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欣頤
Li, Hsin-Yi
論文名稱: 108課綱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初任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Beginning Teachers of Civics and Social Studies in High Schools unde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湯仁燕
Tang, Ren-Yen
口試委員: 湯仁燕
Tang, Ren-Yen
陳麗華
Chen, Li-Hua
張民杰
Chang, Min-Chieh
口試日期: 2024/05/0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108課綱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專業發展初任教師
英文關鍵詞: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Beginning Teacher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ivic Education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87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5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108課綱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初任教師的專業發展歷程,並著重討論職前師資培育、教育實習與初任教師等階段,希冀描繪出教師在上述時期所呈現的教師專業樣貌與轉變,以及當中面臨的挑戰及因應。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以兩名出身於108課綱師資培育的國中公民與社會科初任教師作為個案對象。研究過程以深度訪談為主,並輔以觀察、文件等資料佐證,於分析後綜整研究發現與討論。針對兩名個案教師在108課綱下的專業發展歷程,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教師專業的發展以理論作為奠基,藉由與實務的連結、進入現場後與學生的互動而逐漸深化。
    二、職前師資培育階段發展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但具體實踐於初任教師階段趨於務實。
    三、透過持續性地反思與滾動式修正,教師在階段的轉換中能逐漸展現更具自信的教師專業姿態。
    此外,本研究也就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中的挑戰和因應提出以下見解:
    一、面對制度與現實的侷限性,教師的作法多半為「接受、轉念、再行動」。
    二、在學校氛圍、同儕文化與學生行為的三重夾擊下,教師僅能退而求其次。
    三、108課綱下初任與代理教師的雙重身份,為教師專業發展設下一道阻礙。
    根據以上結論,研究者進一步針對師資培育制度與後續研究提供相關建議,期待對未來初任教師專業發展之推動有所助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beginning teachers in civic education unde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It focuses on discussing stages such as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ternships, and novice teaching, attempting to depic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eachers during these periods,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and how they respond.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data sources were from the interview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s.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s founded on theory and gradually deepened through connections with practice and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after entering school.
    2. During the pre-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phase,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developed, but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ends to become more pragmatic during the novice teacher phase.
    3. Through continuous reflection, teachers can gradually demonstrate a more confident professional stance during transitions between stages.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1. Faced with the limitations of systems and realities, teachers' practices mostly involve "acceptance, reconsideration, and action."
    2. Under the triple pressure of school atmosphere, peer culture and student behavior, teachers can only compromise.
    3. The dual identity of novice and substitute teachers under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poses a barrier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inall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future research,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108課綱下的國中公民科 7 第二節 教師專業的內涵與發展階段 19 第三節 國中公民科教師的必經之路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0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1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5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57 第一節 108課綱下的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 57 第二節 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的課程、教學與評量 72 第三節 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專業發展的挑戰與因應 88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121 附錄一:訪談大綱 121 附錄二:課堂觀察表 123

    丁毓珊、葉玉珠、江瑞鈴(2023)。素養導向教育改革下之中學教師壓力:量表發展與壓力改變之影響因素。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8(1),229-262。
    王俊斌(2021)。師資培育課程基準改革之後:素養導向、能力發展與新教師專業。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6),55-77。
    王俊斌(2023)。配合108課綱職前師資培育課程基準的階段性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2(3),1-3。
    王俊斌、洪如玉、 黃藿、簡成熙、李彥儀、 陳幼慧、蘇永明、何佳瑞、游振鵬、陳伊琳(2020)。素養導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念的探究與轉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王莉淇(2021)。初任教師擔任行政之困境與建議—以訓育組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3),165-170 。
    王智弘(2023)。新課綱轉化之跨域需求對師資培育的啟示。台灣教育,741,1-11。
    王麗雲、徐銘璟(2015)。芬蘭師資培育制度特色及其對臺灣師資培育之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8(1),167-205。
    朱美珍(2017)。從威權轉型民主—探究解嚴後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發展與變革。教科書研究,10(1),65-100。
    吳清山(2017)。素養導向教師教育:理念、挑戰與實踐。學校行政,112,14-27。
    吳清山(2018)。素養導向教師教育內涵建構及實踐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261-293。
    吳璧純(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0-34。
    李坤崇(2006)。台灣中小學初任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173-191頁)。心理。
    李俐穎(2009)。駐足的過客-國小代理教師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婉玲(2005)。教師發展—理論與實踐。五南。
    林和春(2017)。台灣中小學師資的職前教育與教育實習:變革年代的挑戰與因應。台灣教育,707,8-16。
    林和春、黃詣翔、張素貞(2015)。師資生參與教育實習教學能力改變之研究。中等教育,66(1),104-135。
    林明煌、陳文瑜(2020)。教育實習優質化:縮短理論到實務的最後一哩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2),8‒12。
    林政逸、賴慧君(202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標轉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4(3),1-28。
    林純如、藍偉瑩(2021)。教師培力與專業支持—教師專業發展的現況與問題。課程協作與實踐,4,173-191。
    林進財、林香河(2013)。教育實習的理論與實務—成為合格教師。五南。
    林雅君(2020)。新北市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林銘烽(2015)。探討科技學科教學知識(TPACK)於十二年國教的重要性。中等教育,66(3),88-101。https://doi.org/10.6249/SE.2015.66.3.07
    施又瑀、施喻琁(2019)。務實的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2),37-45。
    洪瑄憶(2023)。國中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知能量表編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瑜珮(2020)。在專業發展路上看見希望的曙光—一位初任教師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榮昌(2020)。邁出108課綱成功的第一步—談教師成為終身學習者的重要性。師友雙月刊,617,56-59。
    胡瓊琪、林進財(2022)。從教師專業與學科學習知識的角度分析師資培育教學政策與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6),40-50。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
    孫志麟(2022)。證據說了什麼?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樣貌。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5(1),1-27。
    翁福元、林松柏(2004)。台灣國民教育階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芻議。教育科學期刊,4(2),2004。
    高強華(1988)。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師大書苑。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083/c1f743ce-c5e2-43c6-8279-9cc1ae8b1352.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3)。素養導向教學與評量的界定、轉化與實踐之說明。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59/56214/bb0fc79d-a7c7-4d7e-b03a-9d14bdb59011.pdf
    康玉琳(2007)。鴻溝的跨越:五位國中初任教師教學實踐之敘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民杰、賴光真(2022)實務導向師資培育的意涵與啟示。中等教育,73(3),12-27。
    張炳煌(2015)。教師人力代理代課常態化的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35-37。
    張德銳(2003a)。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教育部。
    教育部(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https://ws.
    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358/9df0910c-56e0-433a-8f80-05a50efeca72.pdf。
    教育部(2018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https://cirn.moe.edu.tw/Upload/file/27889/82354.pdf
    教育部(2018b)。教育實習成績評定指標與評量準則中等學校師資類科。行政院公報,24(159),1-5。
    教育部(2021)。2021教育部師資培育統計年報。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
    relfile/7805/87052/6fbc92df-34ff-4a48-b877-1ec7240c9cf3.pdf
    教育部(2022)。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
    課程基準修正規定。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2163
    梁福鎮(2006)。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況、問題與對策。教育科學期刊,6(2),77-90。
    梁福鎮(2014)。當前我國師資培育的挑戰與對策。教師教育期刊,3,1-19。
    符碧真(2018)。素養導向國教新課綱的師資培育:國立臺灣大學「探究式―素養導向的師資培育」理想芻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59-87。
    陳育祥(2018)。以素養導向觀點探討中等學校藝術師資培育教材教法課程現況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89-117。
    陳國泰(2018)提升中小學教師的 TPACK 之有效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 227-235。
    陳麗華(2018)。從中小學的教材教法談課綱的未來想像。教科書研究,11(2),111-119。
    陳麗華(2019)。書評: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標準的想像及啟示-評介《美國社會領域課程標準》及《C3美國社會領域州課程標準架構》。教育研究集刊,65(2),117-135。https://doi.org/10.3966/102887082019066502004
    游自達(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實踐:深化學習的開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6-12。
    馮莉雅(2022)。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在中等師資職前教育階段之實施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6),19-23。
    馮莉雅、曾素秋、陳昭宇(2020)。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影響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因素:以教學訪問教師計畫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23(4),153-196。
    黃文宣(2019)。初任教師運用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七年級公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光雄、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五南。
    黃易文、湯家偉(2019)。國中社會領域初任教師知覺組織支持、教師同儕共享氛圍和自我效能之關係。教育實踐與研究,32(1),33-70。
    黃品瑄(2015)。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建翔、吳清山(201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6(2),117-140。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漢文。
    黃盈婷(2020)。教師教學轉化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中專題探究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
    黃嘉莉、武佳瀅(2015)。我國教育實習學生知覺教師專業知能習得、運用與重要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1-32。
    黃嘉莉、謝傳崇(2022)。為何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不有效?TALIS 2018臺灣國中教師調查結果之羅吉斯驗證。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7(1),1-32。
    黃儒傑(2022)。從素養導向教科書分析探討師資生課程與教學素養新挑戰:以國中社會領域為例。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6),113-139。
    楊怡婷(2019)。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實施之挑戰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01-204。
    楊思偉、陳木金、張德銳、黃嘉莉、林政逸、陳盛賢、葉川榮(2015)。師資培育白皮書解說:理念與策略。心理。
    楊智穎(2020)。教師專業素養導向師資培育課程革新的現況與議題分析:學校層級的探討。臺灣教育研究期刊,1(6),39-60 。
    楊琬琳、鍾宜君(2020)。批判教育學視角下實習教師的實習困境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6(2),31-61。
    董秀蘭(2016)。社會領域:一個培養現代公民素養與核心素養能力的關鍵領域。教育脈動,5,1-12。
    詹惠雪、黃曰鴻(2020)。教師對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理解與實踐反思。課程與教學季刊,23(3),29-58。
    廖小鳳(2017)。核心素養與學習內容的兩難—以公民科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71-73。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劉秀嫚、范信賢、張懿婷、鄧毓浩、王錦雀、蘇苑瑜、邱俐瑜、楊振源(2020)。素養導向系列叢書:中學公民與社會教材教法。五南。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高等教育。
    蔡宜芬(2013)。教師教學轉化的歷程探究-以歷史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高等教育。
    蔡清田(2020)。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五南。
    蔣佩臻、馮丰儀(2021),新課綱下對師資培育教育實習課程規劃之建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0),31-35。
    鄭景澤(2011)。新師進門,媳婦入門—談初任教職的困境與展望。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25,1-3。
    賴彥全(2022)。新課綱變革下學校中層領導之探究:挑戰與因應策略。學校行政,139,94-113。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簡良平(2007)。教師專業化歷程的觀察與反省:以一位偏遠國小教師之行動研究為例。課程研究,3(1),29-58。
    羅寶鳳、陳麒(2020)。初任教師工作困擾、教學效能與專業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2),37-71。
    蘇揚期(2015)。當代理代課教師成為學校主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6),47-51。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五南。
    Shaun Best(2015)。社會科學研究法:資料蒐集與分析 [李文政譯] 。心理。(原著出版年:2013)
    Fuller, F. (1969). Concerns of teachers: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6, 207-225.
    Guerriero, S. (ed.) (2017),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OECD.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70695-en
    Hoban, G.F. (2005). Using a Multi-Linked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Promote Quality. Learning in a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In: Hoban, G.F. (eds) The Missing Links in Teacher Education Design, vol 1. Springer.
    Kagan, D. M. (1992).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2), 129–169. https://doi.org/10.2307/1170578
    Mishra, P., & Koehler, M. J. (2006).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new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08(6), 1017-1054.
    Moir, E. (1999). The stages of a teacher’s first year. In M. Scherer (Ed.), A Better beginning: Supporting and mentoring new teachers (pp.19-23).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ulman, L.S. (1986).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for the study of teaching. In M.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Macmillan.
    Shulman, L.(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
    Veenman, S. (1984). Perceived problem of beginning teache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2), 143-17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