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來,證券業與媒體兩者之間,無論在組織架構、工作理念與實際運作上,皆存有很大歧異。證券業本身存在許多不欲外界所知的商業機密;相反的,媒體自詡第四階級監督者的角色,懷抱新聞自由與知的權利的理想理念,造成兩者經常性的彼此抱怨與衝突。
然而,大眾傳播是證券金融業者提供資訊與獲取大眾民意回饋的重要管道,因此,如何兼顧商業機密與資訊透明,並維持證券媒體雙方的友好互動是一頗為重要的課題。而本文亦將從現代傳播來探討媒體與公關彼此的互動性。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國內證券業如何與媒體互動,其模式為何?
儘管Grunig強調其公關四模式中的「雙向對等」是一個雙向互利、權力對等的互動模式,也是公關與媒體理性溝通互動的理想。不過在授權不夠、專業不足、資源匱乏,以及國內證券產業企業文化的種種限制下,證券業公關與媒體記者的意欲達到「雙向對等模式」恐怕不易。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卜正泯(1990)。《新聞記者與企業公關人員認知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公共關係學會(1957)。《公共關係論集》。台北:中國公共關係學會。
王洪鈞(1986)。《公共關係》。台北:華視出版社。
王德馨、俞成業(1985)。《公共關係》。台北:三民書局。
王鳳璋、方宏進(1990)。《公共關係實務》。台北:書泉出版社。
仇慶芳(1986)。《企業公共關係─台電公司的實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崇亮(1996)。《公共關係與企業形象》。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
孔誠志編、臧國仁等著(1988)。《公關手冊─公關原理與本土經驗》。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古永嘉譯(1996)。《企業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書局。
江明修(1991)。《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民主基金會編。公共事務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
朱新民等譯(1996)。《公共關係學》。台北:五洲出版社。
朱慶琳(1997)。《態度功能契合下的說服歷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芝嫻(2000)。《高中生的傳播行為與國軍印象形成之關聯性研究》。政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金銓(198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 瞻(1992)。《政府公共關係》。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吳宜蓁(1989)。《組織形象》。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宜蓁(1998)。《議題管理》。台北:正中書局。
吳 定(1995)。《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慧瑛(1987)。《政府與新聞界溝通關係之研究─現階段政府機關發言人制度及其實務探討》。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伶、吳宜蓁、黃懿慧(1996)。《公共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睿俐(2000)。《企業負責人、公關人員與媒體從業人員之公共關互動模式》。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光夏(1990)。〈我國軍隊的公共事務─軍隊與媒體關係之探討〉。《第三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胡幼偉(1998)。《媒體徵才》。台北:正中書局。
邱金蘭(1987)。《我國主要企業公關負責人角色認知與新聞界接觸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明(1994)。《政府公共關係部門的結構與功能之研究─我國縣市政府之實徵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文閱(1963)。《我國交通事業推行公共關係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自玉(1992)。《公共關係》。台北:前程企業管理公司。
馬起華(1978)。《現代心理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紀效正(1989)。《政府官員與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萍(1996)。《中央政府公關人員與新聞記者對政府公關角色認知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如萍(1992)《產業類別企業文化與公關活動之關聯性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文(1997)。《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梅芳(2001)。《台灣公關研究版圖之研討:學術與非學術性文章之比較》。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懿慧(1994)。〈與你的關係人親密對談:2000年台灣公共關係發展趨勢剖析〉,《公關雜誌》,1994年4月。
黃懿慧(2001)。〈90年代公共關係研究之探討-版圖發展變化與趨勢〉,《新聞學研究》,12:1-37。
莊克仁(2000)。《我國博物館與媒體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陳珮晃(1992)。《台灣地區公關人員目標管理概念與行為之研究—一個描述性的初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蕙芬(1992)。《組織公共關係行為與組織文化相關性探討》。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乃藩(1987)。《公共關係》。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孝榮(1981)。《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楊國樞等編(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楊乃藩(1992)。〈政府機關的公共關係〉。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銓敘部主編。
習賢德(1996)。〈軍事新聞發佈的表象與真相─以1950-1992年中華民國空軍官兵公殞名單的調查分析為例〉。《輔仁大學「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
張春興(1988)。《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滿玲(1989)。《訊息傳播者、立論基礎與呈現方式之說服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藝芬(1990)。《我國中央政府組織的公共關係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在山(1997)。〈大起大落的公共關係〉,《公關雜誌》,19:頁19-21。
張志雄(1997)。〈軍事新聞消息來源與採訪記者互動模式初探〉,《國軍新聞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戰學校新聞系。
張凱鈞(2000)。《企業公關與行銷公關運作模式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孫秀蕙(1985)。〈公關理論中的「雙向對等性溝通模式」再省思〉,《廣告學研究》,5:頁188。台北: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書局。
崔寶瑛(1988)。《公共關係學概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潘文文(1994)。《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社會福利組織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以倫(1993)。《企業公關部門「專業侵佔」之影響因素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光遠(1978)。《認知型式與說服效果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簡如君(1990)。《訊息接收者之涉入程度、多重訊息來源、及專家身分對說服效果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高橋(1983)。《社會學》。台北:巨流出版社。
戴淑芳譯(1991)。《如何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台北:業強公司。
羅文坤(1986)。《行銷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羅紹和(1992)。《我國中央政府官員對新聞記者公共關係之研究─以內政部為例》。政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孔誠志(1988)。《公關手冊》。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趙伯良(2001)。《閱聽人、媒體及發言人互動之研究-以軍事發言人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 嬰(1996)。《公共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熊源偉(1994)。《公共關係學》。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韓慈穎(2000)。《台北市政府推動市民公共關係之研究(1994-1998年)》。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思源(1990)。《廠商之行銷公關行為研究—台灣資訊業之實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世欣(2001)。《企業危機溝通管理初探:以台灣企業公關業務負責人調查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jzen, B.J. (1989).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in Pratkanis,A.R. and
others(eds.),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p.241-273).
Berlo, D.K. (1960).The Press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Berowitz , Dan. (1987).TV News Sources and Channels : A Study in Agenda-Building". Journalism. Quarterly, summer , 64(2): pp.508-513.
Breckler, S.J. (1984).Empirical Valediction of Affect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s Distinct.Components of Attitud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yg,47(6),1191-1205.
Cutlip, Scott M , Allen H Center & Glen M. Broom.(1985).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6th ed.).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Dun , S.Watson. (1986). Public relations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公共關係》台北:順達出版社。
Dunn, D. D.(1969). Public Officials and the Press.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Gans, Herbert J. (1978).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and Time. New York: Panthon.
Gieber, W. & W. Johnson. (1961). "The City Hall Beat: A Study of Report and Source Role", Journalism ,Quarterly, 38(2)Summer, pp.289-297.
Glick, E. M.(1966). "Press-Government Relationships: State and H.E.W. Department",Journalism Quarterly, 43(1)Spring, pp.49-56,60.
Grunig , James E. & Hunt, Todd.(1984).Origins and Contemporary Structure of Public Relations, Managing Public Relations,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pp.13-46.
Forbes, P. S. (1992).”Apply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to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 Review, Vol. 48,pp.31-32
Grunig , James E. & J. White. (1992). "The Effect of World View on Public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James E. Grunig(ed.),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p.31-46.
Grunig , James E. & Larissa A Gruing.(1994).Current Development of Public Relations Theory.〈傳播文化〉,第三期,P7-64。
Jowett and O'Dnnell. (1985). Public Relations Handbook, New York : Thomas Y. Corwell Company pp.16.
Heath, R. L.(1992a). Rhetorical and critical approach to public relations.Hillsdale,
N.Y.:Lawrence Erlbaum.
Majchrzak, A. (1984). Methods for policy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Nimmo, D. D.(1964). Newsgathering in Washington: A Study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Schneider, L.A. (1985). "The Role of Public Relations in Four Organizational Types", Journalism Quarterly, 62:pp.567-576,594.
Schultz, D.,& Tannenbaum,S.,& Lauterborn, R.(1993).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Lincolnwood, IL:NTC Publishing Group.
Siegal, Leon V. (1973). Reporters and Officials-The 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of
Newsmaking. Lexington, MA: Heath.
Harris, T.L. (1997). Integrated Marketing Public Relations. In Caywood, communications, P. 90-104. New York, NY:McGraw-Hill.
Turk, Judy VanSlyke .(1985). "Public Relations in State Government: A Typology of Management Sty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62:pp.304-315.
Pavlik, J. V. (1987). Public relations: What research tells us. CA:Sage.
Wilcox, D. L., Ault, P. H. & Agee, W. K.(1998), Public Relations:Strategis and Tactics
(5thed). NY:Longman.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Belmont,CA:Wads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