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柯中竣
Ko, Chung-Chun
論文名稱: 探討高中生在極座標與圖形設計課程中的數學創造力
探討高中生在極座標與圖形設計課程中的數學創造力
指導教授: 謝豐瑞
Hsieh, Feng-Jui
口試委員: 王婷瑩
Wang, Ting-Ying
鄭英豪
Cheng, Ying-Hao
口試日期: 2021/08/0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2
中文關鍵詞: 極座標與圖形數學創造力數學設計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焦點團體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94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8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欲探討高中學生在學習極座標與圖形設計的課程之後由學生自己設計極座標圖形,並分析其中所展現的數學創造力。本研究屬於質性研究,研究者設計一門與極座標圖形設計相關的課程以及學習單,並在課程中使用科技軟體輔助活動。觀察學生填寫情形,利用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等對回收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與協助研究的班級導師進行溝通之後實際進入課堂實施教學。研究樣本為高雄市某公立高中,學生程度約為中等,共計27位學生。本研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紙本學習單,回收學習單後分析在科技軟體的介入下學生學習情形的改變為何;第二階段為方程式及其圖形設計,讓學生自己設計方程式與極座標圖形並利用網路表單收集學生的設計。以數學創造力的指標針對回收的設計進行歸納分析。

    部分研究結果如下:
    在使用科技軟體輔助前,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利用描點法畫出正確的圖形,也能在學生計算以及作圖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錯誤。在使用科技軟體之後,不僅正確描繪極座標圖形的人數有顯著的增加,對於極座標圖形的規律、對稱性等特徵也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提供了未來課堂中能有更多元的教學方法。
    而在學生的設計當中,學生展現的變通力比流暢力要高出許多;並且在研究者給予一定的刺激之後,除了流暢力的變化較不明顯之外,變通力與獨創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並且在考量分類包含數學結構以及可視化的視覺效果之下的變通力,在刺激前擁有最好的展現。

    摘要 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3 第一節 創造力的定義 3 第二節 數學創造力的指標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14 第三節 研究樣本 1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7 第五節 研究流程 25 第肆章 研究結果 26 第一節 學習單的填寫狀況分析 26 第二節 學生設計的方程式與圖形分析 4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8 第一節 結論 68 第二節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1

    中文部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和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市:心理。
    洪文東(1997):創造性思考與科學創造力的培養。國教天地,123,10-14。
    張華城、洪文東(2004)。國小學童數學創造力與科學創造力之相關性及差異性研究。科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7,25-50。
    陳龍安(1997):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簡明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奕光(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王蕆真譯。台北:
    台灣培生。
    劉世南和郭誌光(2001):創造力的概念與定義。資優教育,80,頁 1-7。
    劉宣谷(2015)。數學創造力的文獻回顧與探究。臺灣數學教育期刊,2(1),23-40。
    楊坤原(2001):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 科學教育月刊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英文部分
    Aiken LR. Ability and Creativity in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3;43(4):405-432.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Update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Oxford: Westview Press, Inc.
    Basadur, M. (1994). Managing the Creative Process in Organization. In Mark A. Runco (ED.), Problem, Finding, problem Solving, and Creativity.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37-268.
    Getzels, J. W., & Jackson, P. W. (1962). Creativity and intelligence: Explorations with gifted students. Wiley.
    Gruber, H. E. (1989). Creativity and human survival. In D. B. Wallace & H. E. Gruber (Eds.), Creative people at work (pp. 278-28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 444–454.
    Guilford, J. P. (1985). The structure-of-intellect model. In B. B. Wolman (Ed.), Handbook of intelligence: Theories, measu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pp. 225–266). New York: Wiley.
    Hong, E., Milgram, R. M. (2010).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Domain generality and
    specific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2(3), 272-287.
    Michael, W. B., Comrey, A. L., & Fruchter, B. (1963). J. P. Guilford: Psychologist and
    teach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60(1), 1–34.
    Osborn, A. F. (1953) . Applied imagination. Scribner'S.
    Sanderlin, O. (1971). Creative teaching, New Jersey: A.S. Barnes and Co. Inc.
    Torrance EP. Creative Positives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d Youth.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69;13(2):71-81..
    Taylor, S.R. (1964). Abunda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 new table.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28(8): 1,273-1,285.
    Van Harpen, X.Y., Sriraman, B. Creativity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an analysi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problem posing in China and the USA. Educ Stud Math 82, 201–221 (2013).
    Wallace, D. B., & Gruber, H. E. (Eds.). (1989). Creative people at work: Twelve cognitive case stud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