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秀員
Hsin-Yuan Chan
論文名稱: 建構社區能力之研究-社區成人教育觀點
A Study on the community Capability Buil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楊國賜
Yang, Guo-Si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6
中文關鍵詞: 社區社區培力社區能力建構社區成人教育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mmunity capability building,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0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推動社區培力、建構社區能力,已成為當代政府推動各類「社區化」政策的一項基礎且核心工作要項。多年來雖投入無數經費資源,但對於社區能力內涵及其建構策略之研究論述不多,是值得深入探究之議題。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灣當前相關政府部會推動社區培力工作、建構社區能力之現況,進而從社區成人教育觀點探討建構社區能力之可行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採深度訪談法,從包括內政部、文建會及教育部等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門、及社區領域相關專家學者中,立意選取34位受訪者進行個別訪談;其次,採焦點團體訪談法,從包括彰化縣、南投縣、台中縣、台中市等中部地區基層社區組織中,立意選取34位受訪者進行四場焦點團體座談。本研究綜融相關文獻、個別訪談與焦點團體訪談的資料分析,獲致下列研究結論:
    一、社區培力目標在於建構社區能力。
    二、社區能力內涵,包括價值意識、知識認知與實務技巧等三大類,是
    推動各項社區化政策必備的基礎能力。其中以「社區自主參與意識」
    為最核心的社區能力。
    三、社區能力建構策略,以辦理「研習課程」、「實務工作坊」等靜態社
    區學習活動為主;「績優社區觀摩」、「社區績效評鑑」等動態社區團
    隊互動與經驗學習為輔。其中,「辦理研習課程」是最主要的社區能
    力建構策略。
    四、影響社區能力建構之相關因素,包括:1.來自政府部門的上級政策引導、承辦單位能力與態度、單位主管價值偏好、基層公所能力與態度及課程規劃等因素;2.來自專家學者與輔導團隊的專業知能、教學互動與實務經驗等因素;3.來自基層社區組織的社區領袖學習動機、社區認同參與及地方政治民意等因素。其中以「專家學者」對社區能力建構之影響層面最廣。
    五、當前建構社區能力之問題困境,包括:1.與政府部門有關的,諸如
    缺乏政策法令、本位主義、地方基層單位消極抗拒等;2.與專家學者
    或課程規劃有關的,諸如缺乏社區能力建構目標、社區能力評估指標
    、課程講師重理論缺實務經驗、課程規劃重認知技能缺公民意識涵養
    等;3.與社區組織有關的,諸如社區幹部認知及基礎實務能力不足、
    村里與社區組織角色對立衝突、社區組織幹部人事異動過於頻繁等問
    題所衍生的困境。
    六、社區成人教育應用於社區能力建構過程之可行策略,包括:1.與政府部門有關之策略,諸如健全社區政策法源依據、建構跨部會資源與課程協調平台、建構地方政府課程整合平台、由高層主管專責跨單位協調整合、落實各級政府行政社區化機制、善用社區評鑑引導社區建構基礎能力、鼓勵承辦人員跨單位非正式互動與資訊交流、社區大學回歸宗旨做為社區能力建構整合平台等;2.與專家學者及課程規劃有關之策略,諸如協助培植在地社區種子人才、協助釐清社區能力建構目標、協助並釐清社區共同核心能力、協助社區資源特色與需求調查、協助培力課程分級分類、協助建構問題解決導向的社區團隊學習模式等。

    最後,本研究依據發現與結論,針對相關部會及其地方政府部門、相關專家學者、基層社區組織及後續研究者分別提出不同層次之建議,作為未來規劃與實施各項社區能力建構策略或研究之參考。

    To promote community empowerment and community capability building have became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various kinds of "community-based" policy and a basic core of work. Although funding for many years in numerous resources but there are no many researches talking about the meaning of community capacity and its construction strategy, it is a theme worth exploring deeply.

    Based on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Taiwan's current relevant ministries plan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promo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 this study took the deepth interview method firstly and made up their minds of selected 34 respondents’ from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ther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community-related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field for individual interviews; Secondly, took the focus group method and made up their minds of selected 34 respondents from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of Chunghwa County, Nantung County, Taichung County and Taichung City to conduct four discussions with focus group.

    Six conclus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below:

    1.The goal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is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2.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capacity is included the value of awareness,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cognitive skills, they are the basic capability to promote each community-based policy. Among
    them, "the self-awarenes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the core of community capacity.
    3.The strategy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is to handle "learning course ", "Workshop Practice" and other community-based activities; also "blue-chip community visit," "commun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uch as dynamic community interaction and Supplemented by experiential learning. Among them, "have the study cour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y for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4.The relevant factors of capacity building of affected communities, including:
    a) From the guidanc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y, ability and attitude of units, the value of preferences from units, capacity and attitudes of local government with factors such as curriculum planning;
    b)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from experts and guidance team, interac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c) From the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motivation of community leader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local identity factors. Among them,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the most effect to the capacity building .
    5. The current plight of the issue to build community capacity, including:
    a) With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lack of Policy Act, departmentalism, passive resistance of local units;
    b) Regula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or courses planning-related, such as lack objective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indicators of capacity assessment, and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lecturer, curriculum planning focus on cognitive skills, and lack of civic awareness of conservation;
    c)About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Such as lack of practice of communities based on cognitive and cadres, the role of village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opposing process,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are too frequent personnel changes and other issues arising from difficulties.
    6. Applies 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to build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ocess a viable strategy, including:
    a)The strategy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such as a sound legal community policy, and build an inter-ministerial resources and curriculum society platform, integrated platform to build local government programs, by the senior management responsibl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unit integratio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t all levels to implement the community-based mechanisms, make the best use of community-based evaluation to build the basis of ability to guide the community, contractor personnel to encourage informal interaction and inter-unit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he purpose of community colleges as a return to social capacity building area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platform;
    b) And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strategy, such as the association to help nurture talent in the community seed to help clarify the goal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to help communities and to clarify core competencies, to assist community-based resources to investigate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empowerment programs to help grade classification, to help build Problem-solving team of community-oriented learning mode.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elevant ministr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relevant experts and scholars,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and follow up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8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範圍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5 第五節 關鍵語詞釋義 …………………………………………………17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區及其相關政策之意涵之發展 壹、社區之意涵與演變………………………………………………21 貳、社區相關政策之緣起與發展……………………………………26 叁、社區培力計劃之意涵、緣起、目標與重要性…………………32 肆、綜合討論…………………………………………………………52 第二節 社區能力之意涵與建構策略 壹、社區能力相關概念意涵…………………………………………55 貳、社區能力內涵類別與指標………………………………………61 參、社區能力建構之策略……………………………………………73 肆、綜合討論…………………………………………………………81 第三節 社區成人教育相關概念意涵 壹、社區成人教育相關概念意涵……………………………………83 貳、社區成人教育的相關意涵及其在台灣的發展現況……………91 參、國內社區成人教育相關實證研究整理…………………………99 肆、綜合討論 ………………………………………………………106 第四節 社區成人教育哲理基礎與實務模式 壹、社區成人教育相關哲學思想…………………………………107 貳、社區成人教育相關理論基礎…………………………………115 參、社區成人教育相關實務模式…………………………………1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1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124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實施………………………………………………1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140 第五節 資料處理………………………………………………………143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社區培力目標及社區能力內涵類別 壹、推動社區培力計劃目標分析 ………………………………145 貳、社區能力意涵與類別分析 …………………………………177 叁、綜合討論 ……………………………………………………194 第二節 社區能力建構策略及其影響因素與困境 壹、當前社區能力建構策略分析 ………………………………201 貳、影響社區能力建構相關因素分析 …………………………225 叁、當前建構社區能力問題困境分析 …………………………250 肆、綜合討論 ……………………………………………………290 第三節 建構社區能力可行策略-社區成人教育觀點 壹、建構社區能力的可行策略分析 ……………………………299 貳、社區成人教育觀點應用於社區能力建構 過程可行策略分析 …………………………………………341 叁、綜合討論 ……………………………………………………3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365 第二節 建議 ………………………………………………………369 參考文獻……………………………………………………… ………375 附錄……………………………………………… …………………393

    中文部份:
    文建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文建會(2005)。93年文化統計報告。http://event.cca.gov. tw/ artsquery/093.htm 。
    下載日期:95年11月15日。
    內政部(1995)。全國社區發展會議特刊。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內政部(2005)。94年社政年報。資料來源:http://sowf.moi.gov. tw/17/93/ index.
    htm。下載日期:95年11月15日。
    內政部(2007)。社區結伴•航向幸福-全國「福利化社區旗鑑競爭型計畫」成果
    分享暨研討會-結案成果冊。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社區重建協會/長榮
    大學社會力研究發展中心。
    內政部(2007)。92-96年公民社區培力計畫策略 :培養凝聚社區意識。資料來源:
    http://sixstar.cca.gov.tw/06_plan/community_detail.php?sID=109. 下載日
    期:96年2月10日。
    內政部(2007)。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核定本)。資料來源:
    http://sixstar.cca.gov.tw/upfiles/dow01172558927.htm下載日期:96年7月4日
    內政部(2008)。97年社政年報。資料來源:http://sowf.moi.gov. tw/17/93/ index.
    htm。下載日期:98年5月15日。
    內政部(2009)。社區發展統計資料-社區發展協會及社區活動中心數一覽表
    。資料來源:http://sowf.moi.gov.tw/06/6/6-2.htm下載日期:98年4月1日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1997)。社區營造政策綱領,空間雜誌,100:65-80。
    行政院(2002)。2001-2003年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資料來源:
    行政院(2005)。2004-2007年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行政院:台灣健康社區六
    星計畫推動小組。
    行政院(2007)。96年台灣社區六星計畫說明書。行政院: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
    畫推動小組。
    教育部(2004)。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執行檢討報告。教育部社教司。
    監察院(2004)。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監察院。
    方瓊瑤(2005)。社區總體營造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
    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培勳(2002)。我國社區發展工作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100:17-33。台北: 內政部。
    王秋绒(198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本壯(2005。民眾參與社區環境改造之行動研究-苗栗縣個案探討。國立政
    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本壯(2005) 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
    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35。
    王政彥(2000)。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
    學習型社區,19-40。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2002)。終生學習社會合作網絡的發展。台北:五南。
    王珮如(2005)。影響社區組織領導人參與健康社區計畫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台 ○ 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台北:巨流。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三民。
    朱柔若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Neuman,W.L.原著,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臺北:揚智。
    朱峻廷(2000)。工業園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之研究─以五股工業區為例。國
    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續明(2004)。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之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
    17:113-15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江銘書(2002)。學校社區化的策略規劃-ㄧ個國小校長的行動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大樹(2003)。台灣鄉村型社區的發展困境與政策創新:「桃米生態村」的社區
    重建經驗啟示。政治學報,36:1-26。
    江明修、鄭勝分(2003)。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中國行政,73:71-95。
    余敏雄(2002)。社區規劃師推動經驗之研究--以台北市中山區為例。國立臺灣大
    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增祿(2004)。社會工作的意義及發展,收錄於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
    11-38。台北:巨流。
    李世偉(1997)。日治時期台灣的宣講勸善。載於台北文獻直字,119:111-133。李宗派(2000)。漢堡制,收錄余蔡漢賢主編,《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
    李宗派(2002)。美國社區發展型態之討論。社區發展季刊,100:。台北:內
    政部。
    李奉儒(2004)。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台北:揚智。
    李永展、徐志山、陳佳霙(2005)。如何落實民眾參與理念─以社區營造條例(草
    案)試行計畫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1:216-229。台北:內政部。
    巫吉清(2006)。從社會交換觀點分析社區大學與社區發展協會之合作關係-以
    彰化縣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未出
    版。
    吳英璋(2003)。社會教育於二十一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
    刊,第二卷,第三期:125-148。
    吳明儒(2004)。「新故鄉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下的福利社區化。社區發展季刊,
    107:107-119。
    吳明儒(2004)福利國家發展與社區發展政策的關係—兼論臺灣社區發展策略。 發表於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等單位主辦「快樂兒童、活力老人、健康社區」建構臺灣社會福利的新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吳明儒(2006)。社區評鑑行政化的困境。收錄於內政部95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
    效評鑑報告,。台北:內政部。
    吳明儒(2008)。社區組織能力建構與社區永續發展。內政部97年度南區走動式
    績優社區觀摩活動,專題演講。
    吳明儒、呂朝賢、陳昭榮(2008)。社區能力指標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之研究:
    以台南市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收錄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2008年會暨「新世
    紀社會保障制度的建構與創新-跨時變遷與跨國比較研討會論文集」,
    535-566。台灣社會福利學會。
    吳明儒(2008)。厚植社區能力,社區永續發展。收錄於內政部97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
    效評鑑報告,17-19。台北:內政部。
    吳慎慎(2002)。全球化、自我與成人學習。全球化與成人教育,123-154。台
    北:師大書苑。
    吳英明(2002)。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對公共管理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補助
    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0-2414-H-110-005。
    吳怡佩(2008)。婦女、培力與公民社會:以新移民女性中文班志工為例。世新
    大學社會發展碩士論文,未出版 。
    吳幸蓉(1995)。民間團體實施社區成人教育之模式探討--以橋仔頭文史協會為
    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育德(2007)。臺灣公民資質之論述-以社區大學場域為焦點。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妍君(2005)。社區參與在台北市社區環境改造應用之研究─以東榮社區與萬
    和社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水波(1999)。政府再造。台北:智勝文化。
    林仁和(2007)。譯自Steven L.M.,et.al.著,Social Work Macro
    Practice.宏觀社會工作實務。台北:巨流。
    林振春(1996)。社區成人教育的人員培育與運用。載於社區成人教育研討會論
    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
    林振春(1997)。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的德惠法研究。成人教育學刊,1,43-82。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2)。建構學習型的社區教育-台灣經驗。社區教育理論與實踐,81-98。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2)。全球化與社區教育。社會教育學刊,31,1-1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林振春(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臺北市:陽昇教育基金會。
    林振春(2008)。社區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台北:五南。
    林逢祺、洪仁進(2005)。教育與人類發展-教育哲學述評(二)。台北:師
    大書苑。
    葉坤靈(2005)。博雅教育與知識的性質。收錄於林逢祺、洪仁進編著。教育與
    人類發展-教育哲學述評(二)。台北:師大書苑。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林麗香(1996) 。健康都市的理論與實務---以哈瑪星社區營造規劃為案例。國
    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奠鴻(2007)。告別與重生-台灣社造的反思,仰山空間,50。
    林振豐(2002)。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
    區為觀察焦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智欣(2004)。女性社區工作、社區充權與社區互助產業之發展--以台北市奇
    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淑娟(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參與學習之研究--以埔里鎮桃米社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海娟(2005)。老人福利政策與社會資本建構。社區發展季刊,112:。台北:
    內政部。
    周海媚(2007)編譯。紐西蘭社區發展方案。台北: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
    會、中華社會行政學會。
    紀進雄(2004)。台北市磺溪整治民眾參與之研究﹘以推動生態工法理念為訴求。
    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于璋(2004)。社區主義在政策過程之角色與實踐。收錄於「第二屆『國家治
    理、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國家治理與公民社會組論文集。
    柯于璋(2005)。社區主義治理模式之理論與實踐-兼論台灣地區的社區政策。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16期,31-57。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2004)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
    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8:。台北:內政部。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三民。
    徐震(1998)。社會福利社區化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10
    徐 震(2002)。從虛擬社區的興起看社區發展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00:60-68。
    臺北:內政部。
    徐 震(2004)。台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
    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22-31。
    徐 震(2007)。社區一辭的用法及其演進,收錄於莫黎黎主編,徐震教授論社
    區工作,第一章。台北:松慧。
    徐千峰(2008)。社區組織參與社區環境規劃之研究-以台南市社區空間營造計
    畫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敏雄(2002)。市民社會理論對社群學習的啟示。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博士論文,未出版。
    徐百齊譯(2000)。社約論,譯自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台北:商務。
    胡慧嫈(2000)。社會工作專業化之信託制度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胡幼慧主
    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7-26。台北:巨流。
    夏鑄九(2004)。全球化下的台灣公民社會。社區營造學會電子報,33期,資料
    來源:http://www.cesroc.org.tw/e_paper_detail.php?sn=198,下載日期:97年
    4月26日
    夏鑄九(2007)。做為社會動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思考。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5,227-247。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政策與當代社會思潮之對話。台北:五南。
    翁仕帆(2005) 。社區組織推動社區營造之模式研究—三個重建案例比較。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危機(Ulrich Beck,what is globalizatuon?)。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高松根(2008)行政社造化的想像與現實。載自台灣社區通,2008-10-28,社造
    知識庫。 高慧娟(2007)。新移民家庭之子女安全照護暨事故傷害防制計畫。行政院衛生署國民 ○ 健康局。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台灣與英國經驗的檢視。台北:揚智。 黃源協(2004)。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 ○○ 107:78-87。台北:內政部。
    黃源協(2008)。社區能力建構。暨南國際大學
    黃富順(1994)。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
      與國家發展,1-16。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成人教育雙月刊,30,5-11。
    黃富順(2002)。全球化與成人教育。全球化與成人教育,1-27。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5)。成人教育導論,出版五刷。台北:五南。
    黃曉瑋(2002)。女性主義論述及其再社區教育之蘊義。社會教育理論與實踐,195-213。台北:師大學苑。
    黃曉瑋(2007)。台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世輝(2008)。一閃即逝的社區營造資源中心留下了什麼?資料來源:
    社區營造電子報,http://www.cesroc.org.tw/e_paper_detail.php?sn=198,
    下載日期:97年4月26日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
    遠流。
    黃錦堂(1996)。社區主義的內涵與展望。政策月刊,12:19-20。
    范淑媚(2006)。高雄縣社區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
    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水德(1996)。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等主辦九六
    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郁秀(2003)。咱的家鄉、咱的夢。收錄於楊明珠譯,城鄉總體營造之路-平衡城鄉發展與行銷地方特色的經營技巧,5-7。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陳佳宜(2005)。海濱社區參與濕地保育之研究:以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為例。臺
    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1
    陳可慧(2004)。社區培力成效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區域型培力中心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香利(2004)。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國立中山
    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收錄於文建會「文化‧產業」 ○ 研討會暨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4~7。台北:文建會。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台北:文建會。
    陳其南(1998)。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策略。社教資料雜誌,241,5-7。
    陳其南 (1999)。從社區營造談永續台灣。新世紀好厝邊研討會手冊,1-8。台南,
    台灣:鄉城文教基金會。 陳亮全 (1999)。 重現雙溪之美。收錄於鄭晃二、陳亮全編著,社區動力遊戲:
    工作坊使社區活起來,96-104。台北,台灣:遠流。
    陳亮全(2000)。近來臺灣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展開。住宅學報,9(1):61~77。
    陳錦煌(2003)。新故鄉新社區新風貌。研習論壇,33,8-17。
    陳錦煌(2004)。社區學習。刊載於中國時報,93月10日21日,A13,時論廣場。
    陳錦煌(2004)。穿越騷動.探問2005- 社區營造如何往前走。刊載於中國時報,93年12月29日,A15,時論廣場。11
    陳錦煌(2005)。社造十年:反省與再出發。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194, ○ 84-85。 陳淑敏(2002)。匯流與分殊-論社區做為全球化與本土化交會的實踐場。社會 ○ 教育理論與實踐,27-46。台北:師大學苑。 陳瑞堂(1999)。社區化停車管理策略之研究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恩(2005)。社區化警政制度運作模式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 ○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玉樹(2002)。全球化對企業之挑戰及其人力資源發展之因應。全球化與成人
    教育,433-458。台北:師大書苑。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第
    十卷,第一期,頁 183-215。
    陳金玉 (2004)。社區環境改造下之民眾參與、衝突與溝通─新竹市「內湖老街
    景觀改造」之三個衝突經驗。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
    陳恆鈞(2005)。社會資本與公共行政之關係。發表於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
    政策學系於九十四年一月八日舉辦「公共行政與社會資本 」座談會。
    陳怡如 (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利(2004)。居民社區培力與社會資本、社區意識關聯性之研究 。國立中山
    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琇惠(2008)。世界銀行社區發展援助計劃之作法。台北。中華社會行政學會、
    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陳鈺欣(2006)。一個社區工作者的自我對話─從<受壓迫者教育學>看「社區
    活力再造工作坊」。社區發展季刊,111:426-435。台北:內政部。
    陳翠娥(2001)。社區大學建構公民意識之研究--以台北市四所社區大學為例。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郭為藩(2003)。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台北:心理。
    郭麗津(2003)。從社區培力到「社區規劃師」—台北市社區規劃體制化進程之○ 分析(1995-2004)。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1
    曹建文(2001)。社區成人教育及組織策略介入社區組織運作之行動研究─以嘉義
    市西區劉厝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梁玫玲(1996)。新港文教基金會推展社區成人教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
    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茂榮(1990)。學校與社區關係之探討。教育文粹,19:69-81。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收錄於戶外休憩研究,7(2):25-35。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收錄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81-126。台北:
    心理。
    曾竹寧(2001)。失能老人社區照顧服務網絡建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
    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曾梓峰(1996)。專業組織在社區營造中的角色之探討-以大溪經驗為例。載於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等主辦九六年台北國際社區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曾華源(1981)。推動社區工作之途徑與社區工作者角色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4:71-79。
    曾華源(2004)。衝突或和諧優先:都市社區總體營造規劃之省思。社區發展季
    刊,107:64-77。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台北:遠足文化。
    張菀珍(2007)。台灣推動「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之現況與反思,
    收錄於王本壯主編,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理論與實務,45-72。
    台北:師大書苑。
    張英陣(2008)。社區能力建構的理想與現實:社區政策之探討。暨南國際大學
    專案研究。
    ◎張英陣、高永興、陳育瑮、趙若新(2008)。台灣社區培力政策的省思。收錄於優勢與創新:家庭與社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主辦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97年10月23、24日。
    *張麗春、李怡娟(2004)賦權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1(2),84~90。
    張智欽(2008)。社區營造與生態永續。資料來源:宜蘭縣社區營造電子報,第 9609 期,2008 年 6 月 18 日出刊,下載日期:980320
    陶蕃瀛(2004)福利社區化之思辨。收錄於2004/9/16朝陽科技大學教學卓越
    計劃社會工作系「兩岸三地社會工作教育之比較」菁英課程學習手冊。
    彭連煥(2005)社區民眾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及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
    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
    楊百川(2006)。能力培育導向之服務學習方案發展模式芻議。社教雙月刊,132:
    4-22。台北:國立師範大學。
    楊孝濚(2004)。社區營造條例、社區法與社區發展實質運作。社區發展季刊,
    107:32-41。
    楊國賜(1994)。推動終身教育,促進國家發展。收錄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 
      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339-378。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2002)。教育與未來。臺北縣蘆洲市 : 空大。
    楊國德(1996)。成人教育發展策略。臺北 : 師大書苑。
    楊國德(2002)。全球化衝擊與成人教育的發展。成人教育,64,9-17。
    楊國樞、葉啟政(2002)。臺灣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楊純蓉(2005)。影響台南市社區是否得獎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公共 ○ 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詹棟樑(1996)。學校社區化的兒童教育功能,收錄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
    學校社區化,53:81。台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2003)。後現代的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台北:洪葉。
    詹秀員(2006)。從全球化與公共政策社區化觀點論社區組織結構之轉型與再造。
    收錄於內政部主辦、彰化縣政府承辦2006全國社區發展福利社區化觀摩會
    暨社區發展工作評鑑績優單位頒獎典禮大會手冊,專文論述,94-107。
    趙若新(2008)。蛻變‧社區培力-以高雄縣政府的社造與社照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趙翠芬(2006)。人才培育與社區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元智大學
    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至誠(1997)。蜕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
    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
    133-149。台北:內政部。
    廖俊松(2004)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社區發展季刊,107:133-145。
    廖 石(2003)。 從「地方治理」的思潮變遷探討「社區賦權」在鄉村發展政
    策中的定位與課題。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93-115。
    劉宜君(2006)。建構社區終身學習之探討。收錄於李天賞主編,台灣的
    社區與組織169-197。台北:揚智。 劉筱隆(2005)。警察機關志工運用之研究─以花蓮縣警察局為例。國立臺北大○ 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收錄於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31-135。台北:
    巨流。
    劉邦富(2006)。台灣貧窮家庭兒童照顧政策落差研究。東海大學社工研究所博
    士論文,未出版。
    劉昭志 (1999)。影響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發展與改
    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
    潘淑滿(2002)。全球化的省思:建構「人文」與「環境」並重的社會工作新思
    惟。社會教育學刊,31,79-10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熙彥(198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
    鄭麗珍(2002)。增強權能理論與倡導。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第13章。台北:洪葉。
    鄭夙芬、鄭期緯、陳嘉輝、蕭彥甫、陳武宗、張江清、陳桂英(2006)。培力公所
    以推動社區發展之實踐歷程──以高雄市北區各區公所為例。社區
    發展季刊,118:244-264。
    鄭晃二(2006)。鄉村社造人才能力指標自評手冊。台北:農委會。
    賴兩陽(2001)。社會福利社區化:政策發展。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
    賴兩陽(2002)。社區工作與社會福利社區化。台北:洪葉。15
    賴兩陽(2006)。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福利社區化的策略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
    台北:內政部。
    賴兩陽(2008)。社會福利服務基本概念,收錄於賴兩陽、吳來信、彭淑華、曾
    中明、劉麗雯編著,社會福利服務,第一章。台北:國立空
    中大學。
    賴兩陽(2008)。社區協力結盟的歷程與功能分析:以桃園縣觀音鄉聯合社區
    為例。收錄於,優勢與創新:家庭與社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等主辦,97年10月23-24日。
    賴爾柔、洪貴真(2004)。社區培力行動研究之實踐。農委會主編,農業推廣文
    彙第50 輯,45-59。
    鄧運林(2001)。成人教育哲學導論。台北:麗文文化。
    蔣玉嬋(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 ○ 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 蔣玉嬋(2004)。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07:241-252。
    蔡漢賢(1986)。認識社區與建設社區-蘊國力於基層,添溫馨於里鄰。社區發
    展的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編印,35-41。
    蔡瑞榮(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作法。收錄於中華民國社
    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83-107。
    蔡培村(1996a)。高雄市社區成人教育體系之規劃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八十五年度專題委託研究。
    蔡培村(1996b)。高雄市社區成人教育整合之研究。在於教育部主編八十五年度
    成人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蔡必焜、王俊豪(2002)。社會資本與永續社區發展:概念探討與研究議題。國
    科會補助研究計畫(NSC91-2412-H-002-018-SSS)。
    蔡秀美(2004)。以社會資本觀點分析社區營造中的行動學習。收錄於國立
    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主辦:2004終身學習國際學術研
    討會「終身學習:社群、文化與知識建構」論文集,104-114。
    蔡秀美(2005)。社造十年與社區增權展能。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47期電子
    報。資料來源:http://www.cesroc.org.tw/eNEWS/index47.htm。下載日期:2009
    年4月30日。
    蔡秀美(2006)。建立在地特色與自主運作的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之策略。社教雙
    月刊,132:15-21。台北:國立師範大學。
    蔡秀美(2007)。建立在地特色與自主運作的社區教育體系之策略,收錄
    於王本壯主編,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政策、理論與實務,105-122。
    台北:師大書苑。
    蔡篤堅(2004)
    顏旭明 (1998)。社區主義在政策過程中的困境與實踐:以樹林焚化爐興建營運為
    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旭明(2001)。社區主義在環保過程中的願景與實踐。資料來源:
    http://pls.tpepb.gov.tw/new_page_24.htm.下載日期:95年5月1日。
    簡春安、鄒平儀(1997)。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2004修訂版。台北:巨流。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台北:高等教育。
    魏慧娟(2004)。焦點團體。收錄於謝臥龍策劃主編,質性研究,273-315。台北:心理。
    薛曼娜(2004)。社區權能激發過程量表之建構—以老人社區參與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秀華(2003)。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19
    羅秀華(2004)。社區自主與政策的對話。社區發展季刊,107:146-160。19
    蕭全政等(2007)。全球在地化臺灣國際接軌政策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
    核委員會委託研究(RDEC-095-10)。21
    蕭玉煌(2002)。內政部推展社區發展工作之成果與新方向,社區發展季刊,100:5-14。台北:內政部。

    蘇麗瓊、田基武(2004)。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與「社區營造條例草案」的介紹。
    社區發展季刊,107:5-21。22

    英文部分:
    Arnstein, Sherry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e of Planners, 35:216-44.
    Baker, W. (1990) , “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6: 589-625.
    Barker, Robert L., (2003),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Bauer,M. W.,& GaskellG.(Eds.)(2000).Qualitative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UK:Sage Publications.
    Belliveau, M., O'Reilly, C., & Wade, J. (1996). Social capital at the top: The effects of
    social similarity and status on CEO compens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 1538-1568.
    Berg,B.L.(1998).Qu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Boston: Allyn & Bacon.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CT: Greenwood Press.
    Brookfield, S.(1983).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ookfield, S. (1984).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Milt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rookfifld,S.(1985).Community adult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ory and practive.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9(2),232-239.
    Brookfield, S.(1986).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Butcher, H., A. Glen, P. Henderson, and J. Smith, (1993). 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 Pluto Press.
    Bush, R., Dower, J.& Mutch, A.(2002). Community capacity index (Version 2).
    Australia: Center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Carr, W.(1998). What is an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P. H. Hirst & P. White(Ed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 1). London: Routledge.
    Chaskin, Robert J.(2001).” Building Community Capability: a definitional framework and
    Case studies from a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initiative” . Uban Affairs Review,
    Vol. 36, No.3, January, 291-323.
    Clark, D.(1987).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Allen, G., Bastiani, J, Martin, I. & Richars, J. K. (eds.), Community Education – an agenda for educational reform. (pp.50 -69). Milton and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1976). Community Disorganization.im Mertom,Robert K. and
    Tobert Nisbet ceds: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ams.(4th e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vich.
    Coleman, J.(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Supplement): 95-120.
    Conger, J. A., and Kanungo, R. N. (1988). The empowerment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3), 471-482.
    Corrine Glesne(1997).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2th ed.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Crabtree,B.F.,& Miller,W.L.(1992).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Craig, G.(2007). Community capacity-buiding: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Critical Social Policy,27,3,335-359.
    Creighton, J.L. (1981). The Public Involvement Manual. Abt Books.
    Culbertson, Hugh M., Ni Chen.(1997).“Communitarianism: A Foundation for
    Communication Symmetry.” Public Relation Quarterly, 42(2): 36- 41.
    Davis, Allen F., (1971), Settlement History in NASW,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New York, NASW.
    David S. Stein, Stein , Susan Imel, editors(2002).A dult learning in community.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Delanty, G.(2003).Community. New York: Routledge.
    Dewey, J.(1933). How we think. New York: D. C. Heath.
    Department for Community and Local Government(2006). Strong and Prosperous
    communities: The local government white paper. London: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Dubois, B. & Miley, K.K. (1996). Social Work: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Second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nham. A. (1970). The New Community Organization.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
    Etzioni, Amitai.(1993).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Right,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Communitarian Agenda.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Etzioni, Amitai. ed.(1998). The Essential Communitarian Reader.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Evans, D. & Kearney, J.(1996).Working in Social Care-A System Approach, Aldershot: Arena.
    Fellin, P.(1995).The community and the social Work(2nd ed.).Itasca, IL: F.E.Peacock.
    Fontana, A., & Frey, J. H.(1998).Interview: The art of science .In N.K. Denzing & Y.S. Lincoln(Eds.).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Garland, Diana R. (1995), Church Social Work in NASW Encych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Garson, G.D. and William, J.O. (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readings, skills. Allyn and Bacon.
    Gilchrist, A. (2004). The Well-Connected Community: A networking approach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Bristol: Policy Press.
    Gibbon M. Labonte R. Laverack G.(2002). Evaluating community capacity.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10(6):485-91.
    Goodman, R.M. Speers, M.A. McLeroy K. Fawcett S. Kegler M. Parker E. Smith SR. Sterling TD. Wallerstein N.(1998.) 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the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ovide a basis for measurement.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5(3):258-78.
    Green, G.P.,& Haines,A.(2002).Asset Building & Community Decelopment.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Hardcastle, D. A., Wenocur, S. & Power, P. R.(1997).Community Practice- 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rison, W. David, (1995).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NASW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Hamilton, E.(1992). Adult education flr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Hirst, P. H.(1966). Education theory.In J. W. Tibble(Ed.). The study of education. London:
    RKP.Jarvis, P. (1993).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Towards a polities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Home Office(2004).Firm foundation: The government’s framework for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London: Home Office.
    Holstein, J., & Gubrium, J.(1995).The Active Interview. Newbury Park, CA: Sage.
    Jackson SF. Cleverly S. Poland B. Burman D. Edwards R. Robertson(2003). A Working with Toronto neighbourhoods toward developing indicators of community capacity.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8(4):339-50.
    Jackson, Suzanne,(2008). Measuring Community Capacity. 資料來源:
    http://www.healthycities.ncku.edu.tw/download/95/17.pdf.下載日期:97年11
    月24日。
    Kaufman, Sharon R.(1994).In-deepth interviewing.in gubrium Jaber F.and Andrea Sankar(eds.),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p.123-136.
    Kawachi, I. and Berkman, L. (2000) “Social Cohesion,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in L. F.Lisa and I. Kawachi (eds.), Social Epidem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p.174-190.
    Keller, S.(2003).Community: Pursiong the dream, living the re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lpatrick, S., Field, I. & Falk, I.(2003).Social capital: an analytical tool for exploring
    lifelo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9(3),
    417-433.
    Knez, M. and C. Camerer (1994). “Creating Expectational Assets in the Laboratory: Coordination in Weakest Link Ga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101-19.
    Krueger, R. A.(1994).Focus froups: A practical guide applied research,
    California: Sage.
    Langton, S. (1978).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Lexington Books.
    Lisk, F. (ed.) (1985).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for Basic Needs.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ofland, J., & Lofland l.(1984).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ont, C. A.: Wadsworth.
    Luhmann, N.(1988).“Familiarity, Confidence, Trust: Problems and Alternatives,” in D. Gambetta (ed.),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pp. 94-107.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aclntyre, A.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Marshall, C., & Rossman G.(198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lk,
    CA: Sage.
    Martin, I.(1987).Community education: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Allen, G.Bastiani, J., Martin,I. & Richards, J. K.(eds).Community Education: An agenda for educational reform.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Catherine & Rossman, Grethen B.(1995).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econd edition. Newbury Patk, CA: Sage.
    McClenaghan, P.(2000). Social capital: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6(5),
    565-582.
    Merton, R.K.(1987).The Focused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s: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51:550-556.
    Merton, R. K.,Fiske ,M., & Kendall, P. L.(1990).The Focused Interview(2nd ed.).New
    York: Free Press.
    Minkler M. & Wallerstein N.(1997). Improving Health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Building:A Health Education Perspectiv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Building for Health., 30-52. Minkler M.,
    Rutgers University:
    Morgan, D. L.(1996). Forcus Groups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Montgomery, J. D. (2000). “Social Capital as a Policy Resource,” Policy Sciences, 33: 227-43. Publication.
    Neiman, A.(1995). Pragmatism: The aim of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 W. Kohli(Ed.), 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7. Urbana,
    IL: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Neuman, W. 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O’Connor, D. J.(1957).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London: RKP.
    Osborne, D. & P. Plastrik (1997). The Control Strategy: Shifting Control Away from the Top and Center. In Banishing Bureaucracy: the Five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pp.203-240.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atton, M. Q.(1995). Qulitation Evaluation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ignatelli, F.(1993). Toward a post-progressive theory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Summer,7-26.
    Portes A, Sensenbrenner J. (1993). “Embeddedness and immigration: notes o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action”. Am. J. Sociol. 98:1320.50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 1-24.
    Popple, K.(1995). Analysing Community Work-Its Theory & Practice. Buckingham: OUP.
    Putnam, R. D.(1993a).“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 35-42.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Quirk, B.(2007). Making assets work: The Quirk review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of public assets. London: 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odwell, C.M.(1996).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Coronary Care
    Nursing/Health Promotion. 23(2):305-313.
    Schoffler, Israel.(1960). 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 Springfield, IL,. Charles Thomas.
    Skeffington Report (1969). People and Planning.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Smith, Rolland R. (1995). Settlements and Neighborhood Centers in NASW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ed.,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Speer, P.W.& Peterson, N.A.(2000).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n empowerment
    scale: Testing cognitive,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Social WorkResearch.
    24(2):109-118.
    Stewart, D. W. & Shamdasani, P. N.(1990).Focus groups: theory and choligy, Newbwry
    Park, CA: Sage.
    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2000). Social Psychology. 7th. NY:
    Prentice-Hall, Inc.
    Taylor, M., Barr, A. & West, A. (2000). Signposts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ndon: National Coalition of Neighbourhoods & Community Matters, .
    Tayor, M. (2000). Top down meets bottom up: Neighbourhood Management. York: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Taylor, M.(2003). Public policy in the communit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Taylor, P.(2006).Who are the capacity builders? A study of provision for strengthen the
    role of local community. Lond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homas, John C. (1995).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Thomas, C. Y. (1996), “ Capital markets, financial markets and social capital,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 vol. 45(2 & 3): 1-23.
    Wallerstein, N. & E. Berntein(1994).”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 empowerment
    participatory education and Health,”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21(2):141-148.
    Wilkinson, K. P.(1991).The Community in Rural America. New York: Greenwood.
    Wellman, B., & Frank, K. A. (2001). Network capital in a multilevel world. In N. Lin, R.
    S. Burt, & K. Cook (Eds.). Social Capital , 233-273. Hawthorne, NY: Aldine De
    Gruyter.
    White, P.(1994). Civic virtues and public schooling: educating citizens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p.151-208.
    Woolcock, Michael and Deepa Narayan, “Social Capital: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Policy,”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5, 2000,
    :225-250.
    Zimmerman, M. A. (2000) Empower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orangizational and community levels of analysis. In Rappaport, J. & Seidman, E. (Eds.),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pp. 43-63). New York: Plenu.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