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佳佳 |
---|---|
論文名稱: |
穿越族群與階級的邊界-我與原住民學生師生互動之敘事探究 |
指導教授: | 劉美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8 |
中文關鍵詞: | 族群 、階級 、師生互動 、敘事探究 |
英文關鍵詞: | ethnic group, clas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narrative inqui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3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採用敘事探究取徑,敘說國中校園教學現場的漢人教師與原住民學生的互動情形,以族群與階級面向為經,師生互動的故事為緯,透過敘事探究的書寫與反思,盼能穿透師生不同之生命經驗,以瞭解勞工階級家庭背景的原住民學生之學校生活情形,探究師生互動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從而釐清教師之身份認同與自我期許,分析學校教育可能的盲點,藉由書寫、沈澱、反思、到批判再重新開展行動力。
研究發現師生互動中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表面的問題,許多學校體制與社會結構的問題也在故事中一一浮現。經由這趟師生互動的旅程,看見的是學生更多的處境,也看見過往的生活經驗與學校的主流文化是如何影響著教師的作為。當然更重要的是,透過敘事探究的敘說與書寫,發現自我深層的內在聲音與能量,使自己在未來的教師之路上繼續前進。此外,也再對研究過程進行反思性的思考,回看研究歷程以及對教師角色、師生互動的重新理解。
最後,在敘事探究的路上,我亦看見教育現場上許多制度面的結構已經有鬆動的可能,然而多元文化教育並非教師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學校以及教育制度的事,本論文便是扮演著拋磚引玉的作用,成為多元文化教師是邀請大家對於結構或制度面的反思及轉化的可能,是邀請大家一起來的行動!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the narrative inquiry approach and recounts the on-the-spot teaching interaction between Han teachers and indigenous student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ampus. Furthermore, the study takes the ethnic group and class as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on and the interactive scenario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the latitudinal connection in the hope of exploring the varying life experienc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y means of the narrative inquiry writing and introspection, so 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ampus life of the indigenous students from a labor family background and prob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t may also help clarify the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self-expectation of the teachers, analyze the blind point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re-drive the action power through writing, meditation, introspection and criticism.
The study reveals that what encountered during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re not merely problems of the surface, the problems of school’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ocial structure also emerge in the story. Thi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ctivity not only unveils more predicaments that students encounter, but also manifests the impacts of past life experiences and mainstream culture of schools on teachers’ behaviors.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rough the narration and writing of the narrative inquiry approach, I may hear the inner voice and find the energy from the deep of my heart, thereby strengthening my faith in my future teaching career. Furthermore, I have introspectively thought over the entire course of the study, looked back on my study, and had a different comprehension on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Eventually, I also se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n the educational scene becomes to get loose. However,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 not merely a matter of teachers; instead, it’s a matter involving the entire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is study offers modest comment to encourag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with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erception and to think over the possibility of introsp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structures or systems.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方永泉(譯)(2003)。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ressed)。臺北市:巨流。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
王瑞賢(譯)(2006)。Basil Bernstein著。教育論述之結構化(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臺北市:巨流。
王麗雲(譯)(2002)。Michael W. 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Ideology and Curriculum)。臺北市:桂冠。
余惠珍(2006)。傷口上的蝴蝶結~師生文化差異與生命經驗的跨越。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臺北市:心靈工坊。
吳根明(譯)(1988)。Rex Gibson著。批判理論與教育。臺北市:師苑。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吳瓊洳(1999)。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個國小老師主體性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文富(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李桂萍(2002)。師生互動中的文化再製現象:一個國小六年級班級之敘說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國明(2003)。尋找阿美族學生學習的互動情境與節奏-一位原住民校長的實踐與省思。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周秀潔(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適應-教師的覺知與應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珮儀(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臺北市:師苑。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慧玲(2005)。在部落與學校之間:我與布農族少年一同學習的故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姿慎(2004)。學校體制中的規訓與抗拒。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邱天助(1993)。Bourdieu 文化再製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邱怡薇(1998)。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市阿美族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燕屏(2005)。迎戰社會建構的卑微:從看見自我到理解他人。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唐宗清(譯)(1994)。Kevin Harris著。教師與階級:馬克思主義分析(Teachers and classes:a Marxist analysis )。臺北市:桂冠。
孫家秀(1998)。學校情境中的原住民族群意象-台東融合國中師生關係面向的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高雄市:復文。
柴成瑋(2005)。解構第四面牆-一位國小教師邁向轉化型知識份子之敘事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士勛(2002)。國中學生抗拒型態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康玉琳(2007)。鴻溝的跨越:五位國中初任教師教學實踐之敘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
許宏儒(2004)。Bourdieu文化資本的思想在教育機會均等議題上的闡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
許誌庭(2000)。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性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市:復文。
郭淑惠(2003)。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志強(2004)。文化再製過程中教師教育信念的成因與影響之分析。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東升(1994)。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載於詹火生等著,社會學概論。臺北市:匯華。
陳俐雯(2006)。POWER教師:對國小女性教師權力與權威的思考。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苑。
陳奎憙等(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臺北市:三民。
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就業與歧視問題。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德正(2003)。從文化脈絡中的教育主體談原住民學生之學習適應-以蓮邊國中的德魯固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儒晰(譯)(2007)。Henry A. Girroux著。教師是知識份子(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臺北市:高等教育。
陸洛(譯)(1997)。Michael Argyle 著。社會階級心理學。臺北市:巨流。
傅光鴻(2001)。學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布迪厄之文化再生產觀點之啟示。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秀美(2000)。阿美族家長教育觀:以一個部落的日常生活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冠盈(2001)。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原住民國中新生之學校適應-以三位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政傑(1977)。團體歷程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純敏(200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課程與教學領導班夜間班,碩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課程,95年9月20日上課老師口述重點。
黃業德(2007)。邁向喜悅自在-一位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的敘說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嘉雄(1989)。柏恩斯坦分類與架構概念及其在課程研究上之意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薇靜(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怡蓉(2006)。不同社會階級學童學習習性及成因剖析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川榮(2002)。都市原住民國中生學校適應之殖民論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念峰(2002)。語言 階級 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翟本瑞(2005)。傅科:規訓與懲罰導讀。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249-261)。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建基(譯)(2003)。Raymond Williams著。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師資培育:一位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30-231)。臺北市:心理。
劉美慧(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課程與教學領導班夜間班,碩三「文化回應教學研究」課程,96年9月19日上課老師口述重點。
劉祐彰(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潘正德(1994)。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第二十五期,24-31。
蔡永強(2003)。山海的女兒-五位原住民女性教育菁英的生命史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landinin, D.J., & Connelly,F.M.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心理。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蕭昭君(1996a)。教室中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國立台東師院:第三屆偏遠地區教育問題理論與實際論文集。
蕭昭君(1996b)。國小低年級教室閱讀培力-一個師資培育者的行動故事。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教系主編,95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幼兒教育領域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頁57-68)。
蕭昭君(2001)。不同生命世界的跨越如何可能?-小學現場識字教育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國立花蓮師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McLaren,P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臺北市:巨流。
鍾鳳玲(1998)。教師期望與國小學生數學成績:自驗預言或正確反映。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高等教育。
貳、英文部份
Brophy, J., & Good, T. (1970).Teacher’s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ial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s classroom performance: some behavioral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61, 365-374.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Cooper, H. (1979). Pygmalion grow up: A model for teacher expec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asearch , 49, 389-410.
Gay,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 Garvey.
McLaren,P. (1989).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In M. A. Gibson and J. Ogb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3-33).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Ogbu, J. U. (1993).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frame of refer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6(3), 483-506.
Rubovits, P., & Maehr, M. (1973). Pygmalion Black and Whi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5, 210-218.
Wilson, P. (1991). Trauma of Sioux Indi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22, 36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