level and entry mode choice in Vietna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4(4): 441–463.
    Tse, D.K., Pan, Y. & Au, K.Y. (1997). How MNCs Choose Entry Modes and Form Alliances: The China Experienc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8(4): 779-805.
    Tuttle, B. (2011, January 4). 2011: The Year of the Cord Cutter?. TIME. Retrieved from http://business.time.com/2011/01/04/2011-the-year-of-the-cord-cutter/
    TV and Media 2016. The evolving role of TV and media in consumers’ everyday lives. (2017, May 25). Retrieved from Ericsson Web site: https://www.ericsson.com/en/networked-society/trends-and-insights/consumerlab/consumer-insights/reports/tv-and-media-2016?
    Western Europe OTT TV and Video Forecasts to 2021 - Revenues Will More than Double Between 2015 and 2021 - Research and Markets. (2016, July 22). Retrived from PRNewswire Web site: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western-europe-ott-tv-and-video-forecasts-to-2021---revenues-will-more-than-double-between-2015-and-2021---research-and-markets-300302665.html
    Yong S. P. (2002). The Effect of Strategic Motives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 An Empirical Test of International Franchisers. Multi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32: 28-3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