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麗凱
論文名稱: 台灣IPTV服務之差異化指標及策略之研究
指導教授: 陳炳宏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IPTV差異化理論差異化指標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數位匯流下,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寬頻普及率提升以及網路壓縮技術的進步,帶動多元的影音應用服務。數位科技整合下,電信服務與電視服務紛紛跨業經營,其中透過IP基礎網路傳送多媒體服務,也就是IPTV服務備受矚目。IPTV服務以新興媒體加入電視服務市場,不同身分的營運商都希望能主導IPTV服務。在台灣的狀況,IPTV服務與擁有高普及率的有線電視競爭,因為IPTV的產品和服務特性都與過去大不相同,所以本研究從差異化理論切入,藉由資料分析和修正式德菲法,以建立「台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由於不同差異化面向需要不同程度的投入,本研究也會評估各差異化指標的重要性。同時再以深度訪談法,進一步探討台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策略。
    在台灣IPTV服務的發展狀況,目前是以「中華電信MOD」和「威達超舜Vee TV」兩家業者為主。本研究所建立的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及差異化策略提供現有業者參考,並期望能作為新進業者進入IPTV服務領域時的相關建議。 IPTV服務在這影音充斥的年代,如何突破困境產生競爭優勢,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技術功能面的差異化最重要;介面操作性和系統穩定度是最必備也同時非常重要的差異化指標。
    二、「內容」始終是經營媒體的重要課題;內容的獨特性來自於提供與有線電視不同類型的節目,或是設計互動式的節目讓用戶可以參與。
    三、高互動性提供多元加值服務;IPTV服務一開始備受矚目的原因是IP技術的高互動性,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發現,互動性要能貼近使用者的行為才能吸引消費者。
    四、彈性的付費機制給予消費者自主權;IPTV業者不像是有線電視一樣很單純的只提供一個價格,所以在建立付費機制是一個挑戰,不過模式一旦成型就可以創造差異化的價值。
    五、善加利用數位內容以整合跨平台服務;IPTV服務不再只是電視,而是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這也是與數位電視主要經營內容不同的地方,IPTV更應強調其服務和通路平台的特性,以IPTV為中心整合跨平台的服務,讓數位內容可以放在不同媒介多次利用,以產生綜效。
    六、精準的客製化服務為用戶量身訂做;客戶的使用記錄也都記錄在數位機上盒,使得廣告主可以更精準的掌握目標對象,達到較佳的廣告效果。
    七、專業的客戶服務解答用戶的疑難雜症;因為IPTV服務在使用上與「傳統」電視上不相同,所以在使用上的協助服務,格外來的重要。
    八、數位匯流下擴大策略聯盟對象;解放各媒體的界線,就會有創新的內容產生。在IPTV服務價值鏈中,必須將內容與技術緊密連結,也就是在內容上經過加工增加新的元素,給予使用者創新的體驗。
    九、以行銷建立起IPTV多媒體娛樂中心的形象;IPTV是新興的電視服務,透過廣告及行銷的努力,試圖改變現有及潛在消費者對於電視的認知,IPTV業者也應定位為資通訊科技服務商,以提供資訊和多媒體服務。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IPTV服務產業發展之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IPTV服務介紹 11 第二節、產品差異化理論與文獻探討 39 第三節、探討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與相關傳播媒體之差異化研究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7 第一節、資料分析法 57 第二節、德菲法與修正式德菲法 58 第三節、深度訪談法 61 第四節、研究施測步驟 62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修正式德菲問卷結果 69 第二節、臺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指標分析 76 第三節、臺灣IPTV服務的各差異化指標間重要性程度分析 93 第四節、臺灣IPTV服務的差異化策略面向分析 9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研究結論 107 第二節、研究建議 110 第三節、研究限制 112 第四節、後續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4 附錄 125 附錄一:第一回合問卷 125 附錄二:第二回合問卷 128 附錄三:第三回合問卷 131

    Carlos(2005年3月28日)。〈IP隨選視訊服務將對有線電視公司造成威脅〉,《科技產業資訊室》。上網日期:2008年8月10日,取自: http://cdnet.stpi.org.tw/techroom/market/eetelecomm/eetelecomm082.htm
    Kim(2006年1月09日)。〈實現IPTV成功部署的關鍵技術分析〉,《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0月20日,取自: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02898_480702_TA_ad1f7fd5.HTM
    小知堂編譯組譯(1994)。《策略管理》,台北:小知堂文化。(原書Craig, J. C. & Grant, R. M. [1993]. Strategic management. London:Kogan Page)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IPTV新興商業模式與管理之研究〉。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1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頁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3062&ctNode=1909
    中華電信數位內容發展處(2008)。〈IPTV新技術、新服務、新監理政策〉。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tcm.ncku.edu.tw/97file/970410v3_IPTV%E7%9A%84%E7%99%BC%E5%B1%95_970324.ppt
    方世榮譯(2003)。《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原書Kotler, P. [2002]. Marketing management. (11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國雍(1995)。〈互動式電視之展望〉,《電腦與通訊》,38:5-12。
    王淑汾(2005)。《有線電視系統因應中華電信MOD服務之策略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華(2005)。《台灣地區健康傳播模式與效益之研究─從知溝理論觀點》。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韻筑(2005)。〈放眼「三網合一」應用契機,電信與廣電業者合力佈局中國IPTV市場〉,《工業研究技術院》。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
    台灣奧美互動關係行銷公司譯(2008)。《數位行銷:超時代行銷人的必修課》,台北:天下。(原書Wertime, K. & Fenwick, I. [2008]. DigiMarketing: the essential guide to new media and digital marketing.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甘果碩(2006年10月22日)。世新大學IPTV人才培育課程。台北:世新大學。
    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2007)。《策略管理》,台北:華泰文化。(Hill, C. & Jones, G. [2006].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朱澔偉(2006a)。〈三網合一趨勢下 IPTV發展之機會與挑戰〉,《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6月12日,取自:http://ieknet.itri.org.tw/ViewHTML/commentary.jsp?searchtype=¬esid=113FA4A547251D16482571790021ED4B
    朱澔偉(2006b)。〈IPTV價值鏈活動探討〉,《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itri.org.tw/chi/index.jsp
    朱澔偉(2006c)。〈歐洲地區IPTV營運模式探索〉,《ITIS智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screen?rptidno=34E707D9F2D2EDCE482571C30032A2B2
    何吉森(2007)。《通訊傳播規範之整合與建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旭如(2007)。〈中華電信MOD絕地大反攻〉,《數位時代》,153:104-112。
    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余俊穎(2003)。《以價值網觀點探討數位電視產業之競爭優勢—無線、有線、電信網路及衛星四類平台之比較》。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余麗姿(2007年8月20日)。〈威達世新 合攻中南部網路電視〉,《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07年8月23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html
    吳佩諭(2008a)。〈電信業者提供視訊服務之外國法制研析〉,《科技法律透析》。20(9):45-49。
    吳佩諭(2008b)。〈美國網路電視相關法制規範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9):21-26。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社。
    吳雅玲(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97-306。
    呂寶麟(2007)。《未來媒體大趨勢:窺探窺探數位影音大商機》。台北:高寶出版。
    宋文娟(2001)。〈一種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德菲法在醫務管理學領域之應用〉,《醫務管理期刊》,2 (2):11-20。
    李明軒、邱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下)》,台北:天下文化。(原書Porter, M.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李振中(無日期)。〈IPTV相關技術探討(二)〉,《能嘉數位科技》。上網日期:2009年4月2日,取自: http://www.nengchia.com.tw/product_04-3-05.htm
    李清義(2007)。《電信經營商之IPTV服務競爭策略與經營模式—以中華電信MOD為例》。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學文(2007年4月19日)。〈從Wii的互動體驗想像台灣互動電視的發展〉,《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8年1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 _ID=89530
    李學文(2008年7月9日)。〈用互動式的廣告來為廣告解困?!〉,《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3月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35081
    李學文(2009年3月31日)。〈整合技術與內容改寫數位有線電視節目菜單〉,《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86916
    李學文(2009年5月12日)。〈「數位匯流」還是「垂直整合」?〉,《udn數位資訊》。上網日期:2009年5月1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5&f_SUB_ID=2926&f_ART_ID=193487
    卓沅蓁(2008)。〈視聽媒體服務之變與不變〉,《電視妙管家》。上網日期:2008年9月12日,取自:http://www.tvkeeper.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5&Itemid=26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台北:天下文化。(原書Porter, M.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ew York: Free Press)
    周添城譯(1990)。《美國產業之結構 行為 績效》,台北:正中書局。(原書Caves, R. [1982]. American industry: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UK: Prentice Hall)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a)。《揭開電信服務的下一波Triple Play浪潮》。台北: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b)。《數位電子家庭雛型的誕生》。台北:拓墣科技。
    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TRI:全球IPTV未來兩年成長率逾50%〉,《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1日,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51861_622964_NT_acd62456.HTM
    林欣吾(2008年2月29日)。〈該給數位匯流發展策略〉,《中國時報》,第A22版。
    林振春(1992)。〈德惠法〉,《民意月刊》,169:82-101。
    林淑惠(2007年11月15日)。〈中華電發展IPTV 將與亞藝聯手〉,《工商時報》,第B4版。
    林翠絹(2004)。〈台灣數位互動電視市場導入期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5 (2):46-75。
    威達超舜(無日期)。〈VeeTV加值服務〉,《威達超舜》。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vee.com.tw/modules/tinyd1/index.php?id=3
    唐朝緯(2006)。《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探討我國IPTV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萌(2007)。〈全球IPTV發展概況及經營模式〉,《CNET科技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3/29/content_5908603.htm
    翁望回譯(2008)。《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台北:華泰文化。(原書Barney, J. B., & Hesterly. W. S. [2005].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英明(2008)。〈IPTV橫跨資訊與電信領域 STB須以開放式結構因應〉,《新通訊元件雜誌》。上網日期:2008年11月22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804250013
    高啟翔(2007)。〈多合一通訊服務將促使IPTV大幅成長〉,《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3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773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NCC因應技術衍進,為排除小固網業者市場經營困境,通過固定通信業務管理規則修正草案〉,上網日期:2009年3月10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http://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is_history=0&pages=0&sn_f=9778
    張美娟(2003)。《國內有線電視發展數位電視服務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雪松、曹華平、劉瑩(2008)。〈淺談IPTV的優勢和發展方向〉,《CNET科技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cnetnews.com.cn/2008/0710/973923.shtml
    曹琬凌、彭玉賢、林珍瑋(2008)。〈公共廣電問責體系初探:以台灣公廣集團公共價值評量指標建構為例〉,《新聞學研究》,96:129-186。
    曹衛雲(2006)。〈靈活開放的中國IPTV商業模式〉,《電子與電腦》,139:51-52。
    梁朝棟(2007)。《台灣寬頻網路電視(IPTV)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明錤(2002)。《產業融合下的策略新思維與組織變革:數位網路時代日本Sony公司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郭羿婕(2007)。〈WiMAX南北結盟 威邁思、威達 「雙威」聯手出擊〉,《ETtoday》。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7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7/08/16/10846-2141664.htm
    郭家蓉(2005)。〈全球IPTV營運發展模式分析〉,《RUN!PC》,139:69-78。
    郭婉容譯(1974)。《壟斷性競爭的理論》,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原書Chamberlain, E. [1933].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陳炳宏(2004年6月)。〈電視服務之產品差異化策略與指標建構:商管理論應用於媒體服務之檢驗與修正〉,「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國澳門。
    傅文成(2006)。《國防部媒體公共關係活動規劃指標之建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群弼(2008年3月11日)。〈MOD續戰有線電視 奧運+高畫質 辛苦作戰〉,《中廣新聞網》。上網日期:2008年3月30日,取自: http://news.yam.com/bcc/life/200803/20080311771250.html
    彭資淵(2006)。《互動電視棒球轉播節目加值資訊研究-以年輕族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家政(1996)。〈得懷術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台北:天下文化。
    費家琪(2008)。〈中華電MOD 找福斯提供三個頻道〉,《NCCwatch媒體公民行動網》,上網日期:2008年12月22日,取自:http://nccwatch.org.tw/news/20081004/25011
    黃繼寬(2006)。〈Triple Play(1):大媒體趨勢--Triple Play大媒體(Mega Media)預言的實現〉,《電子與電腦》,88:44-46。
    楊雅雯(2002)。《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邁入寬頻產業之核心資源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代芝(2007年10月22日)。〈中華電MOD引進Now 農曆年前試播〉,《中央社》。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2日,取自: http://www.cna.com.tw/
    電子工程專輯(2008)。〈易利信展示 未來電視概念〉,《電子工程專輯》。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523039_617723_NT_b64d53d1.HTM
    廖德琦(2006年10月26日)。〈大電視小群眾 中華電信MOD轉型〉,《新台灣新聞週刊》。上網日期:2007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5252
    管倖生(主編)(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
    趙恬嘉(2007)。《台灣有線電視業者面對數位匯流之競爭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海濤(2008)。〈六部委授權電信廣電互滲〉,《北方網》,上網日期:2008年11月10日,取自:http://it.big5.enorth.com.cn/system/2008/01/23/002708509.shtml
    劉幼琍(200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139次委員會議記錄〉。上網日期:2008年3月12日,取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網頁 http://www.ncc.gov.tw
    劉芳梅(2006)。〈2010年全球IPTV用戶數將達4,880萬戶〉,《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3月10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773
    劉芳梅(2007)。〈2006-2007年台灣通訊服務產業的回顧與展望〉,《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grp_ordinal=1002006100110002&cnt_id=2030
    劉繼謚(2004)。〈擋不住的新趨勢!解讀互動電視〉,《Hope Net 科技月刊》,103:28-33。
    廣電人市場研究公司(2005)。《中華民國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行政院新聞局。上網日期2007年6月11日,取自行政院新聞局網頁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5328&ctNode=2942
    蔡坤哲(2007)。《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承融(2003)。《數位時代下的創新科技管理—探討中華電信MOD經營策略與產業分析》。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
    蔡易靜(2008)。〈全球IPTV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索〉,《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trend&id=1372
    蔡明忠(2008年10月20日)。〈健全通訊平台 開創數位新藍海〉,《中國時報》,第A10版。
    蔡建軍(2006年10月26日)。〈IPTV領航多媒體交互業務的健康與良性發展〉,《通信世界網》。上網日期:2006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cww.net.cn/iptv/article.asp?Id=51490
    鄭華清(2000)。《24小時的品牌經理人》,台北:麥格羅‧希爾。
    蕭美惠譯(2004)。《高科技企業的產品策略》。台北:中衛發展中心。(原書Michael, E. & McGrath, M. E. [2000]. Product strategy for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 New York: McGraw-Hill.)
    賴雅芹(2002)。《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雅芹、趙怡(2003)。〈臺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圖文傳播學報》,3:3-36。
    戴國良(2003)。《行銷策略 : 分析與實務》,台北:五南。
    謝文雀譯(1998)。《行銷管理—亞洲實例》。台北:華泰書局。(原書Kotler, P., Leong, S. M., Ang, S. H., & Tan, C. T. [1996]. Marketing management: An Asian perspective. Singapore: Prentice Hall.)
    謝潮儀(1983)。〈德爾斐(Delphi)專家學者問卷法之應用—以台北都會區為例〉,《法商學報》,18:109-132。
    鍾朝宏(1989)。《商品學》,台北:華泰書局。
    魏啟林(1993)。《策略行銷》,台北:時報文化。
    羅世宏(2004)。〈開放近用、有效競爭與公共利益:寬頻視訊服務市場的管制架構〉,《新聞學研究》,78:107-142。
    羅嘉瑞(2005)。《互動電視的經營模式及競爭力分析—以中華電信MOD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蘇文彬(2008a)。〈奧運一戰成名 MOD加碼高畫質內容〉,《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8年8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2666
    蘇文彬(2008b)。〈NCC擬解禁 電視業者也可望跨業電信服務〉,《iThome online》,上網日期:2008年9月10日,取自: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9618
    鐘惠玲(2008)。〈產業觀察—NCC政策牽動通訊傳播產業發展〉,《電子時報》。上網日期:2008年9月25日,取自: http://www.digitimes.com.tw/
    鐘惠玲(2008年9月23日)。〈把WiMAX當PC產業模式發展〉,《威達超舜電信》。上網日期:2009年1月25日,取自: http://www.digitimes.com.tw/

    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Wadsworth Pub. Co.
    Archibald, G. C., & Rosenbluth, G. (1975). The new theory of consumer demand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9, 569-90.
    Bain, J. S. (1956).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in, J. 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Beath, J., & Katsoulacos, Y. (1991).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Great Briti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1).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aves, R. E., & Williamson, P. J. (1985).What i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really?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34(2), 113-132.
    Dalkey, N. C. (1967). Delphi report.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Retrieved August 19, 2008, from database Rand corporation on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rand.org/pubs/papers/P3704/
    Dawson, M. D., & Brucker, P. S. (2001). The utility of the delphi method in MFT researc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9(2), 125-140.
    Delbecq, A. L., Van de Ven, A. H., & Gustafson, D. H. (1975). Group techniques for program planning: A guide to nominal group and delphi processes. New Jersey: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ickson, P. R., & Ginter, J. L. (1987). Market segmentation,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1-10.
    Dong, H. S. (2007). Potential user factors driving adoption of IPTV. What are customers expecting from IPTV?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4(8), 1446-1464. Retrieved May 19, 2008, from database ScienceDirect on the World Wide Web://www.sciencedirect.com
    Iptvxl (n.d.). Adavantage of IPTV. Retrieved Feburary 22, 2009, from: http://www.iptvxl.com/advantages/
    Jenkins, D. A., & Smith, T. E. (1994). Applying delphi methodology in family therapy research.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16, 411-430.
    Kim, P., & Sawhney, H. (2002) A machine-like new medium-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e TV.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4, 217-233.
    Kuhl, C. (2008). IPTV: Global ,but not dominant. Retrieved September 22, 2008, from the Cable360.net network Web site: http://www.cable360.net/ct/sections/features/31411.html
    Linstone, H. A., & Turoff, M. (Eds.). (2002).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http://www.is.njit.edu/pubs/delphibook/index.html.
    Maistre, R. L. (2008). Top ten: IPTV carriers. Light Reading. Retrieved October 20, 2008, from http://www.lightreading.com/document.asp?doc_id=142594
    MRG. (2009). IPTV Global Forecast –2009 to 2013 Semiannual IPTV Global Forecast Report.Multimedia Research Group. Retrieved July 2, 2009, from http://www.mrgco.com/iptv/gf0509.html
    Murry, J.W., & Hammons, J.O.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 18(4), 423-436.
    OECD. (2007, December). IPTV: Market developments and regulatory treatment Retrieved March 9, 2008, from 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Web site:http://www.oecd.org/LongAbstract/0,3425,en_2649_33703_39869089_119666_1_1_1,00.html
    Ohrtman, F. (2005). WiMAX handbook. Blacklick, OH, USA: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Electronic version] .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id=10196950&ppg=158
    Pagani, M. (2003). Multimedia and interactive digital TV.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Detail.action?docID=10022507
    Piana, V. (2003).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Economics Web Institute.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from http://www.economicswebinstitute.org/glossary/product.htm
    Point-topic. (2007). IPTV in mid-2007:Subscriber numbers and penetration rates up. Point Topic. Retrieved March 20, 2008, from http://point-topic.com/cgi-bin/showdocument.asp?Doc=dslanalysis/bbaiptv071011.htm
    Point-topic. (2009). IPTV shows strong growth in Q1 2009. Point Topic. Retrieved July 7, 2009, from http://point-topic.com/content/dslanalysis/BBAq109iptv.htm
    Pyramid Research. (2009). Europe’s Five-Year IPTV Forecast: Mostly Cloudy, but Temperatures Slowly Rising.Research and Markets. Retrieved July 7, 2009, from http://www.researchandmarkets.com/reportinfo.asp?report_id=997648&t=d&cat_id=
    Sashi, C. M., & Stern, L.W. (1995).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performance in producer goods industri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32(2), 115-127.
    Scheuing, E.E. (1974). New product management. New York: Dryden Press.
    Simpson, W., & Greenfield, H. (2007). IPTV and Internet video: new markets in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Burlington, MA ; Oxfod : Focal Press.
    Spinelli, T. (1983). The Delphi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3(1), 73-80.
    Turow, J. (2006). Niche envy : Marketing discrimin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Electronic version]. Cambridge, MA, USA: MIT Press. Retrieved Febyrary 20, 2009, from: http://site.ebrary.com/lib/ntnulib/Doc?id=10173665&ppg=128
    Weber, J., & Newberry, T. (2006). IPTV crash course. New York: McGraw-Hill Osborne Media.
    Wikipedia. (n.d). IPTV. Retrieved Feburary 22, 2009,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IPTV
    Wimmer, R. D., & Dominick, J. (1994).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4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下載圖示
    QR CODE