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麗凱 |
---|---|
論文名稱: |
台灣IPTV服務之差異化指標及策略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炳宏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IPTV 、差異化理論 、差異化指標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6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數位匯流下,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寬頻普及率提升以及網路壓縮技術的進步,帶動多元的影音應用服務。數位科技整合下,電信服務與電視服務紛紛跨業經營,其中透過IP基礎網路傳送多媒體服務,也就是IPTV服務備受矚目。IPTV服務以新興媒體加入電視服務市場,不同身分的營運商都希望能主導IPTV服務。在台灣的狀況,IPTV服務與擁有高普及率的有線電視競爭,因為IPTV的產品和服務特性都與過去大不相同,所以本研究從差異化理論切入,藉由資料分析和修正式德菲法,以建立「台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由於不同差異化面向需要不同程度的投入,本研究也會評估各差異化指標的重要性。同時再以深度訪談法,進一步探討台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策略。
在台灣IPTV服務的發展狀況,目前是以「中華電信MOD」和「威達超舜Vee TV」兩家業者為主。本研究所建立的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及差異化策略提供現有業者參考,並期望能作為新進業者進入IPTV服務領域時的相關建議。 IPTV服務在這影音充斥的年代,如何突破困境產生競爭優勢,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技術功能面的差異化最重要;介面操作性和系統穩定度是最必備也同時非常重要的差異化指標。
二、「內容」始終是經營媒體的重要課題;內容的獨特性來自於提供與有線電視不同類型的節目,或是設計互動式的節目讓用戶可以參與。
三、高互動性提供多元加值服務;IPTV服務一開始備受矚目的原因是IP技術的高互動性,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發現,互動性要能貼近使用者的行為才能吸引消費者。
四、彈性的付費機制給予消費者自主權;IPTV業者不像是有線電視一樣很單純的只提供一個價格,所以在建立付費機制是一個挑戰,不過模式一旦成型就可以創造差異化的價值。
五、善加利用數位內容以整合跨平台服務;IPTV服務不再只是電視,而是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這也是與數位電視主要經營內容不同的地方,IPTV更應強調其服務和通路平台的特性,以IPTV為中心整合跨平台的服務,讓數位內容可以放在不同媒介多次利用,以產生綜效。
六、精準的客製化服務為用戶量身訂做;客戶的使用記錄也都記錄在數位機上盒,使得廣告主可以更精準的掌握目標對象,達到較佳的廣告效果。
七、專業的客戶服務解答用戶的疑難雜症;因為IPTV服務在使用上與「傳統」電視上不相同,所以在使用上的協助服務,格外來的重要。
八、數位匯流下擴大策略聯盟對象;解放各媒體的界線,就會有創新的內容產生。在IPTV服務價值鏈中,必須將內容與技術緊密連結,也就是在內容上經過加工增加新的元素,給予使用者創新的體驗。
九、以行銷建立起IPTV多媒體娛樂中心的形象;IPTV是新興的電視服務,透過廣告及行銷的努力,試圖改變現有及潛在消費者對於電視的認知,IPTV業者也應定位為資通訊科技服務商,以提供資訊和多媒體服務。
Carlos(2005年3月28日)。〈IP隨選視訊服務將對有線電視公司造成威脅〉,《科技產業資訊室》。上網日期:2008年8月10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telecomm/eetelecomm082.htm
Kim(2006年1月09日)。〈實現IPTV成功部署的關鍵技術分析〉,《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0日,取自: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02898_480702_TA_ad1f7fd5.HTM
小知堂編譯組譯(1994)。《策略管理》,台北:小知堂文化。(原書Craig, J. C. & Grant, R. M. [1993]. Strategic management. London:Kogan Page)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IPTV新興商業模式與管理之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1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頁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3062&ctNode=1909
中華電信數位內容發展處(2008)。〈IPTV新技術、新服務、新監理政策〉。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tcm.ncku.edu.tw/97file/970410v3_IPTV%E7%9A%84%E7%99%BC%E5%B1%95_970324.ppt
方世榮譯(2003)。《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原書Kotler, P. [2002].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國雍(1995)。〈互動式電視之展望〉,《電腦與通訊》,38:5-12。
王淑汾(2005)。《有線電視系統因應中華電信MOD服務之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華(2005)。《台灣地區健康傳播模式與效益之研究─從知溝理論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韻筑(2005)。〈放眼「三網合一」應用契機,電信與廣電業者合力佈局中國IPTV市場〉,《工業研究技術院》。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
台灣奧美互動關係行銷公司譯(2008)。《數位行銷:超時代行銷人的必修課》,台北:天下。(原書Wertime, K. & Fenwick, I. [2008]. DigiMarketing: the essential guide to new media and digital marketing.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甘果碩(2006年10月22日)。世新大學IPTV人才培育課程。台北:世新大學。
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2007)。《策略管理》,台北:華泰文化。(Hill, C. & Jones, G. [2006].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朱澔偉(2006a)。〈三網合一趨勢下 IPTV發展之機會與挑戰〉,《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6月12日,取自:http://ieknet.itri.org.tw/ViewHTML/commentary.jsp?searchtype=¬esid=113FA4A547251D16482571790021ED4B
朱澔偉(2006b)。〈IPTV價值鏈活動探討〉,《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
朱澔偉(2006c)。〈歐洲地區IPTV營運模式探索〉,《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screen?rptidno=34E707D9F2D2EDCE482571C30032A2B2
何吉森(2007)。《通訊傳播規範之整合與建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旭如(2007)。〈中華電信MOD絕地大反攻〉,《數位時代》,153:104-112。
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余俊穎(2003)。《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余麗姿(2007年8月20日)。〈威達世新 合攻中南部網路電視〉,《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07年8月23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吳佩諭(2008a)。〈電信業者提供視訊服務之外國法制研析〉,《科技法律透析》。20(9):45-49。
吳佩諭(2008b)。〈美國網路電視相關法制規範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9):21-26。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社。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97-306。
呂寶麟(2007)。《未來媒體大趨勢:窺探窺探數位影音大商機》。台北:高寶出版。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 (2):11-20。
李明軒、邱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下)》,台北:天下文化。(原書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李振中(無日期)。〈IPTV相關技術探討(二)〉,《能嘉數位科技》。上網日期:2009年4月2日,取自: http://www.nengchia.com.tw/product_04-3-05.htm
李清義(2007)。《電信經營商之IPTV服務競爭策略與經營模式—以中華電信MOD為例》。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學文(2007年4月19日)。〈從Wii的互動體驗想像台灣互動電視的發展〉,《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8年1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 _ID=89530
李學文(2008年7月9日)。〈用互動式的廣告來為廣告解困?!〉,《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3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35081
李學文(2009年3月31日)。〈整合技術與內容改寫數位有線電視節目菜單〉,《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86916
李學文(2009年5月12日)。〈「數位匯流」還是「垂直整合」?〉,《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5月1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93487
卓沅蓁(2008)。〈視聽媒體服務之變與不變〉,《電視妙管家》。上網日期:2008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tvkeeper.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5&Itemid=26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原書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周添城譯(1990)。《美國產業之結構 行為 績效》,台北:正中書局。(原書Caves, R. [1982]. American industry: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UK: Prentice Hall)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a)。《揭開電信服務的下一波Triple Play浪潮》。台北: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b)。《數位電子家庭雛型的誕生》。台北: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TRI:全球IPTV未來兩年成長率逾50%〉,《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51861_622964_NT_acd62456.HTM
林欣吾(2008年2月29日)。〈該給數位匯流發展策略〉,《中國時報》,第A22版。
林振春(1992)。〈德惠法〉,《民意月刊》,169:82-101。
林淑惠(2007年11月15日)。〈中華電發展IPTV 將與亞藝聯手〉,《工商時報》,第B4版。
林翠絹(2004)。〈台灣數位互動電視市場導入期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5 (2):46-75。
威達超舜(無日期)。〈VeeTV加值服務〉,《威達超舜》。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vee.com.tw/modules/tinyd1/index.php?id=3
唐朝緯(2006)。《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探討我國IPTV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萌(2007)。〈全球IPTV發展概況及經營模式〉,《CNET科技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3/29/content_5908603.htm
翁望回譯(2008)。《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台北:華泰文化。(原書Barney, J. B., & Hesterly. W. S. [2005].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英明(2008)。〈IPTV橫跨資訊與電信領域 STB須以開放式結構因應〉,《新通訊元件雜誌》。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2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804250013
高啟翔(2007)。〈多合一通訊服務將促使IPTV大幅成長〉,《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3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773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NCC因應技術衍進,為排除小固網業者市場經營困境,通過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修正草案〉,上網日期:2009年3月10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is_history=0&pages=0&sn_f=9778
張美娟(2003)。《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雪松、曹華平、劉瑩(2008)。〈淺談IPTV的優勢和發展方向〉,《CNET科技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cnetnews.com.cn/2008/0710/973923.shtml
曹琬凌、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責體系初探:以台灣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新聞學研究》,96:129-186。
曹衛雲(2006)。〈靈活開放的中國IPTV商業模式〉,《電子與電腦》,139:51-52。
梁朝棟(2007)。《台灣寬頻網路電視(IPTV)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錤(2002)。《產業融合下的策略新思維與組織變革:數位網路時代日本Sony公司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羿婕(2007)。〈WiMAX南北結盟 威邁思、威達 「雙威」聯手出擊〉,《ETtoday》。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7/08/16/10846-2141664.htm
郭家蓉(2005)。〈全球IPTV營運發展模式分析〉,《RUN!PC》,139:69-78。
郭婉容譯(1974)。《壟斷性競爭的理論》,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原書Chamberlain, E. [1933].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陳炳宏(2004年6月)。〈電視服務之產品差異化策略與指標建構:商管理論應用於媒體服務之檢驗與修正〉,「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國澳門。
傅文成(2006)。《國防部媒體公共關係活動規劃指標之建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群弼(2008年3月11日)。〈MOD續戰有線電視 奧運+高畫質 辛苦作戰〉,《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8年3月30日,取自: http://news.yam.com/bcc/life/200803/20080311771250.html
彭資淵(2006)。《互動電視棒球轉播節目加值資訊研究-以年輕族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政(1996)。〈得懷術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台北:天下文化。
費家琪(2008)。〈中華電MOD 找福斯提供三個頻道〉,《NCCwatch媒體公民行動網》,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2日,取自:http://nccwatch.org.tw/news/20081004/25011
黃繼寬(2006)。〈Triple Play(1):大媒體趨勢--Triple Play大媒體(Mega Media)預言的實現〉,《電子與電腦》,88:44-46。
楊雅雯(2002)。《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代芝(2007年10月22日)。〈中華電MOD引進Now 農曆年前試播〉,《中央社》。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2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
電子工程專輯(2008)。〈易利信展示 未來電視概念〉,《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23039_617723_NT_b64d53d1.HTM
廖德琦(2006年10月26日)。〈大電視小群眾 中華電信MOD轉型〉,《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5252
管倖生(主編)(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
趙恬嘉(2007)。《台灣有線電視業者面對數位匯流之競爭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海濤(2008)。〈六部委授權電信廣電互滲〉,《北方網》,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i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8/01/23/002708509.shtml
劉幼琍(200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39次委員會議記錄〉。上網日期:2008年3月12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 http://www.ncc.gov.tw
劉芳梅(2006)。〈2010年全球IPTV用戶數將達4,880萬戶〉,《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3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773
劉芳梅(2007)。〈2006-2007年台灣通訊服務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grp_ordinal=1002006100110002&cnt_id=2030
劉繼謚(2004)。〈擋不住的新趨勢!解讀互動電視〉,《Hope Net 科技月刊》,103:28-33。
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2005)。《中華民國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行政院新聞局。上網日期2007年6月11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頁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5328&ctNode=2942
蔡坤哲(2007)。《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融(2003)。《數位時代下的創新科技管理—探討中華電信MOD經營策略與產業分析》。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
蔡易靜(2008)。〈全球IPTV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索〉,《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trend&id=1372
蔡明忠(2008年10月20日)。〈健全通訊平台 開創數位新藍海〉,《中國時報》,第A10版。
蔡建軍(2006年10月26日)。〈IPTV領航多媒體交互業務的健康與良性發展〉,《通信世界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cww.net.cn/iptv/article.asp?Id=51490
鄭華清(2000)。《24小時的品牌經理人》,台北:麥格羅‧希爾。
蕭美惠譯(2004)。《高科技企業的產品策略》。台北:中衛發展中心。(原書Michael, E. & McGrath, M. E. [2000]. Product strategy for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 New York: McGraw-Hill.)
賴雅芹(2002)。《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雅芹、趙怡(2003)。〈臺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圖文傳播學報》,3:3-36。
戴國良(2003)。《行銷策略 : 分析與實務》,台北:五南。
謝文雀譯(1998)。《行銷管理—亞洲實例》。台北:華泰書局。(原書Kotler, P., Leong, S. M., Ang, S. H., & Tan, C. T. [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謝潮儀(1983)。〈德爾斐(Delphi)專家學者問卷法之應用—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法商學報》,18:109-132。
鍾朝宏(1989)。《商品學》,台北:華泰書局。
魏啟林(1993)。《策略行銷》,台北:時報文化。
羅世宏(2004)。〈開放近用、有效競爭與公共利益:寬頻視訊服務市場的管制架構〉,《新聞學研究》,78:107-142。
羅嘉瑞(2005)。《互動電視的經營模式及競爭力分析—以中華電信MOD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蘇文彬(2008a)。〈奧運一戰成名 MOD加碼高畫質內容〉,《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8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2666
蘇文彬(2008b)。〈NCC擬解禁 電視業者也可望跨業電信服務〉,《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8年9月10日,取自: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9618
鐘惠玲(2008)。〈產業觀察—NCC政策牽動通訊傳播產業發展〉,《電子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9月25日,取自: http://www.digitimes.com.tw/
鐘惠玲(2008年9月23日)。〈把WiMAX當PC產業模式發展〉,《威達超舜電信》。上網日期:2009年1月25日,取自: http://www.digitimes.com.tw/
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Wadsworth Pub. Co.
Archibald, G. C., & Rosenbluth, G. (1975). The new theory of consumer demand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9, 569-90.
Bain, J. S.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in, J. 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eath, J., & Katsoulacos, Y. (1991).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Great Briti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ves, R. E., & Williamson, P. J. (1985).What i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reall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4(2), 113-132.
Dalkey, N. C. (1967). Delphi report.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Retrieved August 19, 2008, from database Rand corpor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rand.org/pubs/papers/P3704/
Dawson, M. D., & Brucker, P. S. (2001). The utility of the delphi method in MFT resear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9(2), 125-140.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f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New Jersey: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ickson, P. R., & Ginter, J. L. (1987). Market segmentation,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1-10.
Dong, H. S. (2007). Potential user factors driving adoption of IPTV. What are customers expecting from IPTV?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4(8), 1446-1464. Retrieved May 19, 2008, from database ScienceDirect on the World Wide Web://www.sciencedirect.com
Iptvxl (n.d.). Adavantage of IPTV. Retrieved Feburary 22, 2009, from: http://www.iptvxl.com/advantages/
Jenkins, D. A., & Smith, T. E. (1994). Applying delphi methodology in family therapy research.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6, 411-430.
Kim, P., & Sawhney, H. (2002) A machine-like new medium-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e TV.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4, 217-233.
Kuhl, C. (2008). IPTV: Global ,but not dominant. Retrieved September 22, 2008, from the Cable360.net network Web site: http://www.cable360.net/ct/sections/features/31411.html
Linstone, H. A., & Turoff, M. (Eds.). (2002).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http://www.is.njit.edu/pubs/delphibook/index.html.
Maistre, R. L. (2008). Top ten: IPTV carriers. Light Reading.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 http://www.lightreading.com/document.asp?doc_id=142594
MRG. (2009). IPTV Global Forecast –2009 to 2013 Semiannual IPTV Global Forecast Report.Multimedia Research Group. Retrieved July 2, 2009, from http://www.mrgco.com/iptv/gf0509.html
Murry, J.W., & Hammons, J.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 18(4), 423-436.
OECD. (2007, December). IPTV: Market developments and regulatory treatment Retrieved March 9, 2008, from 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Web site:http://www.oecd.org/LongAbstract/0,3425,en_2649_33703_39869089_119666_1_1_1,00.html
Ohrtman, F. (2005). WiMAX handbook. Blacklick, OH, USA: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Electronic version] .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id=10196950&ppg=158
Pagani, M. (2003). Multimedia and interactive digital TV.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Detail.action?docID=10022507
Piana, V. (2003).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Economics Web Institute.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from http://www.economicswebinstitute.org/glossary/product.htm
Point-topic. (2007). IPTV in mid-2007:Subscriber numbers and penetration rates up. Point Topic.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from http://point-topic.com/cgi-bin/showdocument.asp?Doc=dslanalysis/bbaiptv071011.htm
Point-topic. (2009). IPTV shows strong growth in Q1 2009. Point Topic. Retrieved July 7, 2009, from http://point-topic.com/content/dslanalysis/BBAq109iptv.htm
Pyramid Research. (2009). Europe’s Five-Year IPTV Forecast: Mostly Cloudy, but Temperatures Slowly Rising.Research and Markets. Retrieved July 7, 2009, from http://www.researchandmarkets.com/reportinfo.asp?report_id=997648&t=d&cat_id=
Sashi, C. M., & Stern, L.W. (1995).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performance in producer goods industri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32(2), 115-127.
Scheuing, E.E. (1974). New product management. New York: Dryden Press.
Simpson, W., & Greenfield, H. (2007). IPTV and Internet video: new markets in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Burlington, MA ; Oxfod : Focal Press.
Spinelli, T. (1983). The Delphi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3(1), 73-80.
Turow, J. (2006). Niche envy : Marketing discrimin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Electronic version]. Cambridge, MA, USA: MIT Press.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id=10173665&ppg=128
Weber, J., & Newberry, T. (2006). IPTV crash course. New York: McGraw-Hill Osborne Media.
Wikipedia. (n.d). IPTV. Retrieved Feburary 22, 2009,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PTV
Wimmer, R. D., & Dominick, J.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4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