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蔣玉嬋
Chiang Yu-Chan
論文名稱: 建構社區學習體系以推展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
A study on Build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for Develop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y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曾旭正
Tseng, Shu-Che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7
中文關鍵詞: 地方文化產業社區社區學習社區學習體系
英文關鍵詞: local culture industry, community, community learn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1下載:9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終身學習是當前世界各國的教育發展願景。而社區是人民生活最貼近的場域,若要達到終生學習的理想,必得從社區學習做起。整合學習資源,建立社區學習體系,提供全民充分的學習機會與環境,是提昇國民素質,強化國家競爭力的策略。
    地方文化產業是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促使地方再生的策略;強調它是一種學習的產業,在居民互動、討論、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達到生活價值觀的重建,與生活文化品質的提昇。建構社區學習體系,提供居民學習互動的場域,獲得有關地方文化產業的知識與共識,是助益於其發展的最佳方式。
    本研究以新竹玻璃產業文化化的過程為研究重點,採取深度訪談及焦點團體座談法進行研究,目的在探討個案社區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的脈絡及社區學習體系,以及體系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做為建構社區學習體系以推展地方文化產業之參考。相關的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研究發現
    (一)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動是為了再造傳統產業的生機:傳統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根據買者的需求生產,靠的是價廉質優的勞力,缺乏品牌、行銷與設計。當客觀環境不再,產業便失去競爭力而沒落;在趨向美學消費的當前社會,必得往文化產業的方向轉型,提昇附加價值,才能再造產業的生機。
    (二)產業文化化時期與社區學習有密切的連結:傳統產業的發展,是以師徒相授的方式,與社區學習沒有連結;產業文化化時期,為了培育人才,以及推廣的需求,大量的社區學習興起。
    (三)產業文化化的社區學習體系豐富多元,但均有待克服的困境:為了產業轉型發展,地方政府結合了產、官、學界,建構社區學習體系推動,但是運作上存在下列問題,必須加以改進。
    1、共同的願景並未建立。
    2、玻璃工藝博物館未能擔負起社區學習中心的功能。
    3、文化產業組織動力薄弱,未能成為推動的主體。
    4、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的社區學習功能呈現弱化的現象。
    5、正規教育系統並未發揮提供社區學習的功能。
    6、社區大學對於玻璃文化產業的投入明顯不足。
    7、與企業部門的夥伴關係尚待加強。
    8、尚有許多待整合的學習資源。
    二、研究結論
    (一)社區學習體系的建構是提昇國民素質的策略。
    (二)推展地方文化產業是社區再造的良方。
    (三)社區學習體系的建構有助於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展,其具有下列作用力:
    1、透過社區學習的策略,建立地方共同願景。
    2、以社區學習強化居民對於地方文化產業本質的認知。
    3、以社區學習培植文化消費人口。
    4、以社區學習激發創意理念。
    5、學習資源的充分整合與運用。
    (四)建構推展地方文化產業的社區學習體系。
    1、以共享願景的建立與概念澄清做為社區學習體系的基礎。
    2、以工藝精神的本質做為社區學習體系的價值觀。
    3、設置社區學習中心做為社區學習體系的平台。
    4、以策略聯盟達到社區學習資源的整合。
    三、建議
    (一)對於中央政府的建議—建構整合性的平台,使輔導更有成效。
    (二)對於地方政府的建議—建立制度性的架構,使各項工作順利運作。
    (三)對於文化產業組織的建議—塑造學習型區域,透過不斷的學習再學習,帶來組織體質的改變。
    (四)對於教育學術機構的建議—協助培育人才,並將人才導入產業,使社會資源達到可移轉性功能。
    (五)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
    1、在研究對象方面:以抽樣的方式,選取大樣本的普查,獲取更多居民的想法和建議。
    2、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行動研究法,藉以獲得事實面的資料。
    3、在研究主題方面:可針對如何激發創造力或其它的產業類別探討。
    4、在研究工具方面:可以發展評量量表,作為學習前後的比較。

    Nowadays, lifelong learning is the universal prospect of education reform. Because the commun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mmon life, community learning is the way to achieve lifelong learning. Integrating learning resources, build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and offering all citizens adequat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environments are strategies to enhance civil quality and strengthe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ince the 1990s, local culture industry is a strategy to revive local regions in every country. It emphasizes that it is an industry of learning. Citizens reconstruct their life value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culture via interaction, discussion,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The best way to promote local culture industry is build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to offer an arena for learning and interaction for citizens to attain knowledge about local culture industry and build a common consensus. .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cultur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Hsinchu Glass Industry.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have been adop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trace of Hsinchu’s local culture industry and its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The mechanism and problems of the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it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is study serves as reference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for develop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y. The finding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Findings
    1. Develop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y is the way to reviv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re export-oriented. They manufacture according to the buyer’s requirements. They depend on cheap and skillful labor, but they lack branding, marketing and design. When the circumstances have changed, the industries have thus lost competitiveness and declined. In the present society which is eager to pursue aesthetic consumption, they must transform into culture industr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added value and be revitalized.
    2. The period of culturalization closely connects to community learn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depend on the system of apprenticeship, not connecting with community learning. In the period of culturalization, community learning is vigorously implemented for cultivation of talents and promotional demands.
    3.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for culture industry are diverse, but all have predicaments which need to be overcome.
    In order to develop culture industry, the local government collaborates with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to establish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but the implementation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1)A shared vision has not been built.
    (2)The Hsinchu Municipal Glass Museum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function as the center of community learning.
    (3)The association of the Glass Industry is short of momentum, which fails to take the major role for development.
    (4)The Hsinchu glass art festival can’t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community learning.
    (5)The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can’t provide community learning.
    (6)The community colleges participate in the glass industry insufficiently.
    (7)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mong companies.
    (8)There are still many learning resources waiting to be consolidated.
    Conclusion
    1. Build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s is the way to enhance civil quality.
    2. Develop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y is the best way to revive the community.
    3. Building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y.The effects are the following:
    (1)building the shared vision.
    (2)strengthening the public recognition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y.
    (3)cultivating the population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4)stimulating innovative ideas.
    (5)integrating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mplementations.
    4. Build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for develop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y.
    (1)The basis of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are shared visions and recognition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y.
    (2)The value of community learn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arts spirits.
    (3)Build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which serve as the platform.
    (4)Use strategic alliances to integrate community learning resources .
    Suggestions
    1. Suggestion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gency: build an integrated platform to make the assistance more efficient.
    2. Suggestions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agency: build a scheme of the system to make all kinds of jobs run smoothly.
    3. Suggestions for the association of culture industry: build a learning region to make the organization functional through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relearning.
    4. Suggestions for the education institute: offer a mechanism to cultivate talents.
    5.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1)research targets: conduct a census by mass sampling to understand the opinions of residents.
    (2)research methods: action research may be chosen in order to gain factual data.
    (3)research topics: how to cultivate creativity or another industry item.
    (4)research tools: innovative inventories may be designe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earning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1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社區學習體系的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社區學習體系的意義與重要性 17 第二節 美、英、日等國家的社區學習體系及特色 32 第三節 我國社區學習體系的現況、問題與建議 44 第三章 地方文化產業的文獻探討 57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的意義與重要性 57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和社區學習體系的關聯 67 第三節 成功案例的社區學習體系 81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9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9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對象 10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03 第四節 資料處理 106 第五章 新竹玻璃文化產業的個案研究 109 第一節 新竹玻璃產業的發展歷史 109 第二節 玻璃工藝的轉型—產業文化化 122 第三節 新竹玻璃產業的社區學習體系 134 第六章 新竹玻璃產業文化化的社區學習體系之討論與分析 163 第一節 社區學習體系的基本架構 163 第二節 現有的社區學習體系資源 176 第三節 其它發展方向的建議 19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01 第一節 結論 201 第二節 建議 216 參考文獻 223 一、中文部分 223 二、英文部分 231 附錄 237 附錄1 訪談大綱 237 附錄2 焦點團體邀請函 238 附錄3 焦點團體座談背景資料 239 附錄4 焦點團體座談討論議題 247 附錄5 焦點團體座談記錄 252

    一、中文部分
    工研院化學工業研究所(1998)。經濟部中小企業處87年度中小企業互助合作輔導體系實質合作交流會成果報告。未出版,新竹市。
    文化環境基金會(編輯)(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文建會。
    文化環境工作室(編輯)(1999)。臺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1995)。社區與地方文化發展工作計畫參考資料。台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文建會。
    文建會(2004)。地方文化館導覽—九十一年度輔導點。台北市:文建會。
    元庚鮮(1999)。非營利民間團體推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元山(2001)。挑米坑地震後的思考與行動—從家園的山與水重新出發。看守臺灣,3,46-50。
    王政彥(2000)。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社區(頁19-40)。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政彥(2002)。終生學習社區合作網絡的發展。台北市:五南。
    王政彥(2003)。英國的終身教育。載於黃富順(主編),比較終身教育(頁179-226)。台北市:五南。
    王政彥(2006)。主要國家設置社區型學習中心的作法及啟示。載於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辦),2006年兩岸成人及社區學習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81-105)。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理論反省與重建。載於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4,69-112。
    王淑宜(2002)。三峽藍染啟動社區學習的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中華民國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協會、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編輯)(2000)。地方文化產業振興計畫經驗交流研討會暨人才培訓計畫成果專輯。台北市:文建會。
    孔憲法、林峰田、黃萬翔(編著)(2003)。臺灣城鄉發展。台北縣:空大。
    古宜靈、廖淑容(2003)。文化產業的地方性與經濟性。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會:靠文化•By culture論文。
    江淑娟(1999)。通路夥伴關係模型整合之研究—以中小企業為實證。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江韶瑩(1992)。臺灣工藝的發展與變遷(下)。臺灣美術,16,85-90。
    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2002)。社區大學評鑑制度之規劃。台北市: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
    李少明、劉英莉(譯)(1989)。M. J.Piore and C.F. Sabel著,第二次產業革命:走向繁榮之可能。台北市:桂冠。
    李永展(2002)。全球化與社區產業經營—以南投水里上安社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3(1),1-14。
    李瑛(2005)。建立「社區學習體系」人才培育基礎研習課程之內涵與實施。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李璞良、林怡君譯(2003)。丹麥文化部、貿易產業部著。丹麥的創意潛力。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沈清松(2002)。歷史性、文化空間與文化產業。載於哲學雜誌編委會(編),哲學雜誌,38,26-36。台北縣:業強。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吳明烈(2004)。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武文瑛(2002)。重建社區教育新思維—全球化與在地化辯證分析。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全球化與成人教育(頁459-489)。台北市:師大書苑。
    周平(1996)。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田野調查報告。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周志龍(1996)。臺灣的政經變遷與文化生活空間規劃。載於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編輯),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67-98)。
    周志龍(1999)。地方文化產業建構與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5-H-005A-008-。
    周怡靜(2004)。台灣工藝禮品製造業從專業代工轉換為自有品牌的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市:五南。
    林柔妤(2006)。地方政府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角色—以新竹市玻璃工藝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林貞貞(主編)(2003)。攜手造家園—社區。台北市:秋雨。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8)。學習社會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頁297-337)。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臺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4)。社區大學與臺灣社區學習文化的深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辦),2004年兩岸社區大學經營理念與運作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論文集(頁4-23)。
    林振春(2006)。地方社區學習體系的推動策略。載於吳武典、高強華(主編)優質、創新與前瞻—郭為藩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輯(頁531-554)。台北市:學富。
    林榮洲(總編輯)(2001)。竹塹玻璃藝師口述歷史影像記錄。新竹市:竹市玻工館。
    易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06a)。新竹市竹塹玻璃產業聚落輔導計畫計畫書。未出版,台中市。
    易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06b)。新竹玻璃產業調查分析報告。未出版,台中市。
    易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06c)。新竹市竹塹玻璃產業聚落輔導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台中市。
    邱淑娟(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牧野篤(2004)。日本的終身學習和社區營造運動:淺談大學回流教育和其對社區網路的任務。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玄奘大學成人及社區教育學系、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辦),2004年東亞地區社區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4)。
    星火燎原工作室(2002)。文化產業發展與振興計畫執行成果彙編。台北市:文建會。
    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23-237)。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7)。台北市:巨流。
    洪志成、廖梅花(譯) (2003)。R.A.Krueger & M.A.Casey著。焦點團體訪談。嘉義市:濤石。
    洪惠冠(總編輯)(1993)。閃亮的日子—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史。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
    洪惠冠(2002)。新竹市玻璃工藝推動過程與發展困境之探討。載於文化創意產業國際高峰會(頁130-143)。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根本昭(2000)。日本之文化政策—建構「文化政策學」。文建會內部文件,未出版。
    孫治本(譯)(1999)。U.Beck原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市:臺灣商務。
    桃米社區發展協會(2002)。埔里鎮桃米社區綠色生態與產業觀光經營計畫。未出版,南投縣。
    埔里鎮公所(1994)。埔里采風。南投縣:埔里。
    宮崎清(1995)。傳統性工藝品產業與地域振興。載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頁142-149)。南投縣: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宮崎清(1996)。展開嶄新風貌的社區總體營造。載於翁徐得、宮崎清(主編),人心之華(頁27-32)。南投縣: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翁徐得(1997)。臺灣工藝產業的現代化。台灣手工業,61,8。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A.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大世紀。
    郭百修(2000)。地方文化產業化機制之研究─以美濃鎮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麗玲(1999)。學習型社區中社區媽媽終身學習的內容。社會教育學刊,28,47-70。
    許華珊(2003)。一個想發展文化產業的社區—竹山鎮富州里的實踐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陳一夫(2002)。博物館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介玄(1998)。臺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台北市:聯經。
    陳介玄(2004)。企業研究的深度訪談與資料分析。載於林本炫、何明修(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81-100)。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文標(主編)(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例。南投縣: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陳玉珊(2004)。文化產業學習型市鎮發展之研究—以鶯歌陶瓷文化產業為例。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板(2002)。化邊緣為資緣:臺灣客家文化產業化的策略。載於張維安(編輯),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頁17-1~17-25)。台北市:客委會。
    陳來紅(1996)。「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評論報告。發表於1996年4月12日於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舉行之教改會第三次研討會。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載於文化˙產業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頁4-9)。南投縣:臺灣省手工所。
    陳其南(1996a)。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載於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編輯),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主-1-主-8)。
    陳其南(1996b)。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教改會第二十次委員會議報告)。
    陳其南(1997)。社區營造運動中的生程學習觀念。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新港文教基金會(編輯),1997社區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28-237)。
    陳其南(1998)。歷史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社區產業發展。歷史月刊,123,14-21。
    陳其南(1999)。文化創意產業•地方魅力營造。載於「社區總體營造」教師人才回流暨政策後續發展研討會成果報告書(頁12-47)。未出版,台北市。
    陳其南(2002)。全球化與在地化—從全球化看文化產業與地方行政。載於文建會、營建署、綠色陣線協會、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主辦),全球化與在地化研討會論文集(頁96-100)。
    陳其南(2005)。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邏輯,載於陳昭義(總編輯),2004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頁3-3-1~3-3-5)。台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陳其南(2006)。學校、社區與地方發展。載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辦),建構社區學習體系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93-98)。
    陳金帶、袁建中(1992)。中小企業策略聯盟特性研究。大華學報,11,23-1-23-23。
    陳政均(2004)。地方產業結構變遷與創新學習能力之研究—以鶯歌藝術陶瓷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家苓(2001)。文化性慶典及觀光業:發展的成果。載於劉大和(主編),APEC議題精選系列2 觀光•文化節慶(頁65-77)。台北市:臺灣經濟研究院。
    陳雪雲(1999)。學習型社區: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21-46。
    陳淑惠(2004)。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經營問題與策略探討。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陳景陽(2002)。從「社會資源可移轉性」觀點探討臺灣工藝產業的轉型—以苗栗陶磁產業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詩慧(2002)新竹玻璃工業空間組織之轉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義霖(2003)。社區教育機構資源整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炳琨(2003)。全球化的地方制度與地方銷售。中臺學報,14,49-63。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4)。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張莞珍(2003)。社區組織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和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莞珍(2004)。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動機。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主辦),2004年兩岸社區大學經營理念與運作實務研討會會議手冊論文集(頁95-106)。
    張維安(2001)。網際網路、社會網絡與經濟網絡—新竹地區中小型玻璃工藝產業之實作分析。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I), Taichung, Tunghai University, May 25-26, 2001。
    張維倫等(譯)(2003)。D.Throsby原著。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雜誌社。
    張德永(2000)。社區終身學習的策略思考。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社區(頁145-15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市:三民。
    黃台生(1999)。新竹市玻璃產業後續田野報告—新竹地區玻璃工藝發展現況與面臨轉型之困境探討。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黃台生、蔡逸人、余炳賢、吳宜蓓(1999)。新竹玻璃工藝發展的現況與未來。竹塹文獻雜誌,12,33-61。
    黃世輝(1997)。地方振興與現代設計。載於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編印),臺灣省鄉鎮長社區總體營造座談會暨實踐營社區總體營造論文集(頁21-26)。南投縣: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黃世輝(2002)。社區自主營造的理論與機制。台北市:建築情報(修訂2版)。
    黃世輝(2003)。地域設計與區域活化—日本的地域振興政策。載於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7-14)。台北市:研考會。
    黃世輝、李宜欣(2005)。臺灣生活工藝運動1:工業時代的反動•生活工藝的先驅—從莫里斯與顏水龍談生活工藝的振興。藝術家,358,172-179。
    黃孝寬(1993)。推動企業策略聯盟擴大開發國際市場。華商經貿月刊,317,12-15。
    黃志鵬(2005)。回顧歷史●前瞻未來。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頁V-VI)。新竹市: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黃武雄(1995)。臺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台北市:遠流。
    黃武雄(1999)。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教育部、新竹市政府、時報文教基金會、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籌備處(主辦),第一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18)。
    黃彥憲(譯)(2001)。Jeremy Rifkin原著,付費體驗的時代—超資本主義新紀元:使用權取代所有權。台北市:遠流。
    黃淑芳(1997)。現代博物館教育—理念與實務。台北市:臺灣省立博物館。
    黃富順(2003)。社會變遷中終身學習典範的形塑。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與成人教育(頁1-20)。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4)。台灣地區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特色與問題。成人及終身教育,4,27-37。
    黃錦綿(2003)。台南縣民間寺廟推展社區教育活動現況與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馮朝霖(2000)。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劃。載於楊碧雲、蔡傳暉、李鴻瓊(主編),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運作實務(一)(頁103-115)。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曾旭正(編纂)(1997)。讓社區動起來:社區總體營造行動資源手冊。宜蘭縣: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曾旭正(2005a)。學習▪試誤▪找出路 是「社區產業」還是地方特產?94.09.12臺灣日報文化版。
    曾旭正(2005b)。社區產業VS.文化消費者--培養文化消費者以支撐社區產業。94.09.26臺灣日報文化版。
    曾梓峰(1998a)。專業組織在「社區總體營造」中角色之探討--「大溪經驗」為例,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頁131-146),台北市:師大學苑。
    曾梓峰(1998b)。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化。文化視窗,2,14-17。
    曾梓峰(2003)。學習型區域作為新故鄉地方營造的一種模式—地方產業交流中心的發展策略。發表於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財團法人環境規劃與城鄉研究基金會(主辦),地區活力與新故鄉發展研討會。
    游柏芬(1995)。嘉義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整合可行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彭玉惠(2004)。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以凝聚社區意識之行動研究--以台南縣善化鎮溪美社區營造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揭揚(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市:文建會。 
    新竹市文化局(2006)。歷屆國際玻璃藝術節各展館特色與辦理情況。內部文件。
    楊思偉(2003)。日本的終生教育。載於黃富順(主編),比較終身教育(頁85-110)。台北市:五南。
    楊敏芝(2000)。文化產業發展與地方經濟再生策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5-H-005A-007。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產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國賜(1997)。我國終身教育法制與實施途徑。載於黃昆輝等著,教育與文化(頁219-239),台北市:五南。
    楊國德(2004)。紮根本土放眼全球:以全球化在地觀點規劃開放的社區學習體系。成人及終身教育,1(1),3-10。
    楊朝祥(2000)。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新主張。國家政策論壇,1(6),11-21。
    經建會(2000)。知識經濟發展方案。台北市:經建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1994)。地方特色行業輔導專輯。台北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詹秀員(2006)。新移民女性社區學習體系之建構。載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辦),建構社區學習體系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169-204)。
    詹雪梅(2004)。永樂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參與學習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葉智魁(2002)。發展的迷思與危機—文化產業與契機。載於哲學雜誌編委會(編),哲學雜誌,38,4-25。台北縣:業強。
    蒲公英文化工作室(1998)。新竹市自治會館設立竹塹玻璃工藝館再生利用計畫最終報告書。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廖淑容、周志龍、古宜靈(2005)。文化產業生根與地方發展。載於辛晚教、古宜靈、廖淑容(編著),文化生活圈與文化產業(頁287-318)。台北市:詹氏書局。
    廖嘉展(2002)。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家園—埔里鎮桃米里震後的思考與行動。重建報導,2版。
    廖嘉展(2004)。社區標竿案例介紹—桃米經驗與驚豔(2004年杜拜國際競賽增進生活環境最佳案例報告)。
    蔣玉嬋(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蔣玉嬋(2003)。知識經濟與社區終身學習--以桃園縣觀音鄉蓮花休閒產業輔導計畫為例。社教雙月刊,113,30-34。
    蔣玉嬋(2005)。非正規學習與社區營造。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頁217-242)。台北市:師大學苑。
    蔣玉嬋(2006a)。地方文化館與地方文化產業之研究—以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0(3),81-97。
    蔣玉嬋(2006b)。地方文化產業的推展與社區學習。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頁253-269)。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宏進(200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三版一刷)。
    蔡松平(2005)。從夕陽產業到浴火鳳凰。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頁49-58)。新竹市: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蔡秀美(2005)。建立在地特色與自主運作社區教育體系之策略。載於94年度社區教育與終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15)。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
    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美麗(2001)。文化政策與臺灣工藝發展(1979-1999)。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培村(1996)。高雄市社區成人教育體系之規劃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85年度專題委託研究。
    蔡傳暉(1999)。社區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載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88學年度第一學期「入學與選課手冊」,頁187-198。
    鄭夙芬(2005)。焦點團體研究法的理論與應用。選舉研究,12(1),211-239。
    潘國正(2005)。雞歸寮仔吹雞歸的故事。載於彭茂中、潘國正(主編),新竹市進出口產業史錄(頁59-62)。新竹市:新竹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劉子琦(2001)。歷史時空與資本主義邏輯—臺灣中部地區機械產業的發展與轉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奕權(2006)。臺灣社區學習體系的建構與發展。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學習新思維(頁1--8)。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素汝(譯)(2000)。D.W.Stewart&P.N.Shamdasani著。焦點團體:理論
    與實務。台北市:弘智文化。
    顏水龍(1978)。我與臺灣—從事工藝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33,7-13。
    羅秀芝譯(2003a)。Virginia Druett著,社區中的節慶、視覺與表演藝術。載於羅秀芝(譯),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頁196-223)。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羅秀芝譯(2003b)。Katya Johanson & Ruth Rentschler著,振興一個社區的文化—紐西蘭但尼丁實際案例。載於羅秀芝(譯),Rentschler,R.(Eds.).文化新形象(272-287)。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蕭伯川(1991)。臺灣手工業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手工業,38,頁6-8。
    蕭道志(2003)。台北縣泰山鄉民大學建構社區學習網絡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若杏(2004)。學習區域觀點下之創新學習現象差異分析:以工具機產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顧忠華(2001)。社區力量的躍昇從在地學習開始。載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第三屆社區大學研討會」研討手冊: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耕(頁7-9)。
    二、西文部分
    Agnew,J.(1987).Place and politics: the geographical medi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Boston: Allen and Unwin.
    Amin,A.and Thrift,N.(1992).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6,571-587.
    Amin,A.and Thrift,N.(1995).Globalization,institutional’thickness’ and the local economy.In managing cities—the new urban context.Singapore: John Wiley and Sons.pp91-108.
    Amy S.C.,Kouba,B. & Davis,D.(2005).Twenty-first century learning: communities,interaction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42(3),237-250.
    Argyis,C. & Schön,D.A.(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Reading,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
    Barker,C.(2003).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Blakely,E.(1989).Plann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Boulding,K.E.(1956).General systems theory: The skeleton of science.Management Science,April.
    Carter,E.(1981).Resource allocation.In Nystrom and Starbuck(eds.).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volume 2: Remodel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s,M.(1991).The informational city.Oxford: Blackwell.
    Coombs, P. H.& Ahmed, M.(1974). Attacking rural poverty: How norformal education can help.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rease,J.(2000).Lifelong learning is the battering ram against in-equality.Adult Learning,12(4),7-8.
    Crewe,L. & Beaverstock,J.(1998).Fashioning the city: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in contempory urban space.Geoforum,29(3): 287-308.
    Crook,S.,Pakulski,J. and Waters,M.(1992).Postmodernization.London and Thousand Oaks,CA: Sage.
    Dave,R.H.(1976).Foundations of lifelong education.Oxford: Pergamon Press.
    DfEE(1998).The survey—learning towns and cities.UK: DeFF Press.
    DfEE(2001).Greater involvement of community in the school and the school in the community.取自http://www.dfee gov.uk/schools-plus/part3.htm.
    Drucker,P.(1995).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N.Y.: Penguin.
    Edwards,R.(1997).Changing places?flexibility,lifelong learning and learning society.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Featherstone,M.(1991).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 and Newbury Park,CA: Sage.
    Forrest,J.(1990).Strategic alliances and the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8(3),249-263.
    Giddens,A.(1999).Runaway world: 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London: Profile.
    Grootaert,C. & Van-Bastelaer,T.(eds.).(2002).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vey,D.(1990).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s on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geographers.80,418-434.
    Heimlich, J. E.(1996). Adult learning in nonformal institutions. Chapel Hill, NC: North Carolina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Cen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ation Service Digest No.173)
    Hiemstra,R.(1974).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in lifelong learning.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7,34-44.
    Hooper,R.(2000).Adult and community learning alliances-a new role for local authorities?Adults Learning,12(1),16-17.
    Hutchins,R.M.(1968).The learning society.New York: F.A.Praeger.
    Jameson,F.(1991).Postmodernism.London: Verso.
    Jarvis, P.(1995).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Jarvis,P.(2002).Active citizenship and lifelong learning.In B.Nemeth & F.Poggler(Eds.),Ethics,ideals and ideologies in the history of adult education(pp.349-358).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JFF(2001).Connected learning communities.取自http://www.jff.org/programs/cluster1/clcmain.html.
    Kratke,S.(1999).A regulationist approach to regional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31): 683-704.
    Kroeber,A. & Kluckhohn,C.(1963).Culture: A crir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New York: Vintage Books.
    Learndirect.(2002).About us. 2006年5月22日取自http://learndirect.co.uk/personal/aboutus.
    Learndirect.(2006). About us. 200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learndirect.co.uk/aboutus/
    Longworth,N.(1999).Making lifelong learning work: learning cities for a learning century.London: Kogan Page Press.
    Longworth,N. & Davies,W.(1996).Lifelong learning.London: Kogan Page.
    Marquis-Kyle,P. & Wallker,M.(1992).The illustrated Burra Charter: Making good decisions about the care of importment places.Sydney: ICOMOS.
    McIntre,J.(1999).Learning in community: Australian perspective.載於社區總體營造與終生學習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28)。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Merenda,D.W.(1989).Parters in education: an old tradition renamed.Educational Leadership,October,4-7.
    Mishler,E.(1986).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ry Press.
    Moore,A.B. & Feldt,J.A.(1993).Facilitation community and decision making groups.Malabar,Florida: Kriger publishing company.
    Morgan,D.L.(1997).Fo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CA: Sage.
    Morgan,D.L.(1998).Planning focus groups.(Focus Group Kit 2)Thousand Oaks,California: Sage.
    NIACE(2001a).Adult learning yearbook 2001-2002.Leicester,England: NIACE.
    NIACE(2001b).Learning towns and cities.取自http://www.lifelong-learning.co.uk/learningcities.
    O’Connor,J.(1998).Consumption editorial,Media.Culture and Society.16,371-374.
    OECD(1996).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Paris: Author.
    OECD(1999).Economics and cultural transition towards a learning city: The case of Jena,Paris.
    OECD(2001).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new learning economy.
    Oldknow,T.(1996).The Pilchuck tree farm.In Suzanne Kotz (ed.).Pilchuck: a glass school(27-32). Seattle: Pilchuck glass school.
    Parsons,T.(1960).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modern society.N.Y.: The Free Press.
    Plested,J.and Dale,L.(2001).Community Learning is Community Development.Adults Learning,12(9),19-23.
    Putnam,R.D.(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R.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g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democracy,6,65-78.
    Roberston,R.(1992).Globalization.London and Newbury Park,CA: Sage.
    Roberston,R.(1995).Glob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In M.Featherstone,S.Lash,andR.Robertson.(eds.).Global odernities,25-44.London: Sage.
    Roger,R.L.(2000).Wired to the world and connected to community.Community College Week,13(2),18-20.
    Scott,A.(1997).The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1(2),323-339.
    Senge,P.(1990).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New York: Doubleday Inc.
    Sherlock,D.(2005).Reconfiguring adult and community learning.Adults Learning,17(2),22.
    Sill,D.L.(ed.)(1968).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Vol.15.N.Y.: Macmillan.
    Sinkula, J., Baker ,W. & Noordewier ,T.(1997). A framework for market-base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linking valu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5(4), 305-318.
    Thompson,J.B.(1984).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Cambridge: Polity Press.
    Ufi(2006).About ufi. 200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com/home/section1/0_home.asp
    UNESCO Bangkok(2006).Overview of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2006年5月22日取自http://unescobkk.org/index.php?id=244.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1999).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solidarity.Hamburg: UIE.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2004).Learning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Retrieved January 20,2006,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uie/InternationalALW/
    U.S.Dapartment of Education(2003).21st Century community centers.Non-regulatory guidance.Washington: U.S.Dapartment of Education.
    Warren,R.(1978).The community in America.(3rd ed.) Chicago: Rand McNally.
    Williams,R.(1981).Culture.London: Fontana.
    Williams,R.(1983).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R.(1989). Resources of hope: culture, democracy, socialism. New York: Verso.
    Zhu,E. & Baylen,D.(2005).From learning community to community learning: pedagogy,technology and interactivity.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42(3),251-268.
    Zukin,S.(1995).The cultures of cities.London: Blackwe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